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李雪雪 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高博
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不僅是我國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對傳統(tǒng)價值和觀念回歸的需求,也是尋找民族認同感和文化歸屬感的需要。創(chuàng)造性轉化是將文化中優(yōu)秀的部分保留下來,并結合現代技術將其展現出來;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針對文化的傳承性和異質性,對文化的內涵進行挖掘與創(chuàng)作。文化與科技相融合,在尊重與還原文化的基礎上,給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本文以泥泥狗文化元素為研究對象,從符號學的角度引入文化轉譯的方法,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實現泥泥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性轉化。
泥泥狗是原始圖騰文化下產生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與伏羲文化、淮陽歷史文化和當地風俗文化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被譽為“天下第一狗”①。泥泥狗造型獨特,新奇的紋樣呈現出對當時人們對生殖文化崇拜的現狀,記錄了對自然的敬畏和渴望,是伏羲文化與太昊陵廟會的物化載體,具有“移動博物館”的美譽。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fā)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社會結構等都發(fā)生了變化,這種現代化的語境改變了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觀念和價值方式。隨著互聯(lián)網的出現和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保護取得了重要的成績,在現代性設計過程中,將原有的文化元素進行解構和重組,利用現代設計手段進行再造與構建,以適應現代人的使用需求和審美觀念②。這種轉化是將元素從原來的語境中剝離出來,再結合新的語境需求進行融合和改造。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化主要的問題就是文化元素符號在設計中的融合問題③,目前圍繞泥泥狗民俗文化的傳播通常是對元素的表象進行改造設計,存在文化轉換精神情感缺乏,傳播途徑單一的問題。
數字技術助力,讓傳統(tǒng)文化與經典藝術更加貼近生活,使產品能夠帶動消費。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則保留著民族文化中具有傳承性的文化內涵,傳承文化精神,弘揚歷史文脈,因此將傳統(tǒng)文化與當前時代語境下的不同生活方式與文化形態(tài)結合,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社會相融合的新路徑。泥泥狗文創(chuàng)產品將泥泥狗的精神文化內涵進行大眾化詮釋,將年輕化的視覺形象與文化元素相結合,利用表情包、聯(lián)名營銷、產品包裝等宣傳方式,用后現代設計語言重現泥泥狗經典藝術元素。如《泥泥狗十二生肖文創(chuàng)設計》《泥泥狗表情包設計》,以現代設計藝術的創(chuàng)新視角,重新定義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使原本莊重嚴肅的形象,變得更加平易近人,更富有趣味性。但是,現代設計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文化類設計產品存在一些實際問題,例如,將傳統(tǒng)文化元素生硬地照搬帶設計當中,很少能體現出該文化的生存環(huán)境和空間,從而造成解讀的偏差。面對這種現狀,設計師應思考如何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實現對傳統(tǒng)文化更加優(yōu)化、廣泛、深入地傳播,探索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意識、文化內涵、哲學思想等等,從而達到對文化的形與神的轉譯與創(chuàng)新④。
泥泥狗作為太昊陵最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經歷了漫長的時代變遷和文化傳承發(fā)展,仍然保留了最具原始風格的藝術特征,充分展現出原始先民充滿浪漫主義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泥泥狗作為原始藝術與傳統(tǒng)文化的具象化表現,不僅在色彩、紋樣、造型上別具一格,其保留的文化內涵也是原始先民的智慧與結晶。按照文化層次理論可以將泥泥狗民俗文化分為三種:物質層、文化層、精神層。物質層面是產品的造型特征、外在形態(tài);文化層面決定了產品的外在表現,是精神中的社會習俗、生活方式;精神層面是指哲學文化、民族信仰、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思考與哲學智慧。
泥泥狗的創(chuàng)作思路來源于大自然,藝人們當地取材、純手工制作、隨意想象發(fā)揮,打破動物的正常比例,以富有幻想的藝術特點,給藝術作品增添了一種粗獷之美,使泥泥狗造型呈現出豪放簡拙與隨性自然之感⑤。泥泥狗的造型拙中藏巧、神韻生動,充分展現了原始圖騰的藝術美。人與獸及人與畜互相交融的形象極大地展現了民間藝術智慧,在這些造型的創(chuàng)造中它們表現的不僅是動物的形象,如“雁”“龍”“猴”等多是蘊含著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這些復雜多變的造型特征反映出勞動人民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又體現出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和匠人精神。
