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艷 覃凱 鄭潔 王海鋒
基金項目 2022 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編號:J20220438
作者簡介 湯艷,碩士
通訊作者 覃凱,E?mail:tank_ey@163.com。
引用信息 湯艷,覃凱,鄭潔,等.護理學一流課程在實踐教學中的探索與思考[J].護理研究,2024,38(13):2419?2422.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nursing first?class courses in practice
TANG Yan, TAN Kai, ZHENG Jie, WANG Haifeng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6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AN Kai, E?mail: tank_ey@163.com
Keywords??? nursing; virtual simulation; first?class courses; nursing education
摘要? 目的:分析護理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的運行情況,以更好地推進實踐教學。方法:以山西醫(yī)科大學護理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呼吸困難病人綜合護理虛擬仿真實驗——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例”為切入點,探討一流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通過多次反復操作,學生成績不斷提高,用時逐漸縮短,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扎實,教學效果得到改善。結論: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的實施,參照成績及評價指標及時調(diào)整實踐設計,可不斷加強實踐應用效果。
關鍵詞? 護理學;虛擬仿真;一流課程;護理教育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3.030
2019年10月,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提出“強化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并制定了“經(jīng)過3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的建設目標[1]。一流本科課程包括線上一流課程、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線上一流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課堂模式,其建設與推廣不僅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多元化,而且在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升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2]。隨著教育部關于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認定和建設工作的開展,虛擬仿真已經(jīng)在醫(yī)學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被引入醫(yī)學實驗教學中,開創(chuàng)了實驗教學新模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在新時代高等教育內(nèi)涵式發(fā)展背景下,實驗教學主動適應技術變革、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卓越拔尖人才的重要舉措,是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推進“智能+教育”的積極探索,也是推動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的新動力,對高等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性意義[3]。虛擬仿真實驗也標志著實驗教學從“以教為中心變?yōu)橐詫W為中心”[4]。高校作為辦學主體,如何結合醫(yī)學特點,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在全校范圍內(nèi)進行科學、合理應用,實現(xiàn)實踐育人手段的虛實結合,使其為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醫(yī)學人才服務,值得深考。本研究在分析醫(y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現(xiàn)狀的基礎上,闡述我?!疤搶嵰惑w化”醫(y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旨在探討醫(y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特別是護理學項目的應用,以提高醫(yī)學實驗教學質量。
1? 項目概述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理念是:按照新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要求,建設符合我校本科教學的實驗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將現(xiàn)代技術與傳統(tǒng)實驗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新途徑、新方法。在該建設理念的指導下,我校近年每年組織1次校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立項,按照教育部的建設規(guī)劃及國家項目的建設指南,提前布局,進行立項。通過立項,篩選并培育優(yōu)秀項目。我校要求虛擬仿真實驗設計不能是簡單地按照提示點擊,重點是要容錯,可以讓學生通過虛擬的錯誤,看到可能發(fā)生的后果,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時,我校鼓勵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將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實驗教學項目的內(nèi)容,讓學生早科研、早臨床。
2 ?“虛實一體化”醫(y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作為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載體,對學生的全方面培養(yǎng)和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這也是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和結果[5?8]。
2.1 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建立完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管理體系可以更好地彌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部分基礎不足。教學管理體系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兩項內(nèi)容:第一,根據(jù)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需求,對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并向資源共享平臺、資源開發(fā)者及有關企業(yè)進行反饋,幫助企業(yè)及教育機構進行資源優(yōu)化,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內(nèi)容能與該學科教學需求保持一致;第二,規(guī)范教學實驗流程,提高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標準化水平,使仿真實驗課程教學能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實際教育優(yōu)勢,從根本上保證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避免教育實踐發(fā)展形式化問題,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發(fā)展體系提供切實保障[9]。
2.2 體系構建
我校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以我校已建設的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為指引,系統(tǒng)地建設我校的項目庫。國家級項目建設中,以國家建設規(guī)劃為標準進行申報,結合我校培養(yǎng)方案進行建設,如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項目庫。國家級項目規(guī)劃未涵蓋的專業(yè),積極申報省級項目建設,在山西省醫(y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起好引領、示范作用。同時,根據(jù)我校培養(yǎng)目標,采取購置已有項目及建設自有項目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學校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平臺。體系主要內(nèi)容見表1。
