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澤林藪
在喧騰的爆竹聲中,甲辰年來了。
這個龍年很特別,是“無春兼閏年”,乃“百年一遇”。盡管沒有“立春”,但對愛茶人而言,只要有一杯好茶,日日是好日,天天是“春天”。啜一盞佳茗,如坐春風(fēng)。
大年初一,古稱“元日”“歲朝”。新歲伊始,萬象更新。為辭舊迎新,屬龍的茗淑早在年前就特地去搜尋三款不同龍年的茶品,分別是1976年(丙辰)陳皮普洱、1988年(戊辰)武夷巖茶和2000年(庚辰)福鼎壽眉,邀約親友共品賞,啟新年,名曰“‘話龍‘點津,三‘龍舞春”。
更妙的是,這一主題竟與春晚功夫微電影《爭春》的情節(jié)不謀而合。三“龍”獻瑞,是為“龘”,龍行龘龘,而參會者中也有6個屬龍的且同年,妙絕!
壹 庚辰年福鼎壽眉:最“年輕”的老白茶
以“長”為尊,先從“00后”的“龍茶”開始。雖是三款茶品中最“年幼”的,可這個年份,卻足以在白茶圈稱雄稱霸。甘余年的陳期,算是老白茶中的“王者”了吧。
烏黑粗松的條索,梗外露,若不嗅干香,幾乎與閩北烏龍茶別無二致。如此“隨意”的外形,是張揚不羈,亦是平實質(zhì)樸。
千禧年,是—個十分特殊的年份。它就像一只鏈扣,一頭是20世紀(jì),另一頭是21世紀(jì)。那一年,人們對未來滿懷憧憬與期待,也充斥著關(guān)于“千年蟲”的惶惑。
然而,當(dāng)新世紀(jì)的鐘聲敲響時,先前所有的惴惴不安都被跨世紀(jì)的興奮一掃而光。它,正是那年春天“誕生”的。那時,茶市還是鐵觀音的天下,籍籍無名的白茶,尚處于“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窘境,今天人們所熱衷的老白茶藏鑒更是無從談起。
它之所以能留存至今,倒非因滯銷或被遺忘,而是陳年白茶在福鼎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藥的角色——茶最原始的功用。
24年,是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與沉淀。褐紅的茶湯,濃、厚而稠,濃郁的藥香,溫潤的湯感,是歲月豐厚的饋贈?!斑@味道非常像熟普呀!如果沒說是白茶,恐怕沒人會喝得出來!”座中有人感到很好奇?!翱磥怼f茶歸普(洱)很有道理哦!”
的確,這款白茶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時間無形卻強大的力量。它一點一滴地?zé)o聲流淌,漸漸消泯了茶最初的個性,磨去了“棱角”,變得柔順溫和。
稠滑的茶湯,從舌面到喉底,無不妥帖。入喉時的甘醇,“有力”卻內(nèi)斂。連飲五道,都還一直保持著最佳的狀態(tài)?!暗谝慌莸模ú瑁瘘c就這么高,后面兩條‘龍”有壓力了喲!”有人調(diào)侃道。
貳 戊辰年武夷巖茶:返璞歸真的平淡
“屬龍的(人)沒有‘90后?!边@句話,讓在座的人都仿佛幡然夢醒。的確,這一輪龍年,是上世紀(jì)80年代末到千禧年的直接跨越。雖只間隔12年,卻是3個年代。來自1988年的武夷巖茶,龍年的烏龍茶,“龍”氣十足。
那個年代的武夷巖茶,沒有過分地強調(diào)“山場”以及各種花里胡哨的品名,就連品種也幾乎不被關(guān)注。茶就是茶,茶只是茶,而已。36年的陳化,它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令人充滿期待!
