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鶯
〔摘? ? 要〕?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教學體系中,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活動的改革和發(fā)展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不僅可以為教學活動指明發(fā)展方向,同時為幼小銜接做好鋪墊。然而,這也對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分析在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活動中融入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實踐教學策略,以期為廣大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幼小銜接;信息技術;科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10? ? 109-111
如今的信息技術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影響著人們的學習與生活,特別是對各個學段的教育教學工作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園教育以強大的信息資源為背景,將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與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教學相融合,借助信息化教學的強大優(yōu)勢,使幼兒科學領域教學更多融入科技元素,引導幼兒在課堂上領略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達和創(chuàng)新,為幼兒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促進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和小學階段科學教學的有效銜接,為幼兒升入小學階段后的探究性學習做好鋪墊。
一、信息技術在科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首先,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如多媒體教學手段、網(wǎng)絡信息設備等,可以讓幼兒在科學學習中更直觀地感受到學習的內(nèi)容,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比如,在學習動物的習性時,通過視頻或圖片可以讓幼兒更直接地了解各種動物的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如在線科學視頻、互動的科學游戲等,這些資源可以為幼兒的科學學習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最后,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師幼之間的互動以及幼兒之間的合作。通過在線討論或小組討論,幼兒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同時幼兒之間也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二、信息技術在科學教學中運用的實踐
(一)創(chuàng)設科學探索的環(huán)境
在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建一個引導幼兒進行多元化科學探索的環(huán)境。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繪圖和動畫功能,為幼兒直觀展示有關科學原理的探究過程,便于引導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的設計和操作,讓他們在生動活潑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學習和掌握科學知識。
例如,在幼兒園科學實驗探究活動期間,首先,幼兒教師可以大量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動畫功能,為幼兒展示一些基礎的科學知識,如顏色、形狀、大小等,以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利用電子畫板來畫出、展示自己的“科學小實驗”,讓他們在實踐中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其次,幼兒教師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繪畫功能,引導幼兒設計和實施實驗。例如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彩虹糖”的化學實驗,讓他們通過觀察顏色的變化來了解化學反應。同時,也可以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實驗,如“彩虹糖”的改良版,加入更多的化學反應,讓幼兒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幼兒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密切關注他們的操作,確保他們的安全。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繪畫功能,記錄下每個幼兒的操作過程,以便后續(xù)的回顧和總結(jié)。最后,幼兒教師可以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繪畫功能,展示和解釋實驗的結(jié)果和結(jié)論。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實驗的反思和總結(jié),讓他們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幼兒在網(wǎng)絡上接觸和觀察更多的科學實驗,如小學階段的一些實驗視頻等,以幫助他們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利用手機視頻教學等,模仿學到的方法進行更多有趣的科學實驗,以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動畫功能和繪畫功能,幼兒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利用信息技術,幼兒教師可以獲取和分享大量的科學學習資源,如在線的科學視頻、科學游戲、科學故事等。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通過建立班級的科學學習平臺,如學習博客或?qū)W習網(wǎng)站,為幼兒提供一個豐富多彩、持續(xù)性的學習空間。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應用,幼兒教師可以獲取和分享大量的科學學習資源,為幼兒提供優(yōu)質(zhì)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他們的科學學習和探究。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更加便捷有效地自我評估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引導幼兒觀察和體驗“火山噴發(fā)”科學實驗期間,首先,幼兒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包括幼兒需要掌握的科學知識和技能,以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其次,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和分享大量的科學學習資源,如在線的科學視頻、科學游戲、科學故事等。這些資源可以是動畫形式的,也可以是實拍視頻或者音頻形式的,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科學知識,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幼兒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建立班級的科學學習平臺,如學習博客或?qū)W習網(wǎng)站。在這個平臺上,幼兒可以進行持續(xù)性的學習,包括觀看科學視頻、玩游戲、閱讀科學故事等。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分享科學知識,回答幼兒的問題,并與他們進行互動。最后,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活動,組織一個“火山噴發(fā)”的科學實驗,讓幼兒觀察火山的形成過程,引導幼兒學習科學知識,并引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討論和探究,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影響。除此之外,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習平臺上的學習記錄,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和進度,并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
