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升達經(jīng)貿(mào)管理學院 張紅紅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文化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量越來越大,大學生接受到的文化種類越來越多樣。使得多種文化觀念不斷對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和價值觀念形成沖擊,從而影響學生的行為活動和思維方式。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關注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狀況,并且?guī)椭髮W生樹立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文化自信是人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自信,也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礎。它指的是對自身文化價值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價值的認同和自信,并以一種更加自覺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被動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文化自信的意義在于,它能讓人們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可,從而實現(xiàn)文化多樣性,促進文化交流和互動,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文化自信不僅可以促進文化發(fā)展,而且還能推動社會穩(wěn)定和繁榮,有助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只有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人們才能更好地接受外來文化,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推動社會進步。
文化自信是指一種自身文化認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集合。文化自信是一種內在的內容,它能把中華文化的精神與特色融入國家、民族和個人身上。文化自信在當下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強中國的國家形象,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更好地貢獻國際力量,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豐富世界多元文化,從而實現(xiàn)中國文化復興和發(fā)展。文化自信能振奮社會精神,激發(fā)人們的進步意識,實現(xiàn)價值多樣化,培養(yǎng)新一代的文化自信,重塑民族認同感,發(fā)掘民族智慧,塑造民族形象,構建國家實力,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從而促進國家的發(fā)展與進步。文化自信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大國的基礎,是推動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動力源泉,是中華民族進一步完善自身文化的根本保障。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大學生文化自信狀況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受到了新媒體的促進,因為新媒體讓大學生更容易接觸各種信息,獲得知識。新媒體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增長文化知識,而且還能引導大學生更好地利用新技術,進一步提高文化自信;其次,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受到了虛擬社區(qū)的影響。虛擬社區(qū)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交流的空間,讓他們可以更容易地接受來自社會的不同觀點,從而提高自身文化自信;最后,新媒體的發(fā)展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網(wǎng)絡虛假信息等,對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方面,部分大學生缺乏文化自信,他們不夠樂觀、積極,例如沒有足夠的自信去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也沒有足夠的自信去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另一方面,大學生對文化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他們沒有充分了解文化的背景和深層次內容,也沒有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去發(fā)掘自身的潛力。此外,受不良價值觀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存在一種“審美貶值觀念”,他們把文化自信淡化為一種“瑣碎”的事。
大學生是社會的未來精英,他們的文化自信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了解影響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一般來說,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會影響他們的文化自信。大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教育背景和文化熏陶都會影響文化自信。如果家庭經(jīng)濟狀況良好,受文化熏陶較多,學生往往會更加自信;其次,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會影響他們的文化自信。學習壓力過大,狀態(tài)緊張,大學生的自信往往不足。并且大學生的性格類型也會影響他們的文化自信,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比性格外向的學生更加缺乏文化自信。此外,大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也會影響他們的文化自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受到教師的肯定,學習效率會提高,有助于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而如果學習效率低,受到教師批評,文化自信就會受到影響;最后,大學生的社會活動也會影響他們的文化自信。大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如參加文藝比賽、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若獲得成功,便會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新媒體的發(fā)展給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表達機會,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提升文化自信。另外,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學生更容易接觸更多的文化知識,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大學生在新媒體上也可以進行跨文化交流,認識更多的朋友,從而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增強自信心。此外,新媒體還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掘自身的潛能,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已經(jīng)成為許多大學普遍重視的課題。其實,任何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實施都離不開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教學,大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觸文化,更好地掌握原理,從而增強自信。實踐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熟悉文化知識、熟悉相關技能,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學習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時,教師可以通過實踐體驗,讓學生體會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另外,實踐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同時也能切實地感受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實施,不能離開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既能促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建立,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助于推動文化自信培育的順利實施。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新媒體正在不斷改變大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影響著他們的文化自信。為了幫助大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教師強調社會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學校應該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接觸新領域,培養(yǎng)實踐能力,拓展視野,增強文化自信;其次,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實踐場所,讓他們有機會深入?yún)⑴c社會實踐活動,以更好地了解社會實際情況,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最后,學校還應該搭建一個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讓學生之間可以交流彼此的社會實踐經(jīng)歷,相互學習,增進文化自信。教師強調社會實踐,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增強文化自信,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作出貢獻。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媒體的普及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新媒體給大學生帶來了更多機遇,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以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是每個大學的重要任務,其中提倡正確價值觀是必不可少的。提倡正確價值觀,就是要讓大學生樹立一種良好的價值觀,以正確的方式去認識自己,感受和表達自我。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介紹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作品,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文化;可以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文化,開闊自身的視野;可以開展文化講座,讓學生理解不同文化的深刻內涵;也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倡正確的價值觀,是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是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的必要手段。學校要努力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文化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出一批有文化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優(yōu)秀大學生。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在不斷提升,但仍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倡導文化交流,成為當前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措施的重要方式。倡導文化交流,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深刻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有關文化的知識,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其次,增加學生文化交流的機會,以更豐富的文化體驗,使大學生更加自信;最后,教師還應注重與其他學校、企業(yè)、機構以及國外機構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拓寬大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大學生在交流中受益,并從中提升文化自信。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發(fā)展給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帶來了很大影響。新媒體雖然能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但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需要教師加強管理,努力消除這些負面影響,讓大學生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建立更強的文化自信。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策略,以期達到提高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