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孩子是在磕磕碰碰中長大的,但是想要“傷過不留痕”,就要小心地護理好每一道傷口。
孩子活潑好動,愛跑愛跳,免不了磕磕碰碰,受傷也在所難免。孩子受傷,家長在擔心當下孩子的傷口能不能順利愈合以外,還會擔心傷口留下瘢痕,以后影響孩子的外形美觀,特別是當疤痕在面部及四肢等顯眼地方的時候。
好好護理孩子的傷口,盡可能地避免或淡化瘢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也能減少家長的愧疚和遺憾心理。
傷口護理,不僅是愈合那么簡單
傷口護理,關乎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正確的傷口護理對于傷口愈合和預防感染至關重要。
傷口是怎么愈合的?
傷口是正常皮膚在外界致傷因子作用下所導致的損害,常伴有皮膚完整性的破壞以及正常組織的丟失。傷口愈合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例如年齡、創(chuàng)面的大小、感染程度以及營養(yǎng)狀況等。傷口愈合的核心在于執(zhí)行修復功能的各類細胞是否能夠良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感染則是傷口愈合的大敵,一旦傷口內存在活動的致病菌,它們產生的酶及毒素等會大大干擾正常的愈合過程。嚴重時傷口內會形成化膿性病灶,加重組織的破壞。因此預防感染是傷口恢復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傷口護理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正確護理傷口很必要!
正確的傷口護理不僅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減少感染的風險,還可以縮短傷口愈合的時間,減輕孩子的痛苦。同時,正確的傷口護理可以減輕傷口愈合后留下的瘢痕,使傷口恢復得更加完美。因此,正確的傷口護理對于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傷口愈合,4個時期都要關注
傷口愈合過程一般可以分為止血期、炎癥期、增殖/修復期、成熟/重塑期4個階段,每個階段在時間上互相重疊,所以都不能掉以輕心。
如何正確護理傷口?
無論是創(chuàng)傷、燙傷、皮膚感染或是手術,當真皮層發(fā)生損傷的時候,傷口愈合后就會產生瘢痕,正確護理傷口可以避免異常瘢痕的產生。
不同的傷口,不同的護理
● 中小面積的燒燙傷,第一時間的處理不是立即就醫(yī),而是要先做降溫處理,然后再到醫(yī)院就診。用流動水持續(xù)沖洗受傷處30分鐘,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疼痛,防止熱力向深部組織滲透而增加燒燙傷的深度。
● 皮膚損傷后,要對傷口及周圍皮膚進行及時、徹底地清潔。傷口清潔可以去除組織碎屑、異物、油脂、滲液等,減少細菌負荷,有效防止傷口感染并為傷口愈合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操作時宜動作輕柔,不要讓傷口擴大,也不要讓傷口受到二次傷害。
● 傷口需要覆蓋敷料的話,要保持敷料干潔。注意觀察傷口敷料滲出液的顏色、量和性質,如果滲出液較多或出現(xiàn)異味,則應盡快更換敷料。
● 傷口愈合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瘙癢感,要看護好孩子,提醒孩子保護好傷口,避免因為抓撓造成傷口的二次損傷。
● 注意營養(yǎng)的補充,適當增加高蛋白類食物的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2、維生素C、微量元素鋅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傷口愈合。
哪些類型的傷口容易留下瘢痕?
我們的皮膚自上而下主要由表皮層和真皮層組成。按照傷口的深度分類,可以分為部分皮層損傷傷口和全皮層傷口。傷口的深度越深,形成瘢痕的可能性就越大。
部分皮層損傷傷口
這類傷口是指表皮和部分真皮損傷的傷口,如皮膚擦傷、水皰、淺П度燒燙傷等。這類傷口如果不出現(xiàn)反復感染,一般不會留下瘢痕或只有少量的色素沉著。
全皮層傷口
全皮層傷口是指從表皮、真皮擴展到皮下組織、筋膜和肌肉損傷的傷口,如較深的切割傷、Ш度燒燙傷、潰瘍性傷口、酸燒傷等。傷口深度到達真皮層及以下時,則會形成瘢痕。
創(chuàng)傷或燒燙傷面積較大、張力較大的部位如關節(jié)、傷口愈合時間較長(超過3周)、反復破潰、感染等原因,都可能會導致瘢痕的形成和增生。
讓瘢痕淡些,再淡些
當皮膚損傷后,皮膚是通過瘢痕的形成來進行修復,而不是再生。
適度的疤痕是一種“自衛(wèi)”
適度的瘢痕形成,是機體修復創(chuàng)面正常的表現(xiàn),是人體自衛(wèi)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各種原因導致的膠原蛋白的合成代謝與降解代謝之間的平衡被破壞,就可能會形成病理性瘢痕,如瘢痕疙瘩。
大部分的瘢痕會在6~12個月進入成熟期,未成熟期的長短的個體差異很大,與年齡、人種、受傷原因和所在部位等很多原因關聯(lián)。但是,在瘢痕的未成熟期積極進行干預,更有利于瘢痕的淡化。
促進傷口盡快愈合
傷口愈合的時間越短,瘢痕形成和增生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通過控制感染,濕性愈合等方式促進傷口的盡快愈合,可以有效減輕瘢痕的增生程度。
