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5-20
作者簡介:陶原珂(1956-),男,廣東廣州人,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研究員,《學術研究》編審,博士。
①詹安泰:《詹安泰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文中所選詹安泰作品皆出自該書。
②參見陶原珂《試談詹安泰先生處事詩的寫作情懷》,2012年論文(未刊稿)。
③和作詞通常有著與原詞相應的詞格、用韻要求,但是以詞交往和交流的創(chuàng)作動機則與應事而作的詞一致。
摘 要:《詹安泰全集》收錄詹安泰298首詞。從詞的小序可以看出,其中和作詞與為了回應、處事而作的詞(統(tǒng)稱應事詞),有59題共65首。這些詞作藝術地表達了詞人在人際交往中有所感的情誼與思緒,約占其全部詞作的21.8%。雖然這些應事詞在其全部詞作中只占1/5,與他的處事詩在全部詩作中的占比1/2相比較,比例低了許多,但是,這些應事詞的涵蓋面包括寄懷詞、和作詞、贈別偕游詞、題畫詞以及慶賀詞等,同樣呈現(xiàn)出詞人以詞神交或交誼,以詞應事,以詞表達對人事、世事的態(tài)度與評價,表現(xiàn)了詹安泰應事作詞的一種功用態(tài)度:詞有所用。并且,其中也體現(xiàn)出他表達情誼、思緒的藝術方式。
關鍵詞:詹安泰;《詹安泰全集》;應事詞;表達方式;詞有所用
中圖分類號:I 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6883(2024)04-0010-06
DOI:10.19986/j.cnki.1007-6883.2024.04.002
《詹安泰全集》①(下文簡稱《全集》)收錄有詹安泰(1902-1967年,字祝南,號無盦,又曾署無想盦)的詞作298首,從詞的小序可以看出,這些附有小序的詞是對人際交往中有所感的情誼、思緒的藝術表達,其中和作與為了回應、處事而作的詞有59題共65首,約占全集詞作的21.8%強。如果說“從后世創(chuàng)作詩的功用來觀察文人的作品,詩在文人的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中,還可以具有處事的功能”,②詞雖然為詩之余,卻同樣可以有處事功能,只是由于詞有更高的倚聲要求,難度更大,應事而創(chuàng)作、交流的詞比處事詩作少得多。詹安泰的處事詩占其全部詩作的半數(shù)以上,應事(含和作)詞③占全部詞作的1/5強,可見,在詹安泰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詩與詞的功用略有分工,但是也有同工之用。特別是與國內(nèi)詞學名家夏承燾、胡光煒、龍榆生等廣泛交流,詩詞唱和,影響較大。
一、寄懷詞
懷人詞是因念想他人,自發(fā)地情動于衷而露之于筆端,雖然因人因事而發(fā),卻是應事詞作中較多自主自動而情不自禁地致于詞思的。詹安泰的寄懷人詞,所懷寄之人當為懂詞之人,如《山亭宴·澄江感春寄呈夏吷盦先生滬瀆》:
短長入鏡天多妒,凈鉛華嫩寒幽愫。瘦倚翠屏寬,亂紅指云奩玉宇。絮飄萍蕩戀回風,夢才覺青蕪非故。扶醉上吟韉,記□遍江南路。
十年心事驚秋雨,換西笑古城緩步。寒甃泫霜花,念舊賞園林甚處。鮫綃封淚未能晴,肯惜似宵蛩啼曙。戍鼓壓春聲,幾喚得騷魂駐。(時先生繼彊村主漚社)
他所寄懷的吷盦先生,即夏敬觀(1875-1953年),字鑒誠、劍丞,號盥人、吷盦,別署玄修、牛鄰叟等,為近代江西派詞人,比他年長近30歲。[1]160據(jù)詞末注提示,吷盦先生當時在上海接替朱祖謀(1857-1931年,字古微,號彊村),主持詞人社團——漚社。又如詹安泰的《齊天樂·丙子首春懷榆生廣州》:
十年心跡寒鴉外,客途又逢春曉。舊賞疏慵,新潮起伏,羞卜陰晴花鳥。蠻娘慣笑。任腸斷歌戡,賦殘愁照。諱說荒寒,夜窗私勘夢京稿。
高丘無女自昔,酒醒天路遠,流恨多少。預約閑舠,封題淚墨,誰識酸辛坡老。青睛譽早。仗疏鑿詞源,漫傷懷抱。望澀南云,近來和雁杳。
這首是念想同時代的詞學名家龍榆生(1902-1966年,本名龍沐勛,字榆生,自稱龍七,又名元亮,號忍寒)先生的詞。[2]901又如《蝶戀花·武江始秋寄瞿禪》:
暈濕眉峰凝遠目。門外天涯,柳影搖波綠。風露五更蟬斷續(xù),懷人心上湖山曲。
萬頃荷花千個竹。冷戍荒屯,一瞬勞歌哭。倦旅殘年休卜祝,江關夢短情緣足。
瞿禪為夏承燾(1900-1986年)的字(又字瞿髯),是民國另一位詞學大師。詹安泰還有《減字木蘭花·夜坐有情瞿禪杭州》,也是懷寄夏承燾的。詹安泰另有《壺中天慢·兵火連天鄉(xiāng)音沉滯分寄渝滬諸友》,從中也可見,亂世時的學人仍不乏神交。
再如《三姝媚·重午風雨寫寄六禾丈》:
綠條青淚滿。早花魂無歸,護簾還懶。盡寫悲涼,聽短檐籬角,翠禽啼斷。地北天南,歌怨闕相驚人遠。變了江聲,戲鼓龍舟,楚庭誰見?
