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指導小學生完成科學論文面臨諸多挑戰(zhàn)。我們可以利用激發(fā)興趣、指導選擇研究主題、教授論文格式、與家長合作指導、加強監(jiān)管等策略指導學生完成科學論文??茖W論文的寫作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實踐能力、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科學;論文;科學素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20" " 016-018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由此可見,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已經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茖W論文的寫作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實踐能力、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研究指導小學生撰寫科學論文的策略很有價值。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教師在指導他們完成科學論文時面臨諸多挑戰(zhàn),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指導小學生寫好科學論文的五種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當我們跟學生提到要寫論文的時候,學生會有兩種心理:一種是很畏懼,感覺寫“論文”很難;一種是有抵觸心理,認為老師又給我們布置作業(yè)了。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fā)他寫論文的興趣。我們可以先問問學生:你對寫論文了解多少?你覺得一般什么樣的人會寫論文?學生肯定會說論文很難,一般科學家、大學生才會寫論文,等等。這時,我們可以反問他們:那小學生能寫出論文嗎?大多數(shù)的學生會覺得不可能。對此,我們可以給學生舉個例子:在國外,小學生寫論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是一位二年級小朋友寫的論文,“論文”是由三張活頁紙釘起而成的。第一張是封面,上面畫著一條張牙擺尾的藍鯨。藍鯨的前面還用筆細細地畫了一群慌慌張張?zhí)由男∥r。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地寫著BY KUANGYAN HUANG,中文的意思是,作者:黃礦巖。論文含四個小題目:介紹;藍鯨吃什么;藍鯨怎么吃東西;藍鯨的非凡之處。這篇論文是這位小朋友自己去圖書館查找資料寫成的。這時,我們可以再次問一問學生:寫論文難嗎?你們有沒有信心像科學家一樣寫出一篇論文呢?經過了前期的引導,學生對于寫論文就不再那么排斥了。
二、指導選擇研究主題
有了前期的鋪墊,就要開始選題了。小學生的思維更加依賴于具體的、直觀的經驗,因此,在指導科學論文選題時,應避免出現(xiàn)過于抽象的概念,而應側重于那些可以通過實驗、觀察、訪談、調查等實際操作完成的選題。教師可以給出一個大主題,再在大主題下列舉幾個小主題供學生選擇。比如以“食品”大主題為例,可以列舉以下小主題供學生參考。
(一)飲食文化
不同地區(qū)(民族)的飲食習慣有什么不同?這樣的習慣是否健康?
一些特色美食的文化背景,如萬山蹄、東坡肉等;
各地奇怪的食物,如食用昆蟲、活珠子等;
(二)科學飲食
成年人(兒童)一天所需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有哪些?不同人群需要有哪些不同側重?如老年人、IT精英、體力勞動者等。
“垃圾食品”是不是真的不含營養(yǎng)物質?我們該如何合理搭配食用?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身體有哪些害處?如不吃早餐、酗酒、偏好油炸食品等。
(三)食品安全
常見的街邊速食食品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
過期食品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危害?
