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發(fā)秀
(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江西贛州 3416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識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其以后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并有效傳授識字方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識字方法。
識字教學主要是教師利用文字符號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qū)⑺鶎W到的文字符號和自身聯(lián)系起來,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教學中,教師缺乏對識字教學的認識,沒有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指導,這就導致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質(zhì)量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只重視漢字的字形和書寫,忽視了漢字的音、形、義以及語言和文字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熟記字詞,使得學生對字義理解不深刻,缺乏主動性。
目前,很多家長和學校對小學生識字教學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識字教學是老師的工作,并沒有多大意義,不僅枯燥無味,還占用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甚至認為,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是正常現(xiàn)象,等到高年級后,學生自然會增加識字量。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F(xiàn)在學生家庭作業(yè)多,有些學生覺得識字難,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逐漸下降。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他們對漢字的掌握能力還不夠,容易混淆不同類型的漢字。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一些識字方法和技巧,如形聲字教學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引導學生學會識字。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很多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都采用了多媒體技術(shù)來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含義。但是,教師更多的是通過多媒體平臺將漢字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缺乏詳細的講解以及書寫訓練,學生難以加深對漢字的認知理解。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通過游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漢字,并理解漢字的意思,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以游戲為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習得知識。
識字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引入趣味游戲,從而讓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魚”字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與魚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出來,讓學生觀察圖片或者視頻中魚的形狀,然后在黑板上寫出“魚”字,讓學生辨認進而掌握“魚”字的字形和寫法。教師通過這樣有趣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上,教師借助具體的生活場景、故事情節(jié)或者某一種情境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進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積極主動地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和注意力集中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識字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天”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天”字有關的視頻,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動畫、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天老師帶大家去野外采風”,教師借助趣味游戲,不僅可以將“天”字和大自然聯(lián)系在一起,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漢字接龍”游戲,在課堂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輪流上臺書寫一個生字,誰先寫完誰就能獲得一顆星星;也可以引入“猜字謎”游戲,教師提前準備好生字卡片,在課堂上隨機抽取一個生字卡片讓學生猜,猜對的學生可以上臺領獎;還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游戲,教師在講臺上出示一組生字卡片,讓學生根據(jù)卡片的信息分角色扮演;還可以開展“開火車”游戲,教師在每一組生字卡片中隨機抽取兩個生字,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對漢字讀法的掌握情況。這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對漢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
又如,在教學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找春天》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兒歌《春天在哪里》,再將生字編成歌詞,師生一起對唱。師唱:日字在哪里呀?日字在哪里?生唱:日字就在這個“星”的上邊呢。師唱:日字在哪里呀?日字在哪里?生唱:日字就在這個“智”的下邊呢。還可以換一種方式,學習“跑、泡、炮”,師問:我說一,誰對一,哪個生字帶火苗?生答:你說一,我對一,炮字左邊有火苗。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習得漢字。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在課堂上讓學生尋找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事物,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1.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學會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羊”字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呈現(xiàn)一個“羊”字,并且結(jié)合多媒體演示“羊”字的三個組成部件以及結(jié)構(gòu)。在課件中呈現(xiàn)“羊”字的圖片時,教師應結(jié)合情境對“羊”字進行講解,使學生對這個字的構(gòu)字法以及所蘊含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
2.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結(jié)合故事來識字。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故事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生字,進而增加學生的識字量。例如,在學習“人”字時,教師可以播放與“人”字有關的視頻,使學生對“人”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學習“犬”字時,教師可以播放與犬類動物有關的視頻,并讓學生認識生字“犬”。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與動物有關的成語故事視頻,使學生了解這些成語所蘊含的意義。
3.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通過多樣的趣味識字法,激發(fā)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秋”字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水果擺成“秋”字,如橘子、蘋果、葡萄、柿子等,從而幫助學生識得“秋”字。
漢字是表意文字,漢字的字形、字義之間有著必然聯(lián)系,所以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字形的變化規(guī)律,使學生掌握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這樣才能讓學生學會識字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字形、字義入手,理解漢字的規(guī)律,了解漢字的特點,學會識字方法。從漢字的發(fā)展過程來看,漢字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如“雨”“日”“大”“上”等漢字。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結(jié)構(gòu)、字形、字義,理解漢字的含義。
書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從漢字的角度來看,學生必須做到“正確、工整、美觀”,即筆畫和結(jié)構(gòu)準確規(guī)范,筆畫和筆順不能有差錯,也不能超出常用的書寫規(guī)則。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示范了錯誤的筆畫或筆順,學生就會產(chǎn)生錯誤的書寫意識,不利于漢字規(guī)范書寫。從筆和墨的角度來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加強書寫示范是非常必要的,學生不僅要做到“正確、工整、美觀”,還要做到“準確、流暢、自然”。教師要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字體的結(jié)構(gòu)和筆畫組成,提醒學生注意四個步驟:字跡工整、筆畫到位、結(jié)構(gòu)合理、筆順規(guī)范。
例如,在《場景歌》識字課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并在黑板上當場示范了“艘、艦、帆、稻、園”等漢字的書寫技巧。本課漢字筆畫較多、字形結(jié)構(gòu)復雜,如果學生難以掌握“艘、艦、帆、稻、園”等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那么是很難規(guī)范書寫的。因此,在書寫示范中,筆者一筆一畫地講解書寫“艘、艦、帆、稻、園”等漢字的技巧與基本要求,并督促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書寫漢字,現(xiàn)場指導學生。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明確不同漢字的結(jié)構(gòu)以及偏旁組成,由此加深對漢字的理解。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識字學習,鼓勵他們自主識字、快樂識字。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熟記漢字。例如,教師在講授生字詞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自主記憶;還可以通過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方式幫助學生記憶生字。此外,教師還要做好課后總結(jié)工作,及時梳理生字詞,并指導學生復習與鞏固,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能力??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使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