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李濤,李慧
(貴州食品工程職業(yè)學院糧油食品工程系,貴州貴陽 551403)
茶籽油是貴州省的特色農產品之一,它是以貴州特產的茶樹茶籽為原料制成的植物油,具有獨特的香氣和營養(yǎng)價值[1]。研究發(fā)現,茶籽油富含多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炎等多種功效[2]。茶籽油在儲藏過程中會面臨氧化變質問題,這主要由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與氧氣接觸后發(fā)生的氧化反應所導致。氧化后茶籽油會產生酸敗味、哈喇味等異味,這不僅會降低茶籽油的品質和口感,還會影響其營養(yǎng)價值[3]。
溫度是影響油脂氧化變質的重要因素,較高的溫度會加快氧化反應的進行[4]。因此,在儲藏油脂時,應盡量將溫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避免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下,以延緩油脂氧化進程[5]。其次,氣調儲藏可通過調節(jié)儲藏環(huán)境中的氣體成分來保護油脂不受氧氣的影響[6]。通過使用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來代替空氣,形成氧氣的隔離層,從而減少油脂與氧氣接觸的機會,保持油脂的新鮮度[7]。
李東科等[8]發(fā)現由于儲藏前期溫度較高、空氣含量高,菜籽油的過氧化值會快速升高并在后期趨于穩(wěn)定。鄧金良[9]認為低溫環(huán)境對維持花生油和大豆油的新鮮度至關重要,充氮處理可以實現高效安全儲油。楊乾奎[10]通過氮氣氣調及解封試驗發(fā)現氮氣氣調儲藏下的稻米油較常規(guī)儲藏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但目前關于茶籽油在不同溫度及氣體環(huán)境下的儲藏特性研究仍不系統(tǒng),相關理論和試驗研究仍不完善,這制約了茶籽油這一特色油脂的產業(yè)發(fā)展。因此,本研究嘗試在不同溫度及氣調環(huán)境下探究茶籽油的品質變化規(guī)律,以期為茶籽油的高效儲藏和品質控制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
茶籽油:市售;氫氧化鉀、乙醚、異丙醇、酚酞指示劑(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冰乙酸、三氯甲烷、氯化碘、硫代硫酸鈉、石油醚、無水硫酸鈉、可溶性淀粉、重鉻酸鉀(均為分析純):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無水乙醇、正己烷、異丙醇、叔丁基甲基醚、甲醇、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huán)、2,6?二叔丁基對甲酚(均為色譜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異辛烷、正庚烷(均為色譜純)、鹽酸、氨水、焦性沒食子酸、氫氧化鈉、三氟化硼、氯化鈉、硫酸氫鈉(均為分析純):天津市河東區(qū)紅巖試劑廠。
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HWS?250):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分析天平(BS 210S):德國Sartorius 公司;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2695):美國Waters 有限公司;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Agilent 5977C):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真空包裝機(VS600T):蘇州宏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1.3.1 樣品處理
將茶籽油置于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中,設置溫度梯度分別為20、25、35 ℃,在儲藏0、30、60、90、120 d 時分別取樣進行品質測定。將500 mL 茶籽油置于真空包裝袋中,立即采用真空包裝機抽真空并封口,分別向袋中重新充入體積分數為98% 的CO2和N2,置于25 ℃的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中避光儲藏,在儲藏0、30、60、90、120 d 時分別取樣進行品質測定,同時以不抽真空的油脂樣品作為對照。
1.3.2 酸價的測定
酸價依據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酸價的測定》進行測定。
1.3.3 過氧化值的測定
過氧化值依據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進行測定。
1.3.4 生育酚的測定
生育酚依據GB 5009.8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維生素A、D、E 的測定》進行測定。
