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朋輩教育工作是高?!按笏颊惫ぷ鞯挠行лd體,朋輩教育隊伍是高?!按笏颊斌w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按笏颊斌w系的縱深推進為深化朋輩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機。當前,高?!按笏颊斌w系中朋輩教育漸趨普遍,朋輩教育隊伍制度建設不斷建立完善,朋輩教育隊伍的主體構(gòu)成多元化,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及其選拔方式的評價整體較高。但是,高校朋輩教育工作尚處在初級發(fā)展階段,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在榜樣示范、教育培訓、管理使用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為了有效發(fā)揮朋輩教育工作在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積極作用,一是要把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全面嵌入高校“大思政”體系,二是要建立完善管理獎懲機制以確保高校朋輩教育者的榜樣示范,三是要建立完善引領激勵機制以強化高校朋輩教育者的內(nèi)生動力,四是要建立完善教育培訓機制以提升高校朋輩教育者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高校;“大思政”體系;朋輩教育;隊伍建設
近年來,隨著高校“大思政”工作體系的推進完善,朋輩教育正在逐步深入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之中,在推動大學生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產(chǎn)生積極影響。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朋輩教育,既是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內(nèi)在要求的具體實踐,也是構(gòu)建有效協(xié)同體制機制內(nèi)在要求的具體實踐。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部分高校根據(jù)中央精神,把高校朋輩教育隊伍納入高校思政師資隊伍,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較好成效。在朋輩教育過程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學生稱之為朋輩教育者。所謂朋輩教育隊伍建設,就是指在實施朋輩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大學生朋輩教育者的選拔、培訓、管理、獎懲、使用的系統(tǒng)性活動和機制性工作。[收稿日期:2024-8-10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2023年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研究”(項目編號:23KDA002)、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度規(guī)劃課題“青年公益人才培養(yǎng)研究”(項目編號:2022GHZD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會杰,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組織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鄧希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青年觀、青年政策。
在工作實踐中,一些高校稱這些朋輩教育者為朋輩導師、副班主任、助理輔導員等等。]本文基于
高校學生的日常視角,全面了解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基本情況,深入分析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問題及成因,提出加強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以期不斷提升朋輩教育隊伍整體素質(zhì)和提升朋輩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實效。
一、高?!按笏颊斌w系中朋輩教育及其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同齡群是社會成員社會支持體系的重要方面,青春期的青年更受同齡群的影響,同齡群體是青年發(fā)展中的“重要他人”,地位和作用已經(jīng)超越家長和老師,新時代青年在這方面體現(xiàn)更加明顯。在新時代高校學生的時空環(huán)境中,他們更多的是與同齡群進行互動交流、相互影響,彼此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專業(yè)視野、理論視角等方面互嵌現(xiàn)象明顯。朋輩的相互影響尤其是主動形成黨領導下的朋輩教育,在新時代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彰顯。
(一)高校“大思政”體系中朋輩教育的功能日益突出
持續(xù)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確保大學生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也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戰(zhàn)略要求。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大思政課”要善用之,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 杜尚澤:《“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xiàn)場觀察),《人民日報》,2021年3月7日。]高?!按笏颊斌w系正日益成為加強和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其主要內(nèi)涵就是實現(xiàn)“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版,第196頁。]全員育人即指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主體都是教育主體,大思政教育主體呈現(xiàn)多元性、多樣性、多維性等特征。高校“大思政”體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既包括思政課教師及輔導員等專職人員,也包括有關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及高校學生等符合一定條件的兼職人員。