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晴晴 施琳琳 陳凍伢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以反復發(fā)作的腹脹、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yōu)樘卣鞯哪X腸軸紊亂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人群患病率高達4.1%[1-2]。IBS 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明確,目前研究認為與內臟高敏感、菌群失調、胃腸動力紊亂、心理社會功能障礙、腦腸軸改變、膽汁酸代謝異常、免疫失調、遺傳易感性等因素有關[3-5]。IBS 病因復雜,臨床表現(xiàn)多樣,目前尚缺乏滿意的治療手段。薄荷油是一種由薄荷鮮莖葉經(jīng)蒸餾而得的芳香油,主要活性成分為左旋薄荷醇,可通過阻斷Ca2+通道松弛胃腸平滑肌,同時具有抗菌、抗氧化、鎮(zhèn)痛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在IBS 的治療中展現(xiàn)出良好的治療效果[6-11]。本文采用Meta 分析的方法探討薄荷油治療IBS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檢索策略 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采取Mesh 主題詞與自由詞相結合的策略,范圍限定為Title/Abstract,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3 年1 月6 日。主題詞包括薄荷油、腸易激綜合征、隨機對照實驗三部分,英文檢索詞為:peppermint oil、oleum menthae piperitae、Menthae piperitae aetheroleum、Menthae piperitae oil、WS 1340;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syndrome,irritable bowel、syndromes,irritable bowel、colon,irritable、irritable colon、colitis,mucous、colitides,mucous、mucous colitides、mucous coliti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randomized、placebo、randomly、trial、groups。主題詞與自由詞之間以OR 連接,三個部分之間以AND 連接,并根據(jù)不同數(shù)據(jù)庫對檢索式作相應調整。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研究類型: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語種限定為英文。(2)研究對象:基于Manning 標準,符合羅馬Ⅰ、Ⅱ、Ⅲ、Ⅴ任何一種診斷標準的成人IBS 患者。(3)干預措施:對照組接受單純安慰劑,實驗組接受相同療程的薄荷油制劑,治療時間≥2 周。(4)結局指標:主要結局是IBS 整體癥狀改善率和腹痛改善率,整體癥狀改善和腹痛改善的評價由每項研究的作者定義。次要結局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排除標準:(1)主題不相關;(2)綜述、指南、個案報道、讀者來信;(3)動物或細胞實驗;(4)非RCTs 研究;(5)無法獲取有效數(shù)據(jù)的文獻。
1.3 文獻篩選和資料提取 采用Endnote 管理軟件進行文獻篩選,首先剔除重復文獻。由兩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篩選、資料提取,并進行交叉核對。如遇分歧,由第三位研究者判定。對于交叉設計的RCTs,只提取洗脫前第一階段的數(shù)據(jù)。主要提取以下資料:(1)研究的基本信息:第一作者姓名、發(fā)表年份、國家/地區(qū);(2)研究設計細節(jié):樣本量、干預措施、對照措施、治療時間、藥物劑量等。
1.4 文獻質量評價 采用“新修訂的Cochrane 協(xié)作組偏倚風險評估工具”評價納入RCTs 的方法學質量[12]。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隨機分配方法、分配隱藏、盲法的實施、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選擇性報告、其他偏倚來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Review Manager 5.4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整體癥狀改善率、腹痛改善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數(shù)據(jù)采用相對危險度(risk ratio,RR),以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terval,CI)表示,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合Cochrane Q 檢驗和I2值檢驗異質性大小,若P>0.1 且I2<50%,表明各研究間無統(tǒng)計學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若P≤0.1 或I2≥50%,表明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若納入研究大于10 項,采用漏斗圖識別發(fā)表偏倚。
2.1 文獻檢索結果 初檢出文獻934 篇,剔除重復文獻421 篇,通過標題和摘要排除479 篇,對余下34篇文獻嚴格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進行篩選,最終納入13 項研究[13-25]。研究選擇流程圖見圖1。
2.2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納入的13 項研究均為單中心或多中心RCTs,各項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其中7 項研究[13-17,20-21]明確描述了具體隨機方法,定義為低風險;6 項研究[18-19,22-25]未闡述隨機方法,定義為不清楚。13 項研究[13-25]均為雙盲設計,實施風險定義為低風險。8 項[13-14,16,19,22-25]研究采用盲法評價結局,測量偏倚定義為低風險,5 項研究[15,17-18,20-21]未具體描述結局評估是否設盲,定義為不清楚。13 項研究[13-25]均未觀察到選擇性報告,報告風險定義為低風險。偏倚風險評價見圖2。
圖2 納入研究的風險偏倚圖
2.3 Meta 分析結果