3?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應用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能夠解決某一或某方面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這是一條完整的生產(chǎn)—產(chǎn)出鏈[10]。我校高度重視虛擬仿真項目建設完成后的實際應用和持續(xù)更新工作,所有項目必須應用到實踐教學中。
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如何真正地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服務,如何確實地為人才培養(yǎng)內(nèi)涵發(fā)展作出貢獻,如何在信息時代為提高辦學效益做出實質性探索,有許多問題需要冷靜和理性的思考并加以注意[11]。
學生臨床實踐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國護理教育改革的一個主要趨勢[12]。本研究以我校護理學項目“呼吸困難病人綜合護理虛擬仿真實驗——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例”作為切入點,對學生使用護理學虛擬仿真實驗的情況進行調(diào)研,對實際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仿真效果欠佳、操作步驟煩瑣等問題,及時反饋給項目組成員,不斷修改、完善設計方案,切實將虛擬仿真項目打造成精品實驗課程。對“實驗空間”12 091人次的實驗應用情況及3 482名學生的實驗成績、時間及學生對實驗項目的評價進行了分析。
3.1 實驗應用情況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作為線下實驗的補充,將信息技術與實驗內(nèi)容有機結合,表現(xiàn)出一定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和智能性,讓學生以更大的興趣投入實驗中。特別在線上教育期間,受時間、地點限制無法進行常規(guī)線下實驗教學,此時共享程度高的虛擬實驗項目能夠及時彌補課程中傳統(tǒng)實驗無法開展的不足,以交互性強、能反復操作的虛擬仿真實訓系統(tǒng)為媒介,“虛實一體化”實驗教學,課前預習、課中討論、課后復習,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實驗應用情況見圖1。
3.2 實驗成績分析
學生在第1次操作時,先對實驗項目進行整體熟悉及瀏覽,通過對自己薄弱處的學習和鞏固,多次練習,反復操作,第3次與第2次相比,成績有所提高,用時逐漸縮短。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扎實,教學效果得到改善。具體見表2。
3.3 實驗項目評價
學生對實驗內(nèi)容、操作系統(tǒng)、支持服務的評分分別為4.9、4.8、4.9分(滿分均為5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阻礙或困難問答中,40.34%的學生選擇“沒有遇到過任何阻礙或困難”,24.13%的同學選擇“硬件性能和網(wǎng)速跟不上”,18.63%的學生選擇“缺失技術支持和指導”,8.73%的學生選擇“缺少虛擬現(xiàn)實(VR)設備”,8.13%的學生選擇“容易出現(xiàn)眩暈、眼睛疲勞等生理不適”。
4? 討論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評價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13]。第一,評價是具有導向作用的指揮棒。評價引導著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研發(fā)和應用的方方面面,能夠引起學校決策層的重視,激發(fā)教師投身項目研發(f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評價是發(fā)掘缺陷與問題的診斷器。評價作為一種反饋-矯正系統(tǒng),能夠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與問題,查清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因素,為教師更新實驗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手段等提供依據(jù)和參考。第三,評價是評判質量水平的度量衡。評價是學校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級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也是進行各類評優(yōu)獎勵的常規(guī)做法。此外,評價結果也可以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參考[14]。
通過大量學生完成該實驗后的能力評價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能夠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檢查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設計的合理性,如果大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反映出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評價體系的某個或某幾個基本點的掌握有欠缺,說明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教學設計存在不足,需要改進;二是檢查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協(xié)調(diào)性,如果通過共享應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有的學校的學生對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所有考核基本點的掌握都在合理范圍內(nèi),說明這些學校的理論教學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教學是融合協(xié)調(diào)的;如果只有某個或某幾個學校的所有學生對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一個或某幾個基本點掌握欠缺,說明這些學校的理論教學與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教學設計不匹配,存在某些缺陷,這些學校應該改進相應的理論教學[15]。
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的在線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可以記錄學生的實驗日志,并形成實驗檔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學習者的數(shù)據(jù),如學生觀看視頻的時間長度和進度、測驗的成績、不同節(jié)點的操作得分等。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并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地了解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實現(xiàn)精準化教學,達到傳統(tǒng)教學難以獲得的效果[16]。通過對學生操作成績的分析,一是可以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學生操作項目的失分點,即是學生的薄弱點,需進一步加強學習;二是可以預測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基于學生完成度,或是對某部分的感興趣程度,可預測其學習興趣及需求,在線上或線下實驗設計或完善中、下一步實驗步驟的開發(fā)中,可以給教師以提示;三是反饋教學,如某個知識點整體都失分,可能是項目的設計環(huán)節(jié)有欠缺,需要進一步改進。
由于采取了讓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提前預習的方式,所以學生提前對知識點有所熟悉,線下實驗操作的完成時間被極大縮短,而學生上課時候又會帶著問題去聽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更高效地引領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在實際應用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展現(xiàn)了它可反復性的優(yōu)勢。有研究對目前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與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探討,認為在實驗中問題解決方式的選擇上,應鼓勵學生采取試錯和查閱學習資料的方式尋求答案[17]。
5? 小結
在國外,虛擬仿真技術較多應用于心臟、腸道、耳鼻喉等手術以及牙科診療中[18?21],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教育的需求,信息技術與醫(yī)學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VR學習平臺被北安普頓大學和牛津大學用于培訓護士、醫(yī)學生和醫(yī)生,這些大學參與者的反饋非常積極[22]。為了提高學生對VR技術的接受度,Walter等[23]建議將VR模擬納入醫(yī)學院的課程中。在De Ponti等[24]的研究中,學生對虛擬訓練的總體看法是非常積極的,即使無法在真實的醫(yī)院環(huán)境中進行實踐,虛擬模擬也可以確保適當?shù)尼t(yī)學教育。在EleniDafli等[25]的研究中,絕大多數(shù)參與者(83.3%)認為基于虛擬病人的教育活動比傳統(tǒng)的更有趣,60%的醫(yī)學教師同意虛擬病人的設計過程增加了他們對與病例相關的臨床狀況的研究興趣,63%的人回應虛擬病人的教育經(jīng)歷不能被認為等同于真正的臨床接觸,但所有人(100%)都同意,通過臨床決策的實踐,它可以有助于臨床技能的發(fā)展。
