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姚燕飛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以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為根本問題,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根本任務,具有極高的育人價值。而項目式教學是以實踐性為特征的先進教學模式,通過項目驅動學生主動學習,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認識到自身作為公共參與主體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在新一輪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以項目式教學模式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對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yǎng)學生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現(xiàn)實意義,從而亟須探究項目式教學的運用策略。
在項目式教學中,項目為教學載體,精心設計項目形成高效教學的藍圖,關系著學習效率與項目的實施效果。而在項目設計中,選題是關鍵,問題鏈設計、信息采集等均以選題為中心。為了保證選題的科學性,應堅持“一事一議”原則,精心選擇課題,簡要、精準提煉話題,使項目精準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避免項目研究方向偏離?;诖?逐層深化項目設計,確保項目遵守學生認知規(guī)律、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以循序漸進的形式不斷深入,帶領學生從已知探索未知,從具象過渡至抽象,從理論理解上升至體驗感悟,保證教學的廣度、深度,確保學生的認識不斷提升。
以統(tǒng)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1第五課《中國的外交》的教學為例。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fā)展,深刻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但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與認知來看,關于“外交”多從新聞中了解到或日常與人交往中體會到,理解較為淺顯。因此,關于如何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內涵,以及何為命運共同體也只能簡單理解。為此,與同年級其他班級聯(lián)合設計“外交初體驗”實踐活動項目,先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再以班級為單位,模擬國家之間展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交流,了解在大國外交中如何實現(xiàn)平等、自由,有效保護自身權益,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原則,進而也感受到各國之間同呼吸、共命運。在本次項目式教學中,以“外交”為核心話題,以模擬國家外交展開項目實踐,按照認知、感受、體驗、領悟的思路加深學生的認識,進而升華到情感體驗、領悟,發(fā)展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等核心素養(yǎng)。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涉及廣泛,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法律、國際等多方面內容,每部分內容的特點、性質均不同,決定了實施項目式教學過程中應遵守“因事而異”的原則,根據(jù)學習目標、教學內容的特點采取實施模式,保證教學的針對性,避免項目形式單一,使教學工作陷入形式主義,嚴重影響項目式教學的價值與教學效果。
統(tǒng)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1主要介紹當代國際政治與經(jīng)濟。從內容來看,在四個單元中,一、四單元主要講述國際行為體,即國家與國際組織,二、三單元重點講述當今世界發(fā)展趨勢,即世界多極化與經(jīng)濟全球化,需要學生理解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行為體、世界發(fā)展的多極化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特點、國際組織的產生與發(fā)展,內容相對宏觀。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組織情景模擬、社會調查類項目,每日匯報。而統(tǒng)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的內容以闡釋民事權利與義務為主,涉及多個領域,要求學生系統(tǒng)掌握法律知識,建立法律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法治意識。因此,在教學中可以組織模擬法庭、模擬創(chuàng)業(yè)、實踐調研等項目,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
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按照預先設計中規(guī)定的程序,切勿使實踐與課堂脫離。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第八課第二框“誠信經(jīng)營 依法納稅”時,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以“消費者權利保護現(xiàn)狀”為主題的調查活動,讓學生自主調查搜集常見的侵犯消費者權利的案例,將案例與所侵犯的權利相對應,使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掌握消費者的消費權、自主選擇權、知情權,從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讓生活中的問題情境回歸課堂,實現(xiàn)課內外有機結合,無縫銜接知識教育、生活體驗、素養(yǎng)生成三個環(huán)節(jié)。
項目式教學強調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將學習引向生活與情感體驗、實踐感悟,徹底改變以往教學無法脫離教師與課堂的局面。因此,教學評價也要隨之調整。而從項目式教學的特征來看,為客觀、全面評價學生實踐,要遵循關注過程的原則,落實綜合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以統(tǒng)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2第六課第一框“法律保護下的婚姻”的教學為例。筆者以模擬法庭的形式組織項目式教學,使學生理解婚姻的含義,掌握合法婚姻應該具備的條件,明確婚姻關系中的法律程序,形成正確婚姻家庭觀念,認識到結婚、離婚都要慎重。為此,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在模擬法庭上的表現(xiàn),通過分析案件、語言表達、思想立場、案件評判綜合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具體來講,教師以圖片、模擬法庭現(xiàn)場視頻、案件審判結果等為載體,展開綜合性評價;學生以模擬法庭中同學的具體表現(xiàn),從知識理解、團隊合作、思維邏輯等多個視角展開互評;學生將評價記錄到成長檔案中,配合圖片、文字報告等具體說明?;诖?使評價從主體、方法、形式、內容等多個方面均實現(xiàn)了多維度、綜合性,保證了評價的全面性,也在評價中使師生、生生的思維與智慧產生碰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有效促進學生科學探究,在實踐中全面發(fā)展,真正把握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原則。
綜上,項目式教學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舉措,在平衡思想政治學科理論與實踐教學、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效落地方面有著顯著作用。但項目式教學的實施是創(chuàng)新教育更好的起點,絕非終點,需要以永不停息的思考疊加與行動迭代,豐富項目式教學的形式,以更多實踐性、操作性的項目引領學生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