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結構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自我護理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樟樹市人民醫(y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的56例老年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結構化護理。比較2組老年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評分、自我護理依從性評分、低視力患者生活質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LVQOL)評分。結果 護理后,2組ESCA各維度評分和自我護理依從性各維度評分均高于護理前,觀察組比對照組上升趨勢更顯著(P<0.05);護理后,2組患者CLVQOL各維度評分均低于護理前,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趨勢更顯著(P<0.05)。結論 采用結構化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自我護理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關鍵詞】 自我護理;結構化護理;白內障手術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7-0070-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79.66
白內障是一種老年致盲性眼病,由遺傳、老化、局部營養(yǎng)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等多種因素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fā)生混濁,透明度下降,從而阻撓光線投射在視網(wǎng)膜上,造成視物不清[1]。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白內障主要發(fā)病人群為60歲以上人群,其中81歲以上老年人發(fā)病率最高,達到48%[2]。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手段,手術預后與圍手術期護理有密切關系。常規(guī)護理主要實施介紹手術注意事項、用藥指導、并發(fā)癥處理等護理措施,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容易導致患者不配合護理工作,影響手術預后。結構化護理是將各護理措施、方法、技巧加以歸納、整理,根據(jù)護理經(jīng)驗和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系統(tǒng)化、結構化和規(guī)范化的護理服務方案,提升護理效果[3]。本研究探究了結構化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樟樹市人民醫(y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的56例老年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73.63±4.28)歲;患病位置,左眼13例,右眼15例。觀察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73.39±4.41)歲;患病位置,左眼14例,右眼14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年齡≥60歲;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患者血糖過高、血壓過高或心臟功能較差無法耐受手術;患者缺乏正常自理能力,無法配合護理;合并慢性結膜炎、淚囊炎、活動性葡萄膜炎。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講解關于手術治療的注意事項,并告知患者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遵醫(yī)囑指導患者配合用藥,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觀察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結構化護理。(1)成立結構化護理小組。成立由科室主任醫(yī)師、護士長、護士、心理醫(yī)師、營養(yǎng)師等組成的結構化護理小組,分別負責健康宣教、護理工作、心理咨詢、飲食指導等工作。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和患者病情制定結構化護理方案,由護士長組織小組成員學習結構化護理流程、護理理念等內容,確保小組成員能有效落實結構化護理方案。(2)結構化健康宣教。考慮到患者年齡偏大,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情緒過度緊張、激動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為患者解釋疾病相關知識,包括術前檢查的重要性、術前需要完成的眼部準備、手術大概過程及其優(yōu)勢、麻醉方式、預后情況等。由于老年患者的記憶力偏差,在對患者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將總結有重點內容的宣傳手冊發(fā)放給患者,并告知如有疑問可詢問醫(yī)護人員。(3)結構化心理護理。構建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后,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用溫婉的語調、語音給予患者鼓勵和安撫,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并為患者講解近期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手術信心??紤]到老年患者聽力下降,在心理護理過程中多采用肢體語言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待患者心態(tài)穩(wěn)定后,告知患者消極情緒對病情的不良影響,鼓勵患者采用音樂療法、正念冥想法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4)結構化用藥護理。對于圍手術期間點眼、沖洗、散瞳用藥,遵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方法、用藥要求等。耐心告知患者滴藥前應洗凈雙手,注意眼藥瓶口不要接觸眼睛和手,以防污染。滴眼藥時頭部后仰或平躺,眼向上看,向下輕拉眼瞼,將眼藥滴入結膜囊內。避免將藥液滴在黑眼球上,以減少對角膜的刺激。對于需要使用2種或以上眼藥患者,需告知患者間隔5~10 min用藥。為患者示范正確的滴眼藥方法,觀察患者是否能正確滴眼藥,糾正患者錯誤步驟,確?;颊呖梢哉_有效將眼藥滴入眼內正確部位。為避免患者遺忘滴眼方法,可以主動添加患者微信,將正確的滴眼指導視頻傳送給患者,指導患者觀看視頻。為避免患者遺忘用藥時間或滴眼藥時間間隔等,在患者允許的情況下主動為患者制定滴眼鬧鐘。(5)結構化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飲食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尤其是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比如乳類、花生米、瘦肉、萵苣、深海魚類、蛋類和芝麻等。與此同時,需要適當補充黃素和玉米黃質,比如菠菜、甘藍、芥菜、豌豆、南瓜等。指導患者飲食時,為了提高患者的飲食依從性,需要告知患者不同營養(yǎng)成分對疾病的作用,比如維生素E對穩(wěn)定生物膜結構有促進作用,有助于保持結膜受體和結合酶活力,并充分發(fā)揮生物膜的生理功能,使細胞老化被推遲;而黃素、玉米黃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劑作用,針對進入眼球的有害光線具有吸收作用,同時還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性能,能夠預防眼睛老化,延緩視力減退,實現(xiàn)保護最佳水晶體的效果。此外還需要告知患者術后1個月不能食用辛辣食物,以防影響術眼傷口愈合;需要減少鈉鹽攝入,以防病情惡化等。(6)結構化用眼護理。術后初期,患者視力不穩(wěn)定,容易出現(xiàn)一會兒視物清楚、一會兒視物模糊的現(xiàn)象,因此需格外注意合理用眼,多休息,以防用眼疲勞。鼓勵患者術后初期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平日可以看報紙或電視,但是要注意多休息,以促進傷口愈合,緩解術后眼部異物感。(7)結構化復診護理。主動將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方式告知患者,比如微信或電話等,告知患者如有疑問可以直接聯(lián)系醫(yī)護人員。幫助患者用微信關注科室健康宣傳公眾號,耐心指導患者通過微信觀看護士在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比如健康指導和護理指導等。
1.3 觀察指標
