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32DOI:10.16655/j.cnki.2095-2813.2211-1579-3738作者簡介:(2000—),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學生,,。苗振(1989—),女,大學本科,初級-助理統計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快遞地址電話:北京市海淀區(qū)上地街道信息路48號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牛傳沛 15069585639
基金項目:無
第1作者簡介:牛傳沛 (2000.10.25),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第2作者簡介:蔡九琦(1999.3.1),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通訊作者:袁芳(1975,2.22,女,漢族,現就職于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18279869@qq.com。
摘要:
課余體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它和學校的體育課一起構成學校體育的主體。課余體育包括校內課余體育和校外課余體育兩大部分,其中校內課余體育對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課余體育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的各種形體練習和方法,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活躍身心,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為目的的體育教育活動。以聊城市莘縣第一中學為調查對象,對高中學校課余體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調查,推動學校課余體育的發(fā)展。此外,莘縣第一中學與當地其他中學體育發(fā)展相似,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的不足之處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可為其他中學提供參考,促進中學課余體育的發(fā)展。利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聊城市莘縣一中的課余體育開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關鍵詞:課余體育;課余體育鍛煉;課余體育訓練;課余體育競賽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fter-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in Liaocheng Xinxian No.1 High School
NiuChuanPei 1 YuanFang 1* CaiJiuQi
China Volleyball Colleg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10084
Abstract: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t an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fter-school sports includes after-school sports and after-school sports two parts, which after-school sports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physical quality and health level, develop good sports habits and lifelong awareness of sport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chool sports goals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refers to the students in their spare time to use a variety of physical exercises and methods, to develop the body, strengthen the system, active body and mind, improve sports skills and enrich the amateur cultural life for the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Liaocheng Xinxian No.1 High School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 investigates the high school after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motes the school after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after-school sports in Liaocheng Xinxian No.1 High School.
Key words: After-school sports;After-school physical exercise;After-school physical training ;After-school physical competition;
前言
課余體育是指學生在課余時間,以發(fā)展身體、增進健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為目的,運用各種形體練習和多種方法開展的形式多樣的體育教育活動。主要包括課余體育鍛煉、課余體育訓練、課余體育比賽和校外體育、家庭體育等形式和內容。課后體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課共同構成學校體育的整體,與體育課相互配合,共同實現學校體育的目標[1]。近年來,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以至于人們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其中尤以課余體育為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若干意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等國家頒布的各項政策,都提出要保障學生課余體育時間,豐富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多樣性,強化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fā)展。