全過程育人即指思想政治教育時間的連續(xù)性、一致性、可持續(xù)性。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既貫穿高校學生政治學習和專業(yè)學習的每一堂課,又貫穿高校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時間節(jié)點。全方位育人即指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全覆蓋和思政教育全流程的廣覆蓋。高?!按笏颊斌w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既包含宏觀上學校、家庭、社會空間的統(tǒng)一,也包括微觀上高校內(nèi)部課堂內(nèi)外空間的統(tǒng)一。朋輩教育是同齡群的學生群體之間通過談心談話、指導幫扶、經(jīng)驗分享等直接方式,或者通過榜樣示范、群體壓力、路徑模仿等間接方式,以一方為主或雙方相互均衡影響的教育過程。一直以來,朋輩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得到了運用并取得了成效,主要表現(xiàn)為朋輩教育有利于增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利于發(fā)揮優(yōu)秀青年的榜樣示范作用、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校園氛圍,有利于補充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潘愛華:《朋輩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第20期。]當前,在高校“大思政”體系中,通過利用學生朋輩群體的年齡、經(jīng)歷、感情和時空等固有優(yōu)勢實施朋輩教育,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延長思想政治教育時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二)高?!按笏颊斌w系中朋輩教育作用凸顯與朋輩教育隊伍建設日益迫切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定主體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離開了一定的主體,就不可能有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盵 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93頁。]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就是通過主體活動影響客體行為的過程,是促進社會成員形成、鞏固、轉(zhuǎn)變、強化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的社會過程。社會成員的認知和行為是在社會互動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習和模仿后形成的,影響個體學習效果的程度取決于被模仿者的特征和成就,以及受教育者所能體察到的模仿行為的后果。青年思想政治活動的教育主體,更多的是發(fā)揮“重要他人”的作用和影響?!爸匾恕笔乔嗌倌陼r期價值觀念、規(guī)范意識、生活方式、行為模式等最直接的參照和最重要的來源。青少年成長的走向受到家長、老師和同伴的直接影響,幼兒期以家長為主,學齡期以教師為主,青春期以同伴為主。[ 鄧希泉:《做好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他人”》,《中國教育報》,2018年7月4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相關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高中生同伴支持最高(平均分3.23),其次是父母支持(平均分2.98),教師支持最低(平均分2.65)。[ 趙霞:《陷入“谷底”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基于中美日韓四國的比較》,《中國青年研究》,2022年第9期。]作為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朋輩教育,必然擁有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就是由高校學生擔任的朋輩教育者。高?!按笏颊崩砟顝娬{(diào)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多元性、多樣性、多維性,但這些特性是基于一定的限制條件,就是通過篩選制度確定能夠發(fā)揮榜樣示范和言傳身教教育影響的朋輩教育者。觀察學習、模仿內(nèi)化機制是朋輩教育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機制,朋輩教育對象通過觀察、學習、模仿、內(nèi)化朋輩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朋輩教育者的學習成績、個人品行、榮譽獎勵等特征和成就影響朋輩教育對象的學習效果。但是,朋輩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缺乏優(yōu)質(zhì)培養(yǎng)機制[ 李一潔:《朋輩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年第2期。]、選拔和考核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周強:《基于朋輩教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第5期。],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朋輩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發(fā)揮。
(三)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實踐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關鍵在于是否具有主體性?!盵 駱郁廷:《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客體及其相互關系》,《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2年第4期。]朋輩教育者作為高?!按笏颊斌w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其隊伍建設的核心目標就是強化主體性,即真正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主體力量。朋輩教育者作為高校全員育人中的主體力量,與教職員工主體性建設具有一致性;更重要的是,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與主體的統(tǒng)一,又具有其特殊性,這就要求朋輩教育者的主體性建設要從四個主要方面予以重點推進。一是強化主動性。朋輩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主體力量從客體中甄選出來并嵌入主體之中的,需要經(jīng)歷一個由客體轉(zhuǎn)為主體的思想轉(zhuǎn)變、認識轉(zhuǎn)變、行為轉(zhuǎn)變、效果轉(zhuǎn)變、反饋轉(zhuǎn)變的鏈式轉(zhuǎn)變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從被動狀態(tài)轉(zhuǎn)為主動狀態(tài),就是要求朋輩教育者能積極主動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強化主導性。朋輩教育者是從外圍嵌入思想政治教育
