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郵集專題多是以歷史文化、名人傳記、自然風光、動物植物等為主。但筆者身邊的一位郵友則另辟蹊徑,將20世紀傳奇女星的相關郵品做了搜集、整理,制成名為“芳華倩影”的個人郵集。該郵集主要分為可愛童星、西式美人、東方佳人、黑色麗人四部分。他認為集郵要有心意,而郵集要有新意。這次我們不妨循著他的心意,在這本郵集中去追憶那些逝去的燦爛芳華。
1928年出生于美國加州的秀蘭·鄧波兒可謂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童星,她四歲開始參與影視演出,在??怂闺娪肮镜陌才畔?,參加電影《起立歡呼》的試鏡并成功通過。1934年,鄧波兒主演的《亮眼睛》是其成名之作,她憑借著在該片中的出色演技獲得了第七屆奧斯卡特別獎,成為史上首個獲得奧斯卡獎的孩子。
1938年,米高梅公司計劃拍攝一部名為《綠野仙蹤》的童話故事片,起初他們打算讓鄧波兒出演女主桃樂絲一角,便向簽約鄧波兒的??怂构景l(fā)出請求,希望借用鄧波兒,但遭到拒絕。米高梅公司見狀,只得另尋朱迪·嘉蘭出演該片,16歲的嘉蘭也因這部作品一炮而紅。1990年,美國郵政發(fā)行有電影《綠野仙蹤》的紀念郵票(見58頁圖1),票中女孩即16歲的嘉蘭。
鄧波兒在息影后,積極投身政界,先后擔任過美國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代表、美國駐加納大使、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在福特擔任總統(tǒng)期間,她還被任命為美國國務院禮賓司司長。為紀念這位杰出的童星和優(yōu)秀的社會活動家,格林納達于2002年發(fā)行有鄧波兒主題小全張(圖2),美國郵政于2016年發(fā)行有鄧波兒主題版票(圖3)。
瑪麗蓮·夢露(1926—1962)和奧黛麗·赫本(1929—1993)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前者有“好萊塢性感女神”之稱,代表作有《七年之癢》《巴士站》《王子和歌女》,夢露的金發(fā)碧眼,烈焰紅唇搭配上那飄逸的長裙,嫵媚的身姿更是讓她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后者被譽為“落入凡間的天使”,代表作有《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有人形象地將赫本比做一朵潔白的蓮花,落落大方,氣質優(yōu)雅。夢露象征著美國的時尚與開放;赫本代表著歐洲的優(yōu)雅與禮儀。各國為紀念二人所發(fā)行的相關郵票也是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如果說奧黛麗·赫本是“落入凡間的天使”,她的美是一種平和雅致、清純明澈的少女之美,那么同為英國傳奇女影星的費雯·麗(1913—1967)就是“人間的精靈”,她的美是一種靈動嫵媚、風華絕代的雍容之美。
費雯·麗有著精致的五官,加之其舉手投足間所散發(fā)出的雍容華貴的氣質,會讓人聯(lián)想到古典油畫中的美人。時至今日,只要提起費雯·麗,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她在電影《亂世佳人》中塑造的斯嘉麗這一經(jīng)典形象。美國(圖4)、幾內亞(圖5)等國在發(fā)行有關費雯·麗的紀念郵票時,也多是以《亂世佳人》中的經(jīng)典劇照為票面。費雯·麗命運同樣坎坷,長期勞累的演出工作,加上并不順遂的情感經(jīng)歷,使得費雯·麗逐漸患上躁郁癥等一系列精神疾病,1967年,她因肺結核在家中病逝,年僅54歲。
在20世紀影視圈,還有一位與費雯·麗長相相似、氣質相近的美國影星——海蒂·拉瑪(1914—2000)。值得一提的是,二人還都曾與美國男演員克拉克·蓋博合作過。海蒂·拉瑪一生出演過30多部電影,與羅伯特·泰勒、斯賓塞·屈塞、克拉克·蓋博等多位知名男演員合作拍攝過《熱帶女郎》《繁榮小鎮(zhèn)》《某某同志》等多部經(jīng)典影片,曾被好萊塢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同時,海蒂·拉瑪也是一位科學家,被稱為“CDMA之母”,她與安塞爾一起發(fā)明的跳頻技術被廣泛用于今天的手機通信和無線互聯(lián)網(wǎng)。2020年,奧地利發(fā)行有海蒂·拉瑪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郵票(圖6)。
與奧黛麗·赫本同年出生的美國女演員格蕾絲·凱利(1929—1982)(圖7)從21歲開始拍電影。當這位長相端正、氣質高貴的女孩被大導演希區(qū)柯克發(fā)現(xiàn)后,陸續(xù)參演了由其導演的《電話謀殺案》《后窗》和《捉賊記》等三部電影,希區(qū)柯克評價凱利是“不需要化妝的演員,在她冰一般的外表下,蘊藏著火一樣的激情”。
1955年,26歲的凱利憑借在電影《鄉(xiāng)下姑娘》的出色演技奪得奧斯卡影后,并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與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相遇,親王對她一見鐘情,隨即向其展開追求。次年,凱利與蘭尼埃三世在摩納哥王宮順利完婚,成為摩納哥王妃,并產(chǎn)下兩位公主和一位王子(圖8)。夫妻二人相敬如賓,生活和睦。
