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鴻雁幼兒園 景 瑛
勞動教育作為當下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是落實素質教育、推動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是綜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路徑。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勞動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精神和吃苦耐勞品質的同時踐行勞動教育理論,為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
幼兒園勞動教育可以充分發(fā)揮幼兒天性,使幼兒在相對獨立自主的環(huán)境下實現進一步發(fā)展。新時代下,勞動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現實意義被不斷刷新和塑造,逐漸成為塑造品格、涵養(yǎng)勞動精神、豐富情感感受的重要途徑。
實踐是勞動活動的根本。而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根本是基于實踐活動引導幼兒不斷嘗試和探索,使幼兒逐漸形成獨立操作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并在這一過程中塑造幼兒的實踐品格,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對幼兒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和導向作用。從根本上來看,塑造幼兒實踐品格,可以通過加強勞動教育實現。勞動教育為幼兒的親身體會和實踐提供有效平臺,使幼兒在勞動教育活動中形成言出必行的品質,真正體會生活和生命的意義,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因此,勞動教育需要幼兒親身參與、真正經歷,才能凸顯幼兒的主體作用,從而讓幼兒在勞動教育活動中揮灑汗水、與人合作,豐富自身收獲,改變對勞動活動的刻板印象,體會勞動的趣味與魅力,提升幼兒勞動認知,強化幼兒勞動體驗,促使幼兒逐漸形成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塑造幼兒的優(yōu)秀實踐品格。
簡而言之,在幼兒園階段落實勞動教育,不僅為幼兒的綜合發(fā)展提供了實踐性和安全性的平臺,而且是統(tǒng)一幼兒腦力和身體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幼兒在鍛煉身心的過程中綜合發(fā)展,為后續(xù)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勞動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落實,還能有效解決幼兒自理能力下降的問題,以及教育活動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問題,根據幼兒實際能力和身心發(fā)展特點,緊跟幼兒身心發(fā)展需求和興趣需求構建良好的勞動活動,促使幼兒在親身體驗的勞動教育中建立新知、提升能力、形成品格。綜上所述,科學、有效的勞動教育對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作用是綜合的、多樣的,有利于幼兒在良好的勞動環(huán)境中形成正確的勞動精神和勞動意識,不斷發(fā)展自身的綜合能力,實現精神品質上的發(fā)展與提升。
精神是幼兒行為的內在體現,也是勞動教育落實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體現在幼兒勞動態(tài)度、勞動行為等方面,是幼兒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導向。幼兒園勞動教育不僅可以促使幼兒掌握勞動方式和技巧,還能使幼兒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勞動素養(yǎng)、意志、精神等,為幼兒鋪墊不懼艱辛、不怕辛勞、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基礎,深遠影響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诒举|來看,幼兒園階段的勞動教育不僅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還要重視幼兒與周圍事物的互動性,基于互動性引導幼兒開展實踐活動,獲得獨一無二的體會與收獲,為幼兒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有效平臺,培養(yǎng)幼兒自主意識,逐漸發(fā)展勞動精神。因此,幼兒園階段落實科學、高效的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精神和勞動興趣等,基于勞動精神和勞動興趣的推動,使幼兒懂得充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形成“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意識,并在生活實踐的推動下將精神和意志內化為具體行為,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節(jié)約習慣,不斷規(guī)范自身行為,從而充分發(fā)揮幼兒園勞動教育對幼兒勞動精神的培養(yǎng)作用。
幼兒處于具象化思維時期,對生活、知識的理解來源于感知,所以,幼兒的經驗和知識主要來源于生活體驗。而幼兒園時期的勞動教育就是幼兒通過感知獲得經驗和認知的重要途徑,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環(huán)節(jié),不僅對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具有推動作用,還能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拓展幼兒對勞動的感悟深度,推動幼兒在與勞動事物和生活實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自我認知,嘗試運用獨特的方式體會勞動教育內涵,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決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批判性思維,從而學會辯證地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
具體而言,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實際操作、分工合作、自主創(chuàng)造的勞動平臺,使幼兒可以自主體會實際操作、動手實踐過程中的喜悅感、成就感、愉悅感,逐漸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和素養(yǎng),促使幼兒進一步提升與發(fā)展??偠灾?,在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有助于推動幼兒在真實的感受中體會勞動帶來的豐富情感,在親身體會中獲得人際交往、道德品質、精神意志、社會責任等方面收獲,拓展認知范圍,使幼兒在良好的勞動教育中獲得多方面發(fā)展,體會勞動與創(chuàng)作之美,培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幼兒園勞動教育不僅為幼兒自主發(fā)展、探索提供機會,還為其自主成長提供平臺。但當下的幼兒園勞動教育中,出現教育性、思想性和人文性降低的現象,導致勞動教育的開展流于形式,難以真正發(fā)揮勞動教育對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要改革、優(yōu)化、加強勞動教育,基于觀念的更新,從行動上貫徹、落實勞動教育,使勞動教育更具深度、更具層次性地落實和開展。所以,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意識到勞動教育的價值,基于時代賦予的新內涵落實勞動教育思想觀念,選擇恰當、科學、多元和豐富的形式落實勞動教育,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思想和意識等方面選擇勞動教育內容,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作用和價值,推動幼兒進一步提升和發(fā)展自我。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未能深刻意識到勞動教育對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作用,而家長受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重智育、輕勞育,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幼兒的負擔,不利于幼兒自身能力和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導致勞動教育難以發(fā)揮育人功能,甚至逐漸被邊緣化。新時期背景下,勞動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不僅要求教師從思想上改變和創(chuàng)新,還要在思想的指引下真正貫徹落實,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教育功能?;诖耍處熞顚哟卫斫鈩趧咏逃谛聲r代下的內涵與價值,充分重視勞動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落實,基于不同視角和不同層級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勞動教育和實踐活動,從而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思想意識。