傳統(tǒng)主體之中的,朋輩教育者的任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師或輔導員安排分配的,這就要求朋輩教育者克服依賴心理或任務心態(tài),擺正自身的工作位置,明確自身的教育主體地位,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履行思想政治引領的主導職責。三是強化創(chuàng)造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工作難度大、工作過程長、工作影響因素多的復雜工作,需要思想政治主體針對客體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策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針對不同教育對象和工作環(huán)境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四是強化超越性。朋輩教育者正處在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雖然在某些方面比同齡人實現(xiàn)了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但還存在某些方面的弱點、不足、缺陷,不可避免具有自身局限。朋輩教育者就需要認識自身局限、克服自身局限、超越自身局限,在實施朋輩教育過程中堅持教學相長,在促進他人發(fā)展過程中也促進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能力實現(xiàn)升華和超越。
二、高校朋輩教育工作及其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及進展
自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越來越多的高校在“大思政”理念指引下積極開展朋輩教育工作和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朋輩教育的總體實踐和研究成果尚處在局部探索和局部研究階段,亟需從全國層面對朋輩教育的總體現(xiàn)狀、進展、不足進行調(diào)查研究,以利于高?!按笏颊斌w系的總體推進和取得更好實效。
(一)調(diào)查實施過程和調(diào)查訪談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以在讀全國本科生為調(diào)查對象,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訪談法、典型事例分析法三種主要研究方法來收集研究資料,回收有效調(diào)查問卷3069份,與12名在讀本科生進行深度訪談,對20余所已經(jīng)開展朋輩教育的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2023年1月,課題組對東、中、西部11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進行在線問卷調(diào)查。11所高校分布的省份分別是東部地區(qū)3所(北京1所、山東1所、浙江1所)、中部地區(qū)5所(河南4所、安徽1所)、西部地區(qū)3所(廣西1所、陜西1所、貴州1所)。從調(diào)查對象的基本屬性看,男性在校本科生共1179人,占比38.4%;女性在校本科生1890人,占比61.6%。大一學生1286人,占比41.9%;大二學生1071人,占比34.9%;大三學生572人,占比18.6%;大四學生89人,占比2.9%;其他年級學生51人,占比1.7%。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191人,占比6.2%;共青團員2461人,占比80.2%;群眾402人,占比13.1%;其他政治面貌學生15人,占比0.5%。2023年1月至3月,課題組通過方便抽樣方式,與8所高校(北京2所、天津1所,河北3所、武漢1所、四川1所)12名在讀本科生進行了結(jié)構(gòu)式深度訪談(見表1)。
(二)高校朋輩教育工作的開展與隊伍構(gòu)成
高?!按笏颊斌w系中朋輩教育工作處在新的發(fā)展機遇期。20世紀60年代,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開始關于朋輩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尤其是在朋輩心理咨詢服務方面,美國高校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朋輩互助員的培訓、選拔和評估標準。[ 許占魯、任少波:《高校朋輩榜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基于杭州市九所高校大學生的調(diào)查分析》,《復旦教育論壇》,2016年第4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以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為切入口,開展了朋輩教育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隨后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教育實踐和學術研究。新世紀初,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急劇擴大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力量不足,一些高校就采取甄選高年級學生作為助理輔導員等工作方式來予以彌補。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jié)合”的工作原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登錄自教育部網(wǎng)站(http://www.moe.gov.cn/ 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1_3939.html)。]“自我教育”的內(nèi)在意蘊,必然包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這從政策層面直接推動了高校朋輩教育工作的生成和推廣。