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叢叢
導讀: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當前的教學目標已從提高學生的教學學習成績遷移到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方面。美術這門課程在美育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讓學生的美術繪畫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感和審美能力。以往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美術課程較為枯燥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普遍較低,常出現(xiàn)照貓畫虎、心不在焉等情況,導致美術流于形式,難以發(fā)揮美育作用。兒童繪本是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一種兒童書籍,所選的配圖精美,具有濃厚的趣味性且教育意義較強,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基于此,為了增添美術課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參與美術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兒童繪本,讓學生在閱讀繪本和臨摹圖畫的同時提升自身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真正發(fā)揮美術這門課程的育人價值。
一、兒童繪本特點及其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兒童繪本的特點
兒童繪本是一種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書籍,一般是由著名的作家以及畫家二者配合創(chuàng)作出的圖畫故事,面向的對象是兒童。其將優(yōu)秀的文字以及精美的圖畫結合,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兒童繪本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故事情節(jié)直白、形象且生動。受生活、閱歷以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影響,兒童很難理解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繪本創(chuàng)作的故事情節(jié)都較為直白,且故事的敘述風格也更偏趣味性,符合兒童的閱讀習慣。第二個特點,畫面色彩鮮明。兒童繪本中運用的色彩較為豐富,這有利于抓住學生的目光。第三個特征,繪本主要以圖畫為主。與其他故事類讀物有所不同,繪本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有些畫面中只會出現(xiàn)一個字。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他們認識的漢字較少,可以通過圖畫來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而且生動有趣且色彩豐富的圖畫能夠帶給兒童良好的閱讀體驗和感受。
(二)兒童繪本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兒童繪本的價值以及優(yōu)勢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兒童繪本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美術教學中運用兒童繪本開展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豐富教學素材。兒童繪本中會涉及較多的圖畫,這些圖畫則將整個故事完整的呈現(xiàn)。學生通過圖畫便能夠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以及故事的發(fā)展走向有清晰的了解,所以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兒童繪本也屬于特殊形式的美術作品。兒童繪本中收納的故事內(nèi)容以及圖畫的設計都與低年齡段的讀者閱讀需求相契合。基于此,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美術教材的內(nèi)容引入與之相契合的兒童繪本。比如,選擇《我的神奇馬桶》這一系列的繪本,通過繪本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想象力。
第二個方面,開闊學生視野。以往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美術教師運用的教學資源一般都是從教材中獲取或者是在配套的美術材料包中獲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對美術理論知識的講解,布置的美術作業(yè)通常是讓學生仿照美術作品進行繪畫。這樣單一且陳舊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也打擊了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而且單一的美術畫作并不具備故事性,對學生的吸引力也不強,并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則能夠有效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學生意識到通過畫筆也能夠講述完整的故事,從而感受到美術這門學科的魅力與價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影響力較大、獲獎較多的繪本,如《大衛(wèi),不可以》《我爸爸》《我媽媽》《你好燈塔》《木偶奇遇記》《媽媽的紅沙發(fā)》《和甘伯伯去游河》等,這些繪本兒藝術價值較高,而且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通過閱讀便能夠開闊視野,提高自身審美素養(yǎng)和能力。
