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
(泉州市第一醫(yī)院,福建 泉州 362002)
妊娠高血壓是指妊娠與高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是妊娠期婦女所特有而又常見的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5%-12%[1]。妊娠高血壓臨床表現多樣,包括血壓升高、蛋白尿、全身多臟器受損等,嚴重者可出現子癇、昏迷等,是導致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圍內,10%-15%孕產婦死亡原因與妊娠高血壓有關,嚴重危害母嬰生命健康安全[2]。國內相關學者通過對丹麥國家大隊列數據的分析發(fā)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后代的健康可能具有長遠的影響,可增加后代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剖宮產是妊娠高血壓患者主要的分娩方式之一,但由于影響妊娠高血壓手術風險的因素較多,且手術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導致術中風險發(fā)生率較高[4]。2018年12 月和2019 年9 月,《美國婦產科雜志》相繼發(fā)表了ERAS 協(xié)會關于剖宮產手術的圍術期處理指南,該指南以ERAS 婦科腫瘤指南為模板,增加了剖宮產手術的特有要素,形成專家共識和建議推薦,旨在提高剖宮產手術護理質量和安全性,改善母兒結局[5]。本文著重探究安全護理在妊娠高血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對風險事件的影響,現具體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該院90 名2021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的妊娠高血壓患者,依據方法差異分組,2021 年1-7 月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時間段為對照組,2021年8 月至2022 年2 月使用安全護理的時間段為觀察組。
入選標準:符合《妊娠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6]診斷標準;符合手術適應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妊娠期疾病者;患者精神疾病者,如意識模糊、認知障礙者;參與其他臨床試驗者。
1.2.1 對照組予常規(guī)化的手術室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術前各項檢查,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心理護理,并準備手術所用器械,術后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恢復狀況。
1.2.2 觀察組予安全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護理小組。在護士長的領導下成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組,負責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小組成員均具備>5 年的臨床護理經驗,并對剖宮產手術流程、妊娠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充分掌握。
(2)風險評估。對現階段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總結與分析,包括護理人員、器械、職業(yè)暴露、手術室管理、環(huán)境等,針對不同的問題根據《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醫(y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制定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并保障其有效落實。
(3)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完善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具體如下:①嚴格執(zhí)行手術室出入管理制度,加強出入口管理,潔、污區(qū)嚴格分開并完成區(qū)域標識。②嚴格遵守凈化手術室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制度,清潔工作采用濕式打掃、在凈化空調運行中進行,凈化空調系統(tǒng)確保在術前30 min 開啟,連續(xù)運行至清潔消毒工作完成。③手術間溫度、濕度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溫度:22-25℃,濕度:40%-60%,手術中保持正壓狀態(tài),手術室各區(qū)域的門保持關閉狀態(tài),禁止同時打開電動門和污物通道門。④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和消毒隔離制度。⑤制定新的手術器械清洗流程。
(4)護理人員培訓與工作安排。由妊娠糖尿病相關專家、剖宮產專家等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結合護理工作中的實例,為護理人員們講解《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y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條例,并舉出較為典型的在現實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手術室隱患,指導護理人員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和依法開展護理工作的觀念。護理人員在執(zhí)行各項治療護理工作之前必須認真執(zhí)行查對制度,操作中、操作后仔細查對患者的床號、姓名、所使用的藥物名稱、藥物劑量、藥物濃度、藥物的使用方法及使用的時間、藥物的有效期。定期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及服務效果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結合臨床科室工作特點,進一步細化、量化體現工作量的考核項目,與個人績效掛鉤,將績效考核結果納入個人考核檔案管理,并與崗位聘任、年度個人評優(yōu)、進修學習以及晉升晉級等掛鉤的辦法,使個人的發(fā)展與平時的工作業(yè)績直接相關。
(5)細化交接班制度和排班制度。對手術患者必須要求佩帶腕帶作為患者識別的標志,腕帶上應標明患者的病區(qū)、床號、住院號、性別、年齡、診斷等。建立手術交接本,要求手術室醫(yī)師、護理人員與病房醫(yī)師、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交接,核對無誤后雙方簽名。對護理人員排班制度進行優(yōu)化,根據護理人員實際工作能力以及新老搭配的原則負責科室護理工作,按照排班表進行按時上下班,嚴格落實8 h 在崗,24 h 負責制。
