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蓮 郭英
【摘要】 目的 分析原發(fā)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心理彈性水平與注意偏向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寧德市閩東醫(yī)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PLC患者,采用心理彈性量表簡化版(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注意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ventory,APNI)評估心理彈性水平和注意力偏向。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分析不同特征的PLC患者心理彈性總分,分析心理彈性水平與注意偏向情況及二者相關性。結果 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費方式、化療療程心理彈性總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總分為(25.60±6.91)分,負性注意偏向評分(26.31±6.12)分,正性注意偏向評分(42.95±8.20)分。Pearson分析顯示,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與正性注意偏向呈正相關(P<0.05);心理彈性與負性注意偏向呈負相關(P<0.05)。結論 PLC患者超聲引導下RFA后心理彈性水平與正性注意偏向呈正相關,與負性注意偏向呈負相關,臨床應引導患者正向關注疾病,改善心理彈性,以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 原發(fā)性肝癌;射頻消融術;心理彈性水平;注意偏向
中圖分類號:R735.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3-010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3.034
原發(fā)性肝癌(PLC)是腫瘤科常見的惡性腫瘤,起源于肝內膽管上皮或肝細胞,病情隱匿、進展快、易發(fā)生轉移,就診時多數(shù)患者已處于中晚期,從而錯失手術治療時機[1]。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術(RFA)是一種非手術治療手段,可通過電極發(fā)射高頻交變電流,引起腫瘤局部組織中離子高頻振動而產(chǎn)生熱效應,進而誘導腫瘤細胞死亡,具有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有效等特點,可延長PLC患者生存時間[2-3]。但RFA覆蓋面不完全,術后殘留腫瘤比例較高,且患者對該術式認知不足,術后常存在擔憂、焦慮、懷疑等情緒,促使生活質量降低。心理彈性是指個體對生活中不幸、挫折等表現(xiàn)出良好的適應過程,在保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中意義重大。注意力偏向是指個體遭受外界刺激時,對消極(積極)信息分配更多注意力的傾向。心理彈性與注意力偏向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尚不明確,本研究對二者間相關性進行分析,從而為臨床心理護理的開展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寧德市閩東醫(yī)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PLC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22~80歲,平均年齡(48.36±10.05)歲;腫瘤最大直徑,16例<3 cm,26例3~5 cm,18例>5 cm;文化程度,35例高中及以下,18例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婚姻狀況,48例已婚,12例未婚;體質量指數(shù)18~29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4.72±1.33)kg/m2。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年齡≥18歲;經(jīng)病理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病情穩(wěn)定;語言、認知功能正常;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采用CD-RISC量表和APNI量表評估心理彈性水平和注意力偏向。CD-RISC中包含力量、堅韌性和樂觀性3個維度,共10個條目,按照“完全不是這樣”“很少這樣”“有時這樣”“經(jīng)常這樣”“幾乎總是這樣”分別計0、1、2、3、4分,評分越高,心理彈性越好。APNI包含正性注意偏向(正性他人和正性自我)和負性注意偏向(負性他人和負性自我)4個維度,共22個條目,按照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別計1~5分。向患者發(fā)放調查量表,并向患者解釋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義。填寫調查表的過程中,若患者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耐心解答,確保調查量表完整填寫,檢查無遺漏后回收。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配偶情況、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腫瘤最大直徑、乙肝病史、付費方式等項目,分析不同特征的PLC患者心理彈性總分,分析心理彈性水平與注意偏向情況及二者相關性。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22.0統(tǒng)計法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3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不同特征的PLC患者心理彈性總分 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費方式、化療療程心理彈性總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和注意偏向情況 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總分(25.60±6.91)分,負性注意偏向評分(40.31±6.12)分,正性注意偏向評分(33.95±5.20)分,見表2。
2.3? 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與注意偏向的相關性 Pearson分析顯示,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與正性注意偏向呈正相關(P<0.05),與負性注意偏向呈負相關(P<0.05),見表3。
3 討論
3.1 PLC患者超聲引導下RFA后心理彈性水平及注意偏向情況 我國PLC發(fā)病率居世界前列,病因病機尚未明確,多認為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4]。近年來隨著診療水平的升高,PLC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其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也受到高度關注。心理彈性反映機體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所產(chǎn)生的心理狀況。有研究表明,與健康人群相比,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明顯較低[5]。本研究結果顯示,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總分為(25.60±6.91)分,其中堅韌性評分最高,提示患者具備良好的堅韌性,能夠較好地接受自身疾病情況,并積極與病魔作斗爭。負性注意偏向指對負性情緒信息得到優(yōu)先注意和加工,正性注意偏向與負性注意偏向相反,對積極、樂觀情緒信息更加敏感。本研究結果顯示,負性注意偏向評分(40.31±6.12)分,正性注意偏向評分(33.95±5.20)分,說明在超聲引導下RFA后PLC患者中普遍存在負性情緒。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面對自身嚴重性難免產(chǎn)生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運用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增強其治療信心,促進負性注意偏向向正性注意偏向轉變[6]。