新時代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diào)“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原則和“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jié)合、數(shù)量充足、素質(zhì)優(yōu)良的工作力量”的隊伍建設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登錄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網(wǎng)站(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這為新時代如何更好發(fā)揮朋輩教育作用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工作遵循,也為加強朋輩教育隊伍建設提供了新的契機。例如,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開展的“啟明星”工程,在實踐中培養(yǎng)、在活動中鍛煉,初步形成了持續(xù)穩(wěn)定、德才兼?zhèn)洹⒔犹嬗行虻膬?yōu)秀朋輩隊伍,通過開展宣講、座談等各級各類主題活動,產(chǎn)生了良好的育人實效。[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堅持共同締造與朋輩教育有機融合,深入實施“啟明星”工程》,登錄自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wǎng)(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40320/1742145.shtml)。]
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朋輩教育開展較為普遍。調(diào)查顯示,53.7%的大學生認為所在高校開展了朋輩教育,10.5%認為沒有開展朋輩教育,還有35.7%表示不清楚。大學生對朋輩教育在“大思政”中的作用持積極肯定態(tài)度,85.3%認為有必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朋輩教育。課題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朋輩教育隊伍角色主要包括助理輔導員、助理班主任、朋輩導師等。從隊伍構(gòu)成看,朋輩教育者以高年級大學生為主,承擔的社會角色多元。通過分析多所已經(jīng)開展朋輩教育的高校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由高年級的大學生擔任朋輩教育者是主要做法,即由高年級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影響低年級的學生,這些朋輩教育者既有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也有研究生。例如,北京理工大學求是書院在2024級朋輩導師選聘的對象既包含高年級的本科生,也包含研究生,同時對選聘對象的政治素質(zhì)、學習成績、溝通能力等也作出了要求。[《求是書院2024級朋輩導師選聘》,登錄自北京理工大學求是書院官方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Mzg2OTcyODQxNQ==amp;mid=2247528217amp;idx=1amp;sn=36376f2091aa4f364d17c5c71b862e5camp;chksm=cfa02fe5d02b8540d10cba31c9d46a136cda2cce0f6045881e9788b49ddeabe18992c945dc67amp;scene=27)。]不同高校、不同院系對朋輩教育者賦予不同的教育者角色,主要發(fā)揮引領者、示范者、陪伴者、說服者、交流者、聆聽者等教育主體的作用。
(三)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制度建設進展及其效果
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制度和機制不斷建立完善。制度建設是高校朋輩教育隊伍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調(diào)查顯示,70.1%的大學生表示所在學校具有朋輩導師選拔制度,73.6%表示所在學校具有朋輩導師培訓制度,67.9%表示所在學校具有朋輩導師獎懲制度。通過分析多所已經(jīng)開展朋輩教育的高校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新時代高校朋輩教育隊伍的選拔制度、培養(yǎng)制度、管理制度等關鍵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涌現(xiàn)出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高校。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制定了《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學習共同體(學業(yè)朋輩導師)實施辦法(試行)》,詳細規(guī)定了朋輩導師的選聘程序與條件、培訓、管理與考核等要求。[《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學習共同體(學業(yè)朋輩導師)實施辦法(試行)》,登錄自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飛揚網(wǎng)(https:// feelyoung.xmu.edu.cn/info/1017/7023.htm)。]在選拔程序方面,規(guī)定了按照學生報名、資格審查、學院公示等程序。在選拔條件方面,規(guī)定了二年級及以上的在讀本科生、思想素質(zhì)過硬且未受到過紀律處分、學習成績優(yōu)秀及有班干部經(jīng)歷者、黨員等優(yōu)先考慮等條件。在培訓制度方面,規(guī)定了朋輩導師需參加學院組織的教學培訓、學術交流等相關活動。在管理考核方面,規(guī)定了朋輩導師的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時長,且加強朋輩導師日常管理和質(zhì)量監(jiān)督,實行過程管理、動態(tài)調(diào)整,每學年對朋輩導師進行綜合考核。北京理工大學學工部出臺《北京理工大學朋輩導師工作規(guī)范》,對朋輩導師的選拔培訓、管理監(jiān)督及考評激勵等作出詳細規(guī)范。[《學生工作部關于印發(fā)〈北京理工大學朋輩導師工作規(guī)范〉的通知》,登錄自北京理工大學明德書院網(wǎng)站(https://mingde. bit.edu.cn/docs/2023-07/68742a27d6f14dc7995ff05b96595c84.pdf)。]在選拔條件方面,要求政治立場堅定,在學業(yè)成績、科技創(chuàng)新、社會工作、志愿公益、文藝體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的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擔任。在培訓培養(yǎng)方面,建立了常態(tài)化朋輩導師培訓機制,規(guī)定每年組織不少于兩次朋輩導師工作培訓,指導朋輩導師開展育人工作。在管理考核方面,規(guī)定了每學年末對朋輩導師進行工作考核,考核結(jié)果設為“優(yōu)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對考核“優(yōu)秀”者進行獎勵,對考核“不合格”者進行調(diào)整。
