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莉 吳彩玲
食管疾病是發(fā)生在食管部位疾病的總稱,常見的有食管畸形、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癌。有些疾病癥狀輕微,對健康影響不大,但有些則影響飲食,甚至威脅生命,需要手術進行治療。本文就食管疾病術后的護理要點與注意事項進行介紹,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飲食調理:為食管保駕護航
食管疾病術后飲食調理旨在為脆弱的食管提供適宜的康復環(huán)境。在這一過程中,患者應采取漸進式的飲食策略,從流質食物(如牛奶、豆?jié){)開始,逐漸過渡到半流質(如粥、面條),最終恢復正常飲食。這樣過渡不僅能夠避免對食管造成過大的壓力,還能夠讓身體逐步適應食物的變化。
營養(yǎng)均衡是飲食調理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患者需要確保獲得充足的蛋白質、健康的脂肪、必要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選擇雞肉、魚肉、瘦肉、蛋類、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適量攝入植物油、堅果等健康脂肪,以及多吃蔬菜、水果、全谷類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在烹飪方法上,盡量少用油炸、燒烤等高溫烹飪方式,最好采用蒸、煮、燉、炒等,不僅能夠減少食物對食管的刺激,還能夠保持食物的新鮮度和營養(yǎng)價值。
進食的節(jié)奏和姿勢也是食管疾病患者術后不能忽視的細節(jié)。具體來說,要合理安排餐次,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減輕胃部的負擔。在進食時,應細嚼慢咽,給予食管充分的消化時間。保持坐直、挺胸、放松腹部的良好進食姿勢,有助于食物順利通過食管。
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指導其靈活調整飲食。如果患者術后出現惡心、嘔吐、胃痛等癥狀,應立即暫停進食,并觀察病情變化。
并發(fā)癥預防:警惕術后隱患
食管疾病患者術后仍需警惕各種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其中包括吸入性肺炎。這是由于患者咽喉反射功能差,容易吸入食物和口水進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為預防肺炎,患者應注意清淡飲食,進食避免狼吞虎咽,保持臥位抬高頭部30°~45°,以減少吸入的可能?;颊咂鸫不顒雍?,要注意咳嗽排出氣管內分泌物,并定時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手術創(chuàng)面感染也是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為降低感染風險,患者要按醫(yī)囑耐心換藥,保證創(chuàng)面及周邊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創(chuàng)面因受壓或拉扯而破壞結痂過程。
此外,患者要警惕胃內容物回流所導致的食管炎、吻合口狹窄、吻合口潰瘍等后遺癥,可通過定期胃腸道造影等檢查評估病情,必要時需再次手術治療。
患者應提高警惕,密切配合醫(yī)生的各項檢查和指導意見是防范術后并發(fā)癥的關鍵。家屬應參與到術后監(jiān)護中,留意患者的飲食起居,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饋異常情況。
藥物治療:合理用藥,助力康復
食管疾病術后恢復過程中,醫(yī)生通常會開具一定數量和種類的藥物,用于綜合控制術后疼痛、減輕術后應激反應、預防和治療各種感染等。
比如,醫(yī)生常開具非甾體抗炎藥物(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以減輕創(chuàng)面和吻合口的疼痛感。根據患者的痛感反饋和藥效評估,醫(yī)生可以合理調整給藥劑量或更換其他止痛藥物,在必要時會應用阿片類及其衍生物(曲馬多等)麻醉鎮(zhèn)痛藥物,協(xié)同非甾體抗炎藥物產生協(xié)同增效作用。
手術創(chuàng)面需要局部外用藥物保養(yǎng),如含糖皮質激素的倍他米松軟膏,可以有效控制局部的炎癥水腫。為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所致的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瀉等),醫(yī)生會開具消炎止瀉類藥物(枸櫞酸鉍鉀片等),通過抑制胃腸激素釋放,起到護胃的作用??股氐暮侠響每梢杂行Х乐涡g后可能出現的各種感染,但同時要注意避免抗生素的過度和濫用,以減少耐藥性的發(fā)生。
此外,腹腔鏡手術后為預防腹腔粘連,醫(yī)生會短期開具抗粘連類藥物,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和成纖維細胞生成。
患者必須嚴格按照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并密切觀察自身是否產生不良反應。一旦出現不適,要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饋情況,以便調整用藥方案。
康復鍛煉:逐漸恢復生活自理
術后進行適當的康復鍛煉可以幫助食管疾病患者加速恢復,逐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祻湾憻捴饕譃楹粑δ苠憻挕⒅w機能鍛煉和日常生活動作訓練。
(1)呼吸功能鍛煉:主要集中在肺擴張運動上?;颊呖梢栽卺t(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吹氣球、用呼吸訓練器輔助呼吸等訓練,以預防肺部感染和血栓,恢復正常通氣功能。
(2)肢體機能鍛煉:側重于四肢、頸部的活動度恢復。可以做指屈伸、踝背屈伸、上肢抬高等無負荷運動,并逐步增加運動量,以增強肌力,恢復肢體協(xié)調性。
(3)日常生活動作訓練:主要是指導患者重新適應常規(guī)生活,如正確下床方式、如廁方法,逐步恢復洗漱、穿衣等簡單生活自理動作。此外,根據患者病情和體力狀況,醫(yī)生還會指導其開展心肺功能訓練(如快走、慢跑),以及中醫(yī)理療(如推拿、拔罐、艾灸等),促進其機體各系統(tǒng)的恢復。需要注意的是,康復鍛煉必須在醫(yī)生評估指導下進行,動作要緩慢溫和,隨時注意體內反應,避免因過度鍛煉導致手術部位撕裂或創(chuàng)面開裂。
定期復查:密切關注病情變化
食管疾病術后要定期進行各種檢查,以密切關注病情變化。
首先,患者要在出院后每1~2個月要進行1次胃腸道造影檢查,觀察食管黏膜損傷的恢復情況,是否有明顯的潰瘍或狹窄等異常,以判斷腐蝕性食管炎或吻合口狹窄等并發(fā)癥的可能。
其次,醫(yī)護人員會定期采集患者的血液樣本,進行血常規(guī)等全面檢查,以了解手術后營養(yǎng)指標、免疫功能以及器官功能指數是否恢復正常,是否存在貧血、低蛋白、肝腎功能異常等情況。同時,患者要定期進行胸部CT檢查,以了解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等呼吸方面問題的恢復情況。
最后,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是否需要行胃鏡或食管鏡檢查,觀察患處的愈合效果及組織活性等。
除了定期檢查,患者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現咳嗽、發(fā)熱、嘔血、反酸、吞咽痛等異常,要及時反饋給醫(yī)生。只有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和隨診,才能及時發(fā)現病情反復的跡象,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確保術后恢復效果。
結束語
食管手術治療之后,康復之路才剛剛開始。患者要嚴格執(zhí)行醫(yī)生提供的康復治療方案,保持足夠耐心和毅力,相信一定能戰(zhàn)勝病魔,重建屬于自己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