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郝晗龍(1995—),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DOI:10.16655/j.cnki.2095-2813.2212-1579-3828中圖分類號:G847作者簡介:郝晗龍(1995-),男,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摘""要:研究運用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以前人對注意焦點影響動作技能學習的研究為基礎,以動作技能達到自動化的公安院校羽毛球校隊隊員為實驗對象,在運動員處于中等的喚醒水平下,考察不同注意焦點對被試反手抽球出球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被試運用外部注意焦點進行反手抽球測試所得成績與運用內部注意焦點所得測試成績相比具有顯著差異,即運動員在外部注意焦點指導下反手抽球的出球質量較好。在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訓練中適當運用這一理論可以顯著提高運動員的出球準確度,進而提高戰(zhàn)術意識和競技能力。
關鍵詞:反手抽球 "教學方法 "出球質量 "注意焦點 "喚醒水平
The Influence of Attention Focus on the Accuracy of Backhand Drive of Badminton Players in Police Colleges Under Moderate Awakening
HAO"Hanlong"ZHAO Yuxin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Province,"116000 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focus on action skill learning, and takes the badminton team members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se action skills have reached automation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ocus on the backhand drive effect of the test subject when the players are in the medium level of arous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backhand stroke test with external focus of attention and the results of backhand stroke test with internal focus of attention, that is, the quality of stroke under the guidance of external focus of attention was better.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n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training of high-level badminton play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players' delivery,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tactical awareness and competitive ability.
Key Words: Backhand drive"; Teaching method; Quality of Volley; Focus; Arousal level
運動員在各種競技運動項目的比賽尤其是對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出手速度等有著較高要求的球類運動,往往在短時間內面臨許多信息反饋,他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合理的反應及技戰(zhàn)術的運用,因此注意焦點的選擇顯然是成功完成任務的基礎。李永波曾在擔任國家羽毛球主教練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比賽中運動員往往在一場比賽三局中的發(fā)揮會發(fā)生顛覆性的變化,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運動員的身體狀態(tài)尤其是對比賽的專注度產生了變化。抽球技術是羽毛球技術中平抽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羽毛球雙打比賽中相持階段運用最多、最重要的技術,近年也被單打選手廣泛地使用[1]。在各類頂級羽毛球比賽中,平抽擋技術的使用頻率可高達59%[2]。