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學科,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面對21世紀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挑戰(zhàn),中國教育系統(tǒng)不斷進行教育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著新的發(fā)展要求和挑戰(zhàn)。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表達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為目標,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進行全面的實施和改革。在語文讀寫教學方面,新課標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它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來拓展知識和表達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并靈活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教材來開展小學語文讀寫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新課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占據(jù)著重要的角色。如何將這兩項教學內(nèi)容有效結合,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寫作是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結合閱讀和寫作教學,學生可以從閱讀中獲取素材和啟發(fā),然后通過寫作去實踐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一、新課標對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要求分析
(一)強調(diào)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
語言是交流和表達的工具,而讀寫是語言運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個人的表達能力需要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這可以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展開主題式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語感和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進行日常的寫作練習,提高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強調(diào)學科知識和能力的整合
語文是綜合性學科,需要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結合。比如,在數(shù)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語文元素,讓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來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還能提高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學科整合能力。
(三)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
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幫助他們成為具有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辯證思考和多角度思考,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讀文本,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現(xiàn)存的問題分析
(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過多依賴講授和機械記憶。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剝奪了學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無法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批判思維。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提倡啟發(fā)式教學和互動交流,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材內(nèi)容的選擇需要更加貼合實際
現(xiàn)有的小學語文教材大多停留在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閱讀上,缺少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這種情況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材,包括文學作品、實用文章和多媒體資源等,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提高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評價方式應更加全面和多樣化
目前的小學語文評價主要集中在書面作文和閱讀理解上,忽略了口語表達和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為更好地評估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師應該引入口語表達和聽力測試,注重發(fā)展學生的交流和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寫作形式,如繪畫、演講和寫信等,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多樣性思維。
(四)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理念需要加強
教師是整個教育過程的關鍵,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能力。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教師的教育背景培養(yǎng),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同時,學校也應該鼓勵教師不斷參加教育培訓和學術研討,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三、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策略
(一)聯(lián)系實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
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將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身邊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文本材料,如日常對話、書信、廣告等,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基礎語言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實用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白鷺》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篇文章展開生活化的教學。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白鷺》的主題、背景和情節(jié)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通過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手法,學生能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發(fā)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欣賞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相關的閱讀理解題目,幫助學生鞏固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并培養(yǎng)他們的歸納總結和推理判斷能力。其次,在寫作方面,教師可以結合《白鷺》的內(nèi)容和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寫作。學生可以通過改寫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造新的人物角色或者編寫相關的詩歌和歌曲來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豐富多樣的修辭手法和句式結構,使他們的寫作更加生動有趣,同時提升語言能力。
(二)結合教材,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小學語文讀寫教學,要立足教材,充分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語文作為國民素養(yǎng)的核心科目之一,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使命。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發(fā)展特征以及語文知識體系等因素,選擇適當?shù)耐卣箖?nèi)容。內(nèi)容要具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維能力。教師引入富有教育價值和時代特色的文本,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古詩《山居秋暝》《楓橋夜泊》和《長相思》,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通過學習這幾首詩詞,學生可以在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中,觀察身邊的自然環(huán)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見所感,進而提高對形容詞、動詞和名詞的運用能力。同時,復雜的句式結構也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并靈活運用語法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分析主人公內(nèi)心的感受和思考,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這樣的練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思維邏輯和推理能力。
(三)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增加閱讀和寫作量
引導學生增加閱讀和寫作量對小學語文讀寫教學而言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并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世界文學名著、兒童文學作品、報紙雜志等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如學會快速瀏覽、精讀理解、主旨概括等閱讀技巧,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還要通過設置寫作任務、組織寫作活動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讓學生寫一篇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編寫小短劇本、撰寫讀后感等,這些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評閱學生的作文、提供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并修正自己的寫作問題。
總之,教師引導學生增加閱讀和寫作量,可以幫助他們?nèi)嫣岣哒Z文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環(huán)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積累,學生才能逐步提高語文能力,并在閱讀和寫作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
(四)循序漸進,進行有效的讀寫評價
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評價至關重要。評價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能指導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果。
首先,傳統(tǒng)的筆試評價可以與其他評價方式相結合,以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書面測試,包括課堂作業(yè)、期末考試等方式,教師可以評估學生的閱讀理解、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方式能夠客觀地衡量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學習進步,但也存在著只注重答案、不關注思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缺點。其次,口頭評價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手段。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演講或口頭報告等活動,評價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如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參與度、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等,評價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意識。最后,個性化評價是一種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并因材施教的評價方式。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特長,因此評價也應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調(diào)整。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個別輔導和反饋等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進程和學習成果,并根據(jù)評價結果進行個別化指導和資源分配。
總之,教師合理選擇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以及采用個性化的評價手段,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他們?nèi)姘l(fā)展。
(五)仿寫練習,讀寫結合教學
仿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仿寫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為確保仿寫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還應做好對學生的課文講解工作,使學生準確理解仿寫的要點,并在提升仿寫質量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在教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夏天里的成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第2、3自然段的仿寫。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詳細講解第2、3自然段的寫作技巧,例如,第2自然段通過視覺、聽覺等多個角度生動描繪了夏天的景象;第3自然段則通過排比手法描述了夏季中事物發(fā)生的變化。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第2、3自然段的寫作要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關于春季、秋季或冬季的主題仿寫,進一步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過程,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六)加強寫作教學,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熱愛閱讀,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然而,他們的寫作質量可能依舊較差。究其原因,是學生未能成功地將閱讀中積累的素材運用到寫作中,難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寫作教學的必要性,制訂一定的寫作目標,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故宮博物院》的教學前,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收集與故宮博物院相關的資料,并讓學生獨立掌握課文背景知識。之后,在課后布置一道寫作練習:“根據(jù)所學的背景資料和課文內(nèi)容,假設你是一名導游,請為故宮博物院撰寫一篇講解詞?!苯處熯€可以引導學生明確寫作過程中需要突出的要點,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素材展開寫作,從而提高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四、結語
總體而言,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文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不僅涉及學生的識字能力,還包括對文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語文基礎,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讀寫教學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通過啟發(fā)性教學方法和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他們?nèi)姘l(fā)展。
參考文獻:
[1] 閆鳳芹.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下旬,2019(04):40.
[2] 朱淑艷. 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談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 作家天地,2021(16):25-26.
[3] 張巨海. 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 新課程,2020(38):64.
[4] 范旭陽.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 天津教育,2021(26):160-161.
[5] 王耀輝. 讀寫結合,節(jié)節(jié)高升: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有效整合策略分析[J]. 才智,2020(11):111.
[6] 王藝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探究[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07):72-74.
[7] 卞倩倩. 以提升閱讀寫作能力為主做好小學語文讀寫教學工作[J]. 教書育人,2022(10):22-24.
[8] 王蠶.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家長,2022(26):138-140.
(責任編輯:廖"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