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強 孫兵 曾春媛
陳凱強,孫 兵,曾春媛. 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測量模型及實證檢驗——以邯鄲市永年區(qū)永年廣府城為例[J]. 湖北農業(yè)科學,2024,63(3):26-33,68.
摘要:以邯鄲市永年區(qū)永年廣府城為研究對象,綜合考慮風險感知與文化價值特性,針對歷史文化名鎮(zhèn)開發(fā)符合古鎮(zhèn)特征的游客感知價值測量表,探尋古鎮(zhèn)類型景區(qū)游客感知價值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測量表由人居環(huán)境價值、服務價值、情感價值、文化認知價值、文化觀賞價值、文化產品價值、風險感知和成本感知8個維度27個測量指標構成;文化認知價值、文化產品價值和文化觀賞價值是歷史文化名鎮(zhèn)有別于其他景區(qū)共性維度以外的特殊維度;游客在發(fā)生公共危機事件時形成的風險感知對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文化價值;風險感知;測量模型;實證檢驗;永年廣府城
中圖分類號:G127;F592.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4)03-0026-0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3.005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引發(fā)旅游者對優(yōu)質文化旅游的更高期待,文旅融合促使旅游由走馬觀花式的淺層次旅行轉向深層次的文化旅游體驗。文旅融合成為當前中國傳播傳統(tǒng)文化和展示國家形象的有效方式,對促進產業(yè)升級和提升國家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在眾多類型的文化旅游地中,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遺產資源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一直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休閑場所,受到國家、業(yè)界和學界的高度關注。為更好地保護傳統(tǒng)文化和合理開發(fā)利用古鎮(zhèn)遺產資源、發(fā)展旅游產業(yè)經濟、延續(xù)城市文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和文物局共評選出21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如何保護利用歷史文化名鎮(zhèn)資源并實現(xiàn)其文旅融合發(fā)展一直是旅游地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的重要議題,而旅游者對歷史文化名鎮(zhèn)的情感聯(lián)結與價值感知是反映游客滿意度的關鍵心理因素,其在旅游體驗以及旅游地發(fā)展研究中均占據重要地位。后疫情時代的旅游者對風險的感知也成為游客感知價值必須考慮的影響要素之一,因此,本研究立足疫情常態(tài)化背景,引入風險感知要素,試圖探討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多維感知價值的結構性關系,以期為提升旅游者感知體驗提供理論支撐與決策參考。
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研究地域的創(chuàng)新,選取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作為研究對象,構建古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維度和測量指標體系;二是指標維度設置充分考慮疫情與文化因素。本研究緊緊圍繞研究對象的文化屬性進行維度和指標設置,風險感知則考慮了疫情背景下游客在古鎮(zhèn)游玩過程中對風險的關注,這些維度和指標的設置與現(xiàn)有研究相比具有明顯差異性和特殊性。
1 文獻回顧
1.1 游客感知價值概念內涵
游客是消費者的一種類型,游客感知價值概念來源于市場營銷和企業(yè)管理中的顧客感知價值。顧客感知價值也叫顧客價值,Drucker[1]認為消費者購買產品不是因為其產品本身,而是它所具有的價值?,F(xiàn)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提出價值是消費者對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各種效用能力的評價[2],強調產品與顧客之間的關系,表明價值即顧客價值,顧客是否滿意來自于感受到的產品價值高于還是低于產品購買前的期望。20世紀80年代,隨著市場環(huán)境變得日益紛繁復雜,企業(yè)間的競爭加劇,經營管理者開始從產品質量的關注轉向對顧客心理感知的關注。Zeithaml[3]認為顧客感知價值是顧客對實際感知到的利益與購買產品或者服務所花費的成本進行權衡比較后的評價。Zeithaml的觀點被廣泛接受,并對感知價值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概念引申應用于包括游憩行業(yè)在內的其他行業(yè)。
