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愛汝特(iRootSP)分別配合單尖法與冷側壓法治療牙體牙髓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牙體牙髓病提供參考和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收治的46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23例,采用iRootSP冷側壓法),觀察組(23例,采用iRootSP單尖充填法)。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填充時間、填充面積,治療后3個月的臨床療效,治療前與治療4周后的牙周狀態(tài),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的炎癥因子水平,以及治療后1周牙齒疼痛情況。結果 觀察組填充時間較對照組更短;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齦溝液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觀察組患者疼痛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填充面積、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與治療前比,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牙周探診深度(PD)、探診出血指數(PBI)、牙齒松動度(TM)、牙齦指數(GI)水平均呈下降趨勢,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但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結論 iRootSP配合單尖法、冷側壓法治療牙體牙髓病均有良好效果,單尖法填充時間更短,更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及疼痛。
【關鍵詞】牙體牙髓病 ; 愛汝特 ; 單尖法 ; 冷側壓法
【中圖分類號】R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8.0091.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8.030
牙體牙髓病是口腔科常見病,根據疾病分類不同表現出的臨床癥狀也不盡相同,主要臨床表現為劇烈的自發(fā)性或陣發(fā)性牙痛、咬合痛、牙齒敏感等癥狀?,F階段,根管治療術是牙體牙髓病的常用治療方法,效果良好,愛汝特(iRootSP)是新型生物陶瓷類根管封閉劑,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體積穩(wěn)定等優(yōu)點,常被應用于根管治療術中[1]。不同的填充方法會對iRootSP的填充效果產生不同影響,單尖法與冷側壓法均是常用的填充方法,其中冷側壓法操作更加復雜,所需時間較長,部分患者可能會有過敏反應或疼痛感,整體效果欠佳;單尖法填充牢固的同時操作相對簡便,填充所需時間較短,且牙根根折發(fā)生率低,患者疼痛感輕,更容易接受[2]?;诖耍狙芯恐荚诜治鰅RootSP分別配合單尖法與冷側壓法在牙體牙髓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收治的46例牙體牙髓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23例)和觀察組(2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齡23~64歲,平均(40.41±4.32)歲;病程1~5年,平均(3.15±0.24)年;病變根管位置:前磨牙13例,磨牙1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齡23~63歲,平均(40.45±4.36)歲;病程1~6年,平均(3.13±0.26)年;病變根管位置:前磨牙12例,磨牙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可比。診斷標準:符合《牙體牙髓病學》 [3]中關于牙髓病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⑴與診斷標準相符;⑵根尖發(fā)育完全;⑶沒有發(fā)生鈣化或吸收。排除標準:⑴凝血功能異常;⑵心臟、腎臟、肝臟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⑶牙體、牙周嚴重缺損。此研究已由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治療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常規(guī)拍片、備洞,采集根管長度、數目、走向等信息。將根管預備至合適的錐度尺寸,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58,規(guī)格:50 mL∶0.45 g)多次沖洗,徹底清除根管內牙髓、牙本質碎屑,以氫氧化鈣糊劑(武漢沃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320,規(guī)格:5 g/支)暫封,若1周后患者根管無明顯滲液、無異味且牙齒無明顯不適感則進行根管充填。對照組患者接受iRootSP冷側壓法:選擇合適的主牙膠尖,將根管充填及修復材料(創(chuàng)新生物陶瓷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53173774,型號:IRSP 08 K1-1)填充到根管內,將牙膠尖(天津加發(fā)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73174717,型號:04#25)置入到主根管內,峽部插入主尖,利用根管填充器[上??禈螨X科醫(yī)械廠,滬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3第1060994號,型號:KRCPS30]加壓完成封管,完成后,使用口內X射線機(帕羅德斯有限責任公司,國械注進20163063266,型號:FOCUS)檢查確定填充效果。觀察組患者接受iRootSP單尖充填法:將iRootSP注射頭插入根管中部,注入根管充填及修復材料,緩慢退出注射頭,直到中上2/3填充滿,使糊劑分布均勻,去除氣泡,主牙膠尖蘸取封閉劑,緩慢插入根管內,盡量避免上下提拉,平齊根管口截斷主尖,完成填充,使用X線檢查確定填充效果。治療后兩組均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充填時間、充填面積占比。記錄從導入iRootSP封閉劑到一個根管充填完成的時間,各根管相加后計算平均時間即為充填時間;X線拍攝患牙偏移、平行投照根尖片,計算牙膠充填面積占根管橫斷面積的比例。⑵臨床療效。于治療后3個月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瘺管、不適癥狀、牙齦炎癥消失,X線檢查根尖周透射區(qū)恢復;有效:治療后瘺管、不適癥狀緩解,牙功能基本恢復正常,X線檢查根尖周透射區(qū)有恢復;無效:經治療不適癥狀、根尖周透射區(qū)等均沒有變化[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⑶牙周狀態(tài)。于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評估,使用牙探針(億信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豫長械備20150108號,型號:I型)探入袋底記錄從袋底到齦緣的距離即為牙周探診深度(PD)。探診出血指數(PBI) [4]:0分:不出血,2分:有點狀出血,3分:有線狀出血,4分:血溢滿齦溝,5分:有自發(fā)出血傾向。牙齒松動度(TM) [5]: Ⅰ級:牙齒活動幅度lt;1 mm, Ⅱ級:牙齒活動幅度在1~2 mm之間, Ⅲ級:牙齒活動幅度gt;2 mm。牙齦指數(GI) [6]:牙齦正常為0分,輕度炎癥、探診不出血為1分,中度炎癥探診出血為2分,紅腫潰瘍自動出血為3分。⑷炎癥因子。