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宇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及新教材全面使用,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取向發(fā)生了系列變化,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主要途徑,所以,我結合學校的“四學”課堂教學模式和具體學情,將單篇閱讀教學分為“激趣導入、互動導學、質疑提升、拓展延伸”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落實語用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從而提升單篇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效? 單篇閱讀? “四學”模式? 策略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取向發(fā)生了系列變化,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發(fā)展其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主要途徑。其中,單篇閱讀又是閱讀教學的內核,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選文形式豐富,語言風格多樣。在新課標、新政策、新教材的背景下,結合學校高效課堂改革建設的成果“四學”模式,就如何使單篇閱讀教學更加高效開展實踐研究是必要的。
一、“四學”模式
我?;谔岣呓逃|量的訴求,結合主流教學模式與現有的優(yōu)秀教學經驗提煉總結出符合我校發(fā)展實際的高效教學模式——“四段四步”教學模式,簡稱“四學”模式,即針對一個特有教學內容,通過“自主預學——導學達標——檢測反饋——補缺提升”達成教學目標;具體到實際課堂則以“激趣導入——互動導學——質疑提升——拓展延伸”四步達成當堂教學目標。
“四學”模式中的“四段”,“自主預學——導學達標——檢測反饋——補缺提升”,正是針對一個教學單元提出來的四個步驟?!八牟健奔と搿訉W——質疑提升——拓展延伸,就是每一個主題情境下的若干活動。所以,“四學”模式恰恰契合了新課標的“整合”“情境化”等課程理念。
二、“四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單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引趣導入揭示課題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我們應該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币蚨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迸d趣能夠引起動機,動機能夠推動人去完成某項任務,同時強烈的動機也會讓人在某件事情上一直堅持下去,最終達到成功。
由此可見,激趣在教學過程中至重要。
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直接推動著人們探求新知識,發(fā)展新能力。所以,單篇閱讀教學第一步是激趣導入。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根據文本的不同,可以有如下幾種激趣方式。
1.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懸念是一種期待心情,是一種學習心理機制,可以吸引學生去完整地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籍。根據單篇課文所涉及的內容,老師可巧妙地設計關鍵處的問題,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懸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形成學習期待,從而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時,制作了蒲公英、蒼耳傳播種子的課件觀看,設疑: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描寫這一過程的呢?引起學生的興趣,順勢進入課文的學習。
2.巧編導語,引發(fā)興趣。教學中,可引用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詩詞佳作來導入;可選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可根據課文內容講小故事、小笑話等表演導入……精心設計的導語,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產生主動學習的想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快速融入課堂教學中。
3.巧用活動,提高興趣。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能動口,又能動手,還能動腦,在趣味學習中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發(fā)展多種能力。設計和課文有關的實驗演示、游戲、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互動導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課程。”單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學習表現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不管哪種方式,主要目的就是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閱讀教學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在單篇閱讀教學中采用互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對文章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之后,對文章提出質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就有了互動。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和競爭意識,還培養(yǎng)學生交流、表達、傾聽、接納等各種能力,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又關注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參與其中。通常,單篇閱讀有初讀、細讀和速讀三個部分。
1.初階:初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學(可放在課前,預習完成)。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讀準,標注自然段,圈畫生字詞。
(2)借用字典,學習重點生字,理解新詞,對不理解的句子標注。
(3)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能簡單概括。
單篇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掃清閱讀障礙,學生要能正確通順地讀文章,對文章有一個整體把握。
2.中階: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這一階段可以分兩條線走。
(1)從內容的角度學習,理解重點語句,理清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結構,體會思想感情,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
(2)主要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教師指導學生品讀好詞佳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領悟課文語言表達特點,賞析和積累精美、規(guī)范的語言,同時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這兩條線可以交替穿插進行,在教學過程中,將讀書、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領悟課文思想內容以及作者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
3.高階:熟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吸收性學習。
在這個階段,老師重點指導學生熟讀、理解文章的關鍵段落,幫助學生運用抓重點、理層次、比較異同等學習方法,對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語言表達形成自主思維進行鑒賞。
(三)個性創(chuàng)讀質疑提升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诮虒W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激發(fā)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寶貴品質?,F代心理學家們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思”是發(fā)現問題的開始,是以解決問題結束的。所以,在單篇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在重點處質疑,在內容的矛盾處質疑,在作者的寫法上質疑,在耐人尋味處質疑。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可以采用全班討論、小組討論等方式組織學生解決疑問,同時,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疑惑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啟發(fā)指導要適時、必要、謹慎、有效,要多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多關注學生的反應,而不是單純評價對錯。
(四)拓展訓練知識延伸
從字面上看,“延伸”是從課文中走出去,“拓展”是讓學生有更深更廣的視角。新課程積極倡導“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也就是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同時,拓展和延伸也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觀點,可見,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閱讀教學的拓展延伸已經成為了課堂教學的常態(tài)。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上一個質疑提升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拓展延伸,將課外的學習資源納入課堂,或者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充分擴展知識,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陶冶其思想情操,提升其認識水平。在學習《曹沖稱象》一文后,筆者拓展了關于司馬光、王戎等古時小孩的機智和聰明的故事,激發(fā)學生思考和閱讀的興趣。
總之,單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激情引導、啟發(fā)學生,教會學生必備知識,更要提升學生單篇閱讀的必備能力即概括總結能力、思考質疑能力、寫作表達能力、鑒賞審美能力。而“四學”教學模式通過清晰的教學版塊,能幫助教師和學生明確教與學的目標。只有教師知道了教什么、怎么教,學生知道了學什么、怎么學,才能真正實現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向互動和內在結合,從而使得單篇閱讀教學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