較多的研究表明,虛擬仿真應用于醫(yī)學教育有著較高的價值,但如何將這一技術應用好值得思考和探索。在我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被列入一流課程中,是一流課程中的實踐類課程。課程建設被稱為體現(xiàn)“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26],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的建設,不僅推進了傳統(tǒng)的驗證性實驗融入基礎理論課程教學,也推進了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問題為切入點,帶動學生提升自主探索專業(yè)理論知識的能力,更可以推進理論教學增加前沿科技與工程技術等方向課程的比重,培養(yǎng)學生學科交叉和結合各專業(yè)領域的綜合能力[27]。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最終目標是服務于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專業(yè)發(fā)展。學生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兩個主體,通過線上教學的有效補充,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可整合同一學科的不同階段、跨越不同學科進行學習和探索,滿足了學生實驗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教師通過線上教學資源建設,豐富和完善現(xiàn)有教學手段,消除實驗教學盲點,提升教學質量。
從教學管理來看,如何高效地利用線上教學優(yōu)勢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尤為重要。首先應合理利用優(yōu)質資源,有效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讓教師從“讓我用”轉化為“我要用”。在不斷地應用中,通過教學模塊設計、教學反饋等多方面進行分析,不斷豐富和完善項目相關資源的內(nèi)容,進而持續(xù)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2023-10-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 t20191031_406269.html.
[2]? 胡玨,陳伶利,盧芳國,等.國家級首批線上一流課程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的建設與推廣[J].中國免疫學雜志,2022,38(1):90-96.
[3]? 高東鋒.信息化時代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要求、思路與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8(4):93-96.
[4]? 高等教育出版社實驗空間運營工作組.2020年春季學期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使用情況與分析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20(11):81-84.
[5]? 王永友,王琨,郭昭學,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12):23-27.
[6]? 關波,胡有貞,張艷,等.在食品微生物實驗教學中應用虛擬仿真教學的策略分析[J].高教學刊,2019(25):83-85.
[7]? 鄭旭輝,林燕玲.新時代高校三創(chuàng)型人才培養(yǎng)的戰(zhàn)略設計與發(fā)展路徑[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82-87.
[8]? 陳建鋒,羅家兵,黃福春.物聯(lián)網(wǎng)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網(wǎng)絡和嵌入式網(wǎng)關層[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12):122-126.
[9]? 楊萬霞.“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2):116-119.
[10]? 黃林沖,戚小童.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探討——基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載體作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6):1-4.
[11]? 李震彪.本科教學虛擬仿真實驗之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9):5-7.
[12]? 邵佩,蘇向妮,劉旭娟,等.“以能力為核心”護理數(shù)字化模擬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護理研究,2017,31(23):2918-2920.
[13]? 林玲.建立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5,32(S1):47-48.
[14]? 陳然,張曉,唐榮.我國開放大學在線課程質量評價研究——來自美國Quality Matters的啟示[J].成人教育,2020,40(2):27-32.
[15]? 熊宏齊.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新時代教學特征[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9):1-4.
[16]? 岑瑤,胡琴,魏芳弟,等.虛擬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應用及效果分析[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8,20(2):151-153.
[17]? 江波,高明,丁繼紅,等.虛擬仿真實驗學習行為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7(9):11-18.
[18]? SOUTHWORTH M K,SILVA J R,SILVA J N A.Use of extended realities in cardiology[J].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0,30(3):143-148.
[19]? GANESH S,LISA P,SUVRANU D,et al.Simulation for colorectal surgery[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 & 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2021,31(5).DOI:10.1089/lap.2021.0096.
[20]? ARORA A,LAU L Y M,AWAD Z,et al.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training in otolaryng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2014,12(2):87-94.
[21]? HUANG T K,YANG C H,HSIEH Y H,et al.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VR) applied in dentistry[J].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8,34(4):243-248.
[22]? POTTLE J.Virtual real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J].Futur Healthc J,2019,6(3):181.
[23]? WALTER S,SPEIDEL R,HANN A,et al.Skepticism towards advancing VR technology - student acceptance of VR as a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tool in medicine[J].Journal for Medical Education,2021,38(6):Doc100.
[24]? PONTI R D,MARAZZATO J,MARESCA A M,et al.Pre-graduation medical training including virtual reality during COVID-19 pandemic:a report on students' perception[J].BMC Medical Education,2020,20(1):332.
[25]? DAFLI E,F(xiàn)OUNTOUKIDIS I,HATZISEVASTOU-LOUKIDOU C,et al.Curricular integration of virtual patients:a unifying perspective of medical teachers and students[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9,19(1):416.
[26]? 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
[27]? 熊宏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助推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融合改革與創(chuàng)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5):1-4.
(收稿日期:2023-11-13;修回日期:2024-06-20)
(本文編輯 崔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