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高校朋輩教育及其隊伍建設持滿意態(tài)度。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對保障朋輩教育成效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調(diào)查顯示,90.8%的大學生對所在高校開展的朋輩教育持滿意及以上的態(tài)度,訪談學生在評價所在高校開展的朋輩教育時表示,“總體評價是感覺挺好的。學校組織的一些朋輩教育活動的目的是促進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朋輩導師和我們的年齡相仿,所思考和關注的問題也較為相似,更容易激發(fā)朋輩導師和同學之間的共鳴,從而引導同學們向朋輩導師學習看齊。”(Z1)大學生對朋輩導師的選拔方式也持滿意態(tài)度。調(diào)查顯示,89.8%的大學生對所在高校開展的朋輩教育的選拔方式持滿意及以上態(tài)度,朋輩教育者的選拔方式也獲得了接受訪談大學生的廣泛認可?!拔覀儗W校的朋輩教育者是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進行的。由本人自愿報名后,經(jīng)過初審、答辯、宣講等步驟選拔。我對現(xiàn)有的產(chǎn)生形式比較滿意。因為在選拔過程中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進行。通過公開選拔可以找到擁有正確思想政治意識和較高專業(yè)素質(zhì)的朋輩教育者。”(W1)“我們學校的朋輩教育者一般是通過公開選拔產(chǎn)生。要選拔某崗位人選,先由符合條件的同學自愿報名,然后組織線上或線下會議,每位報名人員進行自我推薦,有時還會有教師提問、報名學生答辯環(huán)節(jié),然后班級里其他同學進行投票,最終根據(jù)票數(shù)決定人選。我對現(xiàn)有的產(chǎn)生形式比較滿意。因為公開選拔是流程公開、結(jié)果公平的,同學們一般都認可投票結(jié)果,這樣推選出來的朋輩教育者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工作比較好開展?!保╓3)
在朋輩教育者選拔方式的滿意度方面,除性別外,不同年級、政治面貌和學生干部身份的群體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見表2)。在性別方面,男、女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的選拔方式持“滿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88.8%和90.5%,但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在年級方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學生持“滿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93%、88.4%、86.2%和84.5%,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隨著年級上升但滿意度下降,年級與滿意度之間呈負相關關系。其中的原因可能與朋輩教育者在同齡群客體面前的比較優(yōu)勢有關。大一、大二的新生處在高校適應的過渡期,大三、大四的朋輩教育者在他們面前具有明顯的比較優(yōu)勢,但到大三、大四以后的比較優(yōu)勢就相對較弱。在政治面貌方面,群眾、共青團員、黨員身份的大學生持“滿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94.4%、89.4%和86.6%,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說明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選拔方式的滿意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群眾身份的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選拔方式的滿意度最高。該現(xiàn)象可能與大學生社會參與的能力有關。一般來講,社會參與能力越強的大學生其對參與程序、規(guī)則和標準等要求就越高。黨團員大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優(yōu)秀分子,其社會參與能力和意識普遍高于一般大學生。在朋輩教育者選拔作為大學生社會參與的具體實踐過程中,黨團員大學生無疑會對選拔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干部身份方面,院系級、校級、班級學生干部身份的大學生持“滿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91.6%、90.8%和89.9%,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說明不同干部身份的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選拔方式的滿意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院系級學生干部身份的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選拔方式的滿意度最高。該現(xiàn)象可能與朋輩教育者隊伍構(gòu)成有關。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高校朋輩教育者選拔主要是依托院系開展的,優(yōu)秀的院系學生干部是所在院系朋輩教育者隊伍構(gòu)成的主要來源。因此,院系級學生干部身份的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的選拔方式更為滿意。
(四)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社會評價
高校“大思想”體系中的朋輩教育者獲得大學生的廣泛認可。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的評價是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重要導向和參考依據(jù)。當前,大學生對朋輩教育者的滿意度和認可度較高。調(diào)查顯示,大學生對身邊的朋輩教育者持“滿意”及以上評價的比例為90.8%,接受訪談的大學生也給予較高評價?!皩τ诮佑|過的朋輩教育者,我的評價是他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都很好,有組織性、及時性,同時也有責任感。他們能夠很好地注重學生們的發(fā)展,能夠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Z1)“在大學生活中,我遇到也接觸過很多朋輩教育者,我對他們印象都非常好,他們在我腦海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朋輩教育者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我覺得他們都非常優(yōu)秀,綜合能力也非常強,他們在生活中都樂于助人,充滿激情,在同學朋友遇到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一定會竭盡所能幫助同學朋友解決他們的困難。他們心懷集體,總是樂于奉獻自己來幫助集體,他們希望自己所在的集體越來越好?!保╓2)
