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級管理;革命傳統(tǒng)教育;德育
【中圖分類號】G4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2-0057-02
【作者簡介】殷俊,江蘇省金湖中學(江蘇金湖,211600)教師,高級教師,淮安市優(yōu)秀班主任,淮安市學科帶頭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培養(yǎng)對象,曾獲江蘇省、長三角地區(qū)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在高一新生入學時,我們學校開展了系列入學教育,其中一項活動是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這是學生進入高中后的第一次集體活動,但在參觀過程中,部分學生談笑風生,不夠嚴肅,一位學生用手去摸展品的過程中還受了傷。返回時,我送受傷的學生去醫(yī)院,由臨時班長負責帶隊?;氐綄W校后,臨時班長告訴我:返回途中,隊伍散亂,班旗不正,一些學生到路邊超市購買零食和飲料,已經被學校帶隊教師批評。針對上述現象,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班級管理,開展育人活動。
一、自主管理,激發(fā)責任意識
實踐表明,一些學生的班級榮譽感不強、對班級活動不熱心、不愿服從管理的原因之一是學生站在了被管理者角度,沒有形成班級主人翁意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責任感,我在班級中推行班干競選制度,調動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高一學生剛入學,我對學生情況了解不深,同學間也不熟悉,我采取了讓學生自我推薦當班干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學生非常踴躍,申報班長、團支書崗位的人數較多,但勞動委員、紀律委員、電教管理員等崗位無人申報。針對這種情況,我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各崗位職責,讓申報的學生填寫《自我評價及階段目標規(guī)劃表》,進行自我評價和分析,幫助申報的學生分析他們適合的崗位。同時,鼓勵沒有申報的學生積極參與。在班會課上,我組織學生開展競選演講,班級成員投票選舉班干,當選的班干當即發(fā)表“就職演說”。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思想、主體意識,也可以調動學生參加班級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班委會的基礎上,我們班建立小組組長、值日班長共同參與管理的自主管理體系。班級按照4~6人一組成立小組,推選1名組長,負責組內的學習、活動、紀律等方面事務。推行值日班長輪流制度,倡導學生“自主管理”,將班級的日常事務制定成崗位責任細則。每位學生輪流做一天值日班長,管理班級當天日常事務。值日班長早晨到校后督促值日生做好值日工作,帶領學生早讀;課間管理安全和紀律,并負責做好值日記錄;放學前總結一天的值日工作,并與下一個值日班長做好交接工作;第二天早晨,用3分鐘左右時間表彰值班日當天發(fā)現的好人好事,并指出班級存在的問題。學期末,開展“最佳值日班長”推薦活動,并頒發(fā)獎狀和獎品。一學期下來,每位學生至少可以擔任3~4次值日班長,學生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和自覺意識,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自我促進的習慣和能力。
二、評比激勵,提升品格素養(yǎng)
班級實行自主管理后,學生能主動參與管理,對班級活動也有了積極性。但是在集體活動中,部分學生因自控力不足、行為習慣不佳,仍會出現亂丟垃圾、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我將班級學生分成10個小組,推選1名組長,確定小組名稱、奮斗目標、小組口號,借助學校開展的“五星級”示范班評選活動,在班級內開展“五星”小組評選。我們從干凈整潔、高效讀書、激情跑操、文明課間、靜心學習等5個方面進行考評,采用常規(guī)積分的方法對小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進行量化考核。班級結合學校對“五星級”示范班的評比打分標準制定考核細則,每月對班級小組進行一次評比。學期末,對得分或失分進行統(tǒng)計,評選學期先進小組和先進組員。這樣,每個小組成員既要奮發(fā)努力,又要和本小組成員精誠合作,努力將本組打造成班級最佳小組。對一些集體榮譽感欠缺的學生,我有針對性地安排勞動監(jiān)督委員、紀律監(jiān)督委員等角色,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責任感。
在小組評比的基礎上,為了促進每個學生全面提升品格素養(yǎng),我們每學期開展一次品格提升獎評選,班級根據小組推薦并結合任課教師和家長的意見進行評比,學期末進行表彰并頒發(fā)獎狀。
三、主題創(chuàng)建,厚植愛國情懷
在模擬情景中,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時沒有做到嚴肅莊重、心存敬畏,說明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讓學生銘記革命歷史,傳承革命傳統(tǒng),汲取前行力量。淮安是周恩來同志的家鄉(xiāng),周恩來精神浸潤著家鄉(xiāng)學子的成長。我積極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恩來班”,繼承和發(fā)揚周恩來總理崇高的人格品德,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懷。
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班級開展了“追尋紅色基因,傳承恩來精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主題班會,組織“感社會之恩,圓報國之夢”主題演講,引領青年學子把青春融入新時代的偉大事業(yè)中。在理想教育方面,我們以“夢想啟航”為主題,舉行“學習恩來精神,創(chuàng)建五星班級”等主題班會,設計“圓夢計劃書”,組織“我的未來我做主,放飛夢想”主題演講比賽,開展“學習少年周恩來,樹立大志報中華”征文比賽等活動,幫助學生全面分析了解自身現狀,對自己的高中生活早作謀劃,為自己設定階段性的奮斗目標。在禮儀和規(guī)范教育方面,以“八禮四儀”教育為抓手,組織學生學習周恩來總理的禮儀修養(yǎng),開展法制教育、社交禮儀知識講座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法律、禮儀知識,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文明習慣的形成和人文素質的提升。
在創(chuàng)建“恩來班”的過程中,學生樹立了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初步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在思想品德上,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自律、事事爭先;學習上,認真努力,自信自強;為人處事上,寬容謙讓、舉止得體;文體活動中,團結一致、拼搏進取。
責任編輯:汪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