研究針對目前中國雙打運動員當前的技戰(zhàn)術情況和羽毛球這個開放性項目的特點,以運動訓練學及注意焦點理論為理論基礎,探究運動年限大于等于五年、動作技能與條件反射達到自動化的運動員在面對兩種不同注意焦點時動作效果的變化情況[3]。參考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4]的考試的正手發(fā)高遠球測試——采取高度欄桿和落點的雙標準考核,在實驗設計方面研究吸取這種測試方法的優(yōu)點并進行適當修改應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課中反手抽球技術的教學,實驗預期這樣的訓練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反手平抽的出球質量,同時以此訓練方法來測試不同注意焦點的指導對被試者出球穩(wěn)定性的影響,期望對反手抽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價值。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遼寧警察學院校羽毛球隊隊員(系統(tǒng)訓練年限≧5年)30人,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均為15人,受試者均為右手持拍,均不了解實驗假設。
1.2實驗法
1.2.1生理喚醒水平的劃分
運動員在比賽前、比賽中均要積極地動員全身各有關器官系統(tǒng)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從而發(fā)揮機體最大技能潛力去參加競賽,才能表現(xiàn)出最佳競技水平,這種對全身各有關器官系統(tǒng)的快速動員就是喚醒,也叫激活、激發(fā)、興奮。美國學者奧克森坦恩根據(jù)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將一些典型的運動項目劃分成為6個等級(如表1)。羽毛球與網(wǎng)球類似都為技能主導類隔網(wǎng)對抗性項目,最佳喚醒水平應為中等喚醒水平。
基于前人研究,運動員的喚醒水平可以根據(jù)心率的數(shù)值來確定,由于定量負荷后運動員較高心率會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到接近原來水平,因此運動員應馬上進入比賽狀態(tài),不宜間隔時間過長。喚醒水平的控制在射箭領域的研究已經很成熟,研究借鑒前人的成果,在運動員進行測試前,采取全場專項步法的訓練來達到中等喚醒水平的140次/分的心率,進而對運動員的生理喚醒水平進行有效的控制。
1.2.2教學干預方案
羽毛球抽球技術從戰(zhàn)術意圖方面分類為控制性技術[5],研究針對該特點在高于球網(wǎng)20厘米的高度放置一個高度為1.75米寬度為6.10米的擋板,并依據(jù)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發(fā)布的《羽毛球運動水平等級評定標準》,在羽毛球場雙打邊線與單打邊線之間設定落點區(qū)域,在直線和斜線兩個方向標明分數(shù)的落點區(qū)域,同時以出球路線和落點兩個方面對出球質量進行要求,要求學生要在保證速度與節(jié)奏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去控制出球的高度和落點。在每次訓練課中的反手抽球技術教學與訓練時,教師提前擺放落點箱和高度檔扳,并組織隊員進行訓練。在專項訓練中的其他技術訓練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訓練方法。
1.2.3實驗程序
實驗分為教學實驗干預、無注意焦點指導測試和有注意焦點指導測試三階段。
(1)在教學實驗干預階段:在專項訓練課上施加為期二十四學時的教學干預方案,被試者正常進行熱身、肌肉激活、技術訓練以及身體素質訓練,在每次約30分鐘的平抽訓練中加入擋板和落點箱,指導被試者提高出球質量,控制出球高度和出球落點,意圖通過二十四個學時的干預,使每一個隊員都充分熟悉該訓練手段和測試方法。
(2)無注意焦點指導測試:在教學干預的最后一次課后的一周內進行無注意焦點指導的測試,并記錄被試者的反手抽球的成績。不對被試者的注意焦點進行指導,僅要求被試者在保證技術動作規(guī)范的情況下準確地使用反手抽球技術將羽毛球擊出,并把落點控制在落點區(qū)域附近。測試時,主試持多球在直線方向供球,被試者在中場準備,整個擊球動作包括啟動蹬地、轉身架拍、揮拍擊球、擊球后回動四個部分。將成績記錄并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3)正式測試第一天:在平時專項訓練課的時間,被試者統(tǒng)一持26磅的碳纖維球拍到達球場,并進行常規(guī)的熱身跑、啟動步法、肌肉激活、揮拍練習和單球練習,在被試者充分熱身后,兩組學生分開測試。測試按照單盲實驗的設計,兩組學生對實驗目的并不知情。測試前集中,主試強調這是一次教學比賽,最終成績按所得分數(shù)排名,要求被試者盡量控制出球高度和出球落點。A組15人在進行測試前會得到外部注意焦點的指導,即主試會對球箱的大小、擋板的高度、以及進球的得分情況進行描述和強調。主試模擬比賽中反手抽球的情形(以平于球網(wǎng)的發(fā)球出球線路模擬比賽中平抽擋的形式)向被試者供球,被試者在中場準備,整個擊球動作包括啟動蹬地、轉身架拍、揮拍擊球、擊球后回動四個部分。在被試者每次擊球后,主試會報告落點的偏離方向以及得分。B組進行內部注意指導和測試,教師會在準備動作、移動、揮拍、回位等方面進行指導,在被試者擊球后教師會針對被試者動作技術的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進行糾正和強調,一次測試一名被試者擊球共十五次,其中五次為練習,不計入成績(如表2)。