莘縣第一中學是一所位于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城區(qū)的重點高中,在校生約6000人,在職教師約600人,其中專職體育教師21人。學校內有室外標準籃球場10處、排球場地4塊、標準400米田徑場一塊含足球場一塊、乒乓球臺數十臺,4塊室內羽毛球場地。本文為莘縣一中課后體育開展狀況的研究,從課后體育鍛煉、課余訓練以及課后競賽、影響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的因素等四個方面對本中學課外體育開展情況進行如實的反映,并對影響該中學影響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1研究對象
以聊城市莘縣一中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為課題進行調研。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利用北京體育大學館藏資源,借助中國知網數據庫、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CNKI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百度”等搜索引擎,對聊城市莘縣第一中學及其課后體育運動開展情況進行相關資料的檢索和收集。
2.2訪談法
通過對聊城市莘縣第一中學體育教師、體育組組長、課后體育訓練和競賽組長教師的訪談,了解莘縣一中課外體育工作開展情況和建議。
2.3 邏輯分析法
對莘縣第一中學課余體育開展情況達到現狀的原因和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其發(fā)展中的不足。
2.4 問卷調查法
為確保問卷的質量及其真實有效性,設計《聊城莘縣第一中學課余體育活動開展狀況的調查研究-課余體育活動開展體育教師調查問卷》和《聊城莘縣第一中學課余體育活動開展狀況的調查研究-課余體育活動開展學生調查問卷》,其中向體育教師發(fā)放問卷21份,回收21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1份,向學生發(fā)放共200份問卷,回收195份,其中有效問卷190份。親自向學校相關人員發(fā)放問卷,問卷的效度經檢驗滿足研究的需要,問卷經過兩次發(fā)放,通過檢驗其可信度較高。
3 "結果與分析
3.1 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狀況
3.1.1 "課余體育鍛煉的開展狀況
課外體育鍛煉是以鍛煉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為目的,運用各種體育手段進行的身體活動過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guī)定,要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包含體育課,一節(jié)體育課時間為45分鐘,高一高二每周2節(jié)體育課,高三每周一節(jié)體育課,每天還需要其他時間保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課余時間的體育鍛煉是彌補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主要形式。
(1) 課余體育鍛煉的主要類型
聊城市莘縣第一中學通過訪談調查,課后體育鍛煉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學?;虬嗉壗M織的集體運動形式,第二類為學生自行組織的活動形式。其中集體鍛煉形式包括早操、課間操、大課間活動、每周活動課,早操均以跑操為主,一般早操和大課間所占總時間為30分鐘至40分鐘,占據了課余體育鍛煉的大部分時間,由于莘縣一中是一所以寄宿制為主要形式的學校,便于體育教師管理并要求無特殊情況必須參加早操和課間操,因此其早操和課間操的出勤率高達95%以上,保證了學生最基本的課余體育鍛煉時間。學生自己組織的課余體育鍛煉,一般是課間和活動課,經過對體育活動組織者的采訪和統計,會進行體育活動的學生接近40%,活動的項目一般是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跳繩等,參加的體育項目較少,在課余鍛煉中幾乎沒有排球、足球等項目。莘縣一中開展的課余體育鍛煉活動項目略顯單一,特別是學校組織的以跑步為主的鍛煉活動,活動種類過少,不利于引起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
(2) 課余體育鍛煉開展時間與參與人數
莘縣一中課外體育鍛煉的開展時長基本符合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的要求,其中除雨雪天氣特殊情況外,早操均正常進行;大課間活動時間為上午、下午各20分鐘,安排在第二、三節(jié)課之間,其他時間為十分鐘,學生會選擇休息或自習等。除了上述以外的學生參與活動外,該中學周末還會安排一節(jié)時間較長的自由活動課,時間約為100分鐘,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學生積極參與運動,調節(jié)身心。在每天一個小時的活動中,學生參與最多的就是跑步這項運動,因為無論是早操還是課間操,都是以跑步為主,在課余的體育鍛煉時間中約占一半。對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我覺得學校要適當增加,保證學生比較充足的運動時間,參加體育鍛煉,能夠增加中學生的體能,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課余體育鍛煉時間應增加到1.5小時,參與鍛煉的時間段不宜過于分散,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課余體育鍛煉既能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健康水平,提高運動技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運動興趣和習慣,為終身體育意識奠定基礎,又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課余體育鍛煉豐富課外文化生活。[2]一般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學生占絕大多數,因為早操是要求學生必須參加的,保證學生每天的運動量。但是大課間活動學生參與的比較少,參與的人群大概在40%左右,可能是因為,體育項目比較少,不能引起其他同學的興趣,體育時間太短,學生時間不夠用,所以選擇了不體育。周末活動課這個時間段,學生們都是自由活動,任意選擇項目,參加這節(jié)課體育鍛煉的實際人數大約占到一半。學校要成立一些興趣小組,增加可鍛煉的項目,在校內組織一些體育比賽,讓大多數學生都能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引起學生體育參與的興趣,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
3.1.2 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狀況