在旅游領域中,盡管感知價值概念的定義對象由顧客變?yōu)橛慰停莾群⑽锤淖?。學者在借鑒顧客感知價值定義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游客的感知價值概念,主要分為得失權衡說和綜合評價說2種類型。第一種觀點的代表學者認為,游客感知價值是旅游者對金錢和時間的投入與旅行體驗獲得進行衡量《營銷管理》后的評價結果[4],主張收益和成本的比值或差值,感知利得和利失權衡比較的結果[5];第二種觀點認為游客感知價值是一種綜合性評價,即旅游凈收益,強調個體因素和情景因素相結合的整體視角。Stevens[6]認為,游客感知價值是游客對所購買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滿足其需求程度的總體評價;李文兵[7]認為游客感知價值是游客在感知利得和利失基礎上對滿足其需求的旅游產品或服務做出的總體評價,他的表述很好地綜合了上述2種觀點。無論是資源依托型旅游產品還是資源脫離型旅游產品,均為旅游者提供各種服務,如觀光娛樂、餐飲住宿、旅游購物等[8]。僅從得失權衡說看待游客感知價值,弊端是無法全面理解旅游產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文化、服務等無形愉悅體驗和建筑風貌、服務設施、手工藝品等其他有形實體感受。作為能夠為旅游者提供綜合性體驗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本身就是一種包含各種復雜要素的組合旅游產品。當前實證研究中,一般從感知價值的凈收益綜合考慮旅游過程中的各種要素,這也是本研究所采納的觀點。
1.2 游客感知價值研究內容
游客感知價值早期研究對象主要是餐飲住宿和旅行社,而非景區(qū),表述上也沿用顧客感知價值。鄒益民等[9]借用顧客感知價值相關概念和理論,分析了飯店的顧客價值驅動因素,認為顧客價值影響因素由品牌形象、地理位置、有形產品、無形服務和物有所值所構成。隨著感知價值被認為是繼產品質量之后提升企業(yè)競爭力的有效來源,它在其他領域也受到廣泛關注。從微觀層面來看,研究對象集中于景區(qū)、公園、鄉(xiāng)村、酒店與民宿等[10-12],少量學者關注于文化街區(qū)、古村古鎮(zhèn)、節(jié)慶活動,個別學者涉及美食和購物、旅游商品等[13-17];宏觀層面則主要關注縣市尺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18]。
游客感知價值研究在內容上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游客感知價值影響因素為研究核心,運用不同研究方法開發(fā)符合研究對象特征的測量表,驗證由多個維度所構成的測量模型,這既是為后續(xù)的相關關系研究做鋪墊,也為測量游客心理感知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分析工具;第二類是專門關注游客感知價值的某一方面,如形象感知、品牌感知、真實性感知等內容;第三類則將感知價值整體或某個具體方面作為自變量,置于滿意度、忠誠度或行為傾向等構念變量中進行相關關系的探索,學者要么用扎根理論構建變量關系,要么在文獻分析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再使用結構方程模型驗證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也有部分學者將游客感知價值中的某個維度變量(如形象感知)或人口統(tǒng)計特征作為調節(jié)變量,分析在調節(jié)作用下其他變量之間的關系會產生怎樣影響。但是無論是哪一類研究,數(shù)據收集方式上大多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或網絡爬蟲等,研究方法則較多采用因子分析法、結構方程模型、網絡文本分析法、扎根理論等。由于采用單一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為使研究內容更具客觀性,一些學者在研究過程中結合了多種方法。
學者在感知價值測量模型研究中對構成維度進行設定時,往往在同類或相似研究對象都具有的共性維度基礎上增設符合該對象特征的維度。景區(qū)游客感知價值里出現(xiàn)頻率較多的共性維度有服務感知、環(huán)境感知、情感感知、設施感知、成本感知等,出現(xiàn)的特殊維度有民族村落的原真性感知和地方性感知[19]、節(jié)慶旅游的情景價值和功能價值[15]、遺產旅游的文化審美價值等[20]。游客感知價值構成維度的測評方法由最初的單一定性或者定量方法的使用,正逐漸轉為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結合[21]。旅游業(yè)涵蓋范圍廣泛,包括酒店、旅行社、旅游目的地、主題公園在內的各領域,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各種復雜要素,游客類型也不盡相同。旅游感知研究涉及多學科交叉知識,是相關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評價因素至關重要。因此,學者對游客感知價值維度構成進行設定時會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而做出相應調整。