(5)實驗條件控制
在教學實驗干預期間,保證隊員訓練所使用場地均相同,均為擺放落點箱和擋板的標準羽毛球場。主試均為相同教師,盡量保證供球質量相同。不同注意焦點組的測試條件如球拍、球拍磅數(shù)、測試球的球速都相同。此外,被試者均為遼寧警察學院校羽毛球隊隊員,上課時間、作息規(guī)律、系統(tǒng)訓練年限和平日訓練基本相同。
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實驗干預前、后數(shù)據(jù)按研究目的和內容進行分類,并按照統(tǒng)計學的原理與基本方法,利用統(tǒng)計軟件,將測量和收集到的有關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儲存,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并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相關分析。使用spss21.0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和分析,在教學干預方案實施后,對各組學生技能保持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綜合兩次測試,對不同注意焦點組的成績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數(shù)據(jù)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設定p≤0.05為具有顯著性,用“*”標記,p≤0.01為非常顯著差異,用“**”標記。
3結果與分析
如表4所示,通過對兩組學生的反手抽球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p=0.366且大于0.05,說明兩組運動員在訓練年限與測試成績上不具有顯著差異,不同注意焦點組在測試前具有同質性。
3.2教學實驗干預后兩組成績分析
由表5得出,自變量(不同的注意焦點)對因變量(反手抽球成績)所造成的實驗處理效果顯著(P<0.05),說明前后測成績的高低會因為受試樣本所接受的實驗處理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即外部注意焦點對運動員反手抽球的成績起到了非常顯著的干預作用,結果表明,外部注意焦點指導能提高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的反手抽球的出球質量。
4討論
4.1雙標準訓練方法對隊員訓練效果的影響
抽球的高度、速度及落點都是衡量出球質量的標準。抽球高度過高容易被對方攔截或反抽,導致被動起球,甚至直接失分等;抽球球速過慢則會被反壓、被動丟分等;抽球落點如沒能到達預期位置,則會對對方跑動位置方面限制較小,對方容易擺脫被動轉為主動,我方則難以捕捉進攻機會等。羽毛球平抽擋技術由于其節(jié)奏快,壓制性強,在雙打和混雙項目中,使用的頻率很高,是雙打運動員基本技戰(zhàn)術之一。雙標準訓練方法的設計源于國家職業(yè)鑒定中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考核方式,該考試的正手發(fā)高遠球技術的考核中,在球場雙打后發(fā)球線八米的高度放置欄桿,同時在后發(fā)球線與單打底線之間設定落點箱,要求考生的出球要從欄桿上方飛過,同時落點在有效區(qū)域內。這種方法能更嚴格更具體地規(guī)定出球路線,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技術動作和出球的準確性。研究吸取這種考核辦法的優(yōu)點并將其運用到平抽球的教學和測試中,在干預期間也收獲了不錯的效果。在教學實驗干預期間,隊員們剛開始對于新的教學器材、訓練方法具有好奇心,改變了之前用平抽枯燥地熱身情況,取而代之的是隊員們躍躍欲試,在教師供球過程中表現(xiàn)積極,在球飛過球網(wǎng)進入落點箱后表現(xiàn)得十分興奮。經過不斷地訓練,隊員們反手平抽出球的目的性更強,對球的控制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在模擬比賽中也更容易地打出高質量的反手平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場的控球能力。在傳統(tǒng)的羽毛球球網(wǎng)上安置擋板,在底線擺放落點箱,新的教學器材象征的新的教學方法,更直觀更具體地把反手平抽的球路展現(xiàn)在了隊員面前,隊員對于枯燥的多球訓練又燃起了訓練興趣,在視覺和本體感覺不斷的相互作用下,隊員抽球動作的軌跡、路線、頻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強化。
4.2注意焦點指導對高水平選手開放式運動技能的動作表現(xiàn)的影響
