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的文體。在記敘文寫作中細節(jié)描寫是不可或缺的。所謂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描寫對象進行細致刻畫,如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典型情節(jié)、一種景物或場面描寫等,通過準確、生動、細致的描繪,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記敘文中運用細節(jié)描寫能夠準確刻畫人物性格、烘托環(huán)境氣氛、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和深化主題思想。
從部分學生寫的記敘文來看,存在篇幅不夠,缺少細節(jié)描寫等問題。對此,筆者結(jié)合自己指導記敘文細節(jié)描寫的經(jīng)驗,談點粗淺的看法,與同學們分享。
一、細化動作,延長過程
在記敘文寫作中,對人物動作進行細化描寫,能夠讓人物“動”起來,增加人物的真實感。部分同學在描寫人物動作時常常只用一個動詞概括人物的整個動作,這導致人物動作缺乏細節(jié)性和連貫性,缺乏說服力。因此,同學們在寫人的過程中要把動作細化為連續(xù)性的幾個動作,就像電影的慢鏡頭一樣將人物動作慢慢地展現(xiàn)出來。這樣隨著一連串動作的完成,人物的形象也會真實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比如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寫閏土捕鳥的動作時,就采用了一系列的動作細節(jié)進行刻畫:“他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痹谶@段文字中,作者用了掃、支、撒、系、牽、拉這一系列動詞將閏土捕鳥的全過程細致地展現(xiàn)出來,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活潑、細心、經(jīng)驗豐富的少年形象。
有位同學仿寫“閏土捕鳥”這段文字中的動作描寫,敘述了自己捕捉蟋蟀的過程:“說起抓蟋蟀,我可有話說了。首先,找一根木棍在干草堆里亂抽幾下。瞧,這小家伙不就自己跳出來了嗎?然后找一個空瓶子,把瓶子和瓶蓋相互對著。對準蟋蟀,用最快的速度把瓶子合上。如此一來,蟋蟀就已成了囊中之物?!痹谶@段文字中,作者將捉蟋蟀的動作過程細化,生動準確地描寫了捕捉的過程和技巧,這樣不僅增加了文字的可信度,也與開頭的“說起抓蟋蟀,我可有話說了”這一句相呼應(yīng),突出了“我”的經(jīng)驗豐富。
二、描摹外貌,突顯個性
人的外貌體現(xiàn)了一個人最直觀的特征。記敘文中經(jīng)常能看到作者對人物外貌進行描寫,塑造形象。從部分同學的寫作情況來看,在外貌描寫中經(jīng)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描寫重點,難以展示人物個性。同學們在刻畫人物的外貌時,不僅要進行細致的觀察,對外貌的特征做到“心中有數(shù)”,還要多問幾個問題,如“什么樣”“怎么樣”“什么特點”,可以融入合理的想象,讓細節(jié)在“步步追問”中展開浮現(xiàn),這樣人物形象也會變得鮮明而有個性。
比如冰心先生在《小橘燈》中對小姑娘的外貌描寫:“我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fā)紫的嘴唇,頭發(fā)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睆倪@段文字中,同學們可以看到作者對小姑娘外貌特征層層遞進地描寫,條理清晰地展示了“小姑娘年紀小到什么程度”“怎么個瘦法”“穿得有多差”這幾個關(guān)鍵點,讓人物的形象瞬間立體起來,同時也讓讀者了解到了小姑娘當前貧困的現(xiàn)狀。
有位同學在“形形色色的人”這一寫作練習中寫了自己班主任,并運用了外貌描寫的手法:“上課鈴響過,伴隨著一陣如同光速的腳步聲,一張國字臉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這張國字臉,是多么的不尋常的方正。顴骨明顯凸出來,就如同一個方塊漢字戴在了臉上。棱角分明,如同有著長和寬的四邊形,給人很深的立體感?!痹谶@段文字中,小作者抓住了班主任的“國字臉”進行重點刻畫,從總體說明到具體描摹,層次分明,讓讀者產(chǎn)生深刻印象。
三、發(fā)揮想象力,刻畫心理
