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的干預效果及對其免疫功能、炎癥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曹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82例,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1例。對照組予以莫西沙星治療,研究組予以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評價及對比兩組的療效、免疫功能水平、炎癥因子水平、呼吸功能、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輔助性T細胞(CD4+)、CD4+/細胞毒性T細胞(CD8+)值均升高,CD8+均降低,且研究組變化幅度更大(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自主通氣量(MVV)、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jié)論 對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可協(xié)同增效,調(diào)節(jié)免疫機制,改善免疫和呼吸功能,減輕炎癥反應,且不會明顯增加藥物副作用,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重癥感染性肺炎;比阿培南;莫西沙星;免疫功能;炎癥因子;呼吸功能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14.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14.01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屬于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中老年群體為多見,主要以氣道堵塞、氣流受限為病理表現(xiàn),可引起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由于COPD可導致呼吸道內(nèi)分泌物排出較困難,加上患者免疫功能較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患者容易并發(fā)感染性肺炎,雙重作用下其病情復雜程度增加,病情更加危急[1]。莫西沙星作為廣譜抗菌素,可通過阻礙細菌復制,達到抗炎作用。但考慮到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的病情較復雜,若單一給藥,則難以達到理想療效。比阿培南屬于新型胃腸外吸收藥之一,能夠很好地抑制多數(shù)的厭氧菌、革蘭氏陰性桿菌、革蘭氏陽性菌等[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對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的干預效果及對其免疫功能、炎癥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曹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82例,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23、18例;年齡54~80歲,平均(65.70±8.22)歲;病程4~10年,平均(7.13±2.04)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24、17例;年齡54~81歲,平均(66.90±8.81)歲;病程4~11年,平均(7.56±2.6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曹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納入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符合COPD診斷標準[3],均經(jīng)肺部CT、實驗室檢查確診為COPD;②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溝通障礙、認知障礙、意識障礙;②入組前接受過相關治療;③存在藥物過敏史;④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⑤合并惡性腫瘤疾病。
1.2 研究方法 予以對照組莫西沙星治療,給予莫西沙星(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39,規(guī)格:20 mL∶400 mg)400 mg混合0.9%氯化鈉溶液200 mL,靜脈滴注,1次/d,持續(xù)治療7 d。予以研究組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本組患者莫西沙星治療與對照組患者相同。再給予比阿培南(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24,規(guī)格:0.3 g)0.3 g混合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3次/d,持續(xù)治療7 d。
1.3 療效評價及觀察指標
1.3.1 療效評價 評價及對比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顯效:患者癥狀及體征完全緩解,胸部X線片顯示肺部陰影面積縮小,白細胞計數(shù)水平正常;有效:患者癥狀及體征逐步好轉(zhuǎn),胸部X線片顯示肺部陰影面積逐步縮小,白細胞計數(shù)水平趨于正常;無效:患者癥狀及體征仍異常。
1.3.2 觀察指標 ①免疫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3 d,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清,采用流式細胞儀[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型號:Attune CytPix]測定輔助性T細胞(CD4+)、細胞毒性T細胞(CD8+)百分比,計算CD4+/CD8+比值。②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3 d,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離心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③呼吸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3 d,檢測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自主通氣量(MVV)、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F)水平。④統(tǒng)計用藥階段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靜脈炎、皮疹、低鈣血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納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nèi)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lt;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CD4+、CD4+/CD8+值均升高,CD8+均降低,且研究組變化幅度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MVV、MME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5。
3 討論