2.3.1 整體癥狀改善率 7 項研究[14-15,17,19,21,23-24]報道了薄荷油對比安慰劑用于IBS 患者的整體癥狀改善率的數(shù)據(jù),共597 例患者,其中實驗組297 例,對照組300 例。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I2=60%,P<0.1),其中一項研究[13]非獨立設計,間接增加了安慰劑的治療效果,成為異質性的來源。剔除該研究后,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無異質性(I2=0%,P>0.1),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結果顯示,與安慰劑比較,薄荷油提升了IBS 患者的整體癥狀改善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2.48,95%CI:1.98~3.10,P<0.001)。見圖3。
圖3 薄荷油對比安慰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整體癥狀改善率
2.3.2 腹痛改善率 7 項研究[14-16,18,21,24-25]報道了薄荷油對比安慰劑用于IBS 患者的腹痛改善率的數(shù)據(jù),共682 例患者,其中實驗組340 例,對照組342 例。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無異質性(I2=0%,P>0.1),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結果顯示,與安慰劑比較,薄荷油提升了IBS 患者的腹痛改善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1.69,95%CI:1.39~2.06,P<0.001)。見圖4。
圖4 薄荷油對比安慰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腹痛改善率
2.3.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9 項研究[13,15-18,20-22,24]報道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數(shù)據(jù),共804 例患者,其中實驗組390 例,對照組414 例。異質性檢驗提示各研究間無異質性(I2=0%,P>0.1),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結果顯示,與安慰劑比較,薄荷油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R=1.50,95%CI:1.09~2.08,P<0.05)。見圖5。
圖5 薄荷油對比安慰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3.4 亞組分析 13 項研究中薄荷油治療IBS 的療程不同,為探索治療持續(xù)時間對療效的影響,分短療程組(≤4 周)與長療程組(>4 周)兩個亞組進行Meta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治療時間長短,與安慰劑組比較,薄荷油組的整體癥狀改善率(見圖6)、腹痛改善率(見圖7)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見圖8)均增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該獲益并未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增高,與長療程組比較,短療程組中患者整體癥狀改善率(RR=2.64,95%CI:1.80~3.87,P<0.05)、腹痛改善率(RR=1.96,95%CI:1.45~2.66,P<0.05)更高,獲益更大。
圖6 不同療程薄荷油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整體癥狀改善率亞組分析
圖7 不同療程薄荷油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腹痛改善率亞組分析
圖8 不同療程薄荷油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亞組分析
IBS 是最常見的功能性腸病之一,人群患病率高達4.1%[1-2]。根據(jù)羅馬Ⅳ標準,分腹瀉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及不確定型(IBS-u)[26]。IBS 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治療對癥為主,輕度和間歇性發(fā)作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和調整飲食結構為主,影響生活質量的中度或重度患者,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主要包括解痙劑、益生菌、促分泌劑、抗抑郁藥等[27-28]。但上述治療無法有效緩解反復發(fā)作的腹脹、腹部不適及IBS 的整體癥狀。薄荷油以左旋薄荷醇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解痙、抗菌、鎮(zhèn)痛、抗氧化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在IBS 治療中展現(xiàn)出良好的前景。但尚缺乏高級別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本研究旨在通過Meta 分析的方法進一步評估薄荷油治療IBS的療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共納入13 項RCTs,包括1054 例IBS 患者。結果顯示,薄荷油可以有效改善IBS 患者的整體癥狀及腹痛。亞組分析顯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4周),薄荷油的療效反而減弱,短期使用薄荷油(≤4周)患者獲益更大。本文納入的研究均為單中心或多中心RCTs,結果較為可靠,但仍存在不足:(1)納入研究采用不同劑量和劑型的薄荷油制劑,可能對結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2)納入研究中IBS 的診斷標準及癥狀嚴重程度未統(tǒng)一,可能對療效判定產(chǎn)生一定影響。(3)納入研究來自9 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中國患者約10.44%,占比較少。因此,在我國IBS 患者中薄荷油的療效及安全性還需進一步評估。
綜上所述,薄荷油可有效改善IBS 患者的腹痛及整體癥狀,短期使用獲益更大,但仍需密切監(jiān)測不良反應。未來還需大量多中心、高質量的RCTs 評估薄荷油在國人IBS 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并進一步確定薄荷油是否與解痙藥等傳統(tǒng)IBS 治療藥物療效相當或更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