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一般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思想震撼力,這使其成為我們?nèi)粘I钪凶钍軞g迎的娛樂載體。倘若我們能在觀看影視劇的過程中,學(xué)習(xí)掌握其中的一些拍攝技法,或?qū)⑵鋬?nèi)容轉(zhuǎn)化為寫作素材,必定會為我們的寫作增彩,尤其對于記敘文寫作來說,更是錦上添花。
一、通過鏡頭抓拍來優(yōu)化敘事
記敘文寫作中,常見的問題是容易寫出流水賬式的文章,除了詞句平淡以外,整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也表現(xiàn)得極為松散。例如,有個學(xué)生18歲,以“長大”為題寫了一篇作文,便按年齡寫了18段。最后問他這篇文章的中心在哪里,他卻說不出來。對于這種“流水賬”的寫法,想要根治,需要掌握影視劇中鏡頭抓拍的技巧和方法。所謂“抓拍”,是指不特意擺設(shè)場景,而是找準(zhǔn)時機將某個瞬間攝入鏡頭里。
若將這種拍攝技法與記敘文的寫作有機融合起來,就是“抓拍”日常生活中一些意蘊深厚、內(nèi)涵豐富,同時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特寫鏡頭”,還要與所要敘述的事物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原本平淡的東西才能變得震撼,松散凌亂的文章才能變得緊湊,雜糅冗長的句子才能變得簡練。正如專家所說,“由于只有幾百字,篇幅有限,作者所敘說的故事不必太復(fù)雜,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也不必太完整,只要集中筆墨寫一兩個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生活畫面即可”。對此,著名作家柳青也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币馑际钦f,寫記敘文,就要通過抓拍各種平實的“鏡頭”,牢牢抓住一些“緊要”的步子,使其“包含過去,啟迪未來”(萊辛《拉奧孔》),同時它又暗示了人物的命運,并且彰顯了文章的主旨。
比如,陳德林的作品《腳踏大地》,便是通過鏡頭抓拍完成敘事的:“芒種時節(jié),地里到處是忙碌的‘螞蟻’,我坐在田埂上,呆呆地望著不遠(yuǎn)處的爺爺,白亮亮的水田里,筆直地插著兩根‘柱子’,上面沾著稻須和草葉,偶爾也會叮上去一兩只飛蟲,但僅停留片刻,便自覺無聊地飛去。沿著卷起的褲子,明狀物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濺起圈圈漣漪,不知是汗還是水??嚲o的腰帶,早將皮膚磨得锃紅,好似菠菜的根。這時可以確定那‘明狀物’應(yīng)該是汗了,沿著汗水淌下的紋路,迂回而上,便是另一片天地了。上面滲出的密密的汗珠,像剛剛煮沸的開水,快要脹破的樣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晶瑩,更燦爛。迎著溝壑往前走,便是久違的‘平頂頭’了,零星地夾雜著些銀絲。最耀眼的便是那一串串滑落的‘珍珠’,使黝黑的皮膚更顯一點亮白。爺爺就像一頭駐足在水田里的老牛,忠實而堅定。”
作者在“抓拍”這個烈日“鏡頭”時,沿著“腿——腰——臉——頭頂”的文脈,為我們“雕刻”出了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爺爺”形象。他一身泥,一身汗,辛苦勞累,但忠實堅定,無怨無悔。我們發(fā)現(xiàn),借助這個“鏡頭”,作者在給我們造成了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的同時,也為我們引出了“腳踏大地”的中心——“爺爺”,并且?guī)覀冾I(lǐng)略了飽滿的谷粒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的精氣神,也是從這些樸實無華的農(nóng)民身上,通過他們的勤勞和汗水,我們看到了由農(nóng)民濡養(yǎng)出來的滿載希望的整個民族。
二、通過道具設(shè)置來優(yōu)化抒情
一些學(xué)生因為經(jīng)常閱讀一些純文學(xué)期刊,受其文風(fēng)的影響,寫出來的記敘文也體現(xiàn)出一種散淡而“空靈”的風(fēng)氣,還時不時地出現(xiàn)一句“啊……”。雖然這種表達(dá)方式也是在抒情,但我們總覺得他的文章有問題,甚至?xí)X得他在無病呻吟,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要掃清這種“純情”的表達(dá)方式,我們可以參考影視作品當(dāng)中的“道具設(shè)置”。所謂“道具”,是指演員表演用到的器物。比如,蘇聯(lián)影視劇《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就出現(xiàn)了一個道具“鬧鐘”。整部影片都是借這個鬧鐘直指劇中主人公“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抵抗精神:卡捷琳娜安排孩子睡著之后,為其定了鬧鐘,但躺下之后又翻來覆去睡不著,最后還是從床上爬起來將鬧鐘時間又定早了一些,然后哭著翻了個身躺了下去……