在記敘文中對人物的心理進行細膩描寫,可以讓人物“活”起來,讓人物外在的語言、動作等變得更加合理。從部分同學的作文來看,心理描寫是一個“短板”。寫人的記敘文,人物心理描寫的缺失會導致人物形象不夠豐滿,從而影響文章的主題表達。對此,同學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結(jié)合自身的感受直接進行刻畫、描摹。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想象,細致地描寫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下所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并利用“好像看見”“似乎看見”“仿佛聽到”等提示語引出內(nèi)心獨白,以此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使人物形象立體豐滿。
比如在“我的心兒怦怦跳”這一寫作練習中,有位同學采用心理描寫手法敘述了自己第一次升旗的感受:“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走上了升旗臺。這時我的心里非常緊張,心怦怦地跳著,仿佛一分鐘跳了一億次……國歌響起,我忙抓起了升旗臺上的繩子,開始用力地向下拉,心里想著媽媽對我的鼓勵。終于,國旗升上了頂端,呼啦啦地迎風招展,我暗暗松了一口氣——最緊張的時刻終于結(jié)束了!”這段文字著重刻畫了小作者在升旗時的緊張狀態(tài),契合了“我的心兒怦怦跳”這一主題。
在安徒生《賣火柴的女孩》中,作者通過聯(lián)想對小女孩的心理進行描寫:“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fā)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墻上,那兒就變得像薄紗那么透明,她可以從那兒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致的盤碗,填滿了蘋果和葡萄干的烤鵝正冒著熱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走來。”在這段文字中,作者通過想象對小女孩在饑寒交迫中可能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進行描寫,這不僅豐富了小女孩的形象,也讓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真情實感,細描情境
在記敘文中,情境描寫十分重要,對情境的細節(jié)描寫需要精煉、生動的語言,再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讓文字變得細膩準確、生動傳神,讓讀者如臨其境,生動可感。
比如吳冠中先生在《父愛之舟》中通過描寫逛廟會的場景展現(xiàn)出了“我”的快樂,也映襯出父親對我的愛:“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兩年一度的廟會中,能去看看這盛大的節(jié)日的確是無比的快樂,我高興極了。我看各樣彩排著的戲人邊走邊唱??床雀哕E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擠得密密層層,各式各樣的糖果點心、雞鴨魚肉都有……吃完粽子,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領(lǐng)我到小攤上吃了碗熱豆腐腦,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在這段文字中,作者通過對廟會中各種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出了“我”的愉悅心情,以及父親對“我”的理解和關(guān)愛,讀者仿佛跟隨作者一同來到廟會,感受他的快樂,體會父親濃濃的愛意。
在“_____即景”這一寫作練習中,有位同學在《晨霧即景》中對場景進行了刻畫:“一開始,晨霧又淡又白。近看,它就像一層縹緲而輕盈的薄紗;遠看,這晨霧給大地鍍上了一層白邊。霧氣中摻雜著花香的氣息,濕漉漉的水汽在剛睡醒、熱撲撲的臉蛋上拂過一絲清涼,不禁沁入了我的心房。霧從我的眼前飄過,我的睫毛上掛起了一層細細的露珠;霧從我的耳邊掠過,我仿佛聽到母親低吟著一首輕緩的搖籃曲。漫步在無邊無際的晨霧中,就像置身仙境一般?!痹谶@段文字中,小作者從遠到近對晨霧的特點進行刻畫,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準確呈現(xiàn),同時,對晨霧濕漉漉的感覺以及包含的香氣進行細致描寫,并通過小作者的親身感受進行描繪,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五、抓住特征,準確狀物
