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中職語文教學和普通高中教學不同,中職學校的學生面臨著就業(yè)問題,中職語文,特別是應用文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應用文寫作技能。針對現(xiàn)階段中職作文教學的情況,特提出下面一些措施,幫助中職學校教師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興趣,就會從被動的學習接受者變成主動學習者。如果把這股學習熱情付諸寫作,肯定會妙筆生花。相反,如果沒有寫作興趣,上課就提不起精神,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從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出,學生往往對自己耳熟能詳?shù)氖虑槿菀桩a生興趣,對那些陌生的事物產生排斥甚至畏難心理。因此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時,要不斷利用學生熟悉的知識做鋪墊。
例如,在教學書信這種應用文體時,以流行歌曲《一封家書》引入,讓學生眼前一亮,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很好地導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書信寫作產生興趣,自然能集中了注意力,教師也能在輕松的氛圍下傳授知識,而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也能輕松愉快地完成寫作。又如,在寫表揚信時,教師可以通過用身邊的真人真事導入課題,讓同學閱讀身邊人收到的表揚信,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有了真情實感,作文不僅內容豐富,還有了靈氣。另外,在教授海報寫作時,學生如果感到沒有思路,就提不起寫作興趣,教師可以收集校園里的海報作品,這樣學生不僅能理解海報的寫作要領,還能提高了寫作的熱情。
二、改變學生的寫作形式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就是教師機械地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整個過程沒有創(chuàng)新,更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學生對寫作的需求,創(chuàng)新教法才能適應新形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或者編歌訣,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還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設定既定目標,營造一個和教學內容吻合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置身其中去感受、思考。情境教學法能完善學生的認知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寫借條時,就可以設置如下情境:假設你借了同桌100元,對方要求你打個借條。接下來教授借條的寫作要領,同時告訴學生借條金額用大寫,如果不按要求很容易導致重大的經濟損失。比如借款人寫的金額是100元,老師設置情境體驗——隨意在“0”后面加1個“0”,這樣100就變成了1000,如果寫成一百元,“一”也可以改成“七”。這樣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就能理解老師強調的必須大寫的教學要點。另外,在進行“述職報告”的教學中,不單純地講解述職報告的格式、內容、稱呼,可以通過真實的人來分享,最好是大家熟悉的人,現(xiàn)場做個述職報告,這樣學生一目了然,清楚述職報告怎么寫作。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中職學校語文教師肯定會在應用文的寫作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能在新穎的教學形式下,不斷提高理解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三、加強以讀促寫訓練
眾所周知,讀寫一體,閱讀量大的學生,寫作的素材自然就豐富。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寫作的技能,還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可供研讀的范文,讓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海洋中,不斷汲取養(yǎng)分武裝自己的頭腦。普通文章和應用文存在很大的區(qū)別,普通文章不僅內容豐富,形式上也多種多樣。然而應用文內容要求嚴格,格式統(tǒng)一,一旦有創(chuàng)新還會導致文章不嚴謹。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些優(yōu)秀應用文范文,讓學生和其他類型的文章進行對比,同時做好相應的讀書筆記。學生要找出這些文章中的不同點和相同點,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讓他們從中體會到寫作的快樂。通過引導,學生不斷地多看、多聽、多思考,再加上教師及時的鼓勵與肯定,相信學生肯定會在應用文的寫作上取得進步。
除了教會學生寫,還要教會學生讀,引導他們從閱讀中尋找寫作素材,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增加閱讀量是重中之重,量變引起質變,寫作時才能文思泉涌,妙筆生花。例如,在寫技能大賽策劃書時,只講授寫作要領,學生會覺得內容枯燥乏味,但是通過閱讀教師提供的范文,學生就能很快明白,要寫清楚活動背景、活動的目的及意義、活動步驟以及最后寫清楚活動用品及經費預算四項內容。通過閱讀范文,學生就能對該類應用文的結構了然于胸,寫起來就有的放矢。再如,在教授學生寫慰問信的時候,可向學生提供汶川地震的資料,讓學生讀一讀熱心群眾寫給災區(qū)人民的慰問信,感受書信打動人心的力量,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還能提高學生關注社會重大事件的公民意識。