從不同群體看(見表3),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群體在滿意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但在性別、政治面貌、干部身份等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具體來看,在年級方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學生持“很滿意”評價的比例分別為74.6%、65.2%、59.4%和55.6%,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現(xiàn)出隨著年級上升而滿意度下降的負相關關系。該現(xiàn)象與大學生對朋輩教育的認知程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講,人們對某一事物的認知程度、了解程度越高,對其要求就越高。對于剛?cè)雽W不久的大學生,對于朋輩教育者普遍懷著一顆崇拜的心理去看待。隨著年級增高,他們對朋輩教育者有了更多的認識,并結(jié)合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對其有了更多的批判性反思。如果他們對身邊的某些朋輩教育者具有不好的印象和體驗,那么他們就會對朋輩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批評。在政治面貌方面,群眾、共青團員、黨員身份的大學生持“滿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94.0%、90.2%和85.7%,雖然有一定差異,但并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在干部身份方面,院系級、校級、班級學生干部身份的大學生持“滿意”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92.0%、90.6%和90.9%,也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三、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發(fā)展階段看,高?!按笏颊斌w系中的朋輩隊伍建設整體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部分高校雖然探索試驗了較長時間,但都處于各自為戰(zhàn)的狀態(tài),未能形成區(qū)域甚至全國相對統(tǒng)一的制度設計和發(fā)展模式,這就導致高校朋輩隊伍建設存在諸多不足。
(一)朋輩教育者的榜樣示范有待增強
示范效應是朋輩教育者最鮮明、最主要的功能。榜樣示范是個體觀察學習的重要方式。通過發(fā)揮優(yōu)秀朋輩的榜樣示范作用,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重要途徑。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33.8%的大學生認為當前朋輩教育者榜樣示范作用不明顯,有接受訪談的大學生對身邊的朋輩教育者表示不滿,主要源于朋輩教育者功利性明顯,嚴重制約榜樣示范作用的發(fā)揮?!暗且灿猩贁?shù)人工作態(tài)度不端正,成效低,是因某些激勵性政策或者功利性目的而去參與朋輩教育工作,比如給自己增加學分,想在領導老師面前表現(xiàn)自己,或者滿足自己的某些虛榮心等等情況也都存在,很難
把他們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保―4)“其實現(xiàn)在高校的許多朋輩教育者大多都是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而已。除了學習成績之外,他們在其他方面并不能起到榜樣作用。我所接觸到的朋輩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很一般?!保╖1)這一問題主要根源于部分大學生奉行實用主義或犬儒主義,把朋輩教育者的角色當成換取個人學分、獎勵、機會等的工具,必然導致該角色的內(nèi)容和功能異化,難以發(fā)揮朋輩教育者的榜樣示范功能,甚至可能產(chǎn)生嚴重的負作用。
(二)朋輩教育者的教育培訓比較薄弱
任何一項工作技能的獲得,都需要適當?shù)慕逃嘤枴U{(diào)查顯示,33.1%的被調(diào)查者認為當前朋輩教育者普遍缺乏工作技能,訪談對象也指出朋輩教育者工作技能缺乏。在溝通交流能力方面,“現(xiàn)在朋輩教育所存在的一個通病其實就是朋輩的經(jīng)驗方法技巧等受制于個人表達能力無法與傾聽者之間形成有效的溝通,從而導致朋輩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保╕2)“學業(yè)幫扶上,很容易會聽到‘這你都不會’‘這么簡單的問題’等帶有歧視性的語句,很容易對受教育者產(chǎn)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W1)在教育方法和能力方面,“朋輩教育者不懂創(chuàng)新朋輩教育方式方法,枯燥的說教是主要方式,形式大于內(nèi)容或者工作形式化,更為重要的是不懂如何了解受教育者即周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懂如何更好地調(diào)動他們接受教育的積極性?!保↙1)定期對朋輩教育者進行教育培訓,是朋輩教育者時刻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內(nèi)在要求。在調(diào)研中,接受訪談的大學生普遍認為應加強朋輩教育者教育培訓工作?!芭筝吔逃咭彩莿偵蠉彽膶W生,對于這塊的學習屬于空白的,應加強朋輩教育者的定期培訓。促使他們在每一次的培訓中反思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的思想,做到知行合一?!保╓2)“因為部分朋輩教育者存在缺乏專業(yè)知識、服務意識淡薄、金錢利益觀扭曲、官本位思想濃厚等問題,定期對朋輩教育者進行培訓,有助于提高朋輩教育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服務意識。因此對朋輩教育者進行定期培訓往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Z1)
(三)朋輩教育者的管理使用有待規(guī)范
提升朋輩教育實效,需要加強對朋輩教育者的科學管理。朋輩教育者是由高年級學生組成的教育人員,他們既充滿工作激情,也會遇到事情有時容易急躁或沖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是大學生,大學生和朋輩教育者年齡相仿、又具有類似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二者之間既能很便利地拉近關系,也很容易針對不同的視角和理解發(fā)生沖突——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當代大學生對榜樣崇拜的消解,他們更傾向于平等和尊重。調(diào)查顯示,31.4%的大學生認為當前朋輩教育者缺乏工作積極性、主動性,21.1%認為朋輩教育者工作態(tài)度不好、高高在上,24.5%認為朋輩教育者工作效果不好。因此,加強朋輩教育者管理非常必要。在調(diào)研中,接受訪談的大學生也普遍認為應加強對朋輩教育者的管理。“我認為應該建立針對朋輩教育者的獎懲制度,在獎懲
