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乙鑫 劉虹宏
曾經,這里是一片澇洼塘,如今,這里書聲瑯瑯,譽滿參鄉(xiāng)。吉林省撫松縣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撫松外國語”)的20年,是從無到有拓荒建校的20年。20年,教學班由24個發(fā)展到78個,學生由1029名增長到3543名;20年,先后400多名教師接力奉獻,讓6272名學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20年,榮獲國家級榮譽28項、省級榮譽26項、市級榮譽87項……一項項“奇跡”般的數(shù)據(jù),彰示撫松外國語已然挺立撫松基礎教育的潮頭。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立身之本。撫松外國語扎根“和”文化,把構建“和美厚植的學校精神、和諧仁愛的教師團隊、和合共生的教研思想、和悅雅正的學生特色、和內順外的教育環(huán)境”作為精神追求,努力創(chuàng)辦“學生快樂、教師幸福、學校發(fā)展、社會認可”的教育品牌。
校長于雷向我們介紹道:“我們秉承‘和美厚植精神,實現(xiàn)從制度治校、質量強校到文化立校的跨越,用‘青藍工程打造和諧仁愛的教師團隊、‘主問題教學凝練和合共生的教研思想、‘一主兩翼培養(yǎng)和悅雅正的學生特色、‘黨建立校助力和內順外的教育環(huán)境,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黨育人、為國育才?!?/p>
近年來,撫松外國語以“和”文化為核心凝聚力,探索“和厚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在“把握今天 精彩明天”的校訓、“立德、立行、立人”的校風、“盡職、盡力、盡心”的教風、“善學、善思、善為”的學風引領下,向“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教育品牌”的目標闊步前行。
“紅色黨建”凸顯核心引領作用,傳承紅色基因,創(chuàng)設紅色校園,鑄牢初心使命,夯實黨員隊伍先進性建設,抓實共青團、少先隊特色化活動,做實“小手拉大手,齊心創(chuàng)‘三城”實踐活動。
“青藍工程”致力于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打造一支“傾心教育有情懷、用心教育有責任、醉心課堂有能力、潛心研究有境界”的教師隊伍,實現(xiàn)梯隊培養(yǎng),助力學??沙掷m(xù)發(fā)展。
“主問題教學”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主問題引領,兩翼支撐,大單元推進,教師精研課堂,強課提質,優(yōu)化問題,智慧引領,學生樂學善學,勤于反思,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競進。
“123458”德育課程設計,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一主兩翼”(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體育、藝術為“兩翼”)的學生特色培養(yǎng)目標,搭建三大講堂(家長、教師、學生大講堂),開設四類社團(體育、音樂、美術、科技),規(guī)范五個儀式(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升旗儀式、入隊儀式、入團儀式),開展愛國、感恩、讀書、文明等八個主題教育月系列活動,育德于心,成德于行。
教學改革的方向是由注重知識到注重人的培養(yǎng)。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聚焦這一中心問題,在校長于雷的帶領下,撫松外國語長期開展以課堂教學“主問題”為引領,以“子問題”為支撐和鏈接的教學研究,構建主線明確,脈絡清晰的板塊式教學。其中,“主問題”是指教師依據(jù)課標,結合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所設計的核心問題。它是能牽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中心問題,是能影響學生學習效能的關鍵問題,是能引領學生進入有思維深度的自主探究學習中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在“主問題”的引領下,設計大單元、大情境下的探究活動,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學習過程來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yǎng)。
撫松外國語堅持以科技教育為重點,以科技活動為載體,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形成了組織機構健全、科技活動豐富、教育成果穩(wěn)步提高的良好局面。同時,撫松外國語堅持不懈開展好“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成立48個學生社團,16個興趣小組,每年一屆體育藝術節(jié),促進身心健康和個人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