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頸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保護腦神經、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壓、緩解腦水腫、維持血容量、維持水和電解質或酸堿平衡等),同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劑量(20 mg)阿托伐他汀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強化劑量(40 mg)阿托伐他汀治療,治療期間均進行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神經生長因子、頸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血清神經生長相關蛋白-43(GAP-43)、髓磷脂堿性蛋白(MBP)、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均縮小,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斑塊數減少,觀察組少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相比于常規(guī)劑量阿托伐他汀,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治療急性腦梗死,可顯著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和頸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 阿托伐他汀 ; 神經功能 ; 頸動脈粥樣硬化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9.0118.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9.039
急性腦梗死屬于腦血管意外的一種神經內科相關疾病,主要發(fā)病原因為頸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內斑塊脫落,引發(fā)血栓,患者常出現肢體偏癱、失語等癥狀,因此調節(jié)血脂、穩(wěn)定斑塊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目前,阿托伐他汀常用來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其屬于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通過調節(jié)血脂水平緩解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縮小斑塊。但臨床中對于該藥使用劑量仍存在爭議,有研究認為,低劑量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會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但也有研究認為,低劑量會導致患者治療效果欠佳,而高劑量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對于各指標有顯著的改善作用[1]。由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重、變化快,因此需要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萊溫守恒模式護理構成包括個人完整性守恒、能量守恒、結構完整性守恒、社會完整性守恒等4個守恒原則,能依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以促進病情康復[2]。本研究旨在探討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對患者神經功能、頸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谷城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52~77歲,平均(63.57±3.24)歲;合并癥:高血脂12例,高血糖10例,高血壓7例。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51~78歲,平均(62.89±3.36)歲;合并癥:高血脂10例,高血糖13例,高血壓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3]中關于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既往無急性腦梗死史者;發(fā)病時間不超過24 h者;近3個月未進行手術治療者等。排除標準:對阿托伐他汀過敏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大面積腦梗死或者昏迷者;合并腦出血、腦占位者等?;颊呒覍倬炇鹬橥鈺簝柔t(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的實施。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保護腦神經、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壓、緩解腦水腫、維持血容量、維持水和電解質或酸堿平衡等,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寧波美諾華天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620,規(guī)格:20 mg/片)治療,對照組患者口服劑量為20 mg/次,觀察組患者口服劑量為40 mg/次,均為1次/d,連續(xù)治療1個月。
1.2.2 護理方法 治療期間所有患者聯(lián)合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①個人完整性守恒。及時了解急性腦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疏導患者心理,強化與患者的溝通,增強患者信心。②能量守恒。告知患者多食用含纖維的食物,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指導患者行腹部按摩,20 min/次,2次/d,必要時可合理使用開塞露,避免便秘,確保能量守恒。③結構完整性守恒。密切觀察患者排便、出血等情況,詢問患者體征狀況;對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口唇周圍皮膚及舌部刺激,使吞咽功能提升;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1次/d,30 min/次,預防靜脈血栓;定期做好肛周護理,預防壓瘡。④社會完整性守恒。將陪伴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關懷,多鼓勵患者,消除患者孤獨感。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使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4]評估治療后的療效,其中病殘程度0級,NIHSS評分下降91%~100%為痊愈;病殘程度1~3級,46% ≤ NIHSS評分下降lt;91%為顯效;17% ≤ NIHSS評分下降lt;46%為有效;NIHSS評分下降lt;17%為無效??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神經功能。采集患者5 mL靜脈外周血,經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5 min,制備血清,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神經生長相關蛋白-43(GAP-43)、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髓磷脂堿性蛋白(MBP)、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③頸動脈粥樣硬化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型號:IU22]檢測患者頸動脈斑塊面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斑塊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臨床總有效率)以[ 例(%)]表示,計量資料(血清GAP-43、 MBP、 MMP-9、 TGF-β1及頸動脈斑塊面積縮小、斑塊數減少、IMT)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分別行χ2、 t檢驗。