在談到自己如同童話般的人生經(jīng)歷時,凱利曾驕傲地說:“我的人生之所以被描繪為童話,是因為它的確是童話?!边@位熱愛藝術的王妃還將自己的部分收入拿出,于1964年在摩納哥成立王妃基金會,旨在幫助當?shù)氐乃囆g家和工匠。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82年9月,凱利載著女兒駕車出行,途中突發(fā)事故,雖然女兒在事后得以幸存,但凱利卻不幸身亡。當年,摩納哥郵政發(fā)行有悼念王妃逝世的郵票(圖9)。對于愛妻的離開,蘭尼埃三世悲痛欲絕,直至逝世也再未續(xù)弦。1989年,摩納哥郵政發(fā)行王妃基金會成立二十五周年紀念小全張(圖10)。
伊麗莎白·泰勒(1932—2011)是史上第一個片酬百萬美元的女演員,被譽為“好萊塢常青樹”。她的五官極其立體深邃,尤其是那雙漂亮的藍紫色眼睛更是極具魅惑,她所出演的格麗婭·旺德勞斯、埃及艷后等影視角色,更是被后人奉為經(jīng)典。2017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為紀念泰勒發(fā)行有紀念郵票(圖11、12)。
此外,瑞典、法國等國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女影星。如被譽為“瑞典影壇雙姝”的葛麗泰·嘉寶(1905—1990)和英格麗·褒曼(1915—1982),二人同為瑞典女影星,也同是處女座。嘉寶參演影視劇作的時間雖只有19 年,卻經(jīng)歷了默片和有聲電影兩個時代,其間她共出演過《哥斯塔·柏林的故事》《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等28 部影視作品(14 部默片和14 部有聲電影)。嘉寶的氣質冷艷高絕,依稀還帶有一絲的神秘氣息,既有溫柔似水的陰柔之美,也有尊貴倨傲的剛毅之風。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銀幕傳奇女星”第五名。2005年,瑞典(圖13)、美國(圖14)發(fā)行有嘉寶誕辰百年紀念郵票。
影壇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1941年,36歲的嘉寶在拍完電影《雙面女人》后宣布息影。次年,英格麗·褒曼憑借其主演的電影《卡薩布蘭卡》一夜成名,該片也被評選為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此后,褒曼又憑借在《煤氣燈下》《真假公主》《東方快車謀殺案》三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xiàn)三獲奧斯卡獎。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院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銀幕傳奇女星”第四名,名列嘉寶之前。2015年,馬里發(fā)行有褒曼誕辰百年紀念小型張(圖15)。
19世紀末,電影傳入中國。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標志著中國電影業(yè)的起步。1931年,我國推出首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1935年,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上榮獲第九名,成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被譽為“中國的英格麗·褒曼”的默片影星阮玲玉(1910—1935)(圖16)代表作有《小玩意》《神女》。她的身上既有傳統(tǒng)東方女性的儀態(tài)氣韻,也帶有民國自身的年代特色。其五官秀麗,笑容甜美,身材高挑,配上一襲旗袍,清麗脫俗。只恨紅顏命薄,后因種種,阮玲玉于1935年服藥自殺,年僅25歲。
到了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電影題材大多是以反抗封建禮教、反映抗戰(zhàn)艱苦斗爭和圍繞新中國的發(fā)展建設為主。上官云珠(1920—1968)(圖17)參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講述了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在抗日期間的故事;其主演的《南島風云》講述了1943年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部隊在海南島與日寇斗智斗勇的故事。白楊(1920—1996)(圖18)主演的《山河淚》《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與秦怡(1922—2022)(圖19)飾演的《鐵道游擊隊》《忠義之家》等影片在內容上也大都如是。
隨著影視業(yè)的發(fā)展,許多中國傳統(tǒng)的戲曲家也開始走上影幕,推出戲劇電影作品。作為中國評劇“新派”創(chuàng)始人的新鳳霞(1927—1998),其主演的評劇電影《劉巧兒》在1956年上映后,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學唱劉巧兒的熱潮。2012年,幾內亞比紹發(fā)行新鳳霞紀念郵票(圖20)。