在記敘文寫作中“設(shè)置道具”,是為了使主人公睹“物”生“情”,或者借“物”抒“情”,使情出有因,情有所依。
例如,以“羞恥之心”為話題寫作時,有人擬定題目為“飛淚之舞”,且整篇文章以“襪子”為道具抒發(fā)情感:
她在校舞蹈訓(xùn)練班是一只心高氣傲、目空一切的“孔雀”——事事都要比別人強。一次雪天送飯,媽媽脫鞋進訓(xùn)練室時竟露出了一雙破襪子,一下子引來了同學(xué)的冷嘲熱諷。她用仇恨的目光射了媽媽一眼便沖了出去,媽媽在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上,最終倒在了血泊中……
醫(yī)生從手術(shù)室出來,一臉疲倦,輕聲說道:“病人的病情剛剛穩(wěn)定,家屬探視,不能出聲!”這次她沒有哭,因為淚腺早已干枯。她來到母親身邊,盯著母親腳上的那雙破襪子,再次感到了羞恥。她沒有向母親道歉,只在心中默默地祈禱:“媽,你要好好地活著,下個月我去參加比賽,一定要為你拿回金牌。”離開病房時,她悄悄地脫下了媽媽的那雙破襪子,放進了自己的懷里。
接下來的時間里,她比以前更加認(rèn)真了,盡管同學(xué)們?nèi)允抢涑盁嶂S。這是一個市級的舞蹈比賽,而她卻穿著那雙破襪子上場了。觀眾笑成一團,她卻以高超的舞技征服了觀眾,并最終奪冠。領(lǐng)獎時,她對著天空含淚默念著:“媽媽,您看到了嗎?”
在這篇作文中,作者就設(shè)置了“破襪子”這個道具,且這雙“破襪子”第一次出現(xiàn)時,是“露”出來的,讓“她”霎時間感到羞恥,在同學(xué)面前丟盡臉面。第二次“破襪子”出現(xiàn)時,作者則用了“盯”這個動詞,讓她羞而生悔:“羞”的是她沒有及時體會到正是母親這雙“破襪子”,支撐起了她舞姿的美;悔的是母親因為她的無知受了傷。第三次出現(xiàn)“破襪子”時,作者用了“脫”這個動詞,這時她已經(jīng)意識到,要將心中的悔恨化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因為后果已經(jīng)無法挽回,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第四次出現(xiàn)“破襪子”時,她已經(jīng)“穿”著上場了,因為她要“知恥而后勇”,要通過贏得冠軍來給自己的無知贖罪,以此來告慰生病的母親。
三、通過“戲中戲”來優(yōu)化說理
事實上,寫記敘文,想要敘述清楚一件事情難度不大,難的是將想要說的理說清楚,因為說理原本應(yīng)是議論文的強項,而記敘文的強項在于敘事。但單純的敘事顯得太過單調(diào),因此也可在記敘文里說理。這樣就比較有難度,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弄得文體不清,寫出四不像的文章,適得其反。
怎樣才能做到既要說理,又能文體清晰呢?我們可以借鑒戲劇中“戲中戲”的創(chuàng)作手法。所謂“戲中戲”,是指在一部影視劇作品當(dāng)中,又套入其余戲劇故事或者事件。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當(dāng)中,哈姆雷特讓人演的那部謀殺案《貢扎古之死》就是“戲中戲”,借此確認(rèn)克勞狄斯是殺父仇人。
那么,如何才能把“戲中戲”用到記敘文寫作中呢?換言之,也就是在記敘主體事件的過程中,再插入另外一件事,即在記敘“主事”的過程中插入“輔事”,并且借助輔事進一步來揭示主事。
通常,我們運用“戲中戲”的手法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穿插輔事時,過渡一定要自然流暢,要體現(xiàn)出“無心插柳”的隨意性,而不能給人“有心栽花”的做作感;二是輔事較之主事,要更加生活化、常識化,這樣才能使人更容易感知,起到使讀者醍醐灌頂?shù)淖饔谩?/p>
例如,劉文生在《生活的減法》當(dāng)中是這樣描述“戲中戲”的,他說文章的主體事件是“我爭年級第一”,但取消一切休閑;而一心苦讀之后,竟把班級第一都弄丟了。老爸見我垂頭喪氣,便陪我出去散心,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王叔的瓜攤前。老爸為表對我的同情,提議買個瓜解解渴,于是就有了下面一出“戲”:
王叔是我的鄰居,以賣瓜為生。他有一手絕活,就是賣瓜從來不用秤,用手一托,瓜的重量就出來了。(第一段:鋪墊)
我挑了一個瓜遞給王叔,王叔單手一托,“六斤七兩!”我還是習(xí)慣性地將瓜放在電子秤上驗一驗,“哇,王叔,你真厲害!”這時,老爸從懷里掏出兩張百元大鈔擺在攤前。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買個瓜哪用得著這么多錢?老爸開口道:“老王,你要是把我手中的這個瓜估準(zhǔn)了,這二百塊就是你的了,你敢不敢!”眾人一看有戲,“呼啦”圍了過來,起哄聲一浪高過一浪:“老王,應(yīng)了,拿這錢請我們喝酒去!”王叔本來還在猶豫,可被眾人這么一激,就應(yīng)下了!