COPD主要是因感染、環(huán)境、遺傳、吸煙史等因素所致,隨著病情變化可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增強呼吸道阻力,導致肺部缺氧,嚴重者還可能誘發(fā)呼吸衰竭,直接危及患者健康安全[4]。重癥感染性肺炎屬于COPD常見合并癥之一,可致使病情加重,增加死亡風險。在目前臨床中主張采用抗炎治療,能夠明顯改善癥狀,但感染可能性仍較高,從而造成病情嚴重化,不利于改善預后。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是導致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根據(jù)實際病原菌選擇合適抗炎藥對控制病情、改善預后具有重要價值。莫西沙星屬于一種喹諾酮類抗菌藥,近年來被廣泛用于呼吸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及皮膚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能夠有效抑制革蘭氏陰性菌、支原體、衣原體等[5]。莫西沙星主要是通過與細菌細胞結(jié)合,阻礙細菌DNA分子轉(zhuǎn)錄過程,降低細菌繁殖性,促使細胞凋亡[6]。通過靜滴給藥方式可提高該藥物在肺部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較長,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通過肝腎代謝,藥物毒副作用少。雖然莫西沙星的早期抗菌作用顯著,但隨著長時間用藥,抗菌效果則會逐步下降,耐藥性逐步增強。所以,對于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而言,需采取綜合療法。比阿培南屬于新型β內(nèi)酰胺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的一種,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能夠通過胃腸外系統(tǒng)吸收,起到廣譜抗菌作用。該藥物可明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其作用機制雖與莫西沙星不同,但可與莫西沙星聯(lián)合使用,從而增強抑菌活性。據(jù)藥理學研究顯示,比阿培南靜滴給藥后可提高對β內(nèi)酰胺酶作用的穩(wěn)定性,同時還可提高對革蘭氏陰性菌細胞膜的穿透性,降低耐藥性[7]。此外,該藥物對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菌種的抗菌作用更為顯著。經(jīng)藥敏試驗發(fā)現(xiàn),對具有耐藥性較高的亞胺培南來說,比阿培南的敏感性較高[8]。
本研究表明,研究組的干預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可明顯改善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故療效更好。有研究指出,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還與T淋巴細胞異常、炎癥因子存在緊密相關性[9]。CD4+、CD8+屬于T淋巴細胞亞群分子,而協(xié)同刺激通路可避免T淋巴細胞異常凋亡;炎癥因子能夠通過促使核因子kB(NF-kB)進入細胞核內(nèi),從而產(chǎn)生炎癥反應,促使T淋巴細胞凋亡,最終造成患者病情惡化[10]。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CD4+、CD4+/CD8+值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可調(diào)節(jié)患者免疫機制,改善免疫功能。研究組患者的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兩種藥物進行聯(lián)合治療能夠促使患者體內(nèi)炎癥因子表達下調(diào),減輕肺組織炎性浸潤,從而進一步減輕炎癥反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在發(fā)病階段時,會導致肺部結(jié)構受損、肺部組織出現(xiàn)不可逆性損傷,并且還會降低患者免疫功能。比阿培南抗菌穩(wěn)定性高,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較高,兩者可協(xié)同抑菌,達到強效清除炎癥因子的作用后,促使T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功能恢復正常[11]。研究組患者的FEV1、MVV、MM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可增強患者的肺通氣功能及肺換氣功能。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在莫西沙星基礎上給予比阿培南治療,不會明顯引起靜脈炎、皮疹、低鈣血癥等不良反應事件,表明比阿培南具有較高的藥物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COPD合并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應用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可協(xié)同增效,調(diào)節(jié)免疫機制,改善免疫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改善免疫和呼吸功能功能,且不會明顯增加藥物副作用,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徐敏, 胡崗, 劉曉,等. 頭孢哌酮/舒巴坦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及對血清相關因子的影響[J]. 西部醫(yī)學, 2019, 31(3):94-99.
[2]張淼, 陳昊, 郝璐,等. 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 醫(yī)藥前沿, 2022, 12(26): 322-323.
[3]蔡柏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7GOLD報告)解讀[J]. 國際呼吸雜志, 2017, 37(1): 6-17.
[4]曾彬彬, 于海建. 美羅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感染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影響[J]. 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 2021, 4(24): 350-352.
[5]安曉潔, 乜慶榮, 鄧趕飛. 莫西沙星聯(lián)合呱拉西林鈉/他唑巴坦對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PCTCRP的影響[J]. 河北醫(yī)學, 2015, 20(12): 1956-1959.
[6]曹春萍. 美羅培南與莫西沙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感染性肺炎的療效及其對肺功能和病原菌清除率的影響[J]. 抗感染藥學, 2018, 15(3): 470-472.
[7]宋園園, 高輝, 王本才,等. 大劑量烏司他丁聯(lián)合比阿培南輔助治療對重癥肺炎患者康復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22): 336-338.
[8]史煜波, 甄茂全, 胡佩. 體外比阿培南與亞胺培南敏感性對比分析[J].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10, 22(9): 1055-1056.
[9]韓柳, 劉威. 微生態(tài)制劑聯(lián)合莫西沙星序貫療法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20, 32(11): 588-590.
[10]陳政. 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患者聯(lián)合應用美羅培南與莫西沙星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7, 29(11): 345-346.
[11]龔敬, 陸偉, 史剛,等. 比阿培南聯(lián)合莫西沙星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炎性指標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 河北醫(yī)學, 2020, 26(5):57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