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是唯一的,都有其獨特的、可分辨的、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典型特征。有些同學在記敘文中描寫的事物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究其原因是沒有準確把握事物的典型特征,也沒有對典型特征進行細致刻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觀察事物,聚焦最能夠代表事物典型特征的某一方面進行細致刻畫,突出特征,這樣才能讓事物更加鮮明立體,并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在“我的心愛之物”的寫作練習中,有位同學對家里的一棵杏樹進行描寫:“行人來了又走,粉白的杏花一片片飄落,像天女散花,飄出院子,飄向四面八方,好像在告訴人們春天來了。過了不久,你會發(fā)現(xiàn)綠葉下面藏著一個個害羞的小杏子,它們偷偷地探出圓圓的小腦袋,笑著,鬧著,你擠我碰地爬滿了枝丫,好奇地瞅著行人。我看著這些杏子,聞著淡淡的杏香,仿佛品嘗到了那又酸又甜的味道?!痹谶@段文字中,小作者抓住了杏花飄落和杏樹結(jié)果兩個典型特征進行描寫。在寫“杏花”時著重刻畫其粉白的顏色和輕盈的狀態(tài),并用擬人的手法增添文采;在描寫杏樹結(jié)果時則利用了充滿童趣的文字,用擬人的手法將小杏子比喻成兒童,并通過動作、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準確把握事物的特征,讓讀者感受到小作者對杏樹的愛惜之情。
六、多種描寫,配合運用
記敘文寫作中的細節(jié)描寫需要從多方面呈現(xiàn),同學們可以綜合利用所掌握的寫作技巧,讓人物的形象更加直觀、清晰,讓場面、景物描寫更加準確有活力,同時也讓人、事、物、景之間“和諧共處”,讓整篇文章的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更能突出主題思想。
比如在“多彩的活動”寫作練習中,有位同學以“龍舟賽”為題目進行創(chuàng)作。在文章開頭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龍舟賽:“端午節(jié)那天,大街小巷到處懸掛著醒目的標語,插著鮮艷的彩旗。人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潮水般地涌向了河兩岸。此時,人聲鼎沸,彩旗飄揚,好一派熱鬧的節(jié)日景象?!边@段文字通過場景中標語、彩旗以及人們的裝束、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龍舟賽熱鬧的場景,營造了節(jié)日的氛圍。
小作者對比賽的“主角”龍舟進行了細致刻畫:“每條龍舟顏色各異,有紅色的、黃色的,還有彩色的;龍頭千姿百態(tài),長著犄角,睜著雙眼,栩栩如生,猶如條條真龍在戲水?!边@段文字將龍舟的外貌生動呈現(xiàn),豐富了細節(jié),也平添了氣勢。接下來,小作者對人物進行了細節(jié)刻畫:“龍舟上的健兒們穿著紅背心,頭上用白毛巾扎著英雄結(jié),個個如同出征的戰(zhàn)士,格外精神……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站在船頭,隨著鏗鏘有力、節(jié)奏鮮明的鑼鼓聲,雙手揮著蒲葵扇,雙腳不停地上下跳動,使出渾身解數(shù),鼓動隊員向前奮進……健兒們不負眾望,他們沉著、鎮(zhèn)定,揮動著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劃著。”這段文字融合了人物的外貌、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出健兒們奮勇拼搏的精神面貌。
從整篇文章來看,作者對場景、事物、人物進行了細節(jié)描寫,綜合運用多種手法,語言極富感染力,也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了節(jié)日里熱鬧的氣氛。
總之,記敘文中常見的細節(jié)描寫有動作細節(jié)描寫、外貌細節(jié)描寫、心理細節(jié)描寫、景物環(huán)境細節(jié)描寫和事物特征細節(jié)描寫等等,這些描寫技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同學們在寫作中需要靈活選擇、綜合運用,這樣才能寫出更加細膩、生動的文章。當然,在記敘文中細節(jié)描寫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還要加強練筆,不斷錘煉語言,提升書面表達能力,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寫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