制度下一方面能夠起到警戒作用,另一方面能夠起到激勵作用,從而在約束教育者的同時保證教育者得到一定的回報。我相信所有去競選、申請朋輩教育者的同學初心都是好的,但是在擔任某些職務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工作上的紕漏,或者只幫親近的人辦事,甚至將有些權力作為自己獲取利益的手段,有點夸張,但很貼切。”(W3)“針對朋輩教育者建立獎懲制度,能夠激發(fā)朋輩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獎勵制度是對優(yōu)秀朋輩教育者的肯定,有利于在朋輩教育者中樹立榜樣,激發(fā)其他朋輩教育者的熱情。但獎懲制度也要注意把握適度原則。要防止因為獎勵過高而使得朋輩教育者產(chǎn)生功利心,防止因懲罰過重引起學生不滿、降低對朋輩教育的參與熱情?!保―1)
四、推進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2024年7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共建高?!按笏颊斌w系 推動高校共青團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實施意見》,高校“大思政”體系建設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為朋輩教育工作機制和隊伍建設帶來新的契機。為推動朋輩教育在高?!按笏颊斌w系中更好發(fā)揮作用,結(jié)合朋輩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和主要不足,本文建議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把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全面嵌入高?!按笏颊斌w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該是全方位的,要“發(fā)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立德樹人協(xié)同效應”。[ 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第197頁。]高校朋輩隊伍建設應機制化地納入高校“大思政”體系之中,在高校“大思政”體系的頂層設計和制度構(gòu)建之中統(tǒng)籌考慮、統(tǒng)一規(guī)劃、共同作用。具體來說,一是適時出臺國家層面關于朋輩教育的專項制度。當前,部分高?;蛟合堤剿鞒雠_了一系列關于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包括選拔制度、培訓制度和管理制度等,這些制度為建立高素質(zhì)的朋輩教育隊伍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提供了制度保障。但這些制度還不夠規(guī)范,如調(diào)研中有大學生反映在選拔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習成績的問題等。此外,更多的是高校自發(fā)開展朋輩教育,沒有及時上升為機制運行和制度保障。為了進一步深入推動高校開展朋輩教育及加強朋輩教育隊伍建設,需要從國家層面適時出臺具有指導性和規(guī)范性的專項制度。二是各高校應繼續(xù)探索完善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在國家層面高校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相關制度尚未出臺的情況下,各高校應結(jié)合自身工作實際,基于朋輩教育的內(nèi)在邏輯和規(guī)律,圍繞建立高素質(zhì)朋輩教育隊伍的目標,廣泛聽取教師及大學生等意見建議,在總結(jié)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持續(xù)完善朋輩教育隊伍建設的選拔、管理和培訓等制度。
(二)建立完善管理獎懲機制以確保高校朋輩教育者的榜樣示范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素養(yǎng)提出六個方面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 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第187-190頁。]這是朋輩隊伍建設的根本遵循。對朋輩教育者的素養(yǎng)要求來看,是要以提升和強化朋輩教育者的榜樣示范作用為基本要求。一是明確嚴格的選拔標準,包括學習成績、思想政治素質(zhì)、溝通能力、耐心和同理心等;應公開選拔流程,確保選拔公開透明,并讓學生代表參與選拔過程。二是要根據(jù)高校朋輩教育實際工作的需要,及時調(diào)整朋輩教育隊伍的年級結(jié)構(gòu)、專業(yè)結(jié)構(gòu)、性別結(jié)構(gòu)等,不斷優(yōu)化朋輩教育隊伍構(gòu)成,確保形成朋輩教育隊伍的集體榜樣地位。在年級結(jié)構(gòu)上,要以高年級大學生為主;在政治面貌結(jié)構(gòu)上,要以具有黨員或共青團員身份的大學生為主;在學生干部身份上,要以院系級的學生干部為主;在同輩教育者作用時空方面,要以大一、大二為重點。三是要完善朋輩教育者的工作考核機制,引導朋輩教育者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定期實行院系相關領導、教師、學生、自我等多主體綜合考核,從而形成有效的工作控制和監(jiān)督機制??己吮仨毥⒃诠焦幕A上開展,在考核中體現(xiàn)民主,并真正實現(xiàn)鼓勵進取的考核功能。對于考核不合格朋輩教育者,除進行一定的教育外,要及時調(diào)整出朋輩教育隊伍。四是強化朋輩教育者過程管理。所在院系應設置意見箱,及時掌握大學生提出的意見建議,對于違反有關法律或紀律的朋輩教育者,或者在言行存在不當?shù)呐筝吔逃?,應及時調(diào)整。
