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明
慢阻肺患者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主要原因在于:
1.肺氣腫。慢阻肺會導(dǎo)致患者肺部過度膨脹,肺泡彈性回縮力下降,氣體排出受阻,滯留在體內(nèi),引發(fā)呼吸困難。長此以往,還會使胸廓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逐漸成為桶狀胸。
2.氣道狹窄?;颊咭蚵匝装Y、痰液等導(dǎo)致氣道狹窄或堵塞,使空氣進入肺部受阻,肺內(nèi)氣體交換能力下降,從而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
3.呼吸肌功能減退。人的呼吸運動依賴于呼吸肌做功,患者由于氣體交換受阻,氧氣攝入量減少,因而不得不通過加快呼吸頻率來增加氧氣攝入。長此以往,使得呼吸肌疲勞,氣體交換頻率變低,在加快呼吸頻率時,會出現(xiàn)氣短、氣促癥狀。
4.全身肌肉萎縮?;颊叱R蚝粑щy影響活動,經(jīng)常選擇靜坐或靜臥,體力活動減少加速了肌肉的萎縮與流失速度,使得運動耐力下降,加重了呼吸困難的癥狀。
5.情緒因素?;颊咄蚣膊《a(chǎn)生煩躁、恐懼、絕望等情緒,使得呼吸頻率加快,引發(fā)氣促、氣短,患者對呼吸困難產(chǎn)生恐懼感,加重呼吸的心理負擔(dān),進而引發(fā)呼吸困難。
那么,如何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難?具體措施包括:
1.吸氧治療。吸氧是基本的緩解呼吸困難癥狀的方式,臨床上建議每天吸氧15小時以上,一般為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吸氧流量控制在1~2L/min,避免吸入氧濃度過高而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2.使用呼吸機?;颊咻o助呼吸的肌肉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通過呼吸機能夠為患者提供不同的壓力支持,實現(xiàn)輔助患者呼吸的效果,減輕呼吸肌壓力,從而緩解呼吸困難的癥狀。
3.呼吸控制訓(xùn)練。(1)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凸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凹下,鍛煉時可將手或沙袋放于腹部增加阻力,循序漸進以獲得最佳效果。腹式呼吸法著重在橫膈膜肌的運動上,讓空氣進到肺部更深的地方,使肺部有足量的氧氣。(2)縮唇呼吸,對慢阻肺患者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節(jié)能方式,患者可用鼻子平靜吸氣,然后做出類似吹口哨的嘴型,緩慢將氣體呼出,吸氣時間與呼氣時間比為1:2~1:4。(3)全身呼吸體操,在腹式呼吸練習(xí)基礎(chǔ)上進行全身性鍛煉。一般由腹式呼吸和擴胸、彎腰、下蹲等動作結(jié)合在一起,適用于慢阻肺患者康復(fù)后期進行,能夠幫助患者達到進一步改善肺功能和增強體力的目的。
4.適當(dāng)運動。對于慢阻肺患者而言,缺乏運動與呼吸困難之間存在惡性循環(huán),可通過堅持運動鍛煉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huán)。在運動初期患者往往會感覺非常疲勞,但堅持逐漸適應(yīng)運動強度后,疲勞感會減輕,呼吸困難癥狀也會逐漸緩解。下肢運動是最有效的運動,能夠提高肌肉對氧的攝取和利用。
5.戒煙。吸煙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戒煙可以減緩疾病的進展,減輕癥狀,并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6.合理飲食。合理飲食對改善呼吸困難至關(guān)重要,患者要攝取足夠的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和豆類,以幫助維持肌肉質(zhì)量和體力,改善呼吸肌肉功能;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如水果、蔬菜和全谷類食物,有助于預(yù)防便秘和維持腸道健康。同時,患者還需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以維持體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