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法莫替丁片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胃腸激素水平、食管壓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武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0例GERD患者,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加用法莫替丁片治療,兩組均連續(xù)服用8周,治療后隨訪3個月。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水平、食管測壓水平及反酸、燒心、食欲不振、胸骨后疼痛癥狀評分變化。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相較于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胃動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顯著升高,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食管上括約?。║ES)靜息壓、食管下括約?。↙ES)靜息壓及濕咽成功率均顯著升高,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反酸、燒心、食欲不振、胸骨后疼痛癥狀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lt;0.05);服藥后3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研究組患者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GERD患者運用法莫替丁片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能夠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保護胃腸黏膜,改善腸胃功能,療效確切。
【關鍵詞】胃食管反流病 ; 法莫替丁 ; 奧美拉唑 ; 胃腸激素
【中圖分類號】R5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9.014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9.046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臨床的一種常見疾病,該病主要是由于胃食管腔大量接觸或暴露胃液導致胃食管反流,致使黏膜受損的一種消化內科疾病。GERD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反酸,燒心是其典型癥狀,燒心主要是指患者胸骨后的灼燒感,而反流則是胃內容物有向咽部和口腔涌動的感覺[1],以上癥狀在GERD癥狀表現(xiàn)中的占比超過50%,同時還伴有上腹痛、上腹的灼燒感及噯氣等[2],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致使患者食欲不振,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食管狹窄并累及呼吸系統(tǒng)。目前臨床多采用抑酸藥、促胃動力藥物治療GERD,但長期單純或過量應用會對肝臟、神經系統(tǒng)等產生影響,且會出現(xiàn)惡心、上腹痛等不良反應,致使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不理想[3]。法莫替丁是一種組胺H2受體拮抗劑,同樣具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因此經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卓 - 艾綜合征的治療。為了探究GERD更好的臨床用藥方案,本次研究旨在觀察法莫替丁片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胃腸激素水平、食管壓力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武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GERD患者70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9、16例;年齡24~72歲,平均(48.56±4.29)歲;病程0.6~4年,平均(2.50±1.21)年;內鏡診斷分級:A級11例,B級12例,C級12例;BMI 20~26 kg/m2,平均(22.56±1.57) kg/m2。研究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0、15例;年齡26~74歲,平均(49.05±6.03)歲;病程0.7~5年,平均(2.40±1.15)年;內鏡診斷分級:A級13例,B級11例,C級11例;BMI 20~25 kg/m2,平均(22.57±1.48) 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 [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年齡gt;18歲;在參與本次研究之前未服用過其他藥物。排除標準:合并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泌素瘤,無法進行內鏡檢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患有嚴重心、肝、腎等器官疾病的患者。武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通過本研究,且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063,規(guī)格:20 mg/粒)治療,20 mg/次,1次/d,持續(xù)治療8周。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加用法莫替丁片(湖南迪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67,規(guī)格:20 mg/片)口服治療,20 mg/次,2次/d,持續(xù)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①根據《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 [4]評估患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種類型,顯效是指患者相關臨床癥狀消退,內鏡檢查結果顯示黏膜修復,食管炎癥消失;有效是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內鏡顯示黏膜破損有很大緩解,食管炎癥有所改善;無效是指癥狀有所加重,內鏡顯示黏膜破損未得到緩解,食管炎癥未得到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4 mL,分成2份,其中1份以3 5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另1份抗凝后離心取血漿,利用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漿胃動素和血清胃泌素的水平。③于治療前后使用胃腸動力測定儀采用定點牽拉法分別檢測患者食管上括約?。║ES)靜息壓和食管下括約?。↙ES)靜息壓,給予患者10次濕咽(咽水5 mL/次,兩次間隔30 s),計算濕咽成功率(濕咽成功標準為濕咽后食管近段壓力gt;2.0 kPa,遠段壓力gt;2.7 kPa)。④對比治療前后患者反酸、燒心、食欲不振、胸骨后疼痛的癥狀評分。0分代表無癥狀;1分代表還有輕度癥狀;2分代表仍有中度癥狀,尚不影響生活;3分代表重度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得分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漿胃動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食管測壓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UES靜息壓、LES靜息壓及濕咽成功率均顯著升高,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反酸、燒心、食欲不振、胸骨后疼痛評分及總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服藥后3個月兩組患者復發(fā)率比較 在服藥后3個月隨訪中,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率為24.00%(6/25),研究組患者復發(fā)率為6.06%(2/33),研究組患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但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489, Pgt;0.05)。