老爸遞過瓜,王叔先用單手托托,好像為了保險,又用雙手托托,眾人催他快報斤數(shù),可他就是不開口。他不斷交換著手,甚至摸起了自己的后腦勺,斤數(shù)就是報不出來?!巴跏?,這可不是你的一貫作風(fēng)啊?”我詫異道。王叔的臉憋得通紅,最后硬著頭皮說:七斤半!”我把瓜放到電子秤上一驗,“??!”這個結(jié)果讓我大跌眼鏡,王叔報的數(shù)和瓜的實際重量整整相差一斤!“哦!”眾人一哄而散。
從這段文字來看,寫作中采用“戲中戲”的手法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輔事可以隨興而生,比如由“爭奪年級第一(主事)開始,到苦讀,再到滑坡,然后心生苦惱,之后再到散心,最后買瓜、打賭(輔事)。整個過程我們看到的都是常態(tài)化的生活小事,并且這些情節(jié)都是一氣呵成的,給人珠聯(lián)璧合之感,絲毫看出是拼湊的。另一個好處則是可由輔事來推進主事發(fā)展,比如,在打賭之前,“我”滿心困惑,而在打賭的過程中,“我”有了真真切切的體會,最后在打賭之后,我有了極為深刻的體悟。就這樣,記敘說事是以事來說事,或者借事來明理,抑或是借事推事,輔事則更多體現(xiàn)出一些生活中的常理,并且在此烘托下使得讀者在閱讀主事時茅塞頓開,突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通過良好觀影習(xí)慣的養(yǎng)成積累素材
1.撰寫影評
說到寫影評,很少有人有這樣的好習(xí)慣,但寫影評確實有助于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那么,影評怎么寫呢?一般來說,寫影評可以分為五步:第一步,概括影片內(nèi)容,然后闡述自己的觀點,包含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悟等;第二步,借助影片中的某些主導(dǎo)性內(nèi)容,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第三步,對影片中的某個主人公進行評價,并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延伸,討論其他的點或內(nèi)容;第四步,借助一種吐槽方式來介紹影片,繼而生成一篇推送文章,就好比那些雖然沒有支付廣告費用而以匿名方式發(fā)表的公眾號作品一般;第五步,分析影片所用到的藝術(shù)手法,但大部分人都寫不出太專業(yè)的東西來,所以不必強求。然而,不管對于哪種類型的評論來說,基本無法避開影片本身想要表達(dá)的觀點,因此,這要求我們對其中的觀點進行提煉。當(dāng)然,也可以這樣的方法寫書評,寫得久了,我們的寫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2.學(xué)習(xí)故事模式
事實上,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種影片,即主人公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歷經(jīng)一番磨難以后,就化身為拯救世界的英雄,而在整個過程中,他也會自然而然地遇到許多朋友和敵人。比如《星球大戰(zhàn)》《蜘蛛俠》《鋼鐵俠》等,都屬于這類影片。而這類影片的情節(jié)設(shè)置,大都是某個普通人遇到一件特殊的事,比如尋寶、拯救世界,且這件事的主角一定是他,并且非他不可。起初他自己不愿意做,但因為另一件事的發(fā)生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生活,比如他所在的小鎮(zhèn)遭到了突然襲擊,或者是他身邊的好友或親人發(fā)生了事故、遭到了綁架,這時他就必須要踏上英雄之路。但在某個關(guān)鍵時刻,他的力量不夠,需要外界來支援,包括他的導(dǎo)師、朋友等,甚至陌生人。雖然他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反派的侵襲,但主角光環(huán)使他一路披荊斬棘。而在與反派對決之前,往往要遭遇一場突變,但最終他還是突破重圍,取得成功,將大反派打倒。
整個故事讓觀眾感受到友情、親情甚至愛情的力量?;蛟S在聽到這樣套路化的故事時,很多人會覺得過于老套,但這就是事實,表面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難度很大。對此,我們在寫作時,只要挑揀其中一兩個小小的、短暫的故事來寫就可以了,例如主人公在遭遇變故之后的突然成長,便足以創(chuàng)作出一篇優(yōu)質(zhì)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