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課堂筆記;教學應對方法;培養(yǎng)習慣;學習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9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46-0090-01
只要觀摩課堂,我就習慣于坐在教室中間,與學生為伴。我喜歡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看他們對教師的反應,聽他們討論的話題,有時我也會翻閱他們的課堂筆記,由此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不做記錄、來不及記錄、不知道記什么、記錄內容錯誤百出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并未讓課堂筆記發(fā)揮出應有的功能。
一、讓學生明白做課堂筆記的意義
課堂筆記是學生對課堂學習所做的書面記錄。作為學習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做筆記能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力、發(fā)展理解力、培養(yǎng)注意力,從而有效提升各項學習技能。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反思學習和探究學習。從學習行為的視角看,課堂筆記是學生理解學習內容、整理學習結果、提高學習效益的過程,是一項思考型活動,是學習力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課堂筆記對學生的學習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將做筆記上升為一種有意識、有策略的學習行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并提高其系統(tǒng)思維水平。
二、讓學生養(yǎng)成做課堂筆記的習慣
其一,教師可以定期展示優(yōu)秀的課堂筆記,明確將課堂筆記完成情況列入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的考核內容,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做筆記是課堂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二,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應將學生課堂筆記的記錄作為一個重要的變量,教師在備課、授課,以及對重難點的提示、板書設計、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方面,都要有意識地考慮設計學生學習做筆記的環(huán)節(jié),并做出相應的教學應對。
三、讓學生掌握做課堂筆記的方法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堂筆記,內化所學知識,建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要適時開設課堂筆記的記錄策略與運用方法的指導課,向學生介紹科學性的筆記記錄法。其次,教師要盡可能鼓勵學生對課堂筆記進行分類管理、二次梳理,進而實現(xiàn)基于知識和方法的應用遷移。最后,教師要發(fā)揮好課堂筆記評估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媒介作用。學生有沒有做筆記?會不會做筆記?為什么要記錄這些內容?做筆記的效果怎樣?怎么使用課堂筆記?通過對這一類問題的考察,可以幫助教師較為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學習效果。課堂筆記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評價提供了參考,為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評估學習成效、進行教學反思和改進提供了可能。
總之,課堂筆記是教與學的重要資源。教師要堅持“素養(yǎng)導向,學為中心”,用好這個資源,充分發(fā)揮課堂筆記內化及評估的功能。課堂筆記不僅為教學反思與改進提供依據,也在記錄過程中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了基礎,它通過端正學習態(tài)度、規(guī)范學習行為,達到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作者簡介】黃侃,南京一中實驗學校(南京,210012)執(zhí)行校長,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