總體來看,盡管古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也受到關注,但是缺乏上述提到的第一種類型研究內容。較少學者專門探討古鎮(zhèn)感知價值的構成維度及其測量指標,他們較多從居民或游客視角分析旅游影響感知和旅游形象感知,偏重于游客或居民感知價值的相關關系探討,如居民旅游感知與生活滿意度、古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與行為傾向等多變量關系研究。在古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的多變量關系研究中,感知價值構成維度也基本上都是共性維度,缺乏對特殊維度的考慮。
2 研究設計與數(shù)據收集
2.1 案例地概況
案例地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的永年廣府城(又名廣府古城、水城、太極城),是中國北方惟一的旱地水城,被譽為中國太極拳之鄉(xiāng)。因其完整反映了地域文化特色和歷史時期傳統(tǒng)風貌,兼具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旅游資源開發(fā)價值,永年廣府城于2007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2013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永年廣府城還有諸多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永年西調、永年吹歌和抬花桌等,永年廣府城內每年都會展演一系列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節(jié)目。文物古跡遍布于古城的四大街、八大巷,其中包括楊氏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楊露禪的故居、畿南八府之一的廣平府署、清代古建筑群武家大院、中國第二的石拱橋弘濟橋等。永年廣府城不僅具有燦爛的文化遺產資源,在生態(tài)資源方面也很豐富,所處的永年洼夏天荷葉茂盛、魚肥蝦美。永年廣府城在眾多古鎮(zhèn)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特色性和區(qū)域代表性,因此將其作為本研究的案例地。
2.2 測量模型與指標設計
盡管有學者在分析游客感知價值時將文化因素考慮在內,但是研究對象集中于文化旅游商品[22],并且大多將文化因素作為某個維度的測量指標,較少單獨形成游客感知價值的構成維度。學者對感知成本進行設置時,主要涉及金錢付出和精力投入,卻忽略了風險感知的影響[23]。涉及風險感知的測量指標也主要是旅游目的地治安條件和犯罪率等社會安全性問題。相較國內,國外探險旅游發(fā)展時間長、種類繁多、參與廣泛,所以國外旅游目的地感知價值研究中常會考慮風險感知[24]。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影響,當前國內旅游環(huán)境相比之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疫情風險是人們旅游出行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盡管疫情防控在中國已經成為常態(tài)化,但結合實地訪談來看,游客出行時仍然非常重視目的地的疫情風險情況,即使疫情前的旅游出行,游客也會考慮一些其他安全因素。因此,本研究結合當前疫情旅游環(huán)境專門增設風險感知維度。疫情背景下旅游目的地風險把控得越好,給旅游者帶來安全和放心的心理回報就越高。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是游客基于對游覽對象的有形感受和無形體驗做出的綜合性評價,既包含景區(qū)的共性維度,如服務價值、情感價值等,也涉及特殊的文化維度,風險感知是當前疫情環(huán)境下各景區(qū)具有的共性維度。
綜合文獻資料、歷史文化名鎮(zhèn)自身特征、當前旅游環(huán)境、游客訪談等,測量模型的構成維度最終被設置為服務價值、情感價值、人居環(huán)境價值、文化認知價值、文化觀賞價值、文化產品價值、風險感知、成本感知。正式量表的生成一共經歷了四輪修改。第一輪中由于課題組在此之前已有多次調研經驗,所以實地考察過案例地的成員們進行小組討論,結合已獲取的永年廣府城規(guī)劃文本、政府文件、游客訪談材料、國內外文獻等進行分析,初步制定每個維度對應的測量指標;第二輪由統(tǒng)計學專家、深入研究感知價值的學者、資深旅游愛好者等專業(yè)人士對問卷的合理性進行定性評價,主張集思廣益發(fā)表觀點,收集整理他們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修正。第三輪是將制定的初始問卷在實地進行發(fā)放,根據預調查的數(shù)據分析結果和游客填寫時的反饋信息,對指標做進一步優(yōu)化處理。第四輪是將完善后的預調研問卷進行實地發(fā)放,獲取正式調研樣本數(shù)據,再根據信效度分析修正個別指標,最終形成正式版問卷測量表。
