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寧 吳 瑛 莫紫微
(浙江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漢英公示語是國際化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規(guī)范漢英公示語譯寫,規(guī)避“信息失真”問題,對有效傳播公示語信息、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貫徹實施國家整體對外宣傳戰(zhàn)略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浙江省近年來多維度發(fā)力提升城市漢外公示語譯寫質量,爭創(chuàng)外語公示語示范省份。因此,以浙江省出現的漢英公示語譯寫“信息失真”問題作為樣本開展研究,具有典型的現實意義。
本文用傳播學5W 理論解讀實地拍攝的631 張圖片(共1 286 條公示語),分析研判浙江漢英公示語譯寫“信息失真”的典型問題,發(fā)現公示語譯寫傳播“信息失真”源自控制、信息、受眾三個層面,亟待我們挖掘問題癥結并提出解決對策。
傳播學作為交叉學科,與翻譯學、語言學、新聞學等學科關聯滲透。20 世紀末以來,學界逐漸將翻譯與傳播學關聯研究,提出“翻譯的本質是傳播”(呂俊,1997: 40)、“翻譯即傳播”(唐衛(wèi)華,2004:48)等觀點。從傳播學視角研究漢英公示語譯寫,有助于實現翻譯傳播的過程目標,找到譯寫的規(guī)范化路徑。
國外近20 年有關公示語的研究主要聚焦基于“多語理論”(multilingual theory)(Landry & Bourhis,1997: 23; Cenozoic& Gorter,2006: 67)的語言景觀與城市發(fā)展的相關探討(Tuzlukova,2021:231 等)、 語 言 政 策(McDermott,2019:227;等)、公示語譯寫(Liu,2020 等)、跨文化及二語習得(Tanca,2018:101 等)與公示語的社會功用(Svennevig,2021:165 等)研究五個層面。其相關研究范疇可概述為:(1)基于公示語文本的翻譯與語意研究;(2)基于公示語信息與象征功能的社會功用研究;(3)基于政府職能與社會治理的語言政策層面公示語研究;(4)基于二語習得與跨文化傳播的公示語相關研究。
國內近20 年對公示語的研究集中在特定區(qū)域的公示語英譯糾錯分析,覆蓋全國大多數省份,尤以北京(13 篇)(楊永林,2007:1 等)和陜西(9 篇)(趙娜,2016:13 等)兩地相關研究居多。其研究內容可歸納為:(1)基于省市的區(qū)域性糾錯分析;(2)基于語用的公示語功用討論及對策分析。
綜上,學界有關公示語多為語言及社會實踐層面的基礎研究,但浙江作為“兩個先行”的示范省份,現有研究僅限于寧波、紹興、嘉興、麗水四地,發(fā)文數量近20 年只有4篇論文,與北京、江蘇等地相比,均呈現明顯失衡與不足狀態(tài)。同時,研究中既缺少針對省域的問題研究意識,也缺少相關應用研究對策,對推動浙江省公示語國際化形象建設功力不足。
本研究主要探討兩方面問題:(1)傳播學視閾下漢英公示語譯寫“信息失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2)如何從傳播過程入手提出有效解決對策?在浙江拍攝的631 張照片(共1286 條公示語)為分析樣本。除去541 條英譯缺失,研究對象最終確定為745 條漢英公示語。
依據《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GB/T 30240,以下簡稱《規(guī)范》),按所屬部門,將745 條樣本歸為金融、交通、旅游、文化、娛樂、醫(yī)療衛(wèi)生、商業(yè)、公安、郵政九個類別,并以《規(guī)范》及《杭州市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導則》(以下簡稱《導則》)為依據進行研判。以5W 理論為指導,本研究對采樣公示語進行“信息失真”問題歸類與原因分析,分別從控制、信息、媒介、受眾、效果五個層面進行分析。
研究團隊采取三輪評定(一語兩評、互評互改、再評確認)的方法,從語法、用詞、信息與文化四個層面展開分析,得出745 條漢英公示語中翻譯基本正確的為427 條,存在“信息失真”問題的公示語共318 條。進一步分析后得出,公示語“信息失真”的問題主要源自傳播過程的控制、信息與受眾三個層面,其中控制層問題有149 條、信息層問題有63 條、受眾層問題有51 條。部分公示語存在多種問題,列為綜合層,共55 條。不同公共領域的“信息失真”問題分布呈現出顯著差異,而該差異化現象為后續(xù)解決對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本研究重點聚焦傳播過程的控制、信息、受眾三個層面,分析導致公示語英譯“信息失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便于對照,分析中均將實例所屬公共領域進行了括號標注。
