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給學生教授詞匯是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詞匯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教師應正確處理閱讀教學與詞匯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本文將從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詞匯時存在的問題出發(fā),依據(jù)閱讀教學中教學詞匯的原則,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對各位同行有所幫助。
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貫穿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1. 詞匯處理不當——零處理或過度處理
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對于詞匯教學的普遍問題是“零處理或過度處理”。一些教師認為教學詞匯會破壞閱讀過程的整體性,故而基本不教學詞匯。教師會在第二課時詳細講解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但這樣的方式滯后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能為學生理解文本服務。另一些教師認為詞匯教學是學生能順利閱讀的基本保障,但處理到何種程度,把握不當。這些教師經(jīng)常邊引導學生閱讀邊講解詞匯,熱衷于拓展詞匯的用法,且所選例句常與閱讀文本無關(guān)。這種過多的拓展詞匯,盡管能幫助學生對詞的意義和功能進行深度理解,但耗時過多,不僅影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析、推斷等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影響對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
2. 閱讀任務與目標詞匯不匹配
在教學目標制定中,有些教師雖然明確列舉了閱讀教學中的目標詞匯,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閱讀任務的設計與目標詞匯不匹配,無法促進目標的達成。閱讀任務若未“對標”進行針對性的設計,詞匯教學就無法達到幫助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目標詞匯的確定便成了“擺設”。因此,閱讀任務的設置便顯得尤為重要。
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貫穿詞匯教學的原則
1. 恰當選擇詞匯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區(qū)分課標詞與非課標詞、分析教材的文本結(jié)構(gòu)與語言特點,并在做好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需要教學的詞匯。通常,教材中的詞匯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核心詞匯,即課程標準規(guī)定要掌握的詞匯,要求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第二層是非核心詞匯,是因行文需要出現(xiàn)的詞匯,學生會讀、能理解即可。但一節(jié)閱讀課不可能解決所有的詞匯問題,因此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的重點應是與文本話題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核心詞匯。把詞匯教學重心放在核心詞匯上,引導學生集中精力學習和掌握這些詞匯,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他們的焦慮感,又能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培養(yǎng)他們運用詞匯的能力。
2. 教學詞匯是為理解文本服務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是重心,詞匯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題和內(nèi)容,進而提高其文本解讀和分析能力。教師如果不能將詞匯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就無法將詞匯教學自然滲透于閱讀教學中,也不能幫助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詞匯并建立起詞匯和語篇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閱讀材料中的詞匯時,應當樹立“文本理解為主,詞匯教學為輔”的教學理念,充分意識到教學詞匯是為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服務,同時幫助其附帶習得詞匯。
3. 教學詞匯需要依托文本語境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詞匯學習不是單純的詞語記憶,也不是獨立的詞語操練,而是結(jié)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梢姡Z境是詞匯教學的核心要素。因此,教師在教學閱讀文本中的詞匯時,需要立足語境。依托文本語境教學詞匯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而且能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教材中的閱讀文本都是圍繞具體某一主題編寫,為詞匯學習提供了特定語境。教師在教學時,應圍繞單元主題,依托文本語境引導學生學習和操練詞匯。
三、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貫穿詞匯教學的策略
本文將以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二Unit 2 Bridging Cultures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以下簡稱“本節(jié)課”)為例,具體闡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詞匯的策略。
1. 依據(jù)課標與閱讀文本,確定目標詞匯和教學目標
閱讀教學中的詞匯教學有別于專門的詞匯教學課,對目標詞匯的選擇及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研讀課標和解讀閱讀文本的基礎上。目標詞匯是指在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學的具體單詞、詞組及語塊等。而教學目標是指目標詞匯學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依據(jù)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的原則,目標詞匯的選擇應基于兩點:一是選擇的詞匯要有利于文本的理解;二是選擇的詞匯是“課標”要求掌握的且與閱讀主題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詞匯。依據(jù)“課標”,教學目標大致可分為理解和應用兩類。理解是指知道詞匯的發(fā)音和拼寫,并領會詞匯的含義,包括詞匯的用法、感情色彩等;應用是指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準確使用詞匯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
