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肯拉·阿扎提汗
(新疆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鎮(zhèn)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5604)
板藍根為兩年生草本植物,莖高40~90 cm,稍帶粉霜?;~較大,莖生葉披針形,互生,無柄,基部箭形,花小,黃色,種子1枚,橢圓形,褐色。根系由主根、側根、支根、根毛等組成。其適應性較強,喜光,喜肥,耐寒,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近年來,隨著阿勒泰市種植業(yè)結構調(diào)整,板藍根種植面積逐步擴大。
板藍根是一種深根性藥用植物,主根長可達40~50 cm,應選擇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的砂質壤土上種植。板藍根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但pH值7~8的土壤最為適宜。在過沙、過黏、低洼易積水地種植易分杈。
一般9月中下旬進行秋翻,使用翻轉犁深耕滅茬45 cm以上,結合整地施入腐熟農(nóng)家肥3 000~3 500 kg/667 m2、過磷酸鈣50 kg/667 m2、草木灰40 kg/667 m2,做到全層施肥。第二年開春后用旋耕機或圓盤耙對表層土壤耙細整平作畦,畦寬130~140 cm即可,畦間距30 cm。畦長視實際需要而定,四周開好排水溝,以防積水[1]。
播種前7~10 d 用48%的氟樂靈乳油100~150 mL/667 m2,加水噴霧并立即混土,或用48%拉素爾乳油160~200 mL/667 m2加水噴霧。
購買種子時要選粒大飽滿,不癟不毒,發(fā)芽率80%以上的種子。最好做發(fā)芽試驗,將種子用30 ℃溫水浸泡4~5 h,播于花盤中,1周即可發(fā)芽,并測定種子的優(yōu)劣,以種子優(yōu)劣適當調(diào)整播種量。
播種前應浸種催芽,方法是用30~40 ℃的溫水浸種3~4 h,撈起后用濕布包好,置于25~30 ℃下催芽3~4 d,翻動種子,待大部分種子露芽后即可播種。
當土壤5~8 cm地溫穩(wěn)定在12~15 ℃時即可播種,阿勒泰地區(qū)板藍根的播種時間一般為4月下旬。在整好的畦上開溝人工條播,播種量約2.0~2.5 kg/667 m2,播種行距25~30 cm,播種深度3 cm左右,播后覆土2.0~3.0 cm。覆土厚度與溝平,輕鎮(zhèn)壓,土壤墑情差時可以灑水保濕。
板藍根播種8~10 d后就能出苗,當苗高大約4~6 cm,幼苗1~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疏去弱苗。幼苗5~6片真葉,苗高8~9 cm時,按株距8~10 cm定苗。遇有缺株,選陰雨天進行帶土移栽,栽后及時澆水,以確保成活。
當板藍根苗高4~6 cm時,結合間苗進行第一次中耕。中耕宜淺,摟松表土即可,以后每20 d除草一次。化學除草方式為在雜草3~5片真葉時施用15%精穩(wěn)殺得乳油50~60 mL/667 m2,或用5%精禾草克乳油50~60 mL/667 m2加適量水噴霧防治1次。以上藥劑可以交替使用,不宜混用。或者人工除草保證雜草除凈。
板藍根需要合理追肥,苗高8~10 cm時結合間苗,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 500 kg/667 m2,過磷酸鈣40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第二次追肥在6月中下旬,收大青葉后,以速效氮、磷、鉀肥為主,施有機肥1 000~1 500 kg/667 m2,尿素10~20 kg/667 m2,過磷酸鈣40 kg/667 m2,硫酸鉀20 kg/667 m2,以促使葉和根的生長。第三次追肥在8月份,以速效氮為主,施有機肥1 000~1 500 kg/667 m2,尿素10~15 kg/667 m2[2]。
板藍根灌溉要視土壤保水情況和降水量而定。在苗期定苗工作結束后,視植株生長狀態(tài),在無降水的情況下進行輕澆水,促進板藍根根部養(yǎng)分的吸收和深扎。生長期每次采葉工作結束后結合追肥合理灌溉。高溫天氣,沒有降水的情況下可早晚灌水,多雨季節(jié)要及時排水,避免田間積水,引起爛根。
4.1.1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及葉柄,發(fā)病初期葉背面產(chǎn)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狀物,葉片有黃色病斑,隨著危害的加重,葉色變黃,最后呈褐色干枯狀,直至整株植株死亡。霜霉病以菌絲體在寄主病殘組織中越冬,通過氣流傳播。