2.3 預測試及題項優(yōu)化
本階段根據預調研樣本數(shù)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檢驗對初始問卷題項進行凈化,刪除或修正指標后形成最終的正式問卷。課題組于2020年9月5—9日前往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廣府城景區(qū)進行實地預調研,問卷發(fā)放采取隨機攔截的方式。發(fā)放過程中詢問游客問卷填寫的感受并做好記錄,以便在數(shù)據分析時結合調研實情,對測量指標進行修正。本次調研共發(fā)放207份問卷,將填寫不完整或只集中勾選某個選項的問題問卷剔除后,最終得到190份有效問卷,有效率91.79%。隨后根據總體相關系數(shù)(CITC)和克隆巴赫系數(shù)(Cronbachs α)對題項進行凈化。一般認為信度系數(shù)在0.800以上就達到了非常高的可信度,0.700~0.800也可以接受,如果低于0.500,就要考慮刪除該測量題項。使用SPSS 26.0軟件對有效問卷樣本數(shù)據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除成本感知的克隆巴赫系數(shù)(0.664)外,其他各維度的信度都超過0.800??偟膩碚f,各維度信度良好,預備問卷內部一致性高。經過指標修正后形成28個題項的正式調研問卷(表1)。
2.4 正式數(shù)據收集與樣本特征
課題組于2020年9月21日至10月10日前往案例研究地進行正式調研。為了數(shù)據盡可能覆蓋永年廣府城各種類型游客,發(fā)放點覆蓋各大街道、收費景點、免費景點等。被調查者在填寫前,會首先詢問是否已經游玩永年廣府城大部分景點或者已經游覽結束,當?shù)玫娇隙ɑ卮鸷笤僬埶麄兲顚憜柧?。一對一指導游客填寫完成后,再進行下一份問卷的發(fā)放,最終整理回收有效問卷446份。永年廣府城景區(qū)游客的性別、學歷、職業(yè)、收入和游玩次數(shù)等基本信息匯總如表2所示,大部分游客年齡集中在19歲至45歲,占比達78.7%。到訪的游客有48.2%的人學歷在??苹蛞韵?;永年廣府城游客的職業(yè)類型多為企事業(yè)單位人員;60.1%的游客收入水平低于6 000元/月;較多游客是第一次游玩,較少重游??驮礃嫵蓙砜矗颖笔扔慰秃褪⊥庥慰偷恼急认嗖畈淮?。從問卷發(fā)放過程中的游客訪談得知,河北省內游客幾乎遍布于各地級市,大部分河北省外游客來自周邊北方?。ㄊ校绫本┦?、山東省、河南省、山西省等,南方游客較多分布于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湖北省等地,說明永年廣府城在區(qū)域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尤其是河北省內和周邊城市。河北省內近距離游客表明,古鎮(zhèn)和其他景區(qū)一樣,是一個和親朋好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不少有過古鎮(zhèn)游玩經歷的河北省外游客和河北省內遠距離游客表示,之所以會再次選擇古鎮(zhèn)旅游,主要是因為相比其他類型景區(qū),文化特色是吸引其前往的重要因素,在這里既可以感受到古鎮(zhèn)的文化魅力,還能在游玩體驗過程中豐富自身歷史文化知識。游客的回答印證了古鎮(zhèn)的文化屬性(文化認知價值和文化觀賞價值)有別于其他景區(qū)??傮w而言,本次收集游客樣本人群類型構成豐富多樣,具有合理性和地域代表性。
3 量表檢驗與數(shù)據分析
本研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驗證性因子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量表檢驗,分析變量之間的結構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確定游客感知價值內在構成維度,提煉出不同含義的公因子,以數(shù)據驅動的方式驗證這些公因子能否與預設的維度相對應。驗證性因子分析則是建立在已有因子結構的假設基礎上,對模型中的測量指標與潛變量之間的從屬關系進行驗證,分析數(shù)據是否符合預期的模型假設。
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經過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正式調研問卷,各維度的信度值相比預調研階段有了顯著提升,除人居環(huán)境價值、文化認知價值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外,其他維度都超過0.900(表3),說明問卷內在一致性高,本次調研樣本數(shù)據具有良好的信度。經KMO檢驗,KMO為0.953,表明因子分析效果較好,從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結果來看,近似卡方值和自由度分別為10 640.338、378,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的結果近乎于0,因此拒絕各變量獨立的假設,即感知價值各維度的測量變量之間具有強相關性,表明對感知價值進行因子分析能得出較滿意的模型結果。進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轉法提取公因子,結果顯示提取的每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均大于 50.000%。因子載荷反映了某個變量在對應公共因子上的相對重要性,因子載荷系數(shù)的絕對值越接近1,表示該變量與共同因子之間的關系越密切。由于D12的因子載荷小于0.500,所以刪除該項,其他指標因子載荷均大于設定的臨界值(0.500),予以保留,最終形成27個測量指標。
