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西湖。斷橋邊早已人山人海,白堤兩側(cè)的垂柳和桃樹,被摩肩接踵的游客擠得歪歪扭扭,好像要掉進西湖里去了。
成群結(jié)隊的小魚兒銀鱗閃爍,小朋友們將面包、餅干投進水中,立刻就有好多張小嘴巴浮出水面,像一朵朵花兒在爭奇斗艷。
湖面上,兩只蝴蝶風箏翩翩起舞,它們一會兒上下翻飛,一會兒你追我趕,一會兒又調(diào)皮地轉(zhuǎn)圈兒。我很好奇,在它們眼中,西湖是什么樣子的呢?
我們跟隨著人潮一路向前,不知不覺就走過“平湖秋月”,來到了中山公園旁的游船碼頭。不遠處,“樓外樓”的金字招牌閃閃發(fā)光,空氣中彌漫著東坡肉、叫花雞的香味,我的肚子咕咕叫,真想進去嘗嘗呀!媽媽卻不由分說,拉著我上了游船。
“在我們的正前方,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阮墩環(huán)碧’。”講解員阿姨介紹,清代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在湖中心用淤泥堆積成這座小島,后人為了紀念他,就將島取名為“阮公墩”。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阮公墩并沒有被開發(fā)成景點,而是成為鬧中取靜的野生動植物天堂。
船行湖中,我北望孤山,南眺三潭印月,西觀蘇堤,東顧湖心亭,可謂一步一景,一處一畫。西湖之景,就像元代詞人薛昂夫所描繪的“山光如淀,湖光如練,一步一個生綃面”,美得讓人神魂顛倒。
當游船靠岸時,爸爸還覺得不盡興,執(zhí)意邀請媽媽和我去爬寶石山:“不識西湖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湖中。我們到山上去看看吧?!?/p>
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了蛤蟆峰頂。遠遠望去,天際線上南高峰、北高峰聳立,山腳下茶園青翠,黑瓦白墻點綴其間。在西湖南岸,金光燦燦的城隍閣、雷峰塔承載著多少傳奇故事。再看湖面上,舟船如梭,仿佛能聽見游客們的歡聲笑語。
俯瞰西湖,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島,是那么的小巧可愛,我脫口而出:“白銀盤里三青螺!”
指導老師 / 許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