閑夢蒲荷深淺,料碎碧殘紅,素鷗能管。笠澤茫茫,只亂迷心曲,舊城西畔。截竹吹云,重問訊白頭孤館。定有斜陽前路,爭將恨遣。
六禾丈即黎國廉(1870-1940年),字季裴,號六禾,是制迷名家,亦通詩詞。詹安泰另有《河傳·禾翁寄示夏夜聽雨之作余因繼聲》,也是懷寄六禾老人的,可見詹安泰與這位忘年交的誼情亦頗為深厚。
詹安泰的寄懷人詞,還有念想故鄉(xiāng)親人的,如《菩薩蠻·懷坪石用蒙盦韻》三首,所寫至親之情如手足可感。屬于寄懷的詞更有思悼逝世親友的詞作,如《思佳客·聞楊瘦子光祖客死普寧》和《南鄉(xiāng)子·悼張家璧》等,以詞作寄托哀思與懷念,所寫痛悼場景如在當前。
二、和作詞
詞人之間的唱和,是詞人的藝術交流方式,為詞的產(chǎn)生提供動力。和作通常用原作格律與韻腳,尤其是詞家的原作。例如詹安泰的《鷓鴣天·和蒙盦》:
肯向香紅蕩綠漪,玉樓消息鎮(zhèn)相欺。尋歡舊費千行淚,寫夢新傳六憶詞。
春去遠,雁來稀,獨憑宮樹聽蟬移。何年羅帶還雙綰,晨鏡臨窗與畫眉。1
原作者蒙盦,即陳運彰(1905-1955年),原名陳彰,字君漠,一字蒙安、蒙盦、蒙父,號華西,與詹安泰同鄉(xiāng)。原作描寫自己的身體“不耐嫩寒欺”,天涯“拼憔悴”,預估自己會先逝,故“托意頻歌十索詞”,與詞人為知音,以“漫證三生石”。而詹安泰的和作詞,上闋以為這等“肯向香紅蕩綠漪”“玉樓消息鎮(zhèn)相欺”,不信其身體如此虛弱,并謙稱以往所作只是為了“尋歡”,雖然也“費千行淚”,畢竟只是有如寫夢而“新傳六一詞”。下闋更開解道,隨著春寒遠去而夏至,還盼有望能夠相見,會在“何年羅帶還雙綰,晨鏡臨窗與畫眉”。詞人的情誼語意表達,不離詞的辭語物象和意境構造,遵循著詞的情感流露和藝術表達方式。
又如詹安泰的《玉樓春·戊子九日和蒙盦》:
籬頭乍見凌霜氣,病翼嘶風飛不起。人間作賦有遐心,山色橫云拋斷淚。
天涯省識秋憔悴,佳節(jié)憑誰謀一醉。多年紅影墮洪波,寒蝶清禽凝自媚。1
和作表達了與原作者同感秋憔悴,初意勸作賦以放逸遐心,后卻意欲同醉以歡心。這樣一唱一和的詞意運思,如同應答,所以有的篇什“和答”連用,如他有寫給夏承燾的《水調(diào)歌頭·和答瞿禪自廣州北歸見寄之作》,就是如此。
詹安泰用“和”題名的詞,還有不限于一對一的和答,屬于多人唱和,如《拜星月·七夕和禾丈、伯端、瑞京》2應是與三人唱和之作。其中,伯端即劉景唐(1887-1963年),一名劉景棠,字伯端,“番禺三家”之一。
另外,詹安泰用“和”題名的詞,不一定是與同時代詞人唱和,還有和前人詞作的,如《高陽臺·潮安除夜和韓子耕》就是和韓子耕詞《高陽臺·除夕》(《全集》不錄原作)3。
如果說,和作詞是詞人以詞作應答他人詞作的創(chuàng)作行為的話,詹安泰的和作詞還偶有“自度腔”的,并不一定都按原作押韻,如《被花惱·和紫霞翁自度腔》(《全集》沒收原作)。而且,同屬于“和”一類的詞作,又并不都以“和”題名,還有用“繼聲、賦報”等題名來表示唱和之意的,如《夜行船·郭介子篤士倚此調(diào)殊婉麗余因繼聲》二首、《高陽臺·郭介子篤士自蜀中倚聲見懷賦報》。試看后者全詞:
斷角吹春,昏鴉墜壘,離愁亂點蒼煙。背面回身,對床人隔重關。臨流誰惜青青鬢,自桃花羞見當年。剩吟箋,與喚清狂,絮夢遙天。
招攜待共峨眉雪,奈凌波步弱,齒臂盟堅(廿八年春,余將入蜀,旋留滇)。換羽移宮,飄歌荒水能言。鉤簾日夕猩紅涴,更何堪坐老哀鵑?莫情懸,西北樓高,正好閑眠。
這首“賦報”之作用的詞牌是《高陽臺》,他所賦報的原作詞牌是《三姝媚》4。
三、贈別偕游詞
為贈別而寫的詞作,應是事前之作;為偕游而寫的詞作,則屬事后之作。兩者都是文人交往之事的見證和藝術延申,是娛樂情誼的凝結(jié)和詩意表達。
詹安泰的贈別詞,可分送情與別情兩意。送情詞如《三姝媚·送人之廣右》和《念奴嬌·送鄭國基之任南洋》。后一首如下:
電輪飚起,看長空杯酒,放愁何地。汝自魚龍工變化,我已鬢星星矣。幽恨難埋,才名多誤,大夢真兒戲。青山如笑,狂歌飛上天際。
那得無限風流,舞裙游屐,蹴踏繁華碎。百萬香鬟齊下拜,一別可堪重記。慘極人寰,劫余身世,孰灑傷離淚。未須魂斷,十年霜刃初試。
這是送友人上任南洋外交使節(jié)的送別詞。前闋以輪船煙起,想象煙囪如酒杯噴放離愁,隨之感嘆友人如魚龍能變化升遷,而自己已有星星鬢白,自嘲自恃才名而多誤,卻以狂笑置之。后闋則想象友人在異邦的風流百態(tài),更引起詞人對自已身世的傷離感,繼而更想到十年后再相見所受時光的摧殘。全詞所表達的離別傷感意緒跌宕起伏。
送女子出嫁也是一種送別,所以《雙雙燕·丘陶常李貴蘭共事結(jié)褵賦贈》雖然小序不用“送”字,卻也屬于送別詞。
別情詞則是詞人為自己離開某人某地,感覺有所不舍而作的詞。由于詞在近現(xiàn)代已演變成較為高雅的文人藝術形式,所以,詹安泰的別情詞應當是寫給為其送別的文友的,如《長亭怨慢·將離潮安賦贈餞別諸友》:
算諳盡十年風露,世海茫茫,別程何許。掛眼蒼云,去來如笑亂蟬訴。夕陽高柳,分一半、天涯樹。畫角又聲聲,驀起落哀禽無數(shù)(時各地難民來潮者眾)。
凝佇,早心肝雜碎,夢破故家禾黍。青袍誤老,忍重覓玉嬌花步。便月影艷照歌尊,待它日看誰豪舉。怕容易飄零,休唱渭城朝雨。
此詞所寫別意較為復雜,落筆于十年所見生活的風露,質(zhì)疑此別程是否合適,感覺去來都“如笑亂蟬訴”,難以說清。雖有不舍,但聞畫角悲,驀落哀禽比之所見難民眾況,故而還是欲得一份贈別楊柳。雖然心情復雜碎亂,卻無意因卑微官職誤老,故強忍重尋覓嬌親而有此別程,同時仍祈愿著日后諸友中有能發(fā)達豪舉的,只是希望不要過分傷感于故人飄零離去。此詞將曲折難言而沉重的別意愁緒,用詞的方式表達出來。詹安泰“酷愛古典文學。十歲能詩,十三能詞,就學期間李冰若常有詩詞酬唱,后與夏承燾、龍榆生往來甚密,于詞大有進境。論詞主境界”[2]934,“每將家國身世之感寄寓其間,有著深邃的命意”[1]前言。
偕游則是有情誼的歡愉之事,因而偕游詞所表達的意緒,通常相應地較為輕松愉悅。詹安泰可能偕游不多,所以偕游詞只有《小重山·偕李品純?nèi)延挝屐`廟》和《繞佛閣·壬午三月偕黃葉游紫霞洞》兩首,都以較為輕松的筆調(diào)記實,寫所游所見,只是間或略加想象以點染,使敘事因有所飛思、想象而得以升華。
四、題畫詞
詹安泰不僅是詞學名家,還有很高的行書造詣,他的題書畫詞能夠為書畫增添意趣、提高價值,因而有不少人索求題詞。例如《永遇樂·仲琴丈屬題陳恭甫舊藏武梁石刻》:
靈劍飛霜,冤禽銜石,遺恨江表。黃土丹花,青閨紅淚,鬼母騰空嘯。白衣豪送,頭顱輕擲,感慨悲歌燕趙。自當年天留禍水,那關匕椎顛倒。
愁云萬疊,傷心重見,休問舞場圖貌。梁燕巢林,仙娥荷擔,(用《通鑒·宋紀》)說與旁人笑。古今一夢,山河睡去,裂肚斬袍誰吊。試呼喚英雄畫里,聽吟變調(diào)。
這是一首友人囑題舊藏碑刻的詞。詞中抒發(fā)了詞人對石刻經(jīng)歷蒼桑歷史變遷而得以重現(xiàn)的感慨,試圖構擬碑文所寫情景,以至想象回到碑文所寫現(xiàn)場與作者對話。不過,詹安泰更多的是遵友人所囑而直接題于畫圖的詞,如《天香·丁丑新秋為陳寥士題〈單云閣圖〉》《湘月·題林青萍母魏氏夜紡圖》《高陽臺·丹銘師命題王忘庵花卉圖卷》《丹鳳吟·高吹萬先生屬題〈風雨勘詩圖〉》《臺城路·再為高吹萬丈題〈風雨勘詩圖〉》《南歌子·為鶴丈題謝里甫畫》《聲聲慢·為慈溪洪太完題〈屺夢圖〉》《減字木蘭花·希白兄屬題所臨李長蘅畫軸》等詞作。從中可見,詹安泰生活于一個相當活躍的美術文化圈的氛圍之中。其中不乏名家畫作,例如《壺中天慢·題黎二樵簡山水立軸》:
江山如畫,剩畫圖無恙,畫人知否?草閣茅亭聊結(jié)構,壯抱奇情都付。帆影潮聲,蕉風嵐色,密絡騷魂住。閑愁誰管?廢筇來往今古。
夢斷玉檻瑤梯,哀蛩籬角,忍把相思鑄。早是危闌殘照里,倚遍亂蟬高樹。小坐紅棉,長歌水調(diào),還聽松梢雨。茶煙輕揚,綠琴癡想添補。
黎簡(1747-1799年)字簡民、未裁,號二樵,是清代嶺南四家之一,詩書畫印四絕。詹安泰題這幅山水立軸,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當時國家現(xiàn)實的破碎江山,故設問畫人知否惟“剩畫圖無恙”。然后細讀入畫,與閑適若愁的畫中人進行古今對話,質(zhì)言誰還會管顧閑愁?下闋更進一步進入畫中局部場景,把玩作畫的構思情緒,仿佛能夠從松梢雨聲,聽到長歌水調(diào),從茶煙輕揚聞到茶香,從而產(chǎn)生綠琴癡想。整首題畫詞的致思,由現(xiàn)實到細讀進入畫境,詞人生活的現(xiàn)實關切感,與畫人所作圖畫的超脫感,層層推進,形成鮮明的時代對比。
詹安泰還有《鷓鴣天·王顯詔畫冊,顯詔兼精音樂》《憶舊游·題陳高漢國樑〈半樓印稿〉》等詞作,是應邀對整部畫冊或整部詩集寫的題冊集詞,以詞的形象表達,概括畫冊詩集的風格、情緒印象,后者還兼及人的品性。
詹安泰另有一些囑題遺像的詞作,如《減字木蘭花·題王顯詔造象》和《聲聲慢·徐倬藩屬題其尊甫熾昌先生遺像》,以詞的形象表達形式,狀寫人物形象儀態(tài)以及品性,兼表敬悼之意。從中也可以看到,他對詞的文化功能及其相應的表達方式是有所思考和拓展的。
五、慶賀詞
詹安泰更以詞作用于喜慶之事,表達敬賀、敬仰或慶祝之意。
他表達慶賀之意的詞有賀壽之作,有給較親近而比自己年長者寫的,如《齊天樂·壽燕庭夫子六十生辰》,所言“安定人師,仲孺弟畜,幾見半生同調(diào)?!睅в型榷拷逯狻U舶蔡└薪o尊敬的前輩寫的壽詞,如《南樓令·于院長右任七十大壽》:
太華自巍峨。天風發(fā)浩歌。想當年躍馬橫戈??傻L流羊叔子,有椽筆,換群鵝。
七十今來過。樞廷飛碧螺。看人間饑溺如何?一笑掀髯還指使,重奠定,舊山河。
詹安泰所祝壽的于右任(1879-1964年,名伯循,字誘人,號髯翁,右任本為筆名)曾任國民軍聯(lián)軍副總司令、國民政府審計院院長兼監(jiān)察院院長,南社早期詩人,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一身,有《于右任先生文集》《于右任先生墨寶》《于右任先生詩集》等傳世。因于右任是陜西人,故壽詞落筆以西岳太華山隱喻,寫其早年文事風發(fā)浩歌,繼而躍馬橫戈,又以西晉滅吳戰(zhàn)略家、政治家、文學家羊祜(221-278年,字叔子)和文學士王珣(349-400年,字元琳,小字法護)所夢椽筆來比況,更以王羲之“換群鵝”的典故推重其書法功夫。后闋則有勸思之意:時右任70歲,雖有過五任妻子,卻身邊無人,因隨軍撤退經(jīng)廣州,作為民國政權中樞人物,仍有看少女(碧螺)的機緣,然而敢問如今如何看人間饑溺呢?還能一笑掀髯,重定舊山河乎?全詞先是表達敬仰之意,繼而宛轉(zhuǎn)表達望其三思而行的勸止之意。
詹安泰還有徑直表達敬仰意的詞作。如寫當代人的《減字木蘭花·題贈粵劇著名文武生羅品超》,稱贊他“允文允武”,臺上形象叱咤風云,又異樣溫存,而現(xiàn)實談吐卻平易“還如我輩人”。對偉人表達敬仰的詞則有《水調(diào)歌頭·紀念孫中山先生九十誕辰一九五六年》二首:
威望震寰宇,一代最人豪。痛心狐鼠群窟,國事亂糟糟??县撓戎扔X,誓掃千年帝制,激起萬狂濤。信有回天力,顛覆不崇朝。
示三民,頒五法,靖紛囂。欲師蘇俄,未遂撒手奈魂招。勛業(yè)當年誰繼,應恨腥紅血手,隔海鼓屠刀。儻來看此日,萬姓樂陶陶。
語笑曾親灸,俯仰見滄桑。胸羅萬象誰識,偶一吐光芒。某地某山某水,指點古今興廢,毫發(fā)不遺忘。欲借海紅日,來照此汪洋。
