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巍
(蘭州交通大學)
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屬于地方國有企業(yè),主要負責對高校內部資產的監(jiān)督管理,其目的是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產業(yè)規(guī)范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高校資產經營公司早已成為以資產為紐帶,有效運營、監(jiān)督并管理校辦企業(yè)的公司主體,其中財務控制、財務考核等是母公司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對于子公司的財務管理,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發(fā)揮著重要的監(jiān)督與約束作用,目前最主要的方式便是制定子公司財務考核目標,動態(tài)監(jiān)管子公司運營狀況,及時糾正子公司財務活動不規(guī)范行為。但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設計財務考核指標,實現對子公司財務活動的嚴格考核,將是目前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的重要關注問題。
二八原則又稱之為巴列特定律,強調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進行事物優(yōu)先次序編排,然后在“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的基礎上,開展活動的基本準則。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在財務績效指標的具體設計環(huán)節(jié),要綜合考慮子公司經營狀況,確保在錯綜復雜的管理工作中抓住關鍵、抓住重點,按照財務活動的先后順序與重要程度,設計關鍵考核指標,將關鍵事項與重點工作的追蹤管控設為考核側重點,并在財務監(jiān)管的其他環(huán)節(jié)中重點關注。
該原則主要指為促進員工高效開展工作,便于管理者績效考核實施所設定的考核目標與考核標準,有利于考核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開展。在SMART 原則下設計績效指標,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要從具體的、有數據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與工作緊密相關的幾個維度出發(fā),確保最終設計的績效指標更客觀,具有量化特征,與子公司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相契合,為財務考核工作開展指明方向,同時使財務考核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得到保障,準確掌握子公司實際運營情況,加快考核目標的順利實現。
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考核工作,要嚴格遵循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以防考核工作中出現偏廢情況。從定量考核角度來看,該考核方式有較強的剛性,考核依據通常以量化數據為主,減少人為因素對考核流程與結果的干擾,使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得到充分體現[1]。然而,在子公司的經濟運行中,產業(yè)結構調整、科技含量高低、管理水平提升等,需要在定性指標的輔助下進行分析與認定,在保證考核指標剛性的前提下,準確覆蓋至子公司各業(yè)務環(huán)節(jié),切實保障財務考核工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因此,通過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有利于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對子公司財務考核的順利開展,促進考核意圖的順利完成。
收益是企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在子公司的財務指標設計過程中,做好子公司各項經營能力的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科學設定收益能力考核指標,其間要綜合考慮子公司的經營能力、收益能力與償債能力,為財務指標制定提供參考,為接下來的財務考核助力。
第一,實現利潤。利潤是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根本所在,也是生產經營中直接追求的效果。實現利潤主要體現在企業(yè)剩余產品價值的轉化形態(tài)。從財務角度來看,主要表現為企業(yè)勞務收入總額和銷售收入總額扣除成本以及流轉稅后的余額,也是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對子公司實施財務考核的基本指標[2]。
第二,上繳利潤。上繳利潤是指子公司按照一定比例或合同規(guī)定,上繳給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的利潤。在上繳利潤考核方式中,其對象是指子公司在母公司投入回報方面的實際體現,考核期間需要將款額交現情況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
第三,凈資產額。在子公司資產增值保值情況評價中,凈資產額屬于重要的參考標準,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要在詳細了解子公司凈資產額的基礎上,才能對其資本運作與收益展開客觀評價與分析。
第四,資本金利潤率。該指標側重于對子公司資本盈利能力的考核,由母公司牽頭對子公司資本收益能力進行評價,一般情況下子公司的資本金利潤率越高,則代表公司的經營成果越理想。針對適當負債的企業(yè)而言,資本利用率是其考慮負債成本、負債程度的可靠參考,若資本金利潤率遠遠超出銀行同期利率,那么企業(yè)負債情況在某一范圍內是有利的,相反則代表著企業(yè)負債將存在不良情況,需要適當調整企業(yè)負債程度。
第五,成本費用利潤率。作為企業(yè)經營效益衡量的直觀標準,成本費用利潤率被視為母公司對子公司財務評價的重要參考,也就是對企業(yè)成本消耗與收益情況的比較評價,屬于企業(yè)投入與產出比所采用的常規(guī)分析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yè)成本費用與盈利水平要保持平衡,始終保持在合理范圍內,這樣能夠在節(jié)約成本支出的同時,將企業(yè)經營效益提升上來。
子公司的償債能力關系到高校資產經營公司的未來發(fā)展,決定著公司整體效益空間,是財務考核指標建設中的核心標準與依據,需要在原有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的指標基礎上,逐步向有利于子公司現金流量披露的活性指標轉變,便于母公司對子公司償債能力的了解與控制。具體來講,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對子公司償債能力的考察與建設,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現金流動負債比指標[3]。該指標的功能主要指對企業(yè)現金流量流轉情況的評判,其中涉及企業(yè)資金回籠速度、回籠能力的評價,資金回籠速度越高,代表企業(yè)資金鏈運作越穩(wěn)定正常,間接反映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第二,現金到期債務比指標。在企業(yè)現金活動中,現金到期債務是衡量現金流量凈額、到期債務關系的重要指標參考,其中本期到期債務涵蓋本期到期長期債務與應付票據兩個方面。在以上債務類型中,并不具備可延展性特征,要求企業(yè)必須到期規(guī)劃,這是資產經營公司開展財務考核要重點關注的。
