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依據全面質量管理(TQM)、系統(tǒng)科學等理論,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等有關政策,從實際出發(fā),健全了課內外一體化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考評目標、質量標準以及績效管理的組織、保障、監(jiān)控和激勵四個系統(tǒng),完善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實踐證明,通過保障系統(tǒng)中各要素的有效鏈接與有序運行,形成了組織健全、目標導向、分層監(jiān)控、客觀考評、適時激勵、有效約束、按需施訓等運行機制,提升了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質量。
關鍵詞義務教育;體育;教學績效;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24)02008803
當前義務段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管理中存在考評目標與標準陳舊和片面、組織結構單一、成員職責模糊、管理制度欠缺、考評方式單一、評價結果缺乏公信力等弊端,同時面臨著“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能保證,但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因此,本文基于全面質量管理(TQM)、系統(tǒng)科學、校本管理等理論,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等有關政策,從實際出發(fā),嘗試建立健全并實施義務階段學校體育與健康課、課外體育活動一體化的教學績效保障體系,通過保障體系中各要素的有效鏈接與有序運行,提高管理效能,促進體育與健康教育質量的提升。
一、義務教育段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管理的主要特點
第一,課內外協(xié)同。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將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課、體育社團、大課間體育活動、體育家庭作業(yè)、各類競賽或運動會等協(xié)同管理。
第二,分層管理。分別制定校級干部、中層干部和教師的職責與管理規(guī)范,分層落實。校長和副校長對中層干部的履職情況進行管理,中層干部根據各自職責對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計劃、實施和后勤保障等進行管理,體育教師等落實體育與健康教育規(guī)范。
第三,民主協(xié)商。民主協(xié)商涵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群體與個體間,包括管理標準、資源保障、監(jiān)督評價等內容。
第四,因校制宜。根據相關政策和學校特點,完善績效管理規(guī)范,適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需要。
第五,注重差異。尊重被管理者的個性差異和合理意愿,在嚴格執(zhí)行管理標準的前提下,除自上而下的分層管理外,還可以輔助被管理者采取“合約”等方式,幫助他們自定目標、自主規(guī)劃管理。
二、義務教育段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保障體系的構建
義務教育段學校應建立、健全目標明確、標準統(tǒng)一、組織健全、制度完整、監(jiān)控及時、激勵有效的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保障體系(見圖1)。
圖1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保障體系結構
“體育與健康教育目標”由“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課外陽光體育活動目標”相互滲透融合而成。“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標準”涵蓋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準備、實施與效果等主要環(huán)節(jié)。
(一)建立結構健全、職責明確、分層協(xié)同的組織管理系統(tǒng)
組織管理系統(tǒng)由決策指揮系統(tǒng)、質量管理系統(tǒng)、執(zhí)行系統(tǒng)組成。
決策指揮系統(tǒng):由校長與副校長負責健全管理機構、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對教育質量進行全面管理,適時聘請專家指導或接受上級評估檢查。
質量管理系統(tǒng):教導主任管理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體育活動課,大隊輔導員管理大課間、眼保健操及學生中餐和午休。教師發(fā)展中心分管干部教師的研訓。教務主任分管教師配備、核定工作量、資料管理、制定課表等。政教主任主抓宣傳、教風與學風建設與流行病防控??倓罩魅畏止芙處煷龊陀布O施的正常使用??蒲惺抑魅谓M織針對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課題研究等。
執(zhí)行系統(tǒng):體育組長組織集體備課教研、研制課程計劃,與體育教師一道執(zhí)行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課程規(guī)范,并對課外體育活動課程進行指導管理。正副班主任負責本班大課間體育活動、組織學生選擇俱樂部項目。保健教師負責衛(wèi)生與保健以及眼保健操指導等。
(二)確立涵蓋全面、過程完整的保障系統(tǒng)
保障系統(tǒng)由教學計劃與實施過程保障與執(zhí)行資源與質量文化保障兩部分組成。
活動計劃與實施過程保障:制定體育與健康課教學計劃、課外體育活動方案與競賽、訓練方案,包括教學準備、教學實施與教學效果管理。
執(zhí)行資源與質量文化保障:合理配備教師,核定工作量,保障相應待遇。落實校本研修、教參與教材選用、校本課程開發(fā)等規(guī)范,保障場地設施的使用和管理,體育與健康宣傳、教風與學風建設與教學管理評估。
(三)健全分層監(jiān)督、及時調控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
監(jiān)控系統(tǒng)由信息收集、評價和反饋三部分組成。
中層干部根據《教學績效評價標準》對教師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
校長依據《教育質量管理工作評價表》對中層干部的管理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
信息收集:包括聽課、巡查、改進問題或落實重點環(huán)節(jié)的督察,隨機或定期觀察,“評教評學”問卷、師生座談或隨機訪談、學生成績或運動負荷抽查以及資料查閱等。