蓄短髭,攜手杖,氣軒昂。文韜武略,何限勖別雨操場。北上竟成永訣,回首紫金山麓,陵柏郁蒼蒼。前事休重省,家國正光昌。
前一首宏觀把握和表現(xiàn)孫中山先生的思想、精神,稱贊其歷史勛業(yè),唯“恨腥紅血手,隔海鼓屠刀”;后一首則刻畫孫中山的氣宇形象與行事風格,贊美其胸襟與韜略,并以蒼郁陵柏,敬獻以永訣的紀念。其中多用文句(如“某地某山某水、北上竟成永訣”等),也用成語,以表達莊重、直白的敬意。
與此相比,詹安泰為其本校慶典而作的詞,如《減字木蘭花·中山大學卅七周年紀念》和《清平樂·校慶喜賦》,則多以隱喻、象征表達稱贊之意。而他為國家、時代寫的贊詞,如《齊天樂·建國十年大慶喜賦一解》和《臨江仙·人民公社贊十一月七日》等,大概受當時新聞宣傳的影響,則兼用時事新聞詞語和白話文句入詞,頗有“老干體”的口吻。
從以上這些慶賀詞可以看到,詹安泰為具體人物所寫的慶賀詞,大體能夠保持他作詞的基本風格:“綿麗而有疏宕之氣、空靈之境及沉郁幽憂之思,家國身世之感,時寄于其間?!保?]934但是,應時事慶賀乃至因國家大事而作的詞,則往往只是因循詞的格律,而喜用時新的以至新聞的詞語,明顯離他的基本詞風較遠。
結(jié) 語
綜觀無盦先生的應事詞,其中涵蓋了寄懷詞、和作詞、贈別偕游詞、題畫詞以及慶賀詞等,體現(xiàn)出他實際上持有著“詞有所用”的作詞動機、觀念,所寫應事詞不僅僅是藝術地表達胸懷與思緒的形式。在動蕩、變化的時代,通過這些詞的實際寫作與交流,有效達到了與同時代懂詞的文人以詞神交,以詞交誼,以詞應事的目的。在詞作中,還表達了他對人事、世事的態(tài)度與評價,體現(xiàn)出他表達情誼、思緒的詞藝方式,并且在絕大多數(shù)詞作中保持著他自身較為穩(wěn)定的詞作風格,只是在后期極少(2-3首)應時應景作的慶賀詞中,較多受時新以至新聞的詞語影響,并以文句夾雜于詞的格律中,明顯遠離了他的基本詞風。
參考文獻:
[1]施議對.當代詞綜(壹)[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
[2]施議對.當代詞綜(貳)[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
A Tentative Study of Zhan Antai’s Ci Poetry
in Response to Events
TAO Yuan-ke
(Guangdong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Guangzhou,Guangdong,510050)
Abstract:The Complete Works of Zhan Antai contains his 298 ci poems. From the short prefaces of the ci poems,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65 pieces of ci poems with 59 titles created in response to events. These ci poems express artistically the ci poet’s friendship and thought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accounting for about 21.8% of all his ci poems. Although these ci poems take up only 1/5 of all his ci