于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評估,取兩組患者的齦溝液,首先去除牙齦上的牙石、菌斑,用無菌濾紙垂直插入患者唇面遠中、近中兩位點齦溝中,有阻力時停止插入,放置30 s取出濾紙,20 min后同樣操作再次取樣。使用緩沖液洗滌濾紙,取40 μL離心處理(3 000 r/min,10 min),獲得上清液,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齦溝液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⑸治療后牙痛情況。治療后1周使用Mohd評分[7]評估兩組疼痛情況,無或輕度疼痛為1級,中度疼痛為2級,重度疼痛為3級。疼痛總發(fā)生率=[(2級例數+3級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填充時間、填充面積比較 對照組填充時間為(175.47±25.46) s,觀察組為(85.62±8.75) 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6.006,Plt;0.05)。對照組填充面積占比(94.25±2.23)%,觀察組填充面積占比(94.29±2.4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58, Pgt;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牙周狀態(tài)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PD、PBI、TM、GI水平均呈下降趨勢,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齦溝液hs-CRP、IL-1β、LTB4、IL-6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5 兩組患者牙痛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iRootSP冷側壓法雖填充效果良好,但其充填需要配合冷卻支架、橡膠塞等,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患者容易產生疼痛感,整體效果欠佳。iRootSP單尖法根管充填是指選擇與預備后根管形態(tài)、錐度一致的單根牙膠尖,配合根管充填糊劑進行根管充填,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且省時。
牙周狀態(tài)差會導致PD、PBI、TM、GI升高,其水平越高牙體牙髓病病情越嚴重。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治療前比,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PD、PBI、TM、GI水平均呈下降趨勢,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提示兩種治療方法對牙周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相當,分析原因可能為牙體牙髓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問題,根管治療后可有效控制PD、PBI、TM、GI,改善牙周狀態(tài),可提高疾病治療效果,iRootSP是新型填充材料,硅酸鈣、一價磷酸鈣、氧化鋯、氧化鉭等是其成分,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生物相容性,可有效阻斷細菌類有害物質刺激牙周,下調PD、PBI、TM、GI,改善牙周狀態(tài),且iRootSP在凝固反應完成后體積也不會出現收縮情況,iRootSP單尖法、冷側壓法對牙周狀態(tài)效果相當,療效均較好[8-9]。
hs-CRP急性炎癥標志物,可以反映患者的炎癥狀態(tài);IL-1β會介導炎癥反應的發(fā)生及進展,在牙周炎癥反應中發(fā)揮重要作用;LTB4在炎癥反應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填充時間較對照組更短;治療1周后觀察組齦溝液hs-CRP、IL-1β、LTB4、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1周,觀察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這提示相較于冷側壓法,iRootSP單尖法治療牙體牙髓病的填充時間更短,更有助于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及疼痛。分析原因可能為iRootSP單尖法填充以封閉劑為主,以牙膠為載體促進封閉劑分布,產生的封閉效果較好,進而提升根管治療效果,且iRootSP單尖法步驟較簡便,填充所需時間相對較短,可減少周圍組織損傷、牙根折裂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減輕疼痛感;由于iRootSP單尖法中用到的封閉劑固化后為強堿性,抗菌性能好,且能與牙本質緊密契合,減少對周圍組織的刺激,抑制細菌生長,進而控制炎癥反應[10]。
綜上,iRootSP配合單尖法、冷側壓法治療牙體牙髓病均有良好效果,單尖法填充時間更短,更有助于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及疼痛。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受區(qū)域限制及患者病情程度不同等因素影響,部分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后續(xù)仍需進一步深入探究iRootSP分別配合單尖法與冷側壓法治療牙體牙髓病的療效。
參考文獻
[1]馮文珍, 何黨恩. 牙體牙髓病根管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21, 50(9): 1469-1471.
[2]汪小彤, 曹天翼, 王爽, 等. iRoot SP單尖充填技術用于根管再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23, 39(2): 103-106.
[3]樊明文. 牙體牙髓病學 [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82-84.
[4]李晉, 王秉新, 趙雙, 等. 牙周病病人正畸治療時機選擇及效果分析[J].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 41(4): 415-417.
[5]武志賢, 曹偉靖, 田瑩, 等. 替硝唑片聯合超聲波齦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療慢性牙周炎[J]. 中國臨床研究, 2019, 52(10): 1400-1403.
[6]鐘寒, 蔣慧娟, 潘玉之. 正畸聯合牙周夾板治療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美學效果觀察[J]. 上海口腔醫(yī)學, 2019, 28(4): 417-421.
[7]杜小沛, 張婷婷, 韓宇, 等. iRoot SP配合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應用[J].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21, 37(7): 430-433.
[8]徐章鳳, 周永慶. iRoot SP的性能及其在單尖法根管充填中的應用進展[J].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22, 31(4): 270-273.
[9]仇曉慧, 張福裕, 徐海. 不同充填技術對iRoot SP充填根管的根尖封閉性能的影響[J].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20, 22(5): 723-726, 730.
[10]張帆, 陳新釗, 蒙萌. iRoot SP配合單尖法根管充填治療牙體牙髓病的效果及對牙周狀態(tài)和齦溝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 臨床誤診誤治, 2023, 36(3): 105-108,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