防治方法:一是農(nóng)業(yè)防治。注意排水和通風透光,收獲后及時處理病斑殘株,減少越冬菌源,避免連作或與十字花科作物輪作。二是化學防治。發(fā)病期用70%代森錳鋅100~150 g/667 m2兌水50~60 kg噴霧防治,每隔7 d噴1次,連噴2次。
4.1.2 菌核病
菌核病危害根、莖、葉和莢,以莖部受害最重。發(fā)病初期,基部葉片首先發(fā)病,病斑處呈水漬狀,后轉為青褐色,直至葉片腐爛,僅剩葉脈。病原菌遺落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間越冬,借風雨飛散。
防治方法:一是農(nóng)業(yè)防治。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避免十字花科作物輪作,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雨后及時排水。二是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65%代森鋅400~600倍液,或用40 g/L嘧霉胺浮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安全間隔期10~12 d,每種藥劑使用1次即可。
4.1.3 根腐病
根腐病一般5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生。土壤濕度大、氣溫高時易發(fā)生,主要是地下害蟲啃食造成根系傷口,促使病原菌侵入,引起發(fā)病。被害根部呈黑褐色,隨后根系維管束自下而上呈褐色病斑,向上蔓延至葉柄。以后根部發(fā)生濕腐,導致全株枯死[3]。
防治方法:一是農(nóng)業(yè)防治。合理輪作,增施磷肥,合理施氮肥,及時排水。二是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澆穴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效果最佳,安全間隔期10 d,每種藥劑使用1次即可。
4.2.1 菜粉蝶
菜粉蝶是危害板藍根較為嚴重的害蟲之一,一生要經(jīng)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不同的發(fā)育階段。菜粉蝶成蟲,它不吃葉片,僅吸食花蜜。其在幼蟲時期,卻專門咬食菜葉,造成作物減產(chǎn)。其幼蟲咬食葉片造成葉片殘缺而出現(xiàn)大片孔洞,6~7月危害較為嚴重。
防治方法:低齡幼蟲發(fā)生初期,噴灑蘇蕓金桿菌800~1 000倍液,噴藥時間最好在傍晚;幼蟲發(fā)生盛期,可選用20%天達滅幼脲懸浮劑800倍液、10%高效滅百可乳油1 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0%殺滅菊酯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效果最佳,安全間隔期10 d,每種藥劑使用1次即可。
4.2.2 蚜蟲
蚜蟲是多種病毒病的傳播者,成蟲或若蟲吸食葉片、花蕾和葉液。一般春秋兩季,干旱天氣為害最重,發(fā)生時多密集在嫩葉、新梢上吸取汁液,使葉片、嫩梢卷縮、枯萎。
防治方法:收獲后清除殘枝落葉及地邊雜草,集中燒毀,消滅越冬蟲口,用4%樂果1 500倍液噴殺,或用90%敵百蟲1 500倍液噴殺。
一般5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當角果的果皮變黃后,選晴天割下莖稈,進行晾曬。待果實干燥后脫粒并清除雜質,裝袋貯藏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室內(nèi)待用。
春播板藍根在水、肥管理較好的情況下,地上部分正常生長,每年可收割大青葉2~3次,第一次在6月中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第三次結合收根,割下地上部,選用合格的葉片可入藥,第一次收割的大青葉質量最好,產(chǎn)量高。大青葉采收后,運到曬場曬干并經(jīng)常翻動,使其干燥均勻,曬干過程中,要嚴防雨露,以免發(fā)生霉變。
在初霜后,地上部枯萎時選晴天進行采收,采挖時間不宜過遲,以免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采收時先在畦溝一側挖深50~60 cm的深溝,然后順溝采挖,以免挖斷根部影響質量,采收后及時去凈泥土曬干,打包或裝袋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