poems,which is a much lower propor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oportion of his poems on events in 1/2 of all his poems,they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sending remembrances,responses to other poets,bidding farewell to and travelling with friends,inscriptions on paintings,and congratulations. These poems demonstrate the poet’s attitude and evaluation towards human affairs and world events through the use of ci poems to make spiritual or social connections,and reflect Zhan Antai’s attitude towards the utility of creating ci poems in response to events: ci poetry is useful. Additionally,the poems showcase his artistic way of expressing friendship and thoughts.
Key words:Zhan Antai; The Complete Works of Zhan Antai; ci poetry in response to events; expression; usefulness of ci poetry
責任編輯 溫優(yōu)華
1按:六憶詞疑為六一詞。蒙盦原作《鷓鴣天》:“復閣回燈漾碧漪,薄羅不耐嫩寒欺。相逢漫證三生石,托意頻歌十索詞。春已老,漏初稀,愁腸九轉(zhuǎn)逐箏移。天涯一樣拼憔悴,斜月深顰斗淺眉?!?/p>
1蒙盦原作《玉樓春·櫻花詞為秦彥沖賦即題其介弟彥若所寫生扇》:“濛濛海色融花氣,困倚東風嬌欲起。無情有恨淺深紅,前葉移根新舊淚。 愁春已是拚憔悴,靜繞珍叢扶宿醉。饒它蝶使與蜂媒,看取輕盈添嫵媚?!?/p>
2可惜此首和作,雖然序中表明是和詞,但是在《無盦詞》中沒有附原作。
3[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八收有韓子耕詞《高陽臺·除夕》:“頻聽銀簽,重然絳蠟,年年袞袞尺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枝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春風,也知芳意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嬴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钡舶蔡┖驮~與此詞的用韻不同。
4此篇和作在《無盦詞》收有原作如下。《三姝媚》:“相思君信否?歷山亭溪亭,淪茗沽酒。解牽烏江,憶鳳城春漲,湘橋招手。紆紫拕青,奈俱到中年僝僽。碧血南州,佳氣西陵,笑啼雙湊。 聞道新來消瘦,有亂石排峰,倚聲消受。莫向西風,問往日親種,倦桃慵柳。最斷人腸,是未老還鄉(xiāng)時候。為報名城景物,笙簧依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