第三,現金債務總額比指標。在子公司的經營管理中,現金債務總額比能夠衡量債務總額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二者間的比值關系,這關系到企業(yè)現金整體流動情況,該比率越高代表企業(yè)債務承擔能力越強,經濟實力也越強[4]。
第一,總資產周轉率。資產是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合理設置資產運轉周轉率指標,便于高校資產運營公司對子公司運營狀況的客觀衡量,根據子公司資產實物判斷其實際運轉率,資產運轉率越高,企業(yè)的運營效果更好,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在該指標的設計期間,母公司要按照以下計算方式: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客觀判定子公司的資產運營效率,以判斷其對公司總體的貢獻值。
第二,固定資產凈值額。在固定資產凈值額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目的便是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對子公司資產配置、新舊程度以及資產使用效益的考核評價,通過資產盤查與計提折舊,客觀判斷子公司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督促子公司時刻關注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保證資產高效利用,提高實際生產能力。
第三,固定資產凈值增長率[5]。在企業(yè)資產科目中,固定資產占據重要地位,既能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可觀價值,又能有效控制資產價值消耗,需要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在財務考核中重點關注。在固定資產凈值增長率指標的設計過程中,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要重點突出資產折舊在固定資產使用中的重要性,根據子公司資產科目實際情況,綜合評價固定資產凈值增長率,這是區(qū)分固定資產折舊與效益的重要參考。
第四,凈資產增長率。目的指對子公司綜合能力所采取的考核評價方法。在確定凈資產增長率指標后,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能夠準確掌握子公司凈資產的實際使用效益,了解其綜合管理與發(fā)展能力,由此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提高凈資產增長率,增強企業(yè)發(fā)展后勁。
子公司在取得總部與投資者投入的資金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后,不但要保證資金使用安全,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還需最大限度做到保值增值,健全財務指標評價體系,準確涵蓋企業(yè)盈利能力比率、負債比率、變現能力比率、資產管理比率等方面,并結合內部實際經營情況,合理設置定量、定性分析的輔助指標。例如:突出戰(zhàn)略目標引導,優(yōu)化預算指標設計,將企業(yè)盈利能力、資產安全、負債狀況、風險管控等作為重點考核對象,將預算指標調整為資產負債率、財務費用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毛利率等關鍵指標,然后將總體預算指標分解并下達至各部門,通過預算目標值與預算執(zhí)行數的對比分析,找出預算差異并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的改進意見[6]。再如:對于子公司的核心指標設計,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要全面加強財務風險防范,以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占營業(yè)收入比例、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等作為切入點,重點關注企業(yè)的資金鏈風險、償債能力、合同履約風險等指標設計要素,始終堅持風險考核導向,并對考核技巧做出相應調整。
作為財務考核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高校資產經營公司在績效評價體系建設期間,需要綜合運用管理學、財務管理學、數學統(tǒng)計方法等,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對子公司某一經營時期的資本運營效益、經營狀況、經營者業(yè)績等實施考核分析,然后制定出更合理、客觀的綜合評價體系。為保證對子公司財務考核結果的準確性,高校資產經營公司還需注意以下幾點:①經營規(guī)模指標。主要包括:銷售收入、資產總額等;②財務狀況指標:資產負債率、不良資產比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資產流動比率等;③經濟效益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資金本利稅率、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用率;④財務管理指標:資金管理、成本管理、資產管理、職能制度建設等;⑤社會貢獻值指標。在每年年初,高校資產經營公司根據以上指標體系內容,根據子公司運營情況確定財務考核目標,在落實考核評價工作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考核標準與指標權重,并對子公司經營者實施風險抵押金制度。在每年終末時,母公司要結合子公司提交的執(zhí)行指標完成報告,對其展開嚴格的考核評估,客觀反映子公司經營情況與任務完成情況,落實獎懲分明的激勵措施,針對責任目標情況良好、工作表現優(yōu)異的經營者采取物質激勵和精神鼓勵,并積極推行加薪不封頂;針對經營責任目標未完成、工作失誤多的經營者,酌情做出相應的懲處,其風險抵押金不得退回。在此期間,母公司要優(yōu)化“調節(jié)指標”設計,以對財務考核與獎懲實施進行有效控制。
在完成財務考核指標選定后,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要綜合判斷其在財務考核中的地位與影響程度,結合子公司運營情況,合理確定不同財務考核指標的權重。在相同的財務評價體系中,不同財務指標所肩負的職責與重要性并不同,這需要對各類指標的權重系數進行合理設定,有利于公司整體考核辯證統(tǒng)一,通常情況下財務績效指標權重會應用AHP 分析法來進行確定。從財務管理角度來看,AHP 分析法屬于運籌學范疇內,通常應用到網絡系統(tǒng)理論,在多目標綜合評價法的輔助應用下,最終形成的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通過對定性問題實施定量分析,對各指標之間的重要程度進行比較判斷,在不同財務考核指標的引導下,實現對子公司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的客觀評價,全面反映出子公司實際發(fā)展情況,準確找出經營管理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而在母公司的組織引導下改正。
財務考核是母公司對子公司財務活動監(jiān)督管控的一項重要手段,考核指標設計決定著財務考核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系到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整體組織與控制。在新時期發(fā)展背景下,高校資產經營公司要提高對財務考核的重視程度,嚴格遵循二八原則、SMART 原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結合公司整體戰(zhàn)略目標與發(fā)展情況,針對性地設計子公司財務考核指標,科學構建各項財務指標執(zhí)行情況的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出發(fā)保證財務考核指標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以推動財務考核工作的準確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