【摘 要】目的:探討改良急救護理對策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及預后的影響。方法:將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8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急救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改良急救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手術相關指標變化、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采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量表]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手術準備時間、手術總時間及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Plt;0.01);干預后,兩組PTSD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Plt;0.01)。結論: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采取改良急救護理對策,可有效改善患者手術指標,降低PTSD評分,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改良急救護理;重型顱腦損傷;PTSD;預后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5.038"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5-0118-03
顱腦損傷通常是由外部力量所造成的,例如直接暴力或減速性損傷等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損傷,該疾病具備極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導致患者康復時間很長[1]。由于顱腦組織損傷,患者出現(xiàn)生命體征不穩(wěn)、感覺運動障礙及意識障礙[2]。而開放性顱腦損傷屬于污染性傷口,臨床需手術治療[3]。但術后患者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肢體障礙,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大多數(shù)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會重現(xiàn)重型顱腦損傷的場面,對患者心理和情緒產生嚴重干擾,同時會影響患者原發(fā)病的治療及預后行為表現(xiàn)。目前,常規(guī)護理在改善患者PTSD效果差強人意,對患者心理疏導不夠重視,缺少明確性和針對性。而改良急救護理措施通過開放綠色通道,為患者縮短等待就醫(yī)時間,醫(yī)護團隊緊密結合確?;颊呱w征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4]。改良急救護理對策是通過評估患者生活習慣或機體情況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該問題的解決作為護理目標,根據患者存在的問題進行個性化解決,利于促進患者病情的加快恢復。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我們對收治的4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改良急救護理,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同期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檢測標準α和第Ⅱ類錯誤概率β對應的Z值通過Zα、Zβ表示,均數(shù)及標準差以σ、δ表示。經相關資料查閱α=0.05,β=0.10,先計算一個數(shù),預實驗計算結果考慮研究中存有失訪率5%~10%,總樣本量80例。納入標準:①采取CT、MRI影像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者;②對重型顱腦損傷術無禁忌征,且具備明確的手術指征者;③生命體征平穩(wěn)且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存在肝、腎等重要器官病變者;②手術禁忌證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合并腦出血或腦梗死者;⑤四肢骨折者;⑥家屬或患者認知障礙、精神異常者;⑦非急性顱腦外傷者;⑧開放性顱腦損傷;⑨存在脊髓損傷或重度神經損傷者;⑩顱腦外傷手術病史;B11中途退出或中途死亡者。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4~61(52.51±5.67)歲;事故類型:交通事故15例,高空墜落16例,房屋倒塌5例,毆打4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3~60(52.11±5.04)歲;事故類型:交通事故18例,高空墜落13例,房屋倒塌6例,毆打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事故類型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急救措施。①常規(guī)急救護理:待患者進入搶救室內,護理人員盡快開通靜脈通路,簡單詢問病史,安撫家屬情緒,避免發(fā)生護患糾紛;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基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早晚間護理等,對患者及家屬提出任何疑問進行正確回答,并讓家屬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完成基礎信息的采集。②固定護理:為進一步保證患者頭部處于制訂狀態(tài),護理人員在患者頭部兩側短暫放置沙袋,有效減少頭頸部向左右兩側擺動,將患者衣領放松,減輕氣管壓迫感。干預1周。
1.2.2 觀察組 實施改良急救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內容:①組建改良急救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高職稱的專職護理人員組成,按照患者自身情況制訂針對性的急救護理計劃,同時全面審查臨床現(xiàn)有的規(guī)章制度、護理流程,對小組成員的工作明確化,定期培訓對操作有誤的流程,以此整體提升護理工作質量。②強化術前護理。增強小組成員工作能力,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同時清點術前所需物品及醫(yī)用設備,組織麻醉醫(yī)生和主治醫(yī)生聯(lián)合會診。對腦損傷患者首先給予止血處理,頭皮裂傷或頭皮撕脫傷等患者需立即包扎,在院前急救給予無菌紗布有效包扎,待完成包扎后固定處理。③強化術中護理。巡回護士輔助主治醫(yī)生縫合、止血,監(jiān)測血壓、心率,同時在整個手術中確?;颊咻斠汗苈吠〞?。④強化氣道護理。詳細監(jiān)測患者痰液性質、顏色等,護理人員需考慮感染時取痰液標本進行細菌培養(yǎng),徹底清除呼吸道嘔吐物后,防止患者舌后墜,使患者腦部組織保持充分的氧氣。⑤強化病情監(jiān)測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脈搏變化,若突然出現(xiàn)嗜睡或身體躁動等表現(xiàn),考慮病情持續(xù)惡化。⑥強化[JP+1]術后護理。通過集中健康教育、同伴支持及個體化指導等形式,增加患者對術后疾病預防的認知行為,使患者組建合理化的認知體系,減輕不良情緒。同時給患者預留思考問題的時間,一般為30 min;在出現(xiàn)負性情緒時,讓患者學會轉移注意力或通過肢體訓練緩解。護理人員傾聽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并通過回憶美好事情或使患者驕傲的事件等,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⑦改良并發(fā)癥護理。護理人員告訴患者術后預防并發(fā)癥的重要性,強化被動肢體運動,避免患者長期臥床,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肌肉萎縮等。待患者意識清晰后,遵循病情和身體耐受情況制訂循序漸進的康復計劃,引導患者進行上肢活動和關節(jié)彎曲等,指導患者自己完成洗漱、穿衣訓練等。告知患者將較大的目標分解成近階段的小目標,并逐漸實現(xiàn)目標。持續(xù)1周。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理后手術準備時間、術中出血、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采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量表評估[5],包括創(chuàng)傷后事件的主觀評估、反復重現(xiàn)體驗、回避癥狀、警覺性增高、社會功能受損,總分范圍23~115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越嚴重。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感染、貧血及二次骨折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PTSD評分比較 見表2。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3。