少吃刺激性食物
過多食用刺激性食物,會使血管舒張,導致傷口疼痛、瘙癢,不利于傷口的恢復。辛辣食物還會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導致傷口滲血及瘢痕增生。
涂抹抗瘢痕藥物
涂抹抗瘢痕藥物應在創(chuàng)面愈合后再使用,以免傷口感染。常用的抗瘢痕藥物包括硅酮制劑、洋蔥提取物或積雪苷等,可有效降低瘢痕厚度、改善色素沉著,增加柔軟度以及緩解瘙癢和疼痛的癥狀。
使用減張器或減張膠布
在傷口愈合期間,皮膚因張力不停地在運動,會刺激修復細胞增殖成纖維細胞,張力還會使瘢痕變寬,使瘢痕未成熟期延長,從而增加瘢痕增生的風險。因此,對于線性瘢痕特別是高張力部位如關節(jié)的瘢痕,推薦使用外用減張器或減張膠布,從傷口縫合后或者拆線開始使用,至少使用至傷口愈合后3個月。如果瘢痕是在頭面部,一般建議選用減張膠布和小型減張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減張器時,會對周圍皮膚產生牽拉力,因此要觀察周圍皮膚是否出現(xiàn)水泡,避免周圍皮膚損傷產生新的瘢痕。
血管激光、剝脫性點陣激光等光電治療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光電治療也被廣泛用于瘢痕的早期管理。點陣二氧化碳激光是目前最常用于瘢痕治療的光電治療方法,可以改善術后線性瘢痕和深度燒燙傷瘢痕的外觀。
激光治療適合比較輕微的疤痕。這種治療方法在早期瘢痕還沒有完全增生到很高程度的時候應用,效果比較好。但激光會對皮膚造成熱力損傷,早期會讓皮膚有一些水腫和疼痛,一般3~5天恢復正常,需要治療一定的周期。
壓力療法
在高增生風險的片狀瘢痕上使用壓力療法可以預防瘢痕增生,已經出現(xiàn)增生表現(xiàn)的線性瘢痕也可以使用壓力療法。需要通過專業(yè)醫(yī)生的評估,在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定制彈力衣/套,進行所謂“量體裁衣”,壓力適宜才會達到效果。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每天使用18~24小時直到瘢痕穩(wěn)定。這種療法的原理是:穿上彈力衣/套后,瘢痕里的毛細血管會閉塞一部分,形成缺血缺氧,瘢痕就不容易繼續(xù)生長,慢慢就會自己軟化。彈力衣/套可以有效減輕瘢痕充血情況、瘢痕厚度和瘙癢癥狀,早期(傷后60天內)應用,改善效果會更好。
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一般會通過使用矯形器、外用可塑夾板,按摩或藥物導入等方式進行。燒燙傷瘢痕可在創(chuàng)面愈合后進行物理康復治療,如瘢痕按摩。瘢痕按摩應由專業(yè)的物理治療師進行按摩,可以有效降低瘢痕厚度,改善色素沉著和充血,增加柔軟度并緩解痛癢癥狀。關節(jié)部位的瘢痕增生會影響關節(jié)活動,甚至出現(xiàn)瘢痕攣縮導致關節(jié)畸形,因此建議盡早進行康復訓練,預防瘢痕增生和攣縮,保護運動部位功能,減少功能障礙。
護理傷口的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就醫(yī)前在傷口處涂抹牙膏、醬油等。
如果家長在家給孩子的傷口涂抹牙膏、醬油等,會刺激創(chuàng)面,加劇疼痛,到醫(yī)院就診時,牙膏、醬油等物質會干結覆蓋住傷口,影響醫(yī)生對傷口情況的判斷,也會使傷口清潔起來非常困難,造成孩子的痛苦和創(chuàng)面的二次損傷。
誤區(qū)二:沒有正確清理傷口。
如果家長沒能正確地清理傷口,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傷口及周圍皮膚出現(xiàn)紅腫熱痛的情況,因感染而使傷口加深,不僅會延長傷口的愈合時間,還可能增加瘢痕增生的風險。
誤區(qū)三:傷口要晾著,結痂就說明快好了。
家長覺得保持傷口干燥有利于傷口愈合、結痂,傷口結痂了就說明傷口愈合了,傷口一直捂著容易感染。但實際上,像擦傷這種表淺傷口一般是可以進行暴露療法的,結痂脫落后創(chuàng)面就愈合了;但是較深的傷口,如果皮膚結痂,表皮細胞就很難游移增生,傷口愈合的時間反而會變長,甚至可能出現(xiàn)痂皮下細菌繁殖,出現(xiàn)傷口流膿感染的情況。所以,對于較深的傷口,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會根據傷口的情況進行縫合或者換藥,用不同作用的敷料進行包扎,比如具有抗感染、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表皮新生作用的敷料。對于這類傷口,濕潤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創(chuàng)面的快速愈合,可減少瘢痕的形成。
誤區(qū)四:每天擦碘伏或者多種消毒液聯(lián)合使用,傷口好得快。
每天擦碘伏或者其他消毒液并不利于傷口愈合。碘伏作為消毒藥劑,具有廣譜殺菌的作用,可有效殺滅常見的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但碘伏不具有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只能起到預防傷口感染的作用。如果長期使用碘伏涂抹傷口,會對傷口創(chuàng)面造成刺激,影響組織新生,反而不利于傷口愈合。孩子的皮膚往往比較嬌嫩、敏感,長期涂抹碘伏還可能造成碘過敏,導致周圍皮膚出現(xiàn)紅腫、疹子、瘙癢等。
傷口護理,家長最想問? ? 的問題
聽說孩子身上有傷口時不能吃醬油,否則傷口會留下深顏色的瘢痕,是嗎?