(三)促進師幼的互動和合作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在線討論、實時反饋系統(tǒng)等工具,使幼兒能夠深入?yún)⑴c科學學習活動,提升師幼互動、幼兒互動效果。且采用信息技術還能使幼兒參與到良好溝通交流和合作中,以相互幫助和支持的方式解決一些簡單的科學問題,促使幼兒素質(zhì)和能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浮力”的實施中,可以按照以下詳細的教學流程進行:首先,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與浮力相關的視頻或圖片,引入浮力的話題,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其次,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實操實驗,讓幼兒探究浮力的原理,了解物體在水中為什么會浮起來。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通過在線討論的工具,如學習平臺或?qū)崟r反饋系統(tǒng),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和探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發(fā)現(xiàn)。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親自體驗浮力的現(xiàn)象。幼兒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如紙船、橡皮泥、玻璃珠等,讓幼兒嘗試將這些材料放入水中,觀察它們是否會浮起來。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通過實時反饋系統(tǒng),了解幼兒在實驗過程中的進展和遇到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和解答。最后,在實驗結(jié)束后,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幼兒進行交流和分享。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在在線討論組中分享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和發(fā)現(xiàn),或者讓他們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共同探討浮力的原理和應用。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總結(jié)浮力的原理和應用,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提供一些拓展性的資源,如科學視頻、科學游戲等,讓幼兒在課后繼續(xù)學習和探索。綜上所述,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持,幼兒教師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幼兒的科學學習中,與幼兒進行互動和指導。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幫助幼兒進行更加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如通過在線協(xié)作、小組討論等方式,共同解決科學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和反思
利用信息技術,幼兒教師可以即時、便捷地收集和分析幼兒在科學學習中的表現(xiàn)數(shù)據(jù),并進行對比分析,予以反饋,進行更加全面和準確的學習評價。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評價結(jié)果和反思反饋,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為幼小銜接做好相關準備。
例如,在“認識錢幣”科學教學活動中,首先,在開始教學前,幼兒教師應該確定教學目標和評價方法。讓幼兒了解錢幣的種類、功能和兌換方法等。同時,幼兒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如在線評估系統(tǒng)、學習平臺等,來收集和分析幼兒在科學學習中的數(shù)據(jù)和反饋。其次,在確定教學目標和評價方法后,幼兒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超市或商店中購物,讓他們親身體驗錢幣的使用和兌換過程。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工具,如實時反饋系統(tǒng),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參與情況。在活動結(jié)束后,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收集和分析幼兒在科學學習中的數(shù)據(jù)和反饋。教師可以收集幼兒在購物過程中的交易記錄,分析他們對錢幣種類、功能和兌換方法的掌握情況。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實時反饋系統(tǒng),了解幼兒對活動的反饋和意見,并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對于幼兒在購物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教師可以針對性地增加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以提高幼兒的科學學習效果。最后,根據(jù)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和反饋,幼兒教師可以進行全面和準確的學習評價。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購物表現(xiàn)、反饋意見和作業(yè)完成情況等方面,對幼兒的科學學習進行評價。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評價結(jié)果和反思反饋,與家長和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吸引家長積極參與到相關學習活動之中,共同提高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除此之外,根據(jù)觀察到的學習表現(xiàn)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幼兒教師可以進一步借助信息技術,借鑒吸收各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有效調(diào)整在科學學科方面的教學策略。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將調(diào)整后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及時反饋給家長和其他教師,共同促進幼兒的科學學習。
三、結(jié)語
在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是一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通過信息技術在科學領域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增強幼兒的學習體驗,豐富科學學習資源,促進師幼的互動和合作,特別是為進入小學階段之后的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打下基礎。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使用對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因此,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出發(fā),立足幼小銜接這一長遠的學習需求,更加注重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找到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讓信息技術在促進科學領域教學幼小銜接的過程中發(fā)揮明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孔曉麗.生活教育背景下的科學探究活動:以幼兒園中班“蘆葦”主題活動為例[J].早期教育,2023(5):50-51.
[2]姜勇.幼兒園科學落實《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芻議:以幼兒戲曲啟蒙教育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23(6):32-41.
[3]包倩.科學探究活動中5~6歲幼兒記錄行為分析:以某省級示范幼兒園科學特色班級為例[J].教師,2023(1):72-74.
[4]張志慧.基于“?!獔@”協(xié)同教學的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探索:以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坝變簣@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為例[J].教師,2022(35):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