明確的教學目標應該列舉出被選擇的詞匯,并寫明對這些詞匯的教學需要達到什么程度,是理解或應用的目的。以選擇性必修二Unit2 Bridging Cultures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WELCOME XIE LEI!”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為例,該板塊的主題是閱讀交換生謝蕾的留學經(jīng)歷。文本主要講述謝蕾作為交換生在倫敦留學時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并逐漸適應新環(huán)境的經(jīng)歷。謝蕾面臨的問題分為生活和學習兩個方面,具體包括語言障礙,想家,學業(yè)困境以及中外教學方式的差異帶來的挑戰(zhàn)。依據(jù)文本主題及課標詞匯的分類與詞匯選擇的原則,確定本節(jié)課的目標詞匯和教學目標(見下頁表)。
2. 堅持以閱讀教學為中心,把握詞匯教學的“度”
英語閱讀教學,顧名思義,閱讀理解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心,詞匯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教師只有把握好二者的關(guān)系,即“閱讀教學為主,詞匯教學為輔”,教學活動的主線才不易偏離,閱讀課的教學目標才能順利達成。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詞匯教學“度”的把握是關(guān)鍵。恰當教學詞匯是促進學生理解文本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執(zhí)教本節(jié)課second reading環(huán)節(jié),筆者對課文第七段最后一句“I’m also acting as a cultural messenger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us.”中的一個理解類目標詞匯“cultural messenger”,既未視而不見,又未過度解釋,只是讓學生引起注意,而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能大概理解該詞的含義。此時,筆者的教學重點是提出問題“Why does Xie Lei regard herself as a cultural messenger? And how has she helped to build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學生經(jīng)過思考與交流,可得知原因既包括謝蕾體驗、適應當?shù)匚幕?,也包括向周圍的人介紹中國文化。前者主要表現(xiàn)在謝蕾努力適應全新的文化環(huán)境,如交通問路、向寄宿家庭求助語言問題、積極參與英國文化活動等,后者主要體現(xiàn)在謝蕾向寄宿家庭介紹中國、教房東女兒做中餐、在班上作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報告、與英國人分享中國文化等。通過整理問題的答案,學生自然地理解了該詞在文本中的含義為“someone who adapts to the British Culture and spreads Chinese culture”。這樣的問題設置不僅確保文本理解的中心地位,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還巧妙地提煉了目標詞匯。
3. 依據(jù)目標詞匯及教學目標,設置匹配的學習活動
“課標”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展開學習活動。因此,在確定了閱讀課中的目標詞匯和教學目標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設置與目標匹配的學習活動,確保閱讀任務可以有效促進詞匯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在讀前的熱身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與文本主題相近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來呈現(xiàn)目標詞匯,讓學生在語境中初步感知目標詞匯。在初步感知目標詞匯后,教師在讀中的獲取文本信息和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涵的環(huán)節(jié),應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不斷復現(xiàn)目標詞匯,并幫助學生操練目標詞匯。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則應該引導學生在對文本主題意義探究的同時,鞏固和運用核心詞匯,從而將新學詞匯內(nèi)化并實現(xiàn)遷移創(chuàng)新。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本節(jié)課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播放了一則關(guān)于采訪本校學長初到英國留學的印象和經(jīng)歷的視頻。該視頻內(nèi)容不僅與本節(jié)課的主題緊密相關(guān)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涉及本節(jié)課大部分的目標詞匯如ambition, recall, comfort, exchange programme, adapt to, host family, give presentations, speak up, feel at home, get involved in, boost confidence等。這樣的熱身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初步感知目標詞匯。又如,筆者在讀中獲取文本信息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What challenges did Xie Lei face and how did she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并要求學生完成信息結(jié)構(gòu)圖(注:信息結(jié)構(gòu)圖中有下劃線部分的詞匯多為本節(jié)課的目標詞匯,要求學生填寫)。學生在完成信息結(jié)構(gòu)圖的同時,也同時鞏固和應用了目標詞匯(見下頁圖1)。
通過讀前和讀中兩個環(huán)節(jié)對目標詞匯的識記、理解和復現(xiàn)后,筆者在讀后環(huán)節(jié),通過設計兩個學習活動以促使詞匯教學目標的達成?;顒?:請選擇恰當詞匯的正確形式(注:所填詞匯皆為目標詞匯中的運用類詞匯),完成課文的概要填空(見圖2)。通過概要填空,學生不僅回顧了謝蕾在倫敦留學時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挑戰(zhàn),并逐漸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程;也復習并鞏固了目標詞匯?;顒?:演講——假設你是謝蕾,你受邀給一些想?yún)⒓咏涣黜椖康膶W生做演講。演講內(nèi)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分享你在英國的經(jīng)歷和感受;(2)提出一些適應其他國家生活的建議。這一活動的設置旨在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梗概,以核心詞匯為目標,遷移所學核心詞匯,完成演講稿的寫作并進行演講。通過演講,學生不僅內(nèi)化了本課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還鍛煉了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達到了目標詞匯遷移運用的目標。
總而言之,教師應正確處理閱讀教學與詞匯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從閱讀文本出發(fā),圍繞文本主題,確定目標詞匯,設計與目標詞匯匹配的學習活動,恰當教學詞匯。這樣不僅能深化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應用,還能促進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深度理解,進而實現(xiàn)文本理解與詞匯學習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