3 討論
重型顱腦損傷屬于臨床中較常見的危急重癥,具備較高的致殘率、病死率等特點,會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6]。通過臨床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每年顱腦損傷新發(fā)人數(shù)已經超過60萬,隨著我國經濟持續(xù)增長趨勢,大多顱腦損傷術后昏迷患者存在腦組織缺損、缺血情況,顱腦損傷患者后患者內皮細胞受損,影響血腦屏障結構和功能,進一步加重繼發(fā)性損傷[7]。為此,及時對這類患者進行科學化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而常規(guī)護理是針對患者疾病管理,忽略對患者皮膚和心理等管理,整體服務呈現(xiàn)單一化,不利于預防患者不良情況。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急診搶救時間最為重要,美國博士提出“黃金1 h”的創(chuàng)傷急救理念,認為發(fā)生創(chuàng)傷1 h內是挽救生命的關鍵時間[8]?,F(xiàn)代急診需要腦外科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科學思維,能夠對患者病情的輕重進行基本預判,還需要對復雜多變的病情給予正確且有效的處理措施。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重點關注,為患者爭取最佳救治時間。對顱腦損傷患者除常規(guī)急救外,還需采取及時護理干預,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在控制病死率基礎上降低病死率[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準備時間、手術總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說明改良急救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診療時效。分析原因:主要由于患者入院后在快速通道的結合助力下,使醫(yī)護人員快速獲得患者相關指標,為預防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而開展緊急護理措施,縮短手術時間[10]。在開放綠色通道同時做好提前準備,減少常規(guī)護理中等待患者抵達現(xiàn)場后準備,為縮短各項時間奠定基礎。改良急救護理措施利用強化術前準備、術中與主治醫(yī)生和麻醉醫(yī)生的輔助配合,明顯降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整體手術,同時減少出血量。在術中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對嘔吐或血氣胸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血液循環(huán)平穩(wěn)可以減少患者出現(xiàn)休克等不良反應,全身檢查可以保證患者傷口能夠及時得到處理,且對頭皮撕脫傷進行正確干預,可以提升患者有效治療,降低患者感染風險。通過護理人員詳細監(jiān)測患者病情及心率變化等,增強患者氣道護理及增加急救護理對策,能夠直接有效地降低患者經濟成本支出。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PTSD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Plt;0.01)。究其原因:改良急救護理對策在護理工作中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問題解決護理,使患者術后著重了解發(fā)病過程、相關危害及手術重要性,進而有效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間接有效地改善患者PTSD的發(fā)作風險?;颊咴诩覍俸妥o理人員的監(jiān)督下順利完成康復階段目標,病情改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以改良搶救護理措施為核心基礎,通過對患者評估風險及問題,對患者希望解決的問題進行強化處理,不僅會提升患者在接受治療中依從性,進而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有效認識自我護理的重要性,通過引導患者如何進行心理情緒調整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改良急救護理措施可以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通過對患者及時進行搶救管理,以可行且科學性的護理方案提供針對性的改良治療。
綜上分析,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采取改良急救護理對策,可有效改善患者手術指標,降低PTSD評分,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參 考 文 獻
[1] 吳光銘,許德榮,黃艷,等.納美芬輔助治療顱腦損傷意識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南藥學,2023,21(2):488-492.
[2]蔣鴻雁,楊鳳,曹艷,等.2004~2013年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流行病學特征調查[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22,43(4):12-18.
[3]謝永勝,孫錦章,李德坤,等.急性前額部開放性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20,25(3):122-123.
[4]香瑞嫦,丁玉琴,姚錦蘭,等.改良的急救護理流程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23):165-166.
[5]藍薇,施琪嘉.臨床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診斷量表中文版信效度研究[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4,9(4):291-293,356.
[6]閆超超,焦春春,冀兵.高滲鹽在創(chuàng)傷后顱內高壓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2,20(8):1428-1430.
[7]崔文興,葛順楠,屈延.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后繼發(fā)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創(chuàng)傷外科電子雜志,2022,8(3):183-187.
[8]徐家旋,蔡利,黃東振,等.緊急多學科團隊合作診療模式在重型顱腦損傷合并多發(fā)傷搶救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2023,43(3):186-190.
[9]王淑艷,高洪濤.整體護理聯(lián)合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急診顱腦損傷患者中的護理價值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23,18(5):697-700.
[10]寇靜,吳珍,王倩.改良急救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開顱手術中的應用及對患者預后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22,29(5):695-696.
本文編輯:譚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