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由學期和假期構成。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不僅需要加強學校課程建設、推動教學改革,還需要重視學生假期生活的質量提升。相較于學期的集中學習,假期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段。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和家長更新觀念,正確定位假期功能,利用假期個性化地提升學生的學業(yè)綜合能力,探索興趣愛好,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社會情感。
【關鍵詞】班主任;假期;個性化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08-0042-03
【作者簡介】殷飛,南京師范大學(南京,210097)心理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教育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江蘇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寒暑假是近代新型學校教育制度的產物。從歷史沿革來看,學生放假均有其現實功用,要么參與勞作,要么避暑。從現代教育教學意義而言,為什么要放寒暑假?學生應該如何安排寒暑假?教師在學生寒暑假安排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闡述班主任在學生假期個性化發(fā)展方面的指導作用。
一、正確定位,將假期作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時段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專門討論過大學的假期問題,這對理解中小學的假期也有所啟發(fā)。他認為,對學生而言,經過了幾個月的學校生活最好改變一下,因為學習是多方面的,而學校里所能得到的偏于某一方面。學業(yè)休止后,學生可以有一個較長時期參加其他的生活,接觸不同的人物,得到學校里沒有的經驗。在教師方面,可以有一個較長時期準備課程,補充和修正原有的教材。這樣說,學校的假期并不是等于休息,而是不同工作的調劑。[1]筆者也曾撰文闡述過學期和假期對學生發(fā)展的不同功能以及學期與假期交替進行的教育原理:學校的集體教育必然會因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的不同造成學業(yè)水平的差異,利用好寒暑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成長。[2]
基于此,筆者認為,教師不僅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與指導者,也應該是學生假期學習生活的指導者與引領者。因此,班主任應該從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學期和假期,并通過家長會等方式向廣大家長傳播這一基本觀念,為學生個性化的假期安排提供指導。
二、系統指導,個性化提升學生的學業(yè)綜合能力
期末考試后,班主任一方面要配合各學科教師對期末考試進行針對性分析,通過分析給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個性化假期作業(yè);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學業(yè)分析,提升學生的學業(yè)綜合能力。學生的學業(yè)綜合能力涉及知識、經驗與習慣,假期是個性化、系統性提升這些能力的重要時段。
1.知識領域的提優(yōu)與補差
教育教學改革要努力做到個性化,讓不同學業(yè)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要達到這一目標,客觀上僅依靠在校的集中學習是不夠的,因此,假期作業(yè)設計需要在知識的掌握上做到提優(yōu)和補差,滿足不同學業(yè)水平學生的需要。一方面,要為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拓展性知識,可以組織在某一個學科上有天賦的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為國家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奠定人才基礎;另一方面,要為那些基礎知識存在漏洞的學生提供針對性補習,提升他們的學業(yè)自我效能感。
2.習慣領域的規(guī)劃與養(yǎng)成
學生在學期中養(yǎng)成的是集體學習的好習慣,假期中則要培養(yǎng)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因此,班主任要主動指導家長利用好假期時間,通過教師指導、親子溝通規(guī)劃、每日反思與修正等路徑,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經驗領域的彌補與豐富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學校抽象系統知識學習的“源頭活水”。學校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科學合理地安排各學科課程內容與要求。[3]假期是學生豐富生活與社會經驗的重要時機,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及其家長根據下一學期的知識內容,利用假期豐富相關經驗,如指導家長根據課文主題帶著孩子“跟著課本去旅行”,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或者帶著孩子在生活中進行測量、觀察活動,為數學學習中的問題解決奠定經驗基礎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不應該只在時空有限的課堂上,還應該利用好豐富且廣闊的假期生活領域。
三、積極探索,個性化拓展學生的獨特發(fā)展路徑
假期是學生走出校門,探索興趣愛好,培養(yǎng)社會情感的重要時機,班主任要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鼓勵學生和家長進行積極探索,拓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道路。
1.培養(yǎng)多元興趣愛好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要求每個學生除了知識的學習外還應該在其他領域廣泛涉獵,形成多元興趣。雖然目前各級各類學校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努力,開足開齊了各類課程,組建了各種社團,為學生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提供了條件,但受學校集體教育的時空限制和大班額制約,很多興趣愛好,特別是音體美的技能學習無法得到足夠的個性化指導與練習。假期的整段時間是學生培養(yǎng)多元興趣愛好,真正形成能力的最佳時段。班主任應指導有條件的家庭和有一定天賦的學生積極發(fā)展相應的興趣技能,為潛能開發(fā)和個性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
2.增強廣泛社會情感
人的社會性本質決定了道德情感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是個人對他人及社會的情感體驗。個體主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天生就有對他人感興趣的能力,只是這種能力想要發(fā)展壯大,必須得到引導、開發(fā)和磨練。”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就要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情感。假期是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參與社會事務,提升社會能力的重要時機。班主任要根據所在學校的地域特點,結合家庭特點,因地制宜地設計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如“跟爸爸媽媽上一天班”“我是社區(qū)志愿者”“我們的春節(jié),我們的民俗小調查”等,引導家長在重視學業(yè)發(fā)展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社會情感、道德與價值觀的發(fā)展。
高質量的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有意識地利用好學期與假期,平衡好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的關系,整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的一切教育力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可持續(xù)性發(fā)展。lt;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班主任2期\班主任2期\Image\KT1_1.TIFgt;
【參考文獻】
[1]費孝通.費孝通全集:第6卷[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2-373.
[2]殷飛.把個性化成長的真寒假還給孩子[N].中國教育報,2022-01-23(4).
[3]教育部新聞辦公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話教育熱點2012[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