例如,教師和家長要深層次認同勞動育人觀念,消除對勞動教育的固化成見,防止幼兒園教育出現重智育、輕勞育的現象,避免開展脫離生活基礎的勞動教育,真正擺脫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對勞動教育價值形成正確認知,真正明確新時期背景下勞動教育對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側重,正確看待勞動教育對幼兒發(fā)展的強大促進作用,從而使勞動教育充分發(fā)揮本身蘊含的創(chuàng)造價值、鍛煉價值、推動價值,促使幼兒取得進步。
不僅如此,家長和教師要將自身勞動行為與勞動教育理念相對比。勞動教育不僅對幼兒成長、行為、思想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教師和家長行為思想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勞動教育的開展對幼兒具有綜合的鍛煉作用,有利于不斷豐富幼兒的認知,這就需要勞動教育持續(xù)性發(fā)揮自身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可以聯(lián)合家長將勞動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引導幼兒與成人共同開展家務勞動,形成勞動參與意識,增加幼兒勞動經驗和生活經驗。綜上所述,勞動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真正落實需要家長、教師在思想上、行動上高度重合、相互配合,在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將勞動與教育有機結合,促使幼兒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根本是促使幼兒自主發(fā)展、健全人格品質。要想實現上述目標,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時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勞動教育的束縛,避免過度重視勞動教育的工具性和技能性,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推動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價值。基于此,教師在落實勞動教育時,可以將智育、體育、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機結合,突破不同領域之間的局限性,真正落實“五育并舉”的教育政策,使幼兒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發(fā)展智力、體能、品質等方面的素養(yǎng),實現全面發(fā)展。而通過勞動教育推動幼兒綜合發(fā)展,教師要把握住勞動教育的生活性、實踐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推動幼兒在勞動過程中將自身思想、知識、經驗與生活實際和勞動技能等內容深度融合,使幼兒全面內化勞動教育中學習到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對幼兒的推動作用,促使幼兒全面提升與發(fā)展。
首先,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多元的生活化勞動,如游戲后的材料整理、課程后的教育打掃、閱讀后的書籍歸類等,充分調動幼兒手、腦,提升二者的協(xié)調性,使幼兒肌肉在勞動教育中得到鍛煉,實現身體與智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其次,幼兒園還可以基于廚房開展勞動實踐活動,組織幼兒參與擇菜、清洗、分類、整理、洗碗等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與相關勞動者共同完成勞動任務,不僅可以鍛煉生活自理能力,還能形成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尊重勞動者、崇尚勞動的思想意識和精神品質,從而在勞動教育中獲得成長。最后,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基于生活開展手工制作活動,如廢物利用主題手工活動、季節(jié)性主題手工活動等,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從不同角度挖掘美、利用美和創(chuàng)造美。同時,基于幼兒年齡較小的現實因素,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主題手工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使幼兒逐漸形成協(xié)商能力,從而在生活中善于合作完成勞動項目和勞動任務。由此可見,高效、科學的勞動教育對幼兒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幼兒至關重要,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更具實效性的教學手段,推動幼兒進一步提升。
勞動教育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強調勞動技能和知識的靈活運用程度和積累數量,要求教師以生活為主線,探究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從而重視勞動教育。以往的勞動教育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甚至部分幼兒園基于幼兒安全考慮,將實踐部分全部忽略,導致幼兒僅能掌握勞動理論知識,缺乏實踐,影響了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因此,幼兒園在開展勞動教育時,要加強勞動教育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將勞動教育與日常生活深層次融合,引導幼兒依據自身生活需求釋放天性。勞動教育具有較強的社會性和實踐性,素材的尋找可以以生活實際為切入點,所以,教師要從生活實際入手設計勞動教育,在生活經驗的推動下全身心投入生活實際,了解幼兒、觀察幼兒,對幼兒形成綜合、全面的認知,從而開展更加貼合幼兒實際情況的勞動教育,發(fā)揮勞動教育對幼兒的教育作用。由此可見,幼兒園勞動教育要圍繞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家務、自我服務、社會公益服務等方面設計勞動教育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獨立進餐、獨立洗手、獨立去衛(wèi)生間、自主穿衣和系鞋帶等與自我服務相關的勞動實踐活動,在提升幼兒自理能力的基礎上增強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使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對成人的依賴,助力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開展家庭勞動項目,如整理茶幾、清掃地面、倒垃圾等,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手指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的家庭責任感和家庭活動參與感,從而正視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勞動,形成勞動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參與清掃街面、救助流浪動物等社會性的勞動活動,使幼兒在實踐過程中與社會接軌,培養(yǎng)關懷小動物的愛心、耐心和責任感,使幼兒形成樂于助人、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另外,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植物種植、動物飼養(yǎng)和果實采摘等勞動活動,使幼兒參與農事耕種和收獲,體驗四季的變化和生命的內涵,感受播種時的期待和收獲時的喜悅,增強幼兒的勞動體驗感,從而使幼兒對勞動產生興趣,形成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習慣。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重視勞動教育的落實,需要教師明確勞動教育所具有的對幼兒后續(xù)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豐富、多元的勞動教育中,幼兒通過積極思考,逐漸形成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道德品質,幼兒園勞動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精神,實現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