二、兒童繪本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應用兒童繪本,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導入是初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接下來對未知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可度,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為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兒童繪本具有較強的視覺性和故事性,美術教師可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抓住兒童繪本這一特性設計導入內(nèi)容。首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時,美術教師應對本班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需求以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度剖析,以此為前提選擇合適的繪本。其次,根據(jù)繪本內(nèi)容向學生詳細地闡述繪本中的故事,從而為學生營造趣味性濃厚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接下來的美術教學活動。最后,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繪本中的內(nèi)容進行呈現(xiàn),在這時引入即將教學的美術內(nèi)容,為正式的知識教學夯實基礎。
比如,在教學“我設計的自行車”這部分內(nèi)容時,知識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各式各樣的自行車,激發(fā)自身的想象力。在教學之前,教師可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首先,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能夠看到車,那么在你們的眼中車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嗎?”這個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學生也足夠了解,所以便會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小轎車是四個輪子的,有的學生說三輪車有三個輪子,自行車有兩個輪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們見到的車子只是在顏色、外形和大小上有所差異,但是在其他方面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大家回答的問題答案都是類似的。這時,教師便可以借助與車子相關的繪本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與車子相關,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看一看車子還可以設計成什么樣子。”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將與車子相關的繪本進行呈現(xiàn),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到許多與車子相關的繪本,如宮西達也的小卡車系列、斯凱瑞金色童書系列等。這些繪本深受兒童的喜愛,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選擇更貼合教學目標的斯凱瑞金色圖書系列進行導入教學。在導入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斯凱瑞金色圖書中的《轱轆轱轆轉》進行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這本繪本不僅能夠讓學生看到與現(xiàn)代距離時間很久的車型,如老爺車、老式跑車、老式消防車等,還能給學生呈現(xiàn)更多天馬行空的車,如非常高的獨輪車、樣子逼真的鱷魚車,還有胡蘿卜車、犀牛車、玉米車、毛毛蟲公交車等。通過閱讀繪本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原來車子還可以是這個樣子的。最后,教師便可借助繪本兒內(nèi)容導入即將教學的內(nèi)容:“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我設計的自行車,從繪本的閱讀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只要我們敢想,車子就能夠被設計成想象中的樣子。雖然這些車子不一定能夠被生產(chǎn),也不一定真的能夠被使用,但是只要我們勇敢的去想象,總有一天便能夠現(xiàn)實。”通過繪本進行教學導入,有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鍛煉,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為之后的課程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得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都能夠順利開展。
(二)借助兒童繪本幫助學生認識色彩,培養(yǎng)學生色彩構思能力
美術這門學科開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認知和感知能力。學生天生會對色彩更為敏感,色彩豐富的事物對其的吸引力要大于其他事物。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色彩豐富的繪畫作品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美術教學的效果。兒童繪本不僅涉及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還有著豐富的配色。有些配色與實際生活雖然不一致,但是并不會讓讀者感到怪異,相反還能夠讓讀者感受到原來色彩就應該是如此搭配,這樣的繪畫作品則更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認知和感知能力?;诖耍诿佬g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色彩豐富的繪本內(nèi)容,從而幫助學生對色彩進行進一步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構思能力。
比如,在教學“色彩的冷與暖”“色彩的對比”等知識時,這些內(nèi)容都與色彩相關,教師在教學時便可以通過大衛(wèi)·麥基的《花格子大象艾瑪》和間瀨直方的《開車出發(fā)——打開繪本去旅行》等繪本進行色彩知識的拓展教學。在這本繪本中的花格子大象艾瑪在整個象群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所有的大象都非常喜歡它,這不僅是因為艾瑪有著獨一無二的顏色,還因為艾瑪善良有趣的性格,它給大家?guī)砹撕芏嗟目鞓?。剛開始,艾瑪會因為自己與其他大象顏色的不一樣而感到非常的煩惱,于是將自己染成了灰色。但是當艾瑪將自己變成灰色的大象之后,象群變得安靜了,沒有絲毫的生機。當看到這些變化之后,艾瑪就想把大家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于是在艾瑪?shù)呐ο拢芸煜笕河秩缫酝粯泳哂猩鷻C和活力?!痘ǜ褡哟笙蟀敗愤@本繪本不僅故事情節(jié)有趣,而且在配色上也比較鮮艷和諧,對小學生而言吸引力是非常強的。繪本中除了灰色的大象顏色比較暗淡之外,其他的藍色、綠色、粉色等顏色都是十分鮮亮的。這些色彩與當前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學習需求是相契合的,這有助于學生進一步認知色彩,培養(yǎng)色彩的構思能力。