1.3.5 油酸的測定
油酸依據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進行測定。
1.3.6 亞油酸的測定
亞油酸依據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進行測定。
所有試驗至少重復3 次,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不同組之間在P<0.05 水平下進行顯著性分析。采用Origin 和SPSS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tǒng)計。
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儲藏過程中的酸價變化如圖1所示。
由圖1 可知,在20 ℃下,茶籽油酸價在前90 d 均未表現出顯著性升高(P>0.05),表明油脂氧化水解程度極低,品質穩(wěn)定,120 d 時達到1.54 mg/g,甘油三酯結構穩(wěn)定性降低,游離脂肪酸顯著增多(P<0.05)。在25 ℃下,茶籽油酸價在第60 天時顯著增高(P>0.05),后續(xù)儲藏期間保持上升趨勢并在第120 天時達到最高值(2.99 mg/g)。在35 ℃下,茶籽油酸價上升最快,30 d時顯著上升(P<0.05),120 d 時達到所有樣品中的最高值(9.33 mg/g)。上述結果表明,高溫加速了茶籽油品質劣化,甘油三脂結構穩(wěn)定性隨儲藏溫度升高而不斷降低。在氣調儲藏試驗中,空氣中的茶籽油表現出最差的儲藏穩(wěn)定性,酸價在30 d 時顯著升高(P<0.05),并在120 d 時達到8.37 mg/g。相反地,充入CO2和N2的茶籽油在整個試驗周期內都保持了較高的穩(wěn)定性,只有CO2處理組在120 d 時的酸價有小幅上升(1.57 mg/g)。其余氣調處理組的酸價都未觀察到顯著變化。結果表明,CO2和N2的加入,減緩了茶籽油的自動氧化進程,自由基鏈式反應在低氧或無氧條件下被充分抑制[11],這意味著減少儲藏環(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對于延長茶籽油貨架期、維持其加工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過氧化值是反映油脂中的初級氧化產物?氫過氧化物含量的重要指標[12]。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儲藏過程中的過氧化值變化如圖2所示。
圖2 茶籽油過氧化值在儲藏過程中的變化Fig.2 Changes in peroxide value of tea seed oil during storage
由圖2A 可知,在20 ℃下,茶籽油過氧化值在儲藏過程中上升較為緩慢,60 d 時開始顯著上升(P<0.05),并在120 d 時達到最大值(0.20 g/100 g)。在25 ℃下,同樣在60 d 時開始顯著上升(P<0.05),且上升幅度高于20 ℃下的測試結果。在35 ℃下,過氧化值在30 d時就開始顯著上升(P<0.05),并在120 d 時達到了所有試驗組中的最大值(0.28 g/100 g)。結果表明,茶籽油在高溫環(huán)境下的儲藏過程中,油脂的初級氧化程度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而加深。在整個儲藏過程中,過氧化值并未出現下降趨勢,這表明茶籽油的變質仍停留在初級氧化階段,氫過氧化物還未分解為次級氧化產物[13]。
由圖2B 可知,空氣中的茶籽油過氧化值上升最快,在30 d 時顯著升高(P<0.05),在120 d 時達到0.81 g/100 g。而CO2和N2環(huán)境下的茶籽油過氧化值在整個儲藏期間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僅CO2環(huán)境中的茶籽油在120 d 時顯著上升(P<0.05),但其過氧化值僅為0.27 g/100 g,表明氧化程度仍較低。與溫度儲藏試驗類似,整個氣調試驗周期中,過氧化值未顯示出下降趨勢,這意味著茶籽油氧化變質后產生的氫過氧化物沒有再次分解為醛、酮、酸等物質,哈喇味可能并不明顯[14]。
油脂中的生育酚不僅可以作為優(yōu)質的脂溶性抗氧化劑,同時也賦予了油脂極高的營養(yǎng)特性[15]。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儲藏過程中的生育酚含量變化如圖3所示。
圖3 茶籽油生育酚含量在儲藏過程中的變化Fig.3 Changes in tocopherol content of tea seed oil during storage
由圖3A 可知,在20 ℃下,生育酚含量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緩慢減少,但在整個試驗周期內并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這表明在較低環(huán)境溫度下,茶籽油中的生育酚保持了較高的穩(wěn)定性,油脂品質相對較高。但隨著儲藏溫度上升至25 ℃,生育酚含量在30 d 時顯著下降(P<0.05),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生育酚不斷減少,并在120 d 時降至162.87 mg/kg。當儲藏溫度繼續(xù)升高至35 ℃時,每隔30 d,生育酚含量都會發(fā)生顯著下降(P<0.05),并在120 d 時降至最低(132.39 mg/kg)。這些現象均表明,在茶籽油發(fā)生氧化酸敗后,生育酚提供了大量的H 質子與自由基、過氧自由基結合以終止鏈式反應,但由于鏈式反應過于劇烈,生育酚并未成功阻止氧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16]。