3 討論
GERD常表現(xiàn)為反酸、噯氣,食欲不振,同時有腹瀉,頭痛等其他合并癥狀,頻繁發(fā)作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且疾病嚴重時并發(fā)的喉痙攣、氣道梗阻、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很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6]。GERD主要病因考慮與食管的清除能力減弱、胃食管的蠕動能力降低有關,可選擇口服藥物或使用內鏡進行診斷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治療GERD的首選藥物,常見的有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及泮托拉唑等。PPI抑酸作用強,持續(xù)時間長,能夠抑制基礎胃酸的分泌及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7]。但長期服用也會有諸多風險,由于長期抑制胃酸分泌,致使胃內pH值升高,不僅影響鈣吸收,干擾骨組織的吸收重塑平衡,增加骨骼脆性,而且容易改變呼吸道內腺體分泌液的pH值,破壞呼吸道菌群,導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誘發(fā)呼吸系統(tǒng)的感染[8-9]。鑒于單用PPI治療GERD有較大的局限性,難以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所以需要研究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案。
法莫替丁是一種組胺H2受體拮抗劑,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卓 - 艾綜合征的治療。組胺H2受體拮抗劑可選擇性地阻斷胃黏膜上的H2受體,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改善胃黏膜微循環(huán),促進細胞再生,修復潰瘍[10]。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反酸、燒心、食欲不振、胸骨后疼痛癥狀評分及總分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提示GERD患者通過奧美拉唑聯(lián)合法莫替丁治療后不適癥狀得到緩解,治療效果得以提高。
法莫替丁和奧美拉唑均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而胃酸分泌的減少會對血漿胃動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分泌產生影響[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漿胃動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胃腸激素的分泌對胃腸功能起到保護作用,影響食管廓清和食管運動功能,臨床可通過監(jiān)測UES、LES靜息壓及濕咽成功率進行評估。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UES、LES靜息壓和濕咽成功率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提示通過法莫替丁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后,患者食管運動功能性障礙得到緩解,有利于保護胃腸黏膜,調節(jié)胃腸激素水平,改善腸胃功能。在服藥后3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研究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這說明法莫替丁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GERD有利于降低臨床復發(fā)風險。
此外,對于食管括約肌能不全或者食管活性功能下降所導致的胃食管反流,可以加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促胃腸動力藥物,提高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壓力,減少胃內容物返流。但是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大劑量的抑酸藥物難以使促胃腸動力藥發(fā)揮本身的作用功效,故在臨床工作中醫(yī)師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適當?shù)膭┝窟M行治療[12]。對于在雙倍劑量PPI治療8~12周后無效的、難治型的GERD患者可以先停藥,采用食管阻抗pH檢測、內鏡檢查,以排除食管和胃的其他疾病,如若患者依從性較差不能夠長期服藥,可考慮內鏡和外科手術治療。
綜上,消化內科在治療GERD時,可以考慮運用法莫替丁片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方案,能夠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保護胃腸黏膜,改善腸胃功能。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對樣本觀察時間較短,需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周勇, 付玲, 岳敏, 等. 奧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評價[J]. 系統(tǒng)醫(yī)學, 2020, 5(10): 87-88, 91.
金雷, 楊劍, 陸興俊. 氟哌噻噸聯(lián)合法莫替丁、洛賽克治療胃食管反流的臨床效果及對胃泌素水平的影響[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 2021, 18(3): 210-213.
王國棟, 潘艷, 鐘江鵬, 等. 艾司奧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及應用價值比較研究[J]. 中國醫(yī)學文摘( 耳鼻咽喉科學 ), 2021, 36(2): 59-60, 63.
林三仁, 許國銘, 胡品津, 等. 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共識意見[J]. 胃腸病學, 2007, 12(4): 233-239.
李艷梅, 蘇秉忠, 宋建忠. 胃食管反流病的癥狀評分及內鏡下表現(xiàn)的對照研究[J]. 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06, 23(1): 7-10.
李俊峰. 奧美拉唑聯(lián)合法莫替丁治療消化內科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0, 15(18): 127-128.
李紫夢, 康艷楠, 羅如珍, 等. 胃食管反流病癥狀管理指南/共識的質量評價[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20, 23(33): 4151-4159.
馮福海, 宋芳, 譚詩云.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結合法莫替丁治療伴睡眠障礙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及對血清5-HT、NE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9, 18(23): 2530-2534.
卜凡靖. 消化內科門診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分析[J].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7, 2(22): 54-56.
王婧. 奧美拉唑與法莫替丁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2, 17(24): 123-125.
羅密, 鄭麗云, 劉節(jié)君, 等. 胃酸分泌抑制劑相互作用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4, 14(1): 94-96.
楊曉玉. 奧美拉唑單用或聯(lián)合法莫替丁治療胃 - 食管反流病療效比較[J]. 中國藥業(yè), 2017, 26(19):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