(三)建立完善引領激勵機制以強化高校朋輩教育者的內(nèi)生動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精神創(chuàng)造和價值引領的復雜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精神素養(yǎng)和內(nèi)在動力處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發(fā)展的內(nèi)生動力。”[ 習近平:《攜手共命運 一起向未來——在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2年1月26日。]擁有強勁的內(nèi)生動力,是高校“大思政”體系中朋輩教育者充分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基礎和前提。一是要通過制度賦權朋輩教育者的正式身份,引導朋輩教育者強化身份意識,不斷提升榜樣示范性。朋輩教育者要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就必須強化自我對“教育者”身份的認同,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提升榜樣示范性。同時要激勵更多大學生積極承擔朋輩教育者角色,擴大朋輩教育者的覆蓋面,實現(xiàn)參與主體的多元性、豐富性。二是建立完善朋輩教育者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參與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課“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信心問題?!盵 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第184頁。]朋輩教育者的四個自信,是要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得到更好鞏固和強化,要給朋輩教育者更多參與學校、院系相關工作的機會,使他們更加全面了解學校院系相關工作,更加強化對本校本院系的發(fā)展信心和個人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信心。三是建立完善獎勵機制以激發(fā)朋輩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盵 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第186頁。]要使朋輩教育者在服務他人中有更大的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應把其工作成效納入評獎評優(yōu)、入黨入團、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綜合評價體系,推動朋輩教育者在助人自助中實現(xiàn)更好的成長發(fā)展。
(四)建立完善教育培訓機制以提升高校朋輩教育者的綜合素質(zhì)
確保高校朋輩教育者在同齡群體中的全面比較優(yōu)勢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比較優(yōu)勢,這就需要建立完善教育培訓機制。一是建立完善培訓內(nèi)容體系。高校宜把政治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作為朋輩教育者培訓的主要內(nèi)容,切實提升朋輩教育者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教育水平。二是建立完善教育培訓經(jīng)費保障機制。把朋輩教育者教育培訓經(jīng)費納入高校經(jīng)費預算,撥出???,保證資金來源。三是建立完善教育培訓質(zhì)量保障機制。對朋輩教育者培訓內(nèi)容、培訓形式、培訓過程、培訓結(jié)果進行科學評價,并依據(jù)評價改善和提高培訓工作。四是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各高校宜結(jié)合工作實際,聚焦朋輩教育者教育培訓目標,綜合線下培訓和線上培訓、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等形式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提升培訓效果。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eer Education Team In the System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Huijie"" Deng Xiquan
Abstract:Peer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eer education tea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epening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epening peer education. Currently, peer education in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peer education team system is constantly being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peer education team is diversified, and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high overall evaluation of peer educators and their selection methods. However, pe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peer education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more prominent in the aspects of example demonstr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use, etc.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peer education in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peer education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ully embedded in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cond, the management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o ensure the example demonstration of peer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rd, the guidance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o strengthen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peer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ourth,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eer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 peer education;team construction
責任編輯" 紀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