3.2 PLC患者超聲引導下RFA后心理彈性影響因素及與注意偏向的相關性 本研究還對心理彈性水平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費方式、化療療程心理彈性總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PLC患者超聲引導下RFA后心理彈性水平與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費方式、化療療程密切相關。(1)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家庭收入一般較高,社會低位也相對較高,故應對PLC的經(jīng)濟和社會支持更明顯,故心理彈性更高。(2)付費方式。PLC患者治療期間心理、生理上均承受巨大的打擊,同時治療所產(chǎn)生的治療費用會給患者及整個家庭造成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對于有醫(yī)保患者而言,通過醫(yī)保報銷可減少一大筆醫(yī)療費用支出,可以有效減輕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部分購買商業(yè)保險的患者則可更好地解決治療費用的后顧之憂,可從容地對待治療和護理,故心理彈性水平往往較高[7-8]。然而對于沒有參保意識或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患者而言,手術、化療及相關護理費用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壓力,極易出現(xiàn)“聽天由命”的心態(tài),負性情緒的存在往往使得心理彈性評分較低。(3)化療療程。有研究顯示,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化療療程越多,則心理彈性水平越高[9]。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化療療程數(shù)增加,心理彈性水平越低。分析原因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在剔除體內腫瘤的基礎上以進一步消除殘留的腫瘤細胞,隨著化療療程的增多,則能夠逐漸減少殘余腫瘤細胞,病情逐步好轉,心理彈性會呈上升趨勢。但對于行RFA治療的PLC患者而言,其病情往往較為嚴重,已經(jīng)錯失手術根治機會,此時進行化療常常無法完全殺滅腫瘤細胞,且療程越長,說明腫瘤控制效果不佳,需要增加化療療程以控制腫瘤,故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治療逐漸失去信心,因而心理彈性水平下降[10-11]。Pearson分析顯示,RFA后PLC患者心理彈性與正性注意偏向呈正相關(P<0.05),與負性注意偏向呈負相關(P<0.05)。正性注意偏向更傾向于關注RFA后個體修復能力及自我調整,有助于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心理彈性水平;而負性注意偏向更傾向于關注疾病嚴重性、沉重的治療費用等,從而激活患者消極情緒,造成心理彈性水平顯著下降[12]。因此,醫(yī)護人員應予以患者針對性心理干預,減輕心理困擾,引導患者關注疾病正性康復效果,提升克服困難的能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抗疾病。
綜上所述,PLC患者超聲引導下RFA后心理彈性水平與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付費方式、化療療程密切相關,且與正性注意偏向呈正相關,與負性注意偏向呈負相關,醫(yī)護人員應改善患者心理彈性,引導患者正向關注疾病,以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何燕蓮,余岳芬,劉振華.超聲造影時間-強度曲線評價射頻消融治療肝癌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24):2725-2728.
[2] 邱澤成,陳斌,李柳生,等.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射頻消融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直徑≤3 cm原發(fā)性肝癌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9,22(9):708-710.
[3] 祝普利,王德盛,田德福.肝動脈化療栓塞聯(lián)合射頻消融治療原發(fā)性肝癌124例臨床觀察[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8,30(1):1-4.
[4] SHEN Y,ZHANG Z B,WU S D,et al.Research on values of GDF-15 level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evalu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effect[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8,22(12):3749- 3754.
[5] 陶明珠,劉聲梅,趙柱蓮,等.原發(fā)性肝癌介入術后患者心理彈性及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9,16(5):19-22.
[6] FENG X ,LU T,LI J,et al.The tumor suppressor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 binding protein 2 regulates hippo pathway in liver cancer by a feedback loop in mice[J].Hepatology,2020,71(6):1988-2004.
[7] 張漢洋,莊志彬,林春冬,等.經(jīng)皮射頻消融術與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原發(fā)性小肝癌的療效及預后比較[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9,28(1):24-30.
[8] WANG G,BI C.Correlations of pri-Let-7 gene polymor- phisms with 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J].Pathol Res? Pract,2018,214(5):667-672.
[9] 盧彩霞,陸麗華.肝癌術后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及認知評價與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2):37-40.
[10] 程洋,蒲叢珊,伊靜,等.肝癌患者TACE術后恐懼疾病進展與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的調查研究[J].重慶醫(yī)學,2020, 49(11):1846-1849,1854.
[11] 劉國艷, 宋瑞鵬.Peplau人際關系理論對肝癌化療患者正負性情緒、心理彈性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0,17(29):155-158.
[12]? ? WANG X,DENG Q,F(xiàn)ENG K,et al.Insufficient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progression via autophagy and the CD133 feedback loop[J].Oncol Rep,
2018,40(1):241-251.(收稿日期: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