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周德民
(襄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0;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湖北 襄陽 441057)
蝸輪是機械產(chǎn)品減速機構(gòu)中的關(guān)鍵、重要零件。蝸桿蝸輪機構(gòu)可以得到很大的傳動比,結(jié)構(gòu)緊湊、承載能力大、傳動平穩(wěn)、具有自鎖性。[1]蝸輪的加工,通常需要專用設備滾齒機、專用蝸輪滾刀,加工刀具非常昂貴。在新產(chǎn)品試制、非標、單件生產(chǎn)時,常會遇到?jīng)]有該型號專用蝸輪滾刀的問題。采用通用設備加工,會是一種比較經(jīng)濟的選擇?,F(xiàn)介紹一種利用通用設備加工中心銑削蝸輪的操作方法。
蝸輪零件圖見圖1,技術(shù)要求:①銳邊倒鈍;②材料ZCuAl10Fe3。蝸輪基本參數(shù)見表1。
表1 蝸輪基本參數(shù)
圖1 蝸輪零件圖
蝸桿零件圖見圖2,蝸桿基本參數(shù)見表2。
表2 蝸桿基本參數(shù)
圖2 蝸桿零件圖
圖3所示蝸輪為新產(chǎn)品試制,單件生產(chǎn),加工蝸輪時不考慮用滾齒機和專用蝸輪滾刀,擬采用現(xiàn)有的加工中心和改制刀具。
圖3 蝸輪三維圖
選擇加工設備:立臥加工中心DMU125P,四軸聯(lián)動;附件:直角銑頭、三面刃銑刀刀柄、三爪卡盤;量具:1~25 mm齒厚卡尺;刀具:成形銑刀(下面有專門的設計)。
蝸輪蝸桿嚙合時,沿中心平面的切面內(nèi),相當于齒輪齒條的嚙合。蝸桿轉(zhuǎn)動一圈,相當于齒條沿軸向移動一個齒距(單頭蝸桿)或幾個齒距(多頭蝸桿),蝸輪相應的轉(zhuǎn)過一個齒或幾個齒。蝸桿繼續(xù)轉(zhuǎn)動,蝸輪也繼續(xù)轉(zhuǎn)過相應的齒數(shù),即蝸輪做旋轉(zhuǎn)運動時,蝸桿相似地做齒條的推進運動。[2]而成形銑刀就相當于蝸桿上齒的一部分,利用成形銑刀做旋轉(zhuǎn)運動就能進行切削。根據(jù)這一原理,就可利用成形銑刀展成銑蝸輪。
按銑削方式加工,首先把直角銑頭逆時針扳轉(zhuǎn)3.221°,使刀桿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等于蝸輪的螺旋角,即等于蝸桿的螺旋升角。按蝸輪蝸桿真實運動軌跡單齒切削(展成法原理),合理編制四軸聯(lián)動數(shù)控程序。雖然回轉(zhuǎn)路徑與真實的螺旋線有些誤差,約為0.02 mm,但誤差較小,滿足使用要求;制造成本低,加工周期短。
刀具用成形銑刀改制,如圖4所示。按蝸桿軸向截面,用三面刃銑刀在磨刀機上改制。改制后的刀具的角度及尺寸準確,刃口鋒利,切削性能良好,利用對刀儀測量準確即可使用。
圖4 刀具
成形銑刀外徑D1:D1=d2/cosβ+am+2*(fm+cm+0.1 m)
成形銑刀節(jié)圓直徑D2:D2=d2/cosβ+am
成形銑刀節(jié)圓齒厚T:T=3.1415*m/2*cosβ
成形銑刀齒形角α1:α1=2*(atan(tanα*cosβ))
成形銑刀寬度:b=T+2*(fm+cm)*tanα*cosβ+2y
成形銑刀后角:α2,一般取10°~12°
d2:蝸桿分度圓直徑
β:螺旋角
a:當β=3°~20°時,取a=0.1~0.3
m:模數(shù)
f:蝸輪齒頂高系數(shù),值為1
c:標準徑向間隙系數(shù),一般取0.2
α:蝸桿齒形角
y:加寬量,一般取0.5~1
左旋蝸輪:直角銑頭順時針扳轉(zhuǎn)一個螺旋角;右旋蝸輪:直角銑頭逆時針扳轉(zhuǎn)一個螺旋角。
一般采用切痕法(利用工件上劃的中心線)對中。
按單頭蝸桿沿軸向移動一個周節(jié)、蝸輪旋轉(zhuǎn)一個齒的原理編程,使加工后自然形成漸開線齒型。利用宏程序編程,使加工程序簡潔、便于調(diào)整。
數(shù)控加工程序如下:(機床數(shù)控系統(tǒng)為MILLPLUS)
○2031(程序名稱)