三、教授論文格式
選完題后我們就要開始寫論文了。那么怎么寫呢?很多學生會把“論文”和語文的“作文”混為一談,而“論文”與“作文”是有區(qū)別的。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而論文是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通過收集資料、動手實驗、調查分析等尋找證據的方法得到自己對于問題的一種解答。它們的目標是不同的,作文側重語言的表達能力,而論文更側重解決問題和歸納梳理的能力。不過,跟作文一樣的是,論文也有它特定的格式。一篇論文主要分為六個部分。
(一)研究的背景
跟學生說“研究背景”的時候,他們不一定能聽得明白,其實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你為什么要寫這篇論文?這也是我們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提出問題。在這一部分,可能是一個發(fā)現(xiàn),可能是一個疑問,也可能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
(二)研究的方法
這一部分主要是對研究的方法進行設計,準備用怎樣的方式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梢栽O計實驗過程,可以設計調查過程,可以將需要準備的材料也羅列出來,為后期的探究做準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資料法、參觀法、訪談法、調查問卷法、實驗研究法等。
(三)研究的過程
這一段是論文的主體,一定要將“怎么做”詳細地記錄下來,可以將每個步驟拍照記錄,保證學生親身參與。在此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對實驗的每個步驟、實驗的各種數(shù)據或每一項調查問卷做歸納總結。這一段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文差不多,只要將做的事情原原本本地進行記錄就可以了。如果是用的觀察記錄法,加入自己的觀察日記,就更加生動真實了。
(四)研究的結論
對一個問題研究完成后,都會有自己的結論,可能這個結論只是比較淺顯的認識,但是屬于學生自己的探究發(fā)現(xiàn),都要把它寫下來。如果是一些數(shù)據統(tǒng)計,最好能用圖表如折線圖、餅圖來表示,這樣結論一目了然。比如這篇論文,對于污染物進行了折線圖的統(tǒng)計,結果非常清晰,如圖1所示。
(五)總結
很多學生會問:我不是寫了結論了嗎,為什么還要寫總結?其實,我們的論文還需要查找一些資料,這些資料都是與第一部分研究背景有關的,資料幫我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也會對我們的問題進行解答。我們要將查找的資料信息匯總在這一部分,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歸納。
(六)參考文獻
在上一部分我們借鑒了別人的資料,這在論文中是可以的,但我們必須將所借鑒的文章標題和作者寫下來,這是對原作者的尊重,也是一種誠信教育。以下是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參考文獻中,我們要寫明作者、文章、書名等。同時還要在論文中做出標注,論文中的哪些部分是借鑒的都要清晰地進行編號。
四、與家長合作
當學生了解了論文的格式,接下來就要開始進行研究和論文寫作了。科學論文一般完成時間較長,很多內容還都要在寒暑假中完成,因此,需要與家長合作對學生進行論文指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兩者的結合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更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與家長合作,有利于家長和教師及時了解并深入分析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特點,引導學生寫出適合他自己的論文。我們可以在學生擬定完選題后跟家長聯(lián)系,從研究過程設計,直至完成論文的撰寫,大家一起交流討論,最終獲得成果。家校合作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一)定期組織家長座談
家長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家校合作的效果,決定學生論文的研究方向。通過定期的家長座談,家長和教師能夠進行深入溝通交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擬定出適合研究的課題類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研究環(huán)境。
(二)利用互聯(lián)網平臺
我們處在一個自由交流、資源共享的網絡時代,豐富多彩的互聯(lián)網世界也提供了家校合作的便利的交流平臺。教師與學生家長可以隨時針對課題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等在網絡上進行交流討論,也可以及時匯總整理實驗中的資料和數(shù)據,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五、加強引導
盡管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指導,但學生最終提交的論文還是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
論文內容假、大、空,道理特別多,真正實在的內容較少。還有些論文中的有些數(shù)據是自己頭腦想象的,或者在網上隨便摘抄的,雖然注明了參考文獻,并沒有親手去做,運用的數(shù)據不一定是可靠的。這些偷懶的行為破壞了論文的嚴謹性,缺少了事實材料的支撐,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研究結果。
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引導,要求學生一定要把研究的一些重要步驟拍成照片,而且照片中盡量要出現(xiàn)學生本人,以此來確定研究的真實性。如果選題是可以進行實驗研究的,要特別鼓勵學生采用實驗研究法,而且要詳細記錄過程中的實驗現(xiàn)象或者數(shù)據。學生上交論文后教師要重點檢查重要的步驟是否都有照片、研究方法是否至少有三種、論文格式是否完整規(guī)范。對完成得好的要給予獎勵,還可以把好的論文推薦參加各種比賽,有問題的要給予進一步指導。
綜上所述,指導小學生完成科學論文面臨諸多挑戰(zhàn),我們可以利用激發(fā)興趣、指導選擇研究主題、教授論文格式、與家長合作指導、加強監(jiān)管這五種策略指導學生完成科學論文。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付出加倍的耐心??茖W論文的寫作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科學思維,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還能鍛煉小學生的實驗能力、總結整理能力、電腦操作能力等重要的實踐能力,充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論文的寫作早早地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科學研究的種子。這些都將會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帶來幫助,為他們的一生帶來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馮璐.淺談如何進行家校合作[J].黑河教育,20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