(1)自我護理能力[4]。護理后,采用ESCA量表評估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該量表包含4個維度,即自護概念(32分)、自護責任感(24分)、自護技能(48分)、健康知識(68分),共43題,每道題目0~4分,滿分172分,分數(shù)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呈正相關。(2)自我護理依從性[5]。護理前后,采用醫(yī)院自擬自我護理依從性量表評估患者的自我護理依從性。該量表包含配合檢查、遵醫(yī)用藥、科學飲食、心理調節(jié)、合理用眼5項,每項0~10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我護理依從性越高。該量表效度CVI為0.93,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為0.941,信效度較好。(3)生活質量水平[6]。護理前后,采用CLVQOL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該量表包含讀和精細工作(5題)、遠視力/移動和光感(12題)、調節(jié)能力(3題)、日常生活能力(4題),共4個維度,共24道計分題,采用1~5級計分法,滿分120分,分數(shù)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ESCA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ESCA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ESC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同組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自我護理依從性比較
護理前,2組自我護理依從性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自我護理依從性中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同組護理前,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CLVQOL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CLVQOL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CLVQOL中各維度評分均比同組護理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白內障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術是治療該病的有效手段。但因白內障手術屬于創(chuàng)傷性操作,對患者生理和心理有一定的傷害。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開展與手術治療效果密切相關[7]。由于患者年齡普遍較大,其心理承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護理能力等相對較差,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結構化護理充分考慮了患者的年齡特點,為患者提供結構化護理服務。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ESCA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結構化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時,采取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等護理措施均充分考慮了患者的年齡特點,以防患者因理解能力、記憶能力較差而影響護理效果。在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時,與患者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更加信任護理人員,將疾病相關健康知識講解給患者認識和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護理等措施的認知程度,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8]。心理護理時,充分考慮患者可能存在聽力下降的問題,主要通過肢體撫觸的方式給予患者心理安慰,以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指導用藥時充分考慮患者理解能力差、記憶力差以及不太懂如何使用電子設備的情況,以當面指導為主,為患者示范正確的用藥方式,并關注患者是否能自行正確用藥。指導患者通過電子設備查看用藥指導視頻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正確用藥技能。此外,在給予患者飲食護理、合理用藥和復診護理等時,為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同樣結合患者年齡特點展開護理,在提高患者護理認知的同時還可以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提高其護理依從性。
比較患者自我護理依從性評分發(fā)現(xiàn),護理后,觀察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的護理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依從性。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結構化護理不僅注重提高患者對自我護理知識的掌握,還告知患者相應護理措施的重要性或作用,對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一定效果。在護理過程中,不僅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護理對改善病情的重要性,還在具體的護理措施中針對性告知患者每一項具體護理措施的重要作用[9]。例如,進行心理護理時,待患者情緒穩(wěn)定后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作用;進行飲食指導時,告知患者合理飲食有助于促進疾病康復,或是不合理飲食對疾病的負面影響;進行合理用藥指導時,告知患者注意用眼休息的重要性等。讓患者清楚了解每一項護理方案的作用和重要性,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比較CLVQOL評分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護理后CLVQO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結構化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實施結構化護理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和依從性均有所提升,可以有效增強護理效果,促進患者恢復健康,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一定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結構化護理不僅可以提高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讓患者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劉濤,劉慧芳.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對老年白內障術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9):1625-1627.
[2] 劉慧芳,梁劉濤.情志護理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前負性情緒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1,45(7):1173-1174.
[3] 張華新.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程序化護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疾病認知及術中應激的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21,30(11):37-40.
[4] 萬慧敏,周晴.繼續(xù)動機性訪談對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日間手術出院后復診依從性的影響[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20,41(11):165-170.
[5] 周瑩瑩,李貢輝.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模型在白內障日間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1,21(10):751-756.
[6] 張衛(wèi),李萍.貝克認知療法在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前心理護理中的作用[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1,50(3):510-512.
[7] 程宇婷,黃曉云.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指導的臨床路徑式護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應激反應、配合度及CLVQOL評分的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21,30(8):124-126.
[8] 徐進,朱文君,滕曉菊.綜合護理干預在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21,40(6):610-612.
[9] 李雅.手部按摩護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疼痛與心理焦慮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17):1609-1611.
(編輯:張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