(三)在模仿訓練中發(fā)揮兒童繪本的作用,提升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美術屬于藝術類課程,所以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這也就要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美術理論知識以及繪畫技巧傳授給學生,更要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對美術知識和技巧的應用能力。小學生或因為缺乏生活經(jīng)驗,或閱讀量較小,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會有比較固化的思維。這一點會影響美術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簡單涂鴉或者組合單一的色彩。比如,在畫一個車時,有的學生就只會畫一個車棚,加上四個輪子。在畫一個人時,就只是照著自己的樣子畫出一個人。這樣的繪畫實踐操作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與發(fā)展。學生在模仿兒童繪本中的圖畫進行創(chuàng)造時或許會產(chǎn)生更多新的靈感,這些靈感會通過畫筆呈現(xiàn),呈現(xiàn)出的畫面則體現(xiàn)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诖?,美術教師可通過兒童繪本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以“千變?nèi)f化的帽子”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這部分內(nèi)容向學生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帽子,教師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詳細講解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深見春夫的繪本《世界第一的帽子》。這本繪本以超乎尋常的兒童趣味與幽默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著稱,主要講述了生活在帽子小鎮(zhèn)的人們都以自己獨一無二的帽子為榮,他們覺得自己的帽子是最完美的,所以在帽子比賽的那天,誰也不服誰。直到看到了那頂最小的帽子,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它才是世界第一的帽子,但是這頂小小的帽子卻被一陣風刮到了不知名處,帽子的主人也開啟了尋找帽子的旅程。在繪本的最后還有一個彩蛋,就是那個被大家認為世界第一的帽子被戴在了一個小瓢蟲的頭上,因為這個帽子實在是太小了,帽子的主人估計再也找不到它了。在美術教材中,學生對他們見到的各式各樣的帽子已經(jīng)感到十分震驚,在閱讀完繪本之后更是驚嘆。教師可以讓學生臨摹繪本中的帽子并且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獨屬于自己個性的帽子,并依據(jù)繪本故事組織學生進行帽子大賽,評選出同學們心中第一帽子。通過繪本的模仿訓練,既能夠發(fā)揮繪本的啟迪作用,又能夠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四)基于兒童繪本引導學生體驗情感,實現(xiàn)學生的情感升華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引導學生情感正向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要想讓學生的情感正向發(fā)展就需讓學生體驗情感,并且正確表達情感。美術這門課程在表現(xiàn)美的同時也在正向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準確體驗和表達情感,可以借助兒童繪本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與其產(chǎn)生共鳴,促進情感的正向發(fā)展。
以“為解放軍叔叔畫張像”這課的教學為例,這部分以繪制人物肖像畫為主要內(nèi)容,展示了作者對解放軍叔叔的崇敬和熱愛之情。新時代的學生和作者一樣都對解放軍叔叔有著極高的崇敬和熱愛之情,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解放軍叔叔的畫像。在學生作畫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繪制親近的家人畫像,如自己的爸爸媽媽,并且可以讓學生先閱讀《我爸爸》《我媽媽》,為接下來的作畫積累素材。這兩本繪本文字描述較少,但是作者的每一筆都蘊藏著對爸爸媽媽深沉的愛。在作者的畫筆下,媽媽是和沙發(fā)一樣柔軟的人,是吼起來像獅子一樣兇猛的人,也是拿著魔法棒的仙子的人。爸爸則是一個能夠跨過月亮的人,是一個不怕大灰狼的人,是一個和貓頭鷹一樣聰明的人。作者展示了各種各樣不同形象的爸爸媽媽,不管是哪一種形象的爸爸媽媽作者,都表現(xiàn)了對他們的愛。同樣,書中也體現(xiàn)了爸爸媽媽對作者的愛。在學生閱讀完之后,教師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你們的爸爸媽媽是什么樣子呢?你想要擁有一個什么樣子的爸爸媽媽?”之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開始作畫,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融進每一筆畫中,并將畫作帶給爸爸媽媽。這樣不僅能夠讓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了解,還能夠拉近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其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在學生畫完爸爸媽媽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繪畫經(jīng)驗以及技巧畫一幅解放軍叔叔的畫像。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和技巧積累,學生畫出的解放軍叔叔畫像會更傳神、更具生動性和形象性。
三、結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美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極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借助兒童繪本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繪本圖畫的影響下獲取更多的美術素材,提高審美能力和繪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