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萍 彭雪蓮 謝蓉 吳青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用于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8例擬行腹腔鏡手術的普外科老年患者,采取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保溫護理干預,研究組予以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干預,對比干預后2組患者的凝血功能、蘇醒質(zhì)量以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氣管拔管、完全清醒、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寒戰(zhàn)、躁動、低體溫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可穩(wěn)定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凝血功能,提高其蘇醒質(zhì)量,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關鍵詞】 腹腔鏡;老年患者;析因分析;復合保溫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08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28
腹腔鏡手術是一門新發(fā)展起來的微創(chuàng)方式,是微創(chuàng)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普外科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適用于闌尾切除術、子宮切除術、疝氣修補術等,主要用于治療消化道腫瘤、生殖器腫瘤、泌尿系統(tǒng)腫瘤等疾病[1]。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對周圍組織損傷低、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勢,但麻醉方式多為全身麻醉。由于老年患者身體機能退化以及部分手術難度大、耗時長、手術室溫度低等原因,腹腔鏡手術容易造成老年患者在術中發(fā)生低體溫現(xiàn)象,導致患者出現(xiàn)凝血功能障礙,影響患者術后康復[2]。析因分析將各因素、各水平全面組合的多因素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各因素的主效應及因素間的交互效應。以析因分析為基礎的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方式,運用析因分析模型,對影響患者不良反應的危險因子進行分析,根據(jù)危險因子進行個體化干預,實現(xiàn)有針對性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整體護理質(zhì)量[3]。本研究通過析因分析模型分析既往臨床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制定復合保溫護理計劃,討論其在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8例擬行腹腔鏡手術的普外科老年患者,采取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70.87±4.43)歲;病程1~36個月,平均病程(16.05±4.87)個月;基礎體溫36.2~37.1 ℃,平均體溫(36.63±0.37)℃。研究組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齡63~80歲,平均年齡(71.23±4.64)歲;病程1~35個月,平均病程(16.56±5.04)個月;基礎體溫36.1~37.0 ℃,平均體溫(36.58±0.47)℃。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擇期行腹腔鏡手術;年齡>60歲;無凝血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等其他重大疾病;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神志清晰,精神系統(tǒng)檢查正常。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類疾病且無法正確表達;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有肝、腎功能障礙性疾??;患有嚴重皮膚性疾?。淮嬖谑中g禁忌證或無法耐受手術。
1.2 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保溫護理干預。調(diào)節(jié)手術室溫度,術前為25 ℃,術中為22~25 ℃,濕度為45%,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下在患者身上覆蓋棉被、腳上穿保暖棉襪。
研究組予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干預。(1)成立析因分析小組。由1名護士長、9名護士組成析因分析小組。小組成員收集院內(nèi)電子病歷信息數(shù)據(jù)庫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的一般資料,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手術種類、基礎體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麻醉時長、心理狀態(tài)、手術時長、低溫液體使用量、注入腹腔二氧化碳(CO2)總量、術中沖洗液量、手術室溫度等,將以上指標作為自變量,將是否出現(xiàn)低體溫為因變量,進行析因分析,確定術中低體溫的危險因素為手術時長、麻醉時長、低溫液體使用量、注入腹腔CO2總量、術中沖洗液量、手術室溫度。(2)制定護理計劃。小組成員通過對危險因素的探討,制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針對不同的風險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降低危險程度,控制對患者的不良影響。(3)護理措施。手術時長方面,術前護理人員充分評估患者情況,與醫(yī)生討論、制定詳盡的手術方案,對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制定應對方案,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長。麻醉時長方面,提高麻醉師專業(yè)水平,提高麻醉師與醫(yī)護人員的配合程度,術中詳細記錄使用麻醉藥品種類及麻醉時間,設置3 h為麻醉臨界時間點,在接近麻醉臨界時間點時提醒醫(yī)生加快手術進度,縮短手術麻醉時長。低溫液體使用量方面,盡可能減少患者術中液體使用量,在不能減量的情況下護士在術前將低溫液體置入恒溫箱中,使低溫液體溫度達到37 ℃后使用。注入腹腔CO2總量方面,使用氣腹加溫機將CO2加溫至35~37 ℃,減少CO2在體內(nèi)的擴散及吸收量,減少注入腹腔CO2總量。術中沖洗液量方面,腹腔沖洗液加溫至37 ℃后使用。手術室溫度方面,調(diào)節(jié)手術室溫度,術前為25 ℃,麻醉及消毒時為25~28 ℃,手術過程中為22~25 ℃,術后為29~30 ℃。綜合保溫方面,在手術前后使用充氣式保溫機進行保溫,30 min,40 ℃;術前使用加溫毯鋪加熱手術臺至37 ℃;使用溫熱交換器加熱麻醉氣體;使用大棉球快速消毒,縮短術前消毒時間,減少患者術中暴露時間;使用手術室器械保溫柜加熱手術器械至26 ℃;術中用棉被覆蓋患者保溫,用血液循環(huán)泵加壓帶綁住患者雙下肢;手術前后轉(zhuǎn)運患者時使用棉被覆蓋保溫。
1.3 觀察指標 (1)凝血功能。手術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3~5 mL,使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德國BE Compact X/XR)檢測2組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xiàn)IB)。(2)蘇醒質(zhì)量。比較2組患者手術后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以及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3)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2組寒戰(zhàn)、躁動、低體溫等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凝血功能 2組干預前凝血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PT、FIB、TT、APT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蘇醒情況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不良事件 研究組患者干預后寒戰(zhàn)、躁動、低體溫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接受腹腔鏡手術的老年患者常因手術室溫度過低、注入腹腔CO2總量、術中低溫液體輸注等因素引起體溫降低[4]。手術過程中體溫下降過多,刺激兒茶酚胺及糖皮質(zhì)激素釋放,導致老年患者出現(xiàn)收縮壓降低、舒張壓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抑制等現(xiàn)象,繼而引發(fā)機體耗氧量升高,血管阻力增大,血液黏稠度升高,打破原本的血氧供應平衡,大大增加手術風險,對老年患者術后康復產(chǎn)生不利影響[5]。尋找一種有效預防低體溫的干預措施是改善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手術質(zhì)量的關鍵。