N1 M53 G18(機床臥式加工狀態(tài))
N2 G54 I1(指定工件坐標系G54 I1)
N3 T61 M66(手動換刀,刀號為T61)
N4 Z0 Y300(快速定位到Z0 Y300)
N5 G7 L1=1(取消機床坐標系跟蹤)
N6 G0 X9.9 Y150 M3 S300(快速定位到X9.9 Y150,同時主軸正轉(zhuǎn),轉(zhuǎn)速300/分鐘)
N7 E1=7(變量E1賦值,E1代表蝸輪齒槽深度)
N8 E2=125+E1 E3=0.5 E4=E1:E3 E6=360:62(變量E2、E3、E4、E6分別賦值,E2代表刀具軸線至蝸輪軸線的初始距離;E3代表每層的切削深度;E6代表蝸輪相鄰齒槽的間隔角度)
N9 E7=1(變量E7賦值,E7為計數(shù)器,代表蝸輪的齒槽)
N10 G0 Y150 X9.9(快速定位到Y(jié)150 X9.9)
N11 G93 C=E6*E7(機床C軸坐標平移,平移值為E6*E7)
N12 C=E6(機床C軸快速定位到E6)
N13 G1 Y133 F1500(機床進給到Y(jié)133,進給速度F1500)
N14 G1 Y=E2 F50 M8(機床Y軸進給到E2位置,進給速度F50,同時切削液打開)
N15 G1 X-9.9 C=-E6 F100(切削進給運動,機床X軸與C軸聯(lián)動,坐標值為X-9.9,C=-E6,進給速度為F100)
N16 G0 Y150(快速定位到Y(jié)150)
N17 E7=E7+1(變量E7重新賦值)
N18 G14 N1=10 N2=17 J61(程序段從行號N10開始至行號N17循環(huán),循環(huán)次數(shù)為61)
N19 G93 C0(機床C軸平移取消)
N20 G0 C0(機床C軸快速定位到C0)
N21 E2=E2-E3(變量E2重新賦值)
N22 G14 N1=9 N2=21 J=E4(程序段從行號N9開始至行號N21循環(huán),循環(huán)次數(shù)為E4)
N23 G0 Y300 M9(快速定位到Y(jié)300,冷卻液關(guān))
N24 M30(程序結(jié)束,并返回程序頭)
如圖5所示,蝸輪用芯軸、三爪卡盤裝夾,打表找正蝸輪軸線與工作臺回轉(zhuǎn)心重合;打表找正蝸輪端面,要求跳動量小于0.02 mm。
圖5 工件裝夾及找正
使用三面刃刀柄安裝刀具,用切痕法對刀。坐標原點設置:X向、Y向原點在工件軸線上,Z向原點在工件厚度中心上。如圖6所示。
圖6 刀具安裝
切削參數(shù):S=300 r/min,F(xiàn)=100 mm/min,每次切深0.5 mm。加工中使用切削液,注意測量齒厚尺寸。
工件加工好后,經(jīng)過分析,這種加工方法有以下特點。
1.工件質(zhì)量好。通過檢測,蝸輪加工精度達到設計要求,表面粗糙度低,齒面表面粗糙度達Ra1.6 um,控制尺寸比較容易。
2.加工效率高。由于成形銑刀是多齒,切削平穩(wěn),加工效率比較高;勞動強度低,利用加工中心的旋轉(zhuǎn)工作臺自動分度,省力。
3.加工成本低。采用現(xiàn)有的加工中心,節(jié)省了購置專業(yè)設備滾齒機的費用;利用成型刀具改制,加工成本低,節(jié)約了蝸輪滾刀的購置費用,蝸輪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通過此方法加工的蝸輪,經(jīng)測量和使用,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同時,節(jié)約了時間,縮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
在新產(chǎn)品試制、非標、單件、小批量和大模數(shù)蝸輪的生產(chǎn)中,無滾齒機、無專用蝸輪滾刀時,此加工方法是一種比較經(jīng)濟的選擇。同時,此方法擴大了加工中心設備的加工應用范圍,有效利用了機械加工企業(yè)的通用設備,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