四、科學選擇寫作訓練的內容
中職院校的應用文學習的范圍很廣,包括借條、收據(jù)、表揚信等,還要和工作內容相關的通知、述職報告、計劃等。這些應用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各種應用文的寫作要領和重點內容。例如借條、欠條等應用文,作為憑證,表達上要求清楚,內容上要簡明具體。
再如寫會議通知,要著重強調介紹會議時間、地點、參會人員、目的等具體要求。教學中,教師可以舉出反面案例說明如果沒有交代清楚相關內容,導致了會議不能如期進行,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引導學生告訴重視,全面掌握應用文的寫作要領。又如寫請假條,教師要讓學生寫清楚標題、稱呼、事由、請假時間、署名、日期等內容,讓學生清楚這樣的表達既能體現(xiàn)單位的考勤制度,也能反映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
應用文在格式上也有相當嚴格的要求,不僅要交代清楚各類應用文的寫作格式,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要強調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性,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為寫好應用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教師在強調應用文格式和結構的基礎上,也要讓學生明白應用文寫作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寫好格式就是交代清楚寫作目的,這是寫好應用文的前提。例如在寫倡議書時,教師就要介紹清楚:倡議書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等幾部分構成,其中標題必須在第一行的正中間,有的倡議書還要對應寫上倡議的內容。正文的介紹要清楚敘述倡議的原因、目的及提出的措施,結尾一定要寫上呼吁或者祝福的話語,表達決心。最后右下角落款寫下倡議人或者單位及日期。這些內容都要嚴格按照格式要求寫,否則就是格式不規(guī)范、寫作不嚴謹??傊?,教師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寫作,保證應用文寫作的規(guī)范性,如此,中職應用文課堂教學肯定會取得顯著效果。
五、優(yōu)化寫作教學的方法
在中職院校的應用文傳統(tǒng)教學中,普遍以灌輸式教學法為主,學生被動接受,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對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情境教學法可創(chuàng)設更具目的性的教學場景,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學生真實體驗,能有效激發(fā)學習的熱情,從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應用文寫作知識。
相較其他的語文知識,中職應用文寫作課堂相對枯燥,因此要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中,在更具有真實性、體驗性的寫作環(huán)境中,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
此外,還可以運用講練融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運用練習,從而深入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將此法運用到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中職應用文寫作所涉及知識點較多,除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熟練運用,才能有效提高作文的質量,因此講練融合這一方法用于應用于應用文教學中效果特別好。
例如,在講求職信、簡歷及招聘啟事這類應用文體寫作時,教師可模擬招聘會的場景,讓學生從招聘方這一角色出發(fā),在結合招聘需求的基礎之上撰寫招聘啟事。同時,教師可組織學生扮演應聘方,圍繞自身情況、招聘啟事、求職簡歷撰寫求職信,之后班級在進行實際演練活動。這一情境教學方式,可讓應用文寫作課堂更有趣味性,讓枯燥應用文寫作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深刻理解求職信、簡歷及招聘啟事這類應用文寫作的精髓。再以會議通知這一應用文寫作為例。雖然這類應用文看似簡單,但往往涉及公文類,對主送機關、附件、日期、落款、正文、標題、格式等要求極為嚴格。在教材中,雖然明確說明了相關的內容,但實際寫作時,怎樣安排內容,怎樣將各部分內容放在正確位置,均需反復練習,因此教師可運用講練融合的方式,讓學生首先明確行文的目的,確定行文的時間、內容等,之后讓其結合實踐進行寫作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需對學生進行指導,啟發(fā)其思維,讓其通過訓練解決問題,在內化知識、反復訓練的過程中,更深刻理解不同文體寫作的格式及方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訓練時,教師應盡可能選擇實用性內容,并引導學生多與同伴溝通,促進其自主思考。
中職學校學生語文基礎普遍偏弱,對寫作提不起興趣,再加上應用文寫作內容枯燥,學生不能很好地投入其中,導致寫作教學的效率很低。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鉆研教材,課前充分地備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平時教學中關心、鼓勵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興趣。此外,可開展應用文寫作學習交流會,通過交流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找到一份好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