“控制層”問題指由譯者在公示語英譯初始控制階段產生的一些錯誤。集中體現在詞義選擇錯誤與漢英逐字對譯兩個層面。首先,詞義選擇錯誤。由于譯者選詞不當,導致譯語信息失真,引起翻譯傳播受阻。例如(旅游)某場所Please Wait Beyond The Line(請在此線后等候)。“beyond”作介詞時表示“超過、越過”,句意變?yōu)椤罢堈驹诔^線的位置”,與原意不符,此處應改為“behind”。再如(金融)某窗口Reclamation single(填單臺),該處直接將“單”譯為“single”,徒增理解困擾。需把“填單”合在一起翻譯,譯為Form Filling Area。其次,漢英逐字對譯。由于譯者不考慮其內在邏輯性和語法,將單詞逐個譯成英語,導致信息失真。例如(金融)某窗口Number Taking Machine(取號機)的翻譯變成了“取數字的機器”。該譯文忽略了“取號機”的功能是提供排隊憑證,應改為Number Dispenser。再如(商業(yè))某超市及(交通)某售票處地標,將“請在一米線外等候”譯為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一米線”的誤譯讓人啼笑皆非,應改為Please Wait Behind the One-Meter Line。
“信息層”問題指由于譯文文本信息呈現不當而導致的語義模糊等問題。主要體現在文本信息缺失與重復。首先是文本信息缺失,即公示語的漢語信息未被透徹理解,導致信息缺漏。例如(商業(yè))某超市“兒童產品專區(qū)”,譯文忽略了“產品”的翻譯,譯為Children’s Area,應改為Children’s Products Area。再如(文化)某部門Fangfeng Culture Exhibition Hall(防風文化展示館、傳習所),譯文忽略了“傳習所”的翻譯,應改為Fangfeng Culture Exhibition& Education Hall。其次是信息重復,從而導致譯文信息冗余、語義模糊。例如(旅游)某度假區(qū)“莫干山國際旅游度假區(qū)全景圖”被譯為:Panoramic Tourist Map of Mogansh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Resort。其中“Tourist”重復使用,應改為Panoramic Map of Mogansh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Resort。
“受眾層”問題指由于文化內涵差異等因素使得受眾對于譯文產生誤解,導致“信息失真”。主要體現在文化信息錯位與內涵缺失兩個層面。首先,文化信息錯位,即未能充分考慮漢英語言文化的不同呈現形式,導致譯文在表形、傳神與達意層面均與原文產生誤差。例如,(旅游)某廣場Be Careful. The Flowers and Plants Need Your Care.(小心邁步,花草需要您呵護)、漢語中有多種描述表達“請勿踐踏草坪”的含義,但此處應考慮受眾的語言文化習慣,譯為Keep off the Grass,也可在開頭添加“Please”,使譯文簡明有禮。其次,文化內涵缺失。此類型屬于隱性錯誤類型,但在跨文化交流層面最具危害性。例如(旅游)某街道將“防風廣場”譯為Windproof Square?!胺里L氏”是與大禹齊名的治水英雄,“Windproof”這一翻譯未能有效傳播“防風故事”的文化內涵。此處可譯為Fangfeng Square,同時輔以二維碼呈現“防風氏”的文化故事。同理,(旅游)某鎮(zhèn)“涯草巷”中的“涯草”作為當地神話故事的人名被譯為“Limit Grass”顯然是譯者缺乏對公示語所含文化內涵的全面掌握所致。
“信息失真”問題的出現,與譯者對中英詞匯語義使用精準度、公示語信息及語言文化內涵的完整度的掌握、受眾對于公示語辯識度等因素密切相關。以下從控制、信息與受眾三層面切入,提出解決“信息失真”問題的對策。
這是規(guī)避“信息失真”問題的首要工作。譯者應提升雙語語義精確轉換與辨析的語言素養(yǎng)。根據公示語所在領域與情境,結合呈現內容,選擇能確切傳遞該公示語信息的英譯詞匯。此外,譯者要依據各地相關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導則類文件,統一翻譯已有明確規(guī)定的條目,進而形成地區(qū)內風格相對統一的公示語翻譯景觀。
這是保證信息真實傳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公示語是城市信息的傳遞者。信息層在翻譯過程中起到聯結各環(huán)節(jié)要素的作用,是翻譯傳播全過程的核心。譯者對于公示語信息要做到應知盡知,從“形”“神”“韻”三個層面考慮公示語譯文信息的轉譯和表達,以確保公示語英譯后的信息轉換恰當到位。
這是解決“信息失真”問題的最終目的。受眾層是翻譯效果的檢驗者,是文化傳播的終點與歸宿。應充分考慮其語言習慣,選擇地道樸實的表達。避免文化內涵缺失的字面翻譯,詮釋漢語文本所蘊含的文化色彩,加強中華文化在受眾層的傳播力。同時,應充分調動受眾的能動性與參與性,例如可通過開啟“公示語市民糾錯通道”等舉措提升公示語譯寫質量,為展示城市國際形象奠定堅實的受眾基礎。
本研究以浙江漢英公示語譯寫真實樣本為例,運用傳播學理論分析了采樣的文本問題,發(fā)現漢英公示語譯寫“信息失真”問題嚴重。這些典型問題主要源于控制、信息與受眾三個層面,由此提出三個解決對策:(1)在控制層規(guī)范譯寫標準;(2)從信息層提升譯寫質量;(3)在受眾層加強文化傳播效力。以上對策注重加強譯者的譯寫規(guī)范意識,同時兼顧雙語信息翻譯的完整度與雙語文化內涵的傳播效力。傳播學視角的公示語譯寫問題分析,使處于城市生活各個空間的復雜多變的公示語“信息失真”問題可操作、可矯正,可以為浙江及其它省市的國際化形象建設提供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