1958年,由邵逸夫任總裁的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公司秉承“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理念,陸續(xù)拍攝了千余部影片,開創(chuàng)了黃梅調電影、經(jīng)典功夫片、古裝武俠片等新題材的影片類型。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公司發(fā)展達到頂峰,基本壟斷了整個香港電影市場。出身名門的林黛(1934—1964)是早期邵氏電影公司中最紅的女星。1952年,林黛主演了電影《翠翠》中的翠翠一角,該片既是其處女作,也是其成名作。之后她憑借《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不了情》等四部影片四獲“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1995年,香港郵政在發(fā)行四枚一套的“香港影星”主題郵票時,其中就有一枚紀念林黛(圖21)的。
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邵氏電影公司的發(fā)展?jié)u入低谷,其間又陸續(xù)出現(xiàn)了新藝城影業(yè)公司、德寶電影公司、永盛電影公司、寰亞電影公司等一大批新興的電影公司。香港影視業(yè)的發(fā)展由此走向百花齊放時代。
1983年,香港無線電視臺出品的武俠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在港播出,好評如潮,榮獲當年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jié)金牌獎。該劇引進中國內地后,同樣引起巨大轟動。飾演女主的翁美玲(1959—1985)天真率性、聰慧伶俐,完美地將黃蓉鬼靈精怪、嬌俏活潑的形象表現(xiàn)了出來,有影評家言:“美玲之后,再無黃蓉?!?021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發(fā)行有翁美玲紀念郵票(圖22)。
被譽為“香港的女兒”的梅艷芳(1963—2003)亦是香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里的傳奇,在銀幕上,她是百變影后;在歌壇上,她是一代巨星。同時,她還致力于慈善事業(yè),多次舉辦賑災演出。2003年,梅艷芳因宮頸癌病逝,年僅40歲。2005年,香港郵政發(fā)行五枚一套的“香港流行歌星”主題郵票時,其中就有一枚是紀念梅艷芳(圖23)的。
在中國臺灣地區(qū),鄧麗君(1953—1995)當數(shù)20世紀知名度最高的臺灣女歌星。鄧麗君性格率真,人美歌甜,在娛樂圈中人緣極好。其代表作《甜蜜蜜》《小城故事》《何日君再來》《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經(jīng)典曲目時至今日仍經(jīng)久不衰,百聽不厭。1996年,朝鮮發(fā)行有鄧麗君逝世一周年紀念小型張(圖24)。
“靈魂樂第一夫人”艾瑞莎·弗蘭克林(1942—2018)(圖25,坦桑尼亞發(fā)行)是爵士樂發(fā)展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出現(xiàn)的巨星。她曾19次獲得格萊美獎,還是首位入選搖滾名人堂的女歌手。對于她那富有魔力的經(jīng)典歌聲,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評價道:“從她的聲音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歷史,所有的歷史和所有的陰影——我們的力量和痛苦 , 我們的黑暗和光明,我們對救贖的追求和我們來之不易的尊重?!贝送?,如妮娜·西蒙(1933—2003)(圖26,幾內亞2010年發(fā)行)、艾比·林肯(1930—2010)等一大批黑人女歌手在這一時期也同樣活躍于爵士樂壇中。
惠特妮·休斯敦(1963—2012)是繼薩默之后崛起的新一代女歌星。1985年,她發(fā)行首張同名專輯時便取得了不錯的反響。1992年,她主演電影《保鏢》并獻唱主題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一舉走紅,聞名天下。她的嗓音強而有力,音域寬廣,其歌聲充滿了感染力。人們紛紛稱她為“美國第一嗓”。但成名后的休斯敦逐漸染上毒癮,她那引以為傲的“金嗓子”也因長期吸食毒品而受到嚴重損壞。2012年2月,休斯敦用藥過量導致心臟病發(fā)作,在浴缸溺水身亡,令人唏噓。當年,幾內亞發(fā)行有她的相關紀念小型張(圖27)。
看完上述郵品,心中感慨萬千。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天地悠悠,轉眼無數(shù)春秋,幾多朱顏老?唯在郵海茫茫里,依稀可見當年的歲月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