由圖3B 可知,氣體環(huán)境的改變并不會顯著影響茶籽油中生育酚的含量(P>0.05)。但整個儲藏過程中,生育酚含量仍緩慢下降,這意味著生育酚還在不斷轉化為生育酚醌自由基來抑制茶籽油氧化[17]。從氣調儲藏試驗中可知,雖然生育酚含量與油脂氧化酸敗程度密切相關,但兩者并不呈現出單一的線性相關關系,油脂中多組分間的協(xié)同及拮抗作用都會對生育酚含量變化產生重要影響。
油酸作為一種重要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可以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18]。同時,相較于多不飽和脂肪酸,油酸還具有較高的氧化穩(wěn)定性[19]。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儲藏過程中的油酸含量變化如圖4所示。
圖4 茶籽油油酸含量在儲藏過程中的變化Fig.4 Changes in oleic acid content of tea seed oil during storage
如圖4A所示,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3 個溫度下的油酸含量均在30 d 時顯著性下降(P<0.05),并在后期幾乎呈現出線性下降趨勢。相較于20 ℃下的樣品,在25 ℃和35 ℃環(huán)境中儲藏的油酸含量下降幅度更大,在120 d 時未檢出。這表明油酸在較高溫度下的水解反應、氧化反應和聚合反應等都更迅速,造成更劇烈的油脂變質。
如圖4B所示,空氣環(huán)境中的油酸含量在30 d 時發(fā)生了顯著下降(P<0.05),到120 d 時已降至51.58 mg/kg。而CO2和N2環(huán)境下的油酸含量在60 d 時才發(fā)生顯著下降(P<0.05),并且在此之后維持相對穩(wěn)定(P>0.05)。這意味著CO2和N2氣調儲藏可以極大程度上延長茶籽油貨架期并減少油酸損失,其原因主要在于無氧環(huán)境抑制了自由基鏈式反應中的鏈傳遞過程,從而避免了更多自由基的產生[20]。
亞油酸作為一種必需脂肪酸,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方面?zhèn)涫苤匾昜21]。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儲藏過程中的亞油酸含量變化如圖5所示。
圖5 茶籽油亞油酸含量在儲藏過程中的變化Fig.5 Changes in linoleic acid content of tea seed oil during storage
由圖5A 可知,在儲藏30 d 時,3 種儲藏溫度下的亞油酸含量都發(fā)生了大幅下降(P<0.05),其降幅分別達到55.71%、63.90% 和79.21%。在第60 天時,僅20 ℃下的茶籽油中仍存在少量亞油酸,其余溫度下的亞油酸均被氧化消耗。相較于圖4A 中的油酸含量變化趨勢,亞油酸在儲藏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更低,這主要是因為亞油酸的共軛雙烯結構更易受到活性氧的攻擊,從而造成結構破壞[22]。在相同條件下,亞油酸的相對氧化速度是油酸的10 倍[23]。
如圖5B所示,空氣環(huán)境下的亞油酸在前60 d 內急劇減少后,在90 d 時已檢測不到??諝庵械难鯕馔ㄟ^促進氧化反應中間體的生成和傳遞來加速亞油酸氧化,因此經CO2和N2氣調處理后,亞油酸在儲藏期的穩(wěn)定性大幅提升,在60 d 時才顯著減少(P<0.05),隨后則保持著較低的氧化分解速率。在缺氧環(huán)境下,亞油酸結構中的共軛雙鍵難以發(fā)生氧化反應,自由基的生成和傳遞均被抑制,因此CO2和N2氣調處理大幅提高了茶籽油中亞油酸的穩(wěn)定性。
通過測定不同溫度和氣體環(huán)境下的茶籽油在儲藏期間的酸價、過氧化值、生育酚含量、油酸含量和亞油酸含量評估了茶籽油在不同環(huán)境因子下的儲藏穩(wěn)定性。結果表明,隨著儲藏溫度升高,茶籽油酸價和過氧化值在儲藏期間顯著上升,表明甘油三酯結構穩(wěn)定性下降,油脂氧化程度加深。但過氧化值在儲藏后期未出現下降趨勢,說明茶籽油的氧化反應僅限于初級階段。經CO2和N2氣調處理的茶籽油酸價和過氧化值低于空氣環(huán)境下的樣品,表明氣調儲藏較大程度上抑制了甘油三酯結構的破壞。生育酚、油酸和亞油酸在高溫條件下的損失速率和程度均較高,意味著茶籽油中的典型活性物質在儲藏期內損耗較大。但CO2和N2環(huán)境則有效抑制了上述活性物質的分解。綜上所述,茶籽油的低溫和無氧氣調處理將是抑制脂質氧化、保護脂溶性活性物質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將為地方特色油脂的儲藏和精深加工提供重要參考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