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干預后PT、FIB、TT、APT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氣管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麻醉恢復室滯留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可穩(wěn)定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凝血功能,提高其蘇醒質(zhì)量。本研究以析因分析小組為單位,在護士長監(jiān)管下嚴格把控復合保溫護理質(zhì)量,將既往病例資料通過析因分析模型進行分析,歸納腹腔鏡老年患者低體溫危險因素,圍繞危險因素小組成員討論,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既能激發(fā)小組成員護理責任感,又能指導小組成員在操作中認真自覺按照規(guī)范標準執(zhí)行操作,避免因疏忽、差錯造成老年腹腔鏡患者低體溫發(fā)生。析因分析確定術中低體溫的危險因素為手術時長、麻醉時長、低溫液體使用量、注入腹腔CO2總量、術中沖洗液量、手術室溫度。低體溫會直接影響凝血酶活性以及血小板功能,損害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增加手術風險及延緩手術康復進程。術中低溫液體使用量過多,尤其當輸注液體量超過2 000 mL時,可因熱傳導造成老年患者核心溫度丟失,研究組患者通過減少液體使用量及液體加溫有效降低了患者體溫下降幅度[6]。由于CO2的干燥、低溫性質(zhì),大量注入腹腔后與臟器及血管接觸,通過熱傳導、對流的方式帶走患者核心熱量,造成患者體溫下降,研究組患者通過將CO2加溫、加濕,有效控制術中體溫下降幅度[7]。麻醉藥物會抑制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擴張血管,麻醉時長越長,患者體溫丟失越多,研究組通過提高麻醉師與醫(yī)護人員的配合度、設置臨界時間點有效控制患者麻醉時長,避免術中低體溫發(fā)生[8]。手術時長及手術室溫度與術中低體溫發(fā)生有關,可能與患者身體暴露在空氣中體溫流失有關,研究組通過加強患者保暖措施,升高手術室溫度,減少患者體溫流失[9]。在術前、術中、術后各階段實施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干預,維持老年患者體溫丟失在機體可承受范圍內(nèi),減輕低體溫對交感神經(jīng)的刺激,減少兒茶酚胺、糖皮質(zhì)激素釋放量,降低心肌做功,維持患者術中血壓、心率、呼吸穩(wěn)定,避免因體溫丟失過多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10]。低體溫導致細胞外鉀離子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移,引發(fā)低鉀血癥,對肝臟造成損害,肝臟受損后刺激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液黏稠度和纖維蛋白原升高,擾亂機體的凝血功能平衡。復合保溫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防止肝功能受損,激活凝血酶活性,維持凝血功能平衡,降低低體溫對凝血功能的影響[11]。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干預,使患者體溫維持在適當溫度范圍,可以加速麻藥的肝代謝,促進麻醉藥物的腎排泄,提高蘇醒質(zhì)量[12]。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干預后寒戰(zhàn)、躁動、低體溫總發(fā)生率更低(P<0.05)。實施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針對性地對手術時長、低溫液體使用量、注入腹腔CO2總量、手術室溫度等因素進行干預,通過術前制定詳細手術方案、術中液體、氣體加溫、調(diào)節(jié)手術室溫度等方式降低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低體溫發(fā)生率,避免骨骼肌過度收縮,減少寒戰(zhàn)發(fā)生,加速麻醉藥物的代謝,減少躁動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基于析因分析的復合保溫護理可穩(wěn)定普外科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凝血功能,提高其蘇醒質(zhì)量,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孟紅艷.探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后患者疼痛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8,38(1):337.
[2] 李麗,顏艷,房馨,等.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及驗證[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4):463- 468.
[3] 何美青.基于Logistic回歸分析的預警性護理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率[J].心腦血管病防治,2021,21(6):623-625.
[4] CHEN H Y,SU L J,WU H Z,et al.Risk factors for inadvertent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PLoS One,2021,16(9):e0257816.
[5] 袁琴,陳家駒,楊潔.復合保溫措施對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病人術中低體溫及術后復蘇期的影響[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9,44(7):966-969.
[6] 徐鵬,雷錦瑞.全身麻醉下加強體溫保護對患者微循環(huán)、凝血功能及蘇醒時間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4):631-633.
[7] 袁磊,郝榮,謝東方.不同溫濕度二氧化碳氣腹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呼吸系統(tǒng)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0,18(13):1373-1376,1391.
[8] 張淼,胡憲文,李銳,等.全身麻醉術后患者蘇醒室內(nèi)低體溫發(fā)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1,21(7):1379-1382.
[9] 劉燕梅,李蓮英,李雪清.術中低體溫的危險因素和防護措施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5):440-443.
[10] 傅曉波,王曉彤,韓文鶴.針對性護理聯(lián)合保溫干預對全麻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6):755-758.
[11] 倪荔,莊惠人.不同保溫方法對普外科開腹手術患者蘇醒時間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23): 57-61.
[12] 吳曉麗,李向南,袁從虎.多模式保溫對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患者術中低體溫及麻醉恢復質(zhì)量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學,2020,48(2):198-200.(收稿日期:2023-11-03)
基金項目:吉安市科技計劃項目(吉市科技字﹝2019﹞8號)作者簡介:趙淑萍,女,大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