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笠琦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音樂;跨學科;教學策略
前言:音樂不僅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更是文化、歷史、情感、科學等多元元素的交織體,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通過將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領域如語文、數學、科學、社會、美術等進行深度融合,能夠構建一種富有創(chuàng)新性、互動性和實踐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小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種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跨學科教學首先體現在主題融合的策略上。以講解《民族風情》這一單元時,可以將音樂與社會、歷史等學科深度結合。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選擇如《江南小調》和《蒙古族民歌》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曲目進行教學。在教授《江南小調》時,除了講解樂曲本身的旋律特點和節(jié)奏韻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查閱關于江南水鄉(xiāng)的歷史背景、地理環(huán)境及民俗文化資料,通過語文閱讀理解文本中的詩詞意境,并聯系美術課程中的水墨畫技巧,描繪出江南風光圖,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感受江南水鄉(xiāng)之美。同時,數學學科也可以融入其中,比如通過計算節(jié)拍來理解音樂的結構和節(jié)奏規(guī)律,增強學生的數感和節(jié)奏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音樂課堂的內容,還促進了各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了學生對音樂藝術和社會文化的全面認識,真正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綜合性學習理念[1]。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強調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將音樂學習與生活、自然和社會緊密聯系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教材在這方面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例如,在小學音樂中有一課名為《春天的歌》,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如播放春日風光視頻、展示春天的圖片或使用虛擬現實技術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春季情境。在這個情境中,不僅教授與春天相關的歌曲,還可以融入科學知識,講解春天動植物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詩詞中的春天意象,讓學生在演唱《春天在哪里》這類歌曲時,能夠聯想到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種景象,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季節(jié)特色。同時,歷史和地理知識也可以巧妙融入其中,比如介紹各地關于慶祝春天的傳統(tǒng)習俗和民間音樂,使學生在欣賞并學唱不同地域風格的“春天之歌”時,增強對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理解。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其跨學科知識的融合和運用,實現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跨學科教學中,構建多元評價體系至關重要。以在開展“民族音樂之旅”這一主題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元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通過實施多元評價體系,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方位地展示他們在跨學科學習過程中的成長與進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音樂教育中得到全面發(fā)展。在講解《快樂的潑水節(jié)》這一單元時,除了評價學生對傣族民歌旋律和節(jié)奏的掌握程度外,要考察學生是否能夠結合地理、歷史等多學科知識,闡述傣族潑水節(jié)的由來、習俗及其與音樂的關系。同時教師要觀察學生在演唱或演奏傣族歌曲時的情感投入度,以及他們在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時如何通過肢體語言表達音樂內涵。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共同完成一個小型音樂會的策劃和表演,之后評價他們在分工合作、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表現。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版本的《快樂的潑水節(jié)》作品,并要求他們分析各版本在旋律處理、節(jié)奏變化等方面的差異,從而培養(yǎng)其審美判斷力和鑒賞能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跨學科教學提倡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學科界限,要求教師進行多學科的深度合作與備課。例如:音樂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科如語文、美術、科學等教師協同合作,共同設計包含音樂元素的教學方案,確保各學科的知識點能在音樂課堂上得以自然融合和生動呈現。例如,在講解《動物狂歡節(jié)》這一單元中,音樂教師可以聯合語文教師,共同探討有關動物主題的詩詞、故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表演體會其中的情感,并將這種情感帶入到對動物主題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演繹之中。或是聯合美術教師,合作制作動物形象的手工藝術品或繪制動物主題畫作,讓學生通過視覺藝術形式進一步理解和表現不同動物的特點和習性,這些元素可以作為音樂劇中的道具或背景裝飾,豐富音樂課堂的表現形式。以此來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立體化、多元化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總結而言,新課標下小學音樂跨學科教學的實施,能促進學生在全面學習音樂的同時,提升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認知特點以及學習接受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跨學科教學,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沛璋.小學音樂跨學科融合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23(36):118-120.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qū)羊尖鎮(zhèn)廊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