3.2 驗證性因子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量表的結構效度是否穩(wěn)定可靠,使用Amos 23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包括一階驗證性因子分析和二階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構效度分別為聚斂效度和區(qū)別效度,聚斂效度評估從因子載荷(Estimates)、標準誤(Sx)、參數(shù)的t檢驗、組合信度指標(CR)、組合效度、平均方差提取量(AVE)進行分析。區(qū)別效度則通過對2個潛變量對應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與他們間的相關系數(shù)平方(r2)進行比較,相關系數(shù)的平方小于各自的平均方差提取量,則說明2個構念變量間具有良好的區(qū)別效度。
游客感知價值一階驗證性因子分析的參數(shù)輸出結果(表4)顯示,標準化后的各測量指標因子載荷均大于0.700,標準誤均為正,并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感知價值中的每個潛變量對應的組合效度均大于0.700 0,說明每組測量指標的一致性程度高,維度內的變量之間關聯(lián)程度較大,表現(xiàn)出良好的構念信度。每個維度平均方差提取量都大于0.500 0,說明測量指標總變異量能被對應的潛變量解釋程度較大,聚斂效度良好。由此說明,各指標很好地反映了對應潛變量的信息。
因為感知價值是由數(shù)個一階因素構念來測量的更高階潛變量,所以為了進一步驗證各維度對感知價值的解釋力度(他們是否受到同一個較高潛在特質的影響),構建出游客感知價值二階驗證性因子分析假設模型。模型采用極大似然估計,經過標準化處理后的回歸系數(shù)參數(shù)輸出結果(表5)顯示,人居環(huán)境價值、服務價值、情感價值、文化認知價值、文化觀賞價值、文化產品價值、風險感知、成本感知與游客感知價值標準化后的因子載荷均大于0.700,標準誤均為正,并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適配度。此外,組合信度高達0.947 7,平均方差提取量值也超過0.500 0,表明了二階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聚斂效度良好。
由表6可知,除文化觀賞價值和文化認知價值(0.702)、文化認知價值和情感價值(0.584)的相關系數(shù)平方大于文化認知價值AVE(0.578)外,其他潛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平方均小于對應的潛變量AVE。
通過卡方差異檢驗法對文化觀賞價值和文化認知價值、情感價值和文化認知價值區(qū)別效度進一步分析,采用單群組模型(未限制模型和限制模型)進行比較[28]。首先將限制模型的協(xié)方差設為1,未限制模型不做限定,進行自由估計。然后比較2個模型的卡方值差異性。若卡方值差異值越大,并且達到顯著水平,即Dc2>3.84,P<0.05,則表明2個變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結果分析如表7所示,2組卡方差異值(Dc2)均遠大于3.84,達到0.01顯著性水平,說明文化觀賞價值和文化認知價值、情感價值和文化認知價值之間完全相關無法成立,2對構念也具有很好的區(qū)分效度。
以上驗證性因子分析表明,人居環(huán)境價值、服務價值、情感價值、文化認知價值、文化觀賞價值、文化產品價值、風險感知、成本感知能很好地反映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聚斂效度和區(qū)別效度。
4 小結與討論
4.1 小結
本研究以歷史文化名鎮(zhèn)永年廣府城為研究對象,在文獻分析基礎上結合古鎮(zhèn)特征、當前旅游環(huán)境、游客訪談對維度和測量指標嚴格篩選,再通過多次小組討論、專家問詢和調研數(shù)據分析對模型指標進行優(yōu)化,最終明確了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由8個維度27個測量指標構成,具體維度包括人居環(huán)境價值、服務價值、情感價值、文化認知價值、文化觀賞價值、文化產品價值、風險感知和成本感知,結果表明,本研究構建的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聚斂效度和區(qū)別效度。
