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就是知識的理解過程??茖W課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本,通過活動開展教學,注重課堂的開放性,在學生、教材、教師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學科學、用科學,真正讓科學課動起來。
〔關鍵詞〕" 小學科學;鏡子“光的反射”;動起來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20" " 046-048
一、利用古籍,激趣導入
師:我國古代有許多對光現象的描述,古籍《淮南萬畢術》中就有這樣一段記載(出示圖片和文字),你們能猜一猜他是用什么方法看到周圍鄰居的呢?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古籍《淮南萬畢術》中的圖片和記載的文字,引發(fā)學生思考,進而提出疑問和猜想,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提高參與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一)用一面鏡子完成游戲
1.利用鏡子發(fā)現反射現象
師:我給每個小組都發(fā)了一面鏡子和一個手電筒。你們想怎么玩?
(課件出示:鏡子輕拿輕放,注意安全;不要用手電筒直射眼睛)
師:我看到你們都是用手電筒來照鏡子。你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生1:反射(反光)。
師:要出現這種現象(用手電筒反光)需要有什么?
生2:要有鏡子和手電筒。
師:要出現這樣的現象,需要有手電筒這樣的光源和鏡子這樣的障礙物。前面我們學過,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現在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鏡子,發(fā)生了光的反射現象。(板書課題)
2.激光筆演示光的傳播路線
師: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用激光筆演示。當激光筆發(fā)出一束光,它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它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一面鏡子,這束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變化。
(板書:光射向平面鏡,傳播方向改變)
3.畫光傳播的路線圖
師(課件出示課本圖片):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這樣的圖片,你能用箭頭在圖中表示出光傳播的路線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該怎樣畫。
(小組討論后,完成畫圖)
師:誰能說一說太陽光是怎么跑到鏡子上,又是怎么跑到天花板上的?
生:太陽光射向鏡面,從鏡面反射到天花板。
4.交流生活中的反射現象
師:現在我們明白了什么是光的反射,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反射現象?
生:黑板反光、玻璃反光、湖水反光……
師: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夠觀察到這么多光的反射現象。
5.利用光的反射照亮磁扣
師: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用鏡子玩游戲。我這里有一只磁扣,保持鏡子的位置不動,你能用反射的光線照到1號磁扣嗎?想一想,該怎么做?
師:我看到有些學生已經躍躍欲試了,先別著急,我們先來看一下游戲規(guī)則。
(1)鏡子放在指定區(qū)域,用手電筒去照射鏡子;
(2)磁扣可以在紙屏上任意活動;
(3)注意觀察光的傳播路線。
(學生活動,師巡視指導)
師:你們成功了嗎?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照亮1號磁扣的?
生(出示圖):手電筒的光照到鏡子上,利用鏡子上的光反射照亮1號磁扣。
師:剛才大家利用光的反射照亮了1號磁扣,完成游戲任務,你們想不想看老師是怎樣玩鏡子的?
(師用一面鏡子遮住眼睛,另一只手比成V形,請一位學生拿手電筒照射鏡子)
師:不要小看這個姿勢,你們說讓我照到哪里,我就能照到哪里,不信你們看。(拿手電筒的學生一直把光源照射在鏡子上)大家可別小看這個玩法,它可不一般,一起來看看吧!
(視頻出示:一面鏡子的野外求生方法)
師:在野外,鏡子可以作為信號鏡使用,在太陽下反射太陽光線,發(fā)出求救信號,提高獲救機會??磥?,只要合理地運用光的反射現象,在關鍵的時候就能救人一命。
【設計意圖】
通過問題“你們想怎么玩? ”把學生豐富的經驗喚醒,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探究。在玩一面鏡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和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在理解光的反射概念的基礎上,加深對光的反射現象的理解。通過交流生活中光的反射現象,使學生知道光的反射現象隨處可見,從而升華到合理運用光的反射現象,關鍵時刻可以救人。
(二)用兩面鏡子完成游戲
1.自主玩兩面鏡子,發(fā)現影像規(guī)律
師:我們用一面鏡子就玩出許多花樣,現在再給你們一面鏡子,還能玩出什么名堂來呢?
(學生活動,師巡視指導)
師:哪個小組來展示一下你們組的玩法?你們有什么發(fā)現呢?
