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圍繞教材單元主題,開展全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多文本閱讀,有助于學生精準探究和全面把握主題意義?;谥黝}意義探究的多文本閱讀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多文本閱讀的讀本和閱讀任務,確立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全面、準確地提煉主題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多文本閱讀;主題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46-0062-03
【作者簡介】張蕾,江蘇省南通市市直學校教育管理中心(江蘇南通,226008)初中英語教研員,高級教師,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
一、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多文本閱讀價值
英語閱讀是利用語言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知識與審美經(jīng)驗的一種心智活動,同時也是全面提升聽、說、讀、看、寫能力的重要途徑?!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對單元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建立單元內(nèi)各語篇內(nèi)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具有整體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筆者認為,其中提到的“整合或重組”,一方面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對教材單元內(nèi)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順序進行調(diào)整和取舍,另一方面是要選取與教材主題相關、長度適中、難易恰當、導向正確的語篇(讀本)組織開展多文本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主題意義。
深度的主題意義探究有時需要不同視角的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引導其深度思考。學生要在多文本閱讀和體驗過程中形成一定量的積累,逐步達成認知上質(zhì)的變化。在多文本閱讀過程中,文本作者不同,其寫作風格和論證邏輯也各有差異,拓展文本資源可以與教材文本相結(jié)合,成為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
1.多文本閱讀可幫助學生準確把握主題意義
主題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范疇,主題意義不僅是客觀現(xiàn)實產(chǎn)物,還是寫作主體的認知產(chǎn)物,必然受制于寫作主體自身的世界觀、文化修養(yǎng)、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經(jīng)驗等因素影響,所以主題意義有時具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主觀性,而這種主觀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主題意義的準確表達。因此,如果僅依靠單一文本,常常會影響主題背后隱含意義的客觀性和合理性。
2.多文本閱讀可為學生多角度分析和歸納主題意義提供思路
一般來說,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包含十多個長短不一的語篇,它們分別從不同角度烘托主題意義。但由于受教材篇幅限制,這些語篇很難顧及主題的方方面面,而多文本閱讀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閱讀欲望和學習需求,使他們能從多個角度探究和提煉主題意義。
3.多文本閱讀可為教師構(gòu)建探究型閱讀課堂提供機會
主題意義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對文本進行揣摩分析,更需要和同伴在閱讀活動中進行思維碰撞、共同質(zhì)疑、探究批判。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標導向、質(zhì)疑批判為方式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閱讀技巧,提升其閱讀素養(yǎng)與能力。
二、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多文本閱讀課堂實踐
為了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的單元主題意義,筆者讓學生閱讀世界名著Black Beauty,共同建構(gòu)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多文本閱讀課堂。
1.分析多文本閱讀的背景和目的
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從熊貓、老虎、狼和熊等野生動物生活習性和所面臨困難的角度,告訴人們要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做到人與動物和諧共生。南通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域局限讓學生對野生動物的認識只能基于電視、網(wǎng)絡或動物園層面,學生很難在一個虛擬想象的動物世界里達成與編者的情感共鳴并準確把握主題意義。因此,筆者考慮通過其他文本,或者是整本書閱讀來引領學生探究主題意義。與教材文本相比,整本書的內(nèi)容更具有綜合性,書中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語言、精彩的情節(jié)、深刻的主題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集中訓練和系統(tǒng)訓練。
2.確定多文本閱讀讀本和閱讀任務
Black Beauty是英國作家Anna Sewell撰寫的經(jīng)典故事,其語言地道,內(nèi)容有趣,意義深遠。故事的主人公“黑駿馬”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開始了他的生活,但當他的雇主不得不賣掉他時,他的命運就改變了。隨著黑駿馬從這家換到另一家,從一個工作換到另一個工作,他的生活條件變得不好,且常常受到虐待,但黑駿馬仍然任勞任怨,時刻憧憬著像他小時候那樣的幸福生活。教師在閱讀前下發(fā)“任務型閱讀單”,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閱讀單中表格填寫、問題回答、匹配連線等閱讀任務,建立學生和話題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筆者要求學生繪制黑駿馬主人變換的思維導圖,厘清在不同階段主人對其不同的態(tài)度及黑駿馬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性格特征,讓學生初步體會和嘗試探究主題意義。
3.確立多文本閱讀教學目標
根據(jù)馬杰行為目標三要素(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行為標準)理論和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理論(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筆者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和具體學情,以學生成長為目的,確立了多文本閱讀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閱讀,感知黑駿馬不同階段的成長經(jīng)歷,獲取、歸納黑駿馬遇到的種種不公與虐待等事實性信息,并能進行有效交流;(2)通過思考分析,比較、判斷黑駿馬不同時期性格和態(tài)度變化的主要因素,理解、歸納黑駿馬最終得以存活的深層原因;(3)通過合作學習,綜合評價黑駿馬的行為和觀點,增強善待、保護動物的意識,養(yǎng)成堅持不懈、樂觀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
4.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多文本閱讀課堂活動
(1)活動一:回憶教材文本,建立主題關聯(lián)
筆者首先讓學生談論教材中大熊貓的生存現(xiàn)狀及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并歸納導致該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繼而過渡到世界名著Black Beauty的主人公“黑駿馬”。筆者帶領學生共同觀察黑駿馬圖片并提問黑駿馬名字的由來,啟發(fā)學生猜想其姓名由來的其他原因,激發(fā)學生深入閱讀的興趣。
圖式理論認為,人們認識新事物時,總會將新事物與背景知識聯(lián)系起來。所以對文本內(nèi)容(姓名)進行預測是圖式理論運用于閱讀的體現(xiàn)。該預測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整體感知文本,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結(jié)構(gòu),為接下來深入探究主題意義做好準備。
(2)活動二:全面梳理文本,提煉主題意義
在了解全書章節(jié)內(nèi)容的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梳理故事文本內(nèi)容。在厘清故事脈絡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梳理、分析、概括,在碎片化的信息間建立關聯(lián),歸納人物性格特征,建構(gòu)文本框架,最后形成相互關聯(lián)、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通過剖析人物性格,加深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提煉主題意義——動物有自己的情感和靈性,人類應善待動物,努力促進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3)活動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促進主題內(nèi)化
筆者再次追問黑駿馬名字的由來,繼而創(chuàng)設語境,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假如有一天黑駿馬再一次偎依在媽媽的懷抱里,他會怎樣向媽媽訴說自己遇到的種種不公與虐待?作為人類的你,聽完他的訴說后,會有什么想法?最后,筆者帶領學生朗讀一首詩歌,進一步提升學生保護動物、善待動物的意識,達到情感共鳴,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內(nèi)化理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彌補教材內(nèi)容中的盲點,挖掘文本故事與學生實際的關聯(lián)點,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達到學科育人目的。
學生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是基于主題意義探究教學理念與實踐的自然產(chǎn)物。為深入探究主題意義,教師一方面要確保學生具有充分、高質(zhì)、完整的閱讀輸入,另一方面,還要努力搭建和開辟閱讀分享課堂。多文本閱讀不僅開闊了學生視野,還借助于閱讀分享課堂的交流碰撞,實現(xiàn)了深度閱讀,這對于學生準確、深入、全面探究主題意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薔,陳則航.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的研制與內(nèi)容概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39(9):1-9.
[2]李寶榮.基于主題意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與策略[J].英語學習,2018(11):5-7.
[3]劉林峰,楊帆.從一次同課異構(gòu)活動談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42(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