很多家長認為醬油是深顏色的,吃了以后新長出來的皮膚會變黑,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傷口愈合情況和吃什么顏色的食物并沒有關系。因為引起皮膚顏色發(fā)黑的物質是黑色素,它是由表皮中的黑色素細胞分泌而成的。例如我們會被曬黑是因為當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皮膚會啟動“自我保護”,生成黑色素。而醬油作為我們的傳統(tǒng)調味品,是由黃豆發(fā)酵而成,并沒有增加光敏感的功能,因此,吃醬油等深顏色食物不會促進黑色素的分泌。要想減少新生皮膚的黑色素沉著,應該對傷口進行有效防曬。
孩子摔傷了額頭,需要縫針,是不是美容縫合可以減輕瘢痕?
孩子摔傷額頭需要縫針,通常是出現(xiàn)了全皮層的裂開,因此,無論哪種縫合方式,在正常情況下愈合,傷口都會形成一條線性的瘢痕。但是,我們的皮膚是有層次的,普通縫合是直接用縫線拉攏傷口,這會導致傷口存在張力,在恢復過程中也會更容易引起瘢痕增生,而普通縫線相對“針腳粗大”,如果是瘢痕體質,針眼處也會留有明顯的瘢痕。在美容縫合時,醫(yī)生會選用更細的針和更細的線對傷口進行逐層、減張力關閉縫合。這樣不僅讓傷口在低張力下快速愈合,也能在拆線后減少甚至不留針眼,達到減輕瘢痕的目的。
什么樣的傷口需要縫針?
傷口是否需要縫針是專業(yè)醫(yī)生通過判斷受傷的部位、深度等情況來決定的。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如果傷口自己不能保持對合的狀態(tài),或者對合后傷口縫隙還是比較大,隨著活動,傷口會出現(xiàn)一張一合的情況,就會不利于傷口的愈合,此時需要通過縫針為傷口提供一個良好的愈合環(huán)境,從而減少愈合時間,降低瘢痕增生的可能性。
孩子燙傷了,抹蘆薈膠是不是可以預防留疤?
孩子燙傷后,首要的措施是用冷水持續(xù)沖、泡30分鐘降低皮膚溫度,防止熱力向下滲透加重燙傷程度。燙傷越淺,瘢痕的可能性越小。如果燙傷較輕,只表現(xiàn)為局部發(fā)紅、輕微疼痛時,最好涂抹專業(yè)燒燙傷藥膏,如果手邊只有蘆薈膠,也可以均勻涂抹在患處,起到清涼鎮(zhèn)痛、滋潤皮膚的作用,淺層的燙傷一般不會留有瘢痕。如果燙傷程度較嚴重,已經出現(xiàn)水泡、破潰、患處發(fā)白的情況,則不建議涂抹蘆薈膠,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由專業(yè)醫(yī)生正確處理創(chuàng)面,防止感染。創(chuàng)面愈合后建議涂抹硅酮制劑、洋蔥提取物或積雪苷等專業(yè)用藥預防和淡化瘢痕。
孩子好動,膝蓋總是受傷,舊傷沒好又添新傷,是不是出現(xiàn)瘢痕的可能性比較大?
傷口或創(chuàng)口較深、張力比較大的關節(jié)部位,愈合時間較長(超過3周)、反復破潰、感染等都是瘢痕形成的高危因素。膝蓋部位由于經常活動,張力大,愈合時間相對其他部位的傷口更長,而同一處創(chuàng)面反復受傷破潰,不僅會導致創(chuàng)面加深,更容易增加感染的風險,傷口愈合難度增加,愈合時間長,瘢痕增生的可能性也會增大。
相關鏈接
1962年,英國皇家醫(yī)學會Winter博士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傷口在適度濕潤的環(huán)境下,細胞再生能力及游移速度較快,復原速度比在完全干燥的環(huán)境下快一倍以上,首次提出了濕性愈合理論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