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勇
【摘要】目的:探討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參與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n=45)、觀察組(n=45)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健康行為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Ⅰ級患者占比、Ⅳ級患者占比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疾病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認知、行為改善效果理想,有助于疾病控制。
【關鍵詞】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類風濕關節(jié)炎;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健康行為;依從性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22AH052382);安徽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校級教科研重點項目(2022rwsk002);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22kcsz011);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23AH051492);安徽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校級自然科研項目(2022zrkx005)
The effect of theme-based nursing health prescription extended care on disease knowledge mastery and health behavior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GUO Yuyo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 Hefei, Anhui 2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me-based health prescription continuation care o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5)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5), respectively,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disease knowledge mastery score and health behavior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roportion of grade I patien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grade IV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disease remiss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me-based health prescription extended nursing has a satisfactory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hich is helpful for disease control.
【Key Words】Thematic nursing health prescription; Continuing care;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degree of disease knowledge; Healthy behaviors; Compliance
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一種以累及周圍關節(jié)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若不及時治療約50%患者2年內容易發(fā)展為中度功能喪失,難以實現(xiàn)疾病根治[1]。類風濕關節(jié)炎疾病控制關鍵在于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但實踐調查發(fā)現(xiàn),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期間很難改變健康行為,若想改善這一問題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監(jiān)測及指導[2]。短期健康教育雖可有效改善患者認知水平,但持續(xù)時間短暫且慢性病患者通常居家休養(yǎng),出院后因無法接受持續(xù)有效的護理服務常難以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認知行為習慣。鑒于此,本文以我院90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為例,對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0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45.6±2.4)歲,發(fā)病時間3個月~21年,平均時間(10.4±1.8)年,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19例,初高中20例,小學6例;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5.9±2.7)歲,發(fā)病時間4個月~22年,平均時間(10.6±2.0)年,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學歷18例,初高中19例,小學8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均保持同質性(P>0.05)。
1.2 診斷標準
符合201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治療指南中關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診斷標準[3]。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檢查確診;②疾病處于非緩解期;③臨床資料完整,便于長期追蹤隨訪;④年齡>18歲,意識清楚,能夠正常語言交流及配合問卷調查;⑤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病變、感染、心肺腦重要臟器病變者;②伴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③配合度差,中途退出研究者。
1.4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住院期間接受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開展用藥指導、疾病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心理疏導、飲食調整及出院教育。出院后責任護士安排專門人員進行電話隨訪,1月1次,了解患者護理措施落實進展及病情變化。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具體內容包括。
1.4.1 組建護理小組 根據(jù)工作需要成立延續(xù)性護理小組,由1名責任護士、1名主治醫(yī)生、3名護理人員組成,責任擔任組長,工齡>5年,成員臨床經(jīng)驗豐富,工齡>3年、本科學歷,以自愿原則加入。組長組織成員定期培訓,內容包括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的制作方法及應用步驟、延續(xù)性護理特點及內容、類風濕關節(jié)炎護理知識等,經(jīng)考核合格后上崗。
1.4.2 制作處方 從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院外健康行為控制角度出發(fā),結合患者對護理健康知識的學習需求,由組長協(xié)同成員設計制作健康處方,確定護理主題:心理護理、疼痛管理、康復訓練、關節(jié)保護、日常生活行為干預。將不同主題分別設計成淡紅、淡藍、淡黃、淡綠、淡紫5種不同顏色的紙質、電子健康教育處方單,方便使用。
1.4.3 處方具體內容 (1)心理護理。(2)疼痛管理。(3)功能鍛煉。(4)關節(jié)保護。
1.4.4 處方操作及應用 出院時向患者發(fā)放紙質處方單,詳細說明處方內容并引導患者復述,直至患者認可并理解。建立微信群,患者出院后將電子處方內容上傳,患者通過智能手機下載查看,小組成員1周1次與患者微信互動,及時了解每位患者處方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困惑及給予針對性解決 方案。
1.5 觀察指標
(1)自行設計疾病知識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內容包括疾病基礎知識、心理護理、疼痛管理、日常生活、功能鍛煉、關節(jié)保護6個項目,總分60分,得分越高說明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越高。(2)護理后參考MoriskyGreens測評表從患者是否堅持藥物治療、定期復診、按時鍛煉、疼痛管理等方面進行評價,每個項目采用1~4分等級評分,1分、2分、3分、4分分別表示根本做不到、偶爾做到、基本做到、完全做到,總分50分,>30分、10~30分、<10分提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依從率=1-不依從率。(3)對兩組患者關節(jié)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分為4級,Ⅰ級:能夠正常進行日常生活;Ⅱ級:不影響日常生活,局限部分工作內容;Ⅲ級:不影響一般日常生活,參與職業(yè)工作或特殊項目受限;Ⅳ級: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均受限。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疾病知識掌握程度
護理前,兩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上述評分均有所上升,其中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健康行為依從性
護理前,兩組健康行為依從性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依從性均明顯提升,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關節(jié)功能
護理前,兩組關節(jié)功能分級經(jīng)SPSS21.0軟件統(tǒng)計顯示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Ⅰ級患者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Ⅳ級患者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據(jù)調查,類風濕關節(jié)炎國內發(fā)生率約0.32% ~0.36%,多發(fā)于35~50歲年齡人群,是造成勞動力喪失的主要疾病之一[4]。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尚未有特異性治療藥物,醫(yī)生多根據(jù)患者具體癥狀選擇對癥藥物,旨在控制病情進展及改善關節(jié)障礙。但藥物治療過程緩慢,多數(shù)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水平不高,伴發(fā)關節(jié)功能障礙后多數(shù)患者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累及社交、工作及生活,導致依從性差,因此單純依賴藥物治療無法達到預期目的,仍需結合心理護理、疼痛管理、日常生活方式干預等多樣化護理對策改善患者認知行為習慣、緩解疾病癥狀[5]。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貼合慢性病需長期居家護理的特點,避免了常規(guī)護理中患者僅能在門診中獲取宣教信息的不足,同時也可及時獲取患者的信息反饋。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健康行為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Ⅰ級患者占比、Ⅳ級患者占比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疾病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延續(xù)護理能夠改善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依從性,對于改善病情轉歸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 1 ] 石松松,沈碧玉,陳昊洋,等.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疼痛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2,38(30):2368-2374.
[2] 王娟,蘇景寬,徐通,等.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疾病認知現(xiàn)況及其影響因素[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 49(4):405-409.
[ 3 ] 徐麗玲,蘇茵.201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治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6,20(1):69-70.
[4] 徐穎,郭愛松.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康復評定和治療近況[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23,12(9):61-65.
[5] 高震雷,吳晶,王美玉.健康教育流程單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應用觀察[J]. 中國病案,2019,20(9):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