以Plt;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GAP-43、 MBP、 MMP-9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血清TGF-β1水平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頸動脈斑塊面積、 IMT均縮小,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斑塊數減少,觀察組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又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常發(fā)生于老年人群,該疾病發(fā)病主要機制在于頸動脈粥樣硬化表面所形成的膽固醇結晶和血栓,造成頸動脈血栓。他汀類藥物常用于預防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可阻礙粥樣硬化進程,穩(wěn)定斑塊,改善預后;其中阿托伐他汀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他汀類藥物,可有效抑制急性腦梗死患者炎癥反應,延緩粥樣斑塊,控制疾病進展,但目前臨床中對于不同劑量的使用效果尚無統(tǒng)一定論。
阿托伐他汀對肝臟合成HMGCoA還原酶起抑制作用,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5]。急性腦梗死發(fā)病后,動脈硬化嚴重,常規(guī)劑量雖有一定的作用,但無法充分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而強化劑量可提高血液中藥物濃度,加大作用力度,延長藥物作用時間,可更好地控制急性腦梗死患者全身炎癥反應,有效逆轉頸動脈粥樣硬化,使斑塊更加穩(wěn)定,也有效避免了治療期間斑塊持續(xù)性惡化[6]。在阿托伐他汀的基礎上聯(lián)合萊溫守恒護理干預模式,可遵循結構完整性守恒、能量守恒、個人完整性守恒、社會完整性守恒4大原則,為急性腦梗死患者制定科學目標和針對性干預,有效避免壓瘡、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更有利于輔助患者早日康復[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頸動脈斑塊面積、IMT小于對照組,斑塊數少于對照組,說明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萊溫守恒護理干預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可更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
斑塊。
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過程較為復雜,其中過度炎癥反應和神經功能損傷均在這一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血清MBP、GAP-43來自神經元細胞中,當神經受到損傷后,其在血液中含量增加;TGF-β1能促進生成新血管,急性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會使局部腦組織處于缺氧狀態(tài),導致TGF-β1水平下降,阻礙使其與血管內皮表面受體結合,造成神經元損傷;MMP-9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纖維蛋白原起到降解作用,其水平升高會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血管通透性[8]。與常規(guī)劑量用藥相比,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更能有效降低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au蛋白水平,阻滯信號通絡,進而抑制炎癥反應,減輕神經組織受到的損傷;此外,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還能提升一氧化氮合酶內皮細胞型(eNOS)還原酶活性,舒張血管,對血管內皮功能進行改善,阻滯膠原蛋白和基底膜降解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纖維帽基質厚度降解,避免斑塊破裂引起血栓,從而改善患者癥狀,也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9]。此外,聯(lián)合萊溫守恒護理干預,有利于強化對患者各項風險的預測,避免組織器官受到損傷,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和依從性,進而可減輕對其神經功能的損傷,加快患者病情恢復[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GAP-43、MBP、MMP-9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而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對照組,表示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能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炎癥反應,且有利于改善神經功能。
綜上,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顯著,可減輕炎癥反應,改善神經功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龍永春, 田小艷. 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與腦功能恢復的關系研究[J]. 貴州醫(yī)藥, 2020, 44(9): 1407-1408.
劉婷婷, 張艷. 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肢體運動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 42(8): 1097-110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江艷柳, 王書培, 張玉琴. 缺血適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NIHSS評分及血清CysC水平的影響及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4): 849-851.
肖璐, 卜香葉, 陶婷婷, 等.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 醫(yī)學信息, 2016, 29(17): 365.
楊保華, 葉曉林.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阿司匹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流指標以及頸動脈粥樣斑塊的影響[J]. 醫(yī)學綜述, 2016, 22(6): 1201-1204.
牛園園, 吳紅舉, 孫新香. 萊溫守恒模式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22, 19(2): 93-96.
蔣燕, 蔣育欣, 蔣卓曄. 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神經節(jié)苷脂對腦梗死康復期患者臨床療效及MBP、GAP-43、TGF-β1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1, 20(6): 602-606.
董濤, 孫鵬, 石秋艷.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及血清基質蛋白酶-9的影響[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4, 17(7): 1088-1090.
馮軍, 王芳, 曹俊杰. 萊溫守恒模式在腦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4(10): 11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