(6)術前宣教。護理人員使用圖文結合等方式為患者講解對血壓進行有效控制與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的重要性,并為患者講解在手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于存在焦慮情緒的患者予以心理疏導。
(7)手術準備。護理人員對手術所需手術機械和包扎用品進行準備與檢查,對患者靶手術區(qū)域進行常規(guī)消毒。術中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如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并做好保溫護理以及護理記錄。
(1)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記錄術中出血量較多、手術時間延長、患者情緒不穩(wěn)定、配合默契不佳、手術操作失誤、護患糾紛等發(fā)生情況。
(2)生活質量水平。在術前、術后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對患者生活質量水平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含4 個維度,各維度評分均為100 分,分數與生活質量水平呈正相關。
(3)護理滿意度。使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該量表共包含四個維度,總分為100 分,分數與護理滿意度呈正相關。經檢驗,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6,信度0.867,效度0.858。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生活質量水平、護理滿意度以表示,采取t檢驗;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
觀察組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2.22%)低于對照組(17.78%),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對比[n(%)]
術前,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前、術后生活質量水平對比(,分)
表3 兩組術前、術后生活質量水平對比(,分)
?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
?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研究較多,認為年齡、家族因素等為導致妊娠高血壓的重要影響因素,該疾病不僅危害母體健康,嚴重者導致患者心、腦、腎等功能衰竭,還會導致胎兒在宮內生長緩慢,嚴重危害母嬰安全[7]。2002 年Dickson 學者提出“剖宮產是較大的外科手術,在手術期間的風險事件仍是導致母體死亡的重要原因”,手術室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y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直接影響整個醫(yī)療行為,因此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有助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8]。
自1980 年我國引進護理程序以來,與之相適應的現代護理管理方法已有不少報道,但由于歷史及主觀認識的原因和我國護理管理體制不夠健全、人員不足、管理水平偏低等因素,導致護理管理發(fā)展緩慢,至今尚未形成完整而合理的護理管理體系,嚴重影響了我國護理學科的發(fā)展及護理質量的提高,從而導致醫(yī)療糾紛與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居高不下[9]。近年來,隨著新型醫(yī)療技術與解剖學、病理生理等學科的發(fā)展與進步,臨床、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有了更多的要求。手術室的安全護理已不再局限于常規(guī)護理,逐步向更規(guī)范、科學的護理方向發(fā)展[10]。安全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中,嚴格遵循護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準確無誤地執(zhí)行醫(yī)囑,實施護理計劃,確?;颊咴谥委熀涂祻椭蝎@得身心安全[11]。
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受多種因素影響,嚴格落實貫徹規(guī)章制度,完善并落實管理制度可從根本上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2.22%)低于對照組(17.78%),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安全護理予以妊娠高血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有助于促進手術順利進行。安全護理中,通過結合以往手術室護理中發(fā)生的風險進行科學全面的系統(tǒng)分析,以提高手術室護理風險防范水平,減少不良事件的產生;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保障護理工作的科學性;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得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服務意識;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進行護理,有助于規(guī)范護理人員的行為,使得護理工作順利進行,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發(fā)生;通過定期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及服務效果進行綜合考核評價,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有助于減少護理風險;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護理,從而減少患者術后血壓波動,改善護患關系。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專業(yè)知識與操作水平,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從而有助于減少術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予以妊娠高血壓患者手術室安全護理有助于減少手術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與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樣本量少、研究結果未與臨床遠期預后進行比較、未開展長期隨訪等,未來研究中可進一步規(guī)避不足進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