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利用課余時間對有一定體育特長的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培養(yǎng)競技能力,使其運動才能得以發(fā)展和提高的一種專門化教育過程,是學校實現體育目標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體育普及和提高的重要中間環(huán)節(jié)?!秾W校體育規(guī)定》第四章第十二條規(guī)定,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有條件的普通中小學、農業(yè)中學、職業(yè)中學和中等專業(yè)學??砷_展培養(yǎng)優(yōu)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訓。[3]如今莘縣一中的課余體育訓練主要是服務于體育特長生的體育考試和校隊比賽,服務于體育特長生課余體育訓練是最多的,學校的訓練場地都是標準場地,但有些器械已經老化,學校體育經費較少,這也給課余體育訓練增加了難度。
課余體育訓練是一項實踐性的活動,完善的課余體育訓練活動有助于引導和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鍛煉,為學生熟練掌握體能技能、發(fā)現體育學習方面的特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空間。完善的課余體育訓練是深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也為體育教學向學生日常生活的有效延伸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4]。課余體育訓練開展的項目與體育教師的情況有很大的關系,開展訓練要根據教師所從事的專項或擅長的項目進行,還要與體育教師的數量和工作量掛鉤。學校體育課是體育教師的首要工作,體育教師在完成這項工作后,需要在課余時間開始組織體育訓練。經過訪談,莘縣第一中學開設的課余體育訓練項目包括田徑、籃球、排球、體操、武術這五個大項,其中田徑學校開設的項目包括急停跳遠、200米、400米、800米。每個項目的訓練都是針對課余體育比賽和體育高考進行的,其中田徑、武術、籃球正式組隊,將代表學校外出參賽。
(2) 課余體育訓練參加人數
莘縣第一中學在校生約6000人,約200人參加課余體育訓練,其中高三年級,參加訓練人數為130人。其中田徑類項目參與人數最多為60人,體操40人,籃球12人,排球12人,散打3人,武術3人。經調查得知,校內開展的田徑類項目主要包括200米、800米和急停跳遠,其中人數最多的是200米,共46人,急停跳遠項目共10人,800米4人。通過對參與人群中男女比例的調查發(fā)現,130人中有10名女生參與,參與項目為散打和體操。了解到,目前開展課余體育訓練的女生非常少,僅占總參訓人數的7.6%,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大部分女生在選擇特長時選擇了美術,導致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人數較少。莘縣一中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比例為3.3%,比例較小,絕大多數人選擇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但為了避免影響學習成績,占用時間過多,選擇在課余時間不參加體育訓練。
(3) 課余體育訓練的時間與內容安排
充足的訓練時間是保證運動水平提高的基礎,能否保證學校課余時間充足的課余體育訓練是提高課余體育訓練水平的關鍵。[5]經查,莘縣一中的訓練是分年級訓練,高二和高三不合練。高二和高三訓練是分時間段的,高二現在主要是體能訓練,主要是上午八點到九點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展課余體育訓練的次數,畢竟運動技能的掌握、鞏固和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反復的刻苦練習。[6]而高三年級的訓練時間要多一些,因為他們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要為來年4月的體育高考做準備,他們的訓練時間是,每天上午10點到12點,下午4點到6點,無論哪項內容的一般安排都是上午體能訓練,下午專項訓練。它的訓練時間和內容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雖然它的運動強度和負荷量對于在校的中學生來說有點大,容易引起學生身體疲勞,導致文化課學習受到影響。課余體育訓練還包括學生假期中的訓練,寒暑假學生參加體育特長生訓練的人數約為所有體育生的90%以上,假期中訓練的時間和強度都會有所增加,訓練時間大約在6-7個小時左右,這也是學生運動水平和運動能力提升的最好時機,也為以后的體育競賽或體育高考做足了準備。
3.1.3 課余體育競賽
課余體育競賽是指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以爭取優(yōu)勝為目的,以體育項目或某些形體運動為內容,以學生參與為主體,根據競賽規(guī)則要求,進行體力、智力、心理、技巧等單項或集體的競賽活動。目前,一所學校的體育建設在學校每年的綜合考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不僅需要校內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這樣的“軟實力”,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樣的“硬實力”,才能在省、市、區(qū)各類體育比賽中獲得名列前茅的成績。[7]莘縣第一中學每年秋季舉辦一次校運會,校運會的項目主要包括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3200米、鉛球、跳遠、跳高、籃球等。其中以田徑項目為主,學校積極鼓勵學生參賽并提高成績。學生除了參加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外,以為還會派隊出去參加比賽,比如縣運會、市運會,或者以學校的名義去外省市參加比賽。但每年的參賽次數較少,應適當增加參賽學生的數量。學校要在確保每年舉辦一次比賽的基礎上,在校內多組織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友誼賽或趣味比賽,在校外多組織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聯賽,如籃球聯賽、排球聯賽、足球聯賽等,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有利于校園形成體育文化氛圍。[8]增加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比賽的機會,在比賽中展示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成果,取得運動成績,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課余體育訓練,使之互為推動。
3.2 ""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影響因素