生1:我們是把兩面鏡子平行放置,會發(fā)現里面有無數個鏡子。在兩面鏡子中間放一塊橡皮,會發(fā)現有好多塊橡皮。
師:你們小組真善于觀察。你能說說,它是如何出現這種現象的?
生1:光線在兩面鏡子之間不停地反射,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師:兩面鏡子平行放置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每一面鏡子都會將光線反射回來,另一面鏡子又會把反射回來的光再次反射回去。在這個過程中,光線經過多次反射,我們就會看到很多個物體的像。
生2:我們小組是把兩面鏡子平放,然后開始移動兩面鏡子,兩面鏡子的夾角越小,鏡子里出現的物體就越多。
師:這一小組的觀察發(fā)現,兩面鏡子之間夾角大于90°,在每面鏡子中只能成一個像。隨著兩面鏡子的夾角逐漸變小,光在鏡子之間的反射次數越多,每面鏡子中的像的數量越多。
2.利用兩面鏡子的接力反射照亮磁扣
師: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用兩面鏡子來玩游戲,目標是用反射光線照亮板子后的2號磁扣。保持這面鏡子的位置不動,用一面鏡子能照亮磁扣嗎?該怎么做呢?
師:要順利地完成這個任務,我們先來看一下游戲規(guī)則。
(1)手電筒和磁扣要在紙板的兩邊;
(2)移動鏡子或手電筒的位置進行照射;
(3)照到磁扣后,交流光傳播的路線。
師:能做到嗎?趕快行動吧!
(學生活動,師巡視指導)
生1:我們把一面鏡子放在下面,用手電筒照亮第一面鏡子,再把第二面鏡子放在上邊,再通過兩面鏡子的反射,照亮第二個磁扣。
師: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用激光筆演示一下。(師打開激光筆照射鏡子,用噴壺噴水)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兩條光線,發(fā)生了反射現象。
生2:我們也是把一面鏡子放在下面,需要調整第一面鏡子的角度,把第二面鏡子放在側面,第一面鏡子反射出來的光照亮放在側面的第二面鏡子,兩面鏡子的反射,照亮第二個磁扣。
師:剛才兩個小組的學生,分別用兩種不同放置鏡子的方法,利用光的接力反射,成功地照亮了紙板后的2號磁扣,完成任務。
3.解密古籍圖片秘密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古籍里的這幅圖,他是用什么看到鄰居的身影?(水盆),在這里水盆就相當于另一面鏡子。鄰居的身影是怎樣反射到他的眼睛里的?你能畫出光的傳播路線嗎?
(生畫路線)
師:我們用兩面鏡子解密了古籍里的知識密碼。
4.利用暗箱解釋看到物體的原因
師(指古籍中圖片):人不發(fā)光,為什么你能看到他?這里有一個黑色的盒子,怎樣才能看清楚里面的物體?
生:用手電筒照。
師:(用手電筒照盒子里的物體,再拿出手電筒)面對這種現象,你們能解釋一下嗎?
生1:因為盒子里面暗,所以我們看不到。
生2:我覺得是手電筒照亮了盒子面的物體,我們就看到盒子里的物體了。
師:你們回答得都有道理。其實生活中一般的物體都能反射光。物體發(fā)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夠看到物體。
(板書:一般物體都能反射光)
5.利用三面鏡子引發(fā)暢想
師:我們用兩面鏡子玩出這么多的花樣。假如給你三面鏡子,你還能玩出什么花樣呢?由于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我們留到課下再玩。我用三面鏡子做出這個(出示萬花筒),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萬花筒的世界吧。(視頻播放)
【設計意圖】
科學課中,學生的探究非常重要。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在學生玩兩面鏡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改變兩面鏡子的角度,觀察鏡中物體的變化,知道光線遇到平面鏡這樣的障礙物會發(fā)生變化,加深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認識。通過暢想三面鏡子的玩法,開啟學生的想象力,使科學探究走出課堂,走向課外。
三、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師:光學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讓我們通過一段小視頻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光學成就。古人制作的這樣一面神奇的鏡子,蘊含什么奧秘呢?請有興趣的學生課下繼續(xù)探究。
【設計意圖】
科學探究永無止境。通過播放中國古代光學成就的視頻,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利用光的反射研究透視鏡,引發(fā)學生帶著問題課后繼續(xù)探究的欲望,將對光的探究延伸到課下。
參考文獻
朱紅.科學實驗的若干創(chuàng)新技法[J].物理教學,2013(11):52-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