從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構成維度可以看出,顯著的文化特征是永年廣府城有別于其他景區(qū)的標志,這也是吸引河北省內遠距離游客和跨省旅游者前往永年廣府城游玩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分析和驗證表明,文化維度(文化認知價值、文化觀賞價值、文化產品價值)在游客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是歷史文化名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構成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文化要素在大部分景區(qū)感知價值研究中被忽略為個別維度的測量指標。
4.2 討論
不同類型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感知價值存在著明顯差異。雖然服務價值和情感價值等共性維度同時存在于其他景區(qū),但是與文化要素有關的感知價值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作為古鎮(zhèn)類型旅游地的突出特征。游客感知價值影響因素來自多個方面,不僅包括對象自身屬性引起的游客感知,如文化特質、資源本體、所處環(huán)境、服務質量、產品類型等,也有來自游客心理層面的影響,如情感價值、成本感知和風險感知等。各維度之間、維度與感知價值之間是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不同要素對游客感知價值影響程度不同,文化層面的顯著性影響表明古鎮(zhèn)游客在旅游體驗過程中更加注重精神層面享受。所以,地方政府和旅游經營企業(yè)在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同時,需要考慮游客對文化知識的訴求和文化審美體驗的需求。
疫情風險仍然是當前游客出行的重要考慮因素,加強智慧景區(qū)建設需要與應急反應能力和大數(shù)據安全監(jiān)管有效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規(guī)避潛在風險,營造游客愉悅性體驗所需的安全旅游環(huán)境。事實上,景區(qū)日常運營管理過程中都可能會存在各種不確定的潛在風險,不同類型和發(fā)展階段的景區(qū)具有的風險程度和類型也有不同,如季節(jié)性超載所造成的景區(qū)安全事故、自然災害突發(fā)引起的落石傷人事件等,它們都會影響到游客的感知。因此,進行游客感知價值研究時,風險感知不應被忽視,應該根據景區(qū)類型和所處旅游環(huán)境考慮存在的風險因素,尤其是具有高風險體驗項目的景區(qū)(如山岳景區(qū)、游樂園、漂流、滑雪場等)。疫情的發(fā)生恰使風險感知在游客感知價值中的重要性被凸顯。當前,逐漸有學者開始關注風險感知影響下的游客情感變化或相關行為的研究[29]。
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選取具有區(qū)域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單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作為案例研究對象。由于國內古鎮(zhèn)眾多,又有東西南北差異。未來研究可以在歷史文化名鎮(zhèn)分類基礎上,對更多同類型古鎮(zhèn)進行整體分析。二是疫情風險雖然被單獨作為游客感知價值的維度,但是對于疫情以外的其他風險要素沒有專門考慮。三是古鎮(zhèn)類型景區(qū)游客感知價值方面測量指標體系的研究較少,尚無成熟的古鎮(zhèn)游客感知價值維度和指標設置作為借鑒。雖然設置和開發(fā)歷史文化名鎮(zhèn)感知價值測量指標體系時,基于文獻分析、實地調研、游客訪談、統(tǒng)計分析等方式進行了綜合考慮,但是適用于哪些類型的古鎮(zhèn)有待進一步考證。
參考文獻:
[1] DRUCKER P F.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5,27(2):9-25.
[2] 趙 巖.科特勒顧客價值理論及其發(fā)展研究[J].商業(yè)時代,2013(9):47-49.
[3] ZEITHAML V A. Consumer perception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8, 52(3):2-22.
[4] DUMAN T,MATTILA A S. The role of affective factors on perceived cruise vac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311-323.
[5] HIGGINS K. The value of customer value analysis: Customer value analysis becomes the starting point in marketing research [J]. Marketing research, 1999, 10: 39-44.