打開包裝袋,撲面而來的陳香,“老”氣橫秋。這樣的氣息,是老茶愛好者們熟悉且心心念念的感官記憶。
外形上看,條索緊結(jié),同肉桂頗為相似。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多個品種原料的拼配。同2000年福鼎壽眉一樣,其品種特征在30余載的漫漫歲月中被消解,留下的盡是“時間的味道”。
濃稠似陳釀的茶湯,氤氳著濃濃的藥香。我們努力嘗試著從香氣、滋味中去捕捉和辨識有關(guān)品種的痕跡,哪怕是蛛絲馬跡,都是徒勞,時間封緘了它的所有秘密。
“藥味很明顯!”顯然,它的表現(xiàn)與大家對武夷巖茶固有的印象迥異。有人表示“喝不太懂”,什么花香、果香、“叢味”、山場氣息……全都無跡可尋,只有縈繞于杯間、充盈于口中的藥香陳味。
其實,單論口感,超過15年陳期的巖茶與5年陳的巖茶相比,香氣與滋味都缺少變化,層次感也欠豐富。但可以肯定的是,但凡優(yōu)質(zhì)的老茶,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依舊鮮活,表現(xiàn)為清澈的茶湯、醇厚的滋味與軟亮的葉底。
9道過后,湯色轉(zhuǎn)為清亮的金紅。藥香里,依稀帶有木質(zhì)的香氣?!安铚芘?,很舒服。”返璞歸真,是茶的“素年錦時”,也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叁 丙辰年陳皮普洱:果香陳醇“從前慢”
“茶齡”即將“奔五”的陳皮普洱,是壓軸?!八彝瑲q。”茗淑淡淡地說。人與茶,是同齡,不勝感慨??墒牵灿腥速|(zhì)疑:“1976年,就有陳皮普洱了?”
茶的分享者王老師說,盡管近些年陳皮普洱備受追崇,但并非創(chuàng)新品種,喜歡飲茶的老廣,陳皮入茶,早就習(xí)以為常了。
這款茶的顏值很高。餅面圓整端正,似圓月。褐紅的茶條,肥壯緊實,鑲嵌著大小不一的陳皮,片片似雪,繽紛爛漫。雖歷40余年,陳皮的果香依然清新悅鼻,與茶的陳香交織在一起。
如此“陳色”,在座者都認(rèn)為是普洱熟茶。其實不然,它是生茶的自然熟化。茶刀的刀尖,穿透餅面,發(fā)出“哧啦”的清脆聲響,松緊適度。
水沸,溫潤泡,帶出清新的果香與厚重的藥香。棕褐的湯色,濃卻清澈,閃著像陳年花雕酒一樣的光澤。升騰的熱氣,在湯面上留下類于油性的物質(zhì),輕而黏。茶湯入口,溫?zé)犴樆?,陳醇里蘊藉著爽朗的陳皮清香,水乳交融。陳皮與陳年普洱,都是“時間的守候者”。從嶺南到云南,偶然的相逢,卻也是最美的遇見。
湯感細(xì)膩滑爽,口腔里仿佛有種“豁然開朗”之感,情思爽朗?!瓣惸甑奈兜览铮嘘惸甑臅r光,也有陳年的陽光?!焙貌鑾淼挠鋹偅屓艘幌伦幼兊迷娨馄饋?。
陳香,也徐徐勾起泛黃的陳年舊事。在座的“60后”“70后”們,一邊喝,一邊不由地懷起舊來:騎“二八大杠”飆車,坐綠皮火車旅行,憑票排隊買肉,交筆友,寫信投稿……
“現(xiàn)在越來越?jīng)]年味了。”他們也感嘆,“以前沒有手機,沒有網(wǎng)絡(luò),沒有外賣,買年貨,買新衣服,親友走家串戶,年味比這茶湯還濃。”
時間一往無前地奔跑,節(jié)奏越來越快,選擇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困頓。從舊年月“漂流”到今天的茶,封藏了當(dāng)時的年景。樸素的年代,無名的做茶人,簡單的生活,不過如此。
瓦罐里,茶沸如泉涌,汩汩有聲,把大家從回憶中“喚醒”。溫厚飽滿的滋味,氣韻生動,在喉底泛起陣陣甘潤。果香、藥香與木質(zhì)香,交替縈回,細(xì)柔悠長。
窗外,午后的艷陽,驀地闖了進來。澄亮的茶湯,搖曳著燦爛的琥珀色。浮光點點,斑駁陸離。茶暖心熱。好茶,好友,好天氣。
“從前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從前慢》)
——責(zé)任編輯/楊巍美術(shù)編輯/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