信息評價:每天評估師生在課堂教學、大課間和社團活動狀況,月底總評,期末將平時和期末調查結果等按一定權重總分。及時總結成績,發(fā)現、分析、診斷問題。
信息反饋:中層干部同教師或教師與學生及時溝通,肯定成績,矯正不足,對較大問題,邀約個別談話并督促改進。在校務會、教師大會上集中反饋信息、會診問題、表揚先進、提出問題和改進對策。
除自上而下的監(jiān)控外,中層干部及體育教師也可以與學校簽訂《目標合同計劃》,根據合同計劃,被管理者自定目標和完成時間,邀約管理者適時評價。
(四)完善導向明確,行之有效的激勵系統(tǒng)
激勵系統(tǒng)由獎勵、懲戒、申訴與仲裁四部分組成。
獎勵與懲戒:對績效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表彰,酌情增加津貼、優(yōu)先聘任或進行專項獎勵,對敷衍應付、質量低下的,根據其程度降低津貼,新組織他們培訓或不再聘任或取消其評職、晉級、評先、評優(yōu)資格,對發(fā)生嚴重教學或安全責任事故的實施一票否決制。對優(yōu)秀的班級學生定期通過櫥窗、廣播等宣傳或適時展示。
申訴與仲裁:師生或分管干部對結果不服的可提出申訴,針對所反映的問題,由檢查教師、分管干部或校務會協(xié)調解決。
三、實施效果
(一)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保障體系得到有效實施
從2021年5月至2023年9月,課題組在武漢市分別選取不同辦學水平的3所小學及3所初中進行了實驗。實驗前后參用《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量表,對相關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五級評價,多數指標出現明顯差異(見表1),說明實驗后相關學校的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明顯提高。
崗位職責、規(guī)章制度、方案等的制定經歷了專家咨詢、征求意見及驗證、修訂的過程,保證了科學與實用性。通過健全的管理組織、完善的崗位職責與制度,以及質量目標與評價標準的導向、分層監(jiān)控與考評的制約、激勵與懲戒的強化等措施,促使干部教師積極履職盡責,保證了該體系的良性運行。實施績效管理標準化以及教風與學風建設、宣傳與獎懲等制度的落實,有益于學校執(zhí)行文化環(huán)境的優(yōu)化。組織干部教師開展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內容與方式”“基本運動技能的教學”等多主題的按需施訓解決了教學與管理的難題。
(二)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實驗前后,參與實驗學校教師的教學計劃考評均分89分、95分(t=249,p<005)教學實施的均分為91分、96分(t=227,p<005),學生體育與健康總成績的均分分別為81、86分(P<001)。
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課的綜合平均群體運動密度分別為31%、61%,平均心率為129次分、141次分,大課間的群體平均練習密度為33%、77%,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改革后,體育與健康課堂更關注課內外體育運動內容的融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均衡并富有趣味,保障了對學生身體的全面鍛煉。改革后的教學形式、方法更加多樣并有實效。專項運動技能實施了大單元結構化教學,體育家庭作業(yè)已融入教學常態(tài),多數初中和小學中高段的大課間增加了學生相對自由組合自選活動內容的社團活動等形式。學校平均每年增設了3個競賽和2個表演項目,增加了4個運動隊,參加上級競賽的項目增加了2個。改革前后學生年人均參加學校比賽、展演的次數分別為13次和34次、人均獲獎比重分別為21%和36%,學生平均每周參加校外鍛煉的次數分別為12次和46次。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保障體系的實施發(fā)揮了學校管理組織的合力,促進了辦學行為的規(guī)范、質量文化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提高了干部、教師的能動性與專業(yè)水準,形成了健全的組織、明確的導向、客觀的考評、及時的監(jiān)控與協(xié)調、有效的激勵與約束、靈活的教師研訓等運行機制。課內外體育有機融合,學、練、賽有機結合,使多樣化的活動內容以及組織實施方式得以落實,增加了學生項目選擇和運動體驗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鍛煉興趣和主動性,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體育文化生活,促進了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體育與健康學業(yè)水平的達成。
(二)實施建議
第一,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保障體系的實施不是機械重復或強制命令,學校各管理部門在落實規(guī)范的同時,質量監(jiān)控還應做到合情、合理、適時、適度、適量,將監(jiān)控與對師生的幫輔、協(xié)助、暗示、激勵等有機結合,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理解工作職責與規(guī)范,促進他們自主管理、主動作為。
第二,體育與健康教學績效的提升需要學校形成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努力提高分管干部和教師的課程領導力與執(zhí)行效力。同時,發(fā)揮體育教師的積極作用,切實解決教學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學與活動內容、方式、評價等的改革實效。
第三,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和多因素有機融合的整體,學校需根據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要求和校情特點,因時、因地制宜,不斷優(yōu)化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
(杜振斌,武漢市武昌區(qū)徐東路小學,武漢 430063)
參考文獻:
杜振斌,王軍,楊濤.小學課外體育活動質量學校內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體育教學,2015(1):5253.
杜振斌.“目標合同評價法”運用于小學生體質健康促進行動中的研究.運動,2016(9):7576,91.
王書彥,周登嵩.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體育學刊,2010(6):4650.
杜振斌.小學健康教育主題單元在多元課程中的整合建立與實施.體育教學,2019(12):2729.
王斌華.教師評價:績效管理與專業(yè)發(fā)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48249.
責任編輯:劉源
讀者熱線: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