[6] STEVENS B F. Price value perceptions of traveler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2, 31(2): 44-48.
[7] 李文兵.基于游客感知價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題定位與策劃模式研究——以岳陽張谷英村為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0,26(1):108-112.
[8] 周 夢,盧小麗,李星明,等.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旅游驅動民族地區(qū)文化空間重構:一個四維分析框架[J].農業(yè)經濟問題,2021(9):68-79.
[9] 鄒益民,奚高云.顧客價值理論對飯店服務流程優(yōu)化的啟示[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3(8):50-53.
[10] 屈小爽,張大鵬.傳統(tǒng)村落游客感知價值、地方認同對公民行為的影響[J].企業(yè)經濟,2021,40(3):123-131.
[11] 張 婷,劉晶嵐,叢 麗,等.感知價值、地方依戀對游客環(huán)境責任行為的影響——以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為例[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20,34(6):202-208.
[12] 孫鳳芝,劉 瑞,歐陽辰姍,等.旅游者感知價值與行為意向關系研究——基于民宿旅游者的視角[J].山東社會科學,2020(1):126-133.
[13] 江金波,孫韶雄.懷舊情感對歷史文化街區(qū)游客環(huán)境責任行為的影響研究——感知價值和地方依戀的中介作用[J].人文地理,2021,36(5):83-91.
[14] 屈小爽,張大鵬.傳統(tǒng)村落游客感知價值、地方認同對公民行為的影響[J].企業(yè)經濟,2021,40(3):123-131.
[15] 汪子文,鄧建偉,高 嵩.感知價值視角下體育節(jié)慶旅游體驗研究——以濰坊國際風箏會為例[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0(3):22-27.
[16] 盧長寶,許陶然.網紅餐廳游客感知價值的維度及焦點——基于網絡文本分析的實證研究[J].美食研究,2021,38(1):33-42.
[17] 疏淑進,邵 雋.游客感知價值對故宮文創(chuàng)產品購買意向的影響研究[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21,37(4):498-504.
[18] 趙 倩,溫彥平.基于網絡文本的長沙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9,58(19):102-108.
[19] 銀 松,李 瑞,殷紅梅.旅游發(fā)展背景下民族村寨居民地方性感知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以貴州雷公山地區(qū)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23,32(3):144-156.
[20] 田彩云,裴正兵.文化遺產地游客感知價值、滿意與忠誠的關系研究——基于北京圓明園的實證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21,35(2):203-208.
[21] 劉建國,黃杏靈,晉孟雨.游客感知:國內外文獻的回顧及展望[J].經濟地理,2017,37(5):216-224.
[22] 李 超,劉翔宇,王征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產品價值感知的作用[J].包裝工程,2020,41(20):19-23.
[23] 韓 雪,劉愛利.旅游感知的研究內容及測評方法[J].旅游學刊,2019,34(4):106-118.
[24] WONG J Y,YEH C. Tourist hesitation in destination decision making[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36(1): 6-23.
[25] 何 彪, 謝燈明, 朱連心, 等. 免稅購物游客感知價值的量表開發(fā)與實證檢驗[J]. 旅游學刊, 2020, 35(4): 120-132.
[26] 蔡彩云,駱培聰,唐承財,等.基于IPA法的民居類世界遺產地游客滿意度評價——以福建永定土樓為例[J].資源科學,2011,33(7):1374-1381.
[27] 周妮笛,李 毅,徐新龍,等.基于IPA方法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游客價值感知影響因素分析——以廣西鐘山縣龍巖生態(tài)村為例[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8,38(12):142-146.
[28] 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實務進階[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3.
[29] 盧宏亮,張 敏.網紅帶貨感知風險對購買意愿的影響——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J].中國流通經濟,2020,34(12):20-28.
收稿日期:2022-05-26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專項重點課題項目(2022ZJY1720)
作者簡介:陳凱強(1993-),男,重慶人,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鄉(xiāng)村旅游、文化旅游,(電話)13717762833(電子信箱)kyle2833@163.com;通信作者,孫 兵(1999-),男,山東濟南人,本科,專業(yè)方向為旅游心理學,(電話)15853192279(電子信箱)17968939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