學生能否在課余時間高質量地開展體育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經調查研究,莘縣一中影響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活動的因素主要有5個方面。一是受場地器材的制約,學校運動場所含項目不夠豐富,影響了學生參與項目的數量,進而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運動受到限制;二是體育教師對課余體育發(fā)展的影響,體育教師從事的專業(yè)項目或擅長的項目才能進行相關的課余鍛煉或訓練,體育教師的工作量也會影響到課余體育的開展,體育教師首先要保證體育課程的開展,其次要組織好課余體育鍛煉、訓練和比賽,因此要充實本校的體育教師力量,更好地開展課余體育活動;三是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和升學壓力是影響學生參加課余體育的因素之一,在統計參加大課間活動的人數時,只有一半的學生參加,其余的學生都選擇了休息或學習,學生課業(yè)壓力大,導致課余體育活動沒有充足的時間參加。但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中,身體是比較重要的,在學習之余,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能使學生達到良好的身心放松,在學習中更好地保質保量地投入;四,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學生對體育參與的興趣也是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學校沒有成立各項目的體育興趣小組,沒有專門組織學生課余時間的體育活動,不能喚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五是學校有關領導的重視程度,對落實課外體育活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時代認為學生體質下降,確實與缺乏課余體育活動鍛煉有很大關系。學校領導和體育主管部門要重視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加強對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多鼓勵學校體育教師在校內開展不同形式、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9]學校領導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學校是一所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校,但是在課余體育方面略有欠缺,應該增加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時間,設立專門管理課余體育的人員,提高對學校課余體育的重視程度。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莘縣一中課后體育活動整體開展情況較好,但仍有不足之處。
4.1.2莘縣一中課后體育鍛煉開展時長符合《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要求的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其中早操、課間操開展情況最好,參加人數占全校學生的90%以上,但大課間活動開展項目不夠豐富,學生自主體育活動時間不夠充足。
4.1.3莘縣一中課余體育訓練有序開展,開展的項目有田徑、籃球、排球、武術、體操,開展課余體育訓練的目的主要是參加體育中考和參加比賽,其中參加人數最多的是田徑,訓練內容和時間安排都比較合理。
4.1.4莘縣一中在課余體育競賽方面開展較好,只有部分項目有機會參加比賽,參賽項目以籃球、田徑、排球、武術、散打為主,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項目沒有學生參加,每年參賽項目較少。
4.1.5莘縣一中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有五個因素的影響:場地設備、體育教師、學生課業(yè)壓力、學生自身體育興趣、學校領導重視程度。
4.2建議
4.2.1莘縣一中的大課間活動和周末活動課能開展更多的體育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梢猿闪Ⅲw育興趣小組,鼓勵學生參與,吸引學生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中去,讓更多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到鍛煉中來,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適當增加,達到理想的運動效果。
4.2.2課余體育訓練還可以根據教師和學生的情況,開展更多的體育項目,每個項目組建一支運動隊,代表學校參加比賽。
4.2.3學生參加課余體育訓練,學校應鼓勵學生外出比賽,多參加校內外的比賽,這樣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取得較好的體育成績。
4.2.4學校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余體育活動,加強體育宣傳工作,提高課余體育活動質量,使課余體育在減負中發(fā)揮作用。
4.2.5學校領導要加大對學校課余體育的重視,加強對學校課余體育的管理和組織,這樣新縣一中的課余體育才會有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登蒿.《學校體育學》[M].出版地: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年:2004,264-264.
[2]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1990,第4章,第12條.
[3] 王靜霞. 體育中考改革背景下貴陽市初中體育教學及學生課余體育鍛煉行為的調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2.
[4] 黃梅.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現狀及改革——評《體育訓練與健康教育》[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07):2183.
[5] 張鵬. 信陽市初級中學課余體育訓練開展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9.
[6] 吳小華. 蘇州市高新區(qū)小學校內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20.
[7] 吳小華. 蘇州市高新區(qū)小學校內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20.
[8] 宗瑤. 北京市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9] 郭俊. 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課余體育活動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江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