國內的王竹航等學者對動作限制假理論的研究中得出,運動員將注意的焦點集中到動作效果上會更有利于運動員的動作表現(xiàn),將注意的焦點集中到技術動作本身則不利于被試者即刻的動作表現(xiàn),還可能會阻礙他們對這個技能的學習[6]。當運動員采用內部注意焦點展現(xiàn)運動技能時,他們可能會限制一般的、自動加工的動作控制,自動加工的動作本身是很少或者幾乎不需要注意參與的,這種情況也就是動作學習中的最高階段即動作自動化[7]。在運動中采用外部注意焦點的個體更傾向去調動更少的意識來控制自己即刻的行為,避免影響已經達到自動化水平的技術動作[8]。根據(jù)被試者兩次的羽毛球反手抽球的準確性測試成績可知,在反手抽球前主試對出球落點以及出球高度等方面對運動員進行指導更能提高他們的反手抽球成績,但當運動員注意內部焦點的時候,出球的準確度和質量就會下降。研究表明,在高水平運動員的教學訓練甚至比賽中要多運用外部注意的焦點調動學生練習,在教學對象為動作技能自動化的學生時,也是應該如此。前人的研究一般以某個實驗室任務或者一些閉合式的運動技能為實驗任務,研究采用準備動作、啟動蹬地、移動轉身、揮拍抽球作為實驗任務,將前期的實驗結論有效地推廣到開放式運動技能的研究領域。
4.3羽毛球技戰(zhàn)術特點與不同注意焦點的關系
羽毛球項目的技戰(zhàn)術特點是快、準、狠、活,大部分技戰(zhàn)術例如:四方球拉吊、拉吊突擊、 劈殺斜線、 控制正反手底線、勾對角等等,都是以動作效果即球的線路、落點來判定,這也一定程度提示了運動員在比賽中更應該注意的焦點在于出球質量。初學者在動作技能泛化、分化階段多進行動作細節(jié)的思考即大部分注意的分配在內部注意焦點,出球目的性不強且容易失誤。研究中模擬比賽中平抽球的線路對被試者進行供球,一定程度減少實驗無關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高水平運動員在進行外部注意焦點的測試中得分較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驗證了實驗假設。從應用價值來看,運動員在比賽中更關注出球方向、高度和落點,而不是自己做動作時候的標準程度或肢體美感,多注意動作效果而非動作本身,更能降低失誤概率,提高出球準確度。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1)使用落點區(qū)域和高度擋板的雙標準訓練會提高隊員反手抽球的出球質量和準確度,對于動作達到自動化程度的高水平運動員來說,在擊球時進行外部注意焦點的指導更能提高出球質量,而進行內部注意焦點指導會一定程度干擾技術動作的發(fā)揮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球質量。
(2)針對高水平運動員,在訓練和競賽中以外部注意焦點進行積極的指導或引導運動員對自身的注意焦點進行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運動員出球質量,進而提高競技水平。
5.2建議
(1)在實驗項目的選擇上,由于個人精力有限,只是選取了羽毛球的平抽球測試作為代表項目,進行了實驗與進一步分析,雖然結果驗證了前面的假設,但并未對所有項群中的項目進行分類測試。還有待于在其他運動項目上開展進一步的實證研究來驗證;
(2)研究中是通過外部的測試成績(反手抽球)對運動技能操作表現(xiàn)進行了量化評價,在以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夠利用肌電儀對動作過程中肌電的變化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和測量,或建立生物力學圖像解析模型來分析運動員動作的模式,可以在神經——生理的水平上對不同注意指向對運動技能的影響做出更深層次的分析和解釋;
(3)對運動員的注意焦點的指導方面,研究采用的是前人研究中使用的指導語,目前還沒有手段對運動員真正注意焦點進行檢測和驗證,這也是一直困擾這方面研究的一個難題,目前來說還沒有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法。建議在以后的研究中引入腦波檢測儀和眼動儀,在實驗中對受試者的注意指向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分析。
參考文獻
[1]張譽飄.針對現(xiàn)代競技羽毛球運動雙打進攻戰(zhàn)術的分析[J].當代體育技,2017,7(15):221,223.
[2]陳浩.2015上半年中國羽毛球男子雙打技戰(zhàn)術對比分析——以2015年全英公開賽為例[J].福建體育科技,2015,34(5):21-23.
[3]薛惠忠,巫國貴.淺析高校羽毛球雙打選手判斷能力訓練方法[J].體育科技,2018,39(2):149-150,154.
[4]李振國.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回顧[J].體育文化導刊,2008(4):3-7.
[5]佘曦,付強,陳滔.中外羽毛球男雙創(chuàng)造和限制進攻途徑的對比分析[J].體育學刊,2013,20(4):111-115.
[6]黃竹杭,李高峰,賴勤,楊雪芹.運用內部注意焦點促進初學者掌握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3):100-103,94.
[7]宋新宇.不同注意焦點對羽毛球單打運動員正手吊球的準確性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20.
[8]曹子義,任杰,嚴進洪.注意焦點對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37(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