在淮陽泥泥狗的多樣造型中不難發(fā)現有巫術、圖騰以及宗教信仰的存在,史前人們對神靈的形象無法判斷,因此造型的構成才極為抽象、虛幻,富有神秘感。而對于圖騰的崇拜,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使其原型消失變成他們所想象當中的神靈,并賜予他們超凡的神力。例如,泥泥狗造型中的“太陽紋”寓意盛大光明,由于原始人們對于日出東方的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便將太陽作為他們的守護神。在泥泥狗的造型和色彩中也體現出吉祥文化,包含的意義也非常廣泛。例如“虎虎生威”表達在事業(yè)或生活上虎虎生威,蒸蒸日上?!拜呡吅铩北磉_人們對金榜題名,獲取功名的美好愿望。人們將泥泥狗與“吉祥”“如意”“賜福”等方面相聯(lián)系,成為具有美好祝愿的吉祥物。現如今泥泥狗仍保留著原始社會的文化內涵與文化特征,這些文化元素與自然環(huán)境和部落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原始崇拜也是人們精神寄托的最初表現。
古人認為人與自然界萬物同屬于一個生命體,將人類的生存與宇宙萬物所聯(lián)系起來。在這種文化精神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意識到自身的存在,感受自身所帶來的力量,在進行泥泥狗創(chuàng)作時也不再局限于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開始加入人類自我力量的崇拜。例如伏羲八卦太極圖,左白右黑,負陰而抱陽,有著陰陽相交萬物而生的哲理,而這種道理在泥泥狗的紋飾中多以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現,如三角紋、菱紋、葉紋、葫蘆紋、太陽紋等⑥。表達了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常理,體現出早期對于生殖崇拜的民族信仰。泥泥狗正是這種思想精神外在物化的表現,也是這種遠古精神的載體。
本文的文化轉譯思路是運用符號學原理對泥泥狗文化符號進行提取,文化轉譯和再設計,賦予傳統(tǒng)文化元素數字化表達與傳播的可能性,利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傳承機制與變異機制,重新演繹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下的展現形式,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目標。
傳統(tǒng)文化的轉譯是將傳統(tǒng)文化元素從原有的體系剝離出來,以新的形式融入到新的體系中的轉化過程?;搓柲嗄喙吩谝曈X內容、行為習慣、文化內涵中有著獨特的外在表現和文化內涵,在現代轉譯過程中,要緊扣當地的地域文化與民族情感。文化符號轉譯分別從外延意義和內涵意義兩個層面對淮陽泥泥狗文化進行解析。首先,通過對泥泥狗文化由淺入深的挖掘與剖析,挖掘可能存在的文化主題,剖析文化內涵意義,將總結出的文化主題,通過文化層次理論將泥泥狗傳統(tǒng)文化分為物質層(表層)、行為層(中層)、精神層(內層)相對應。其次從文化的各個主題中提取出相應的文化符號,解析文化符號的外延意義與內涵意義。
符號是人類通過視覺、觸覺以感知某種對象與其他事物的聯(lián)結,以此形成符號元素來代表特定的事物⑦。羅蘭·巴特以索緒爾符號學理論為起點,提出符號有外延意義與內涵意義兩個層次。外延意義是符號的外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直接被感知的視覺要素⑧,包括色彩、形態(tài)、結構、質感等方面,與文化層中的物質層相對應。內涵意義則表達了文化內涵中情感與文化的相互關系。內涵意義包括文化層次的三個層面,物質層是泥泥狗造型、色彩、紋樣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和情感的表達;文化層是人們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內心情感等,限定著使用時間和使用空間,隱含著人們真實的情感需求;精神層則表現為一種文化、記憶、歷史的脈絡,映射了文化內涵下人們的哲學思想與道德表達。泥泥狗文化符號的內涵意義通過泥泥狗的造型、色彩、紋樣等物化形式表現出來,集中反映了人們對宇宙自然萬物的崇拜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表2)。
表1 文化符號外延意義解析
文化的價值體現在物質、文化、精神等各個層面的整體生活方式當中,在特定群體的社會生活中誕生,并能與社會成員所共存。因此保留泥泥狗文化獨特性,將本土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藝術相融合成為新的需求與挑戰(zhàn)。
1.視覺觀念轉譯
視覺觀念的轉譯是物質層的轉譯,通過將泥泥狗的色彩、紋樣、造型等文化符號進行凝練與提取,使本土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并以新的形式展現出來,既保留泥泥狗特有文化中的絢麗的色彩、抽象的圖案,又符合現代審美需求。首先,提取泥泥狗色彩、紋樣、造型等特征,結合泥泥狗元素的文化內涵,最終確定泥泥狗視覺要素的文化轉譯。如,將泥泥狗的色彩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不同的使用方式創(chuàng)造出新的組合方式;在保留傳統(tǒng)文化特征與文化靈魂的基礎上,對泥泥狗的紋飾以對稱、均衡、組合的手法進行再設計;將泥泥狗經典的造型元素進行解構、重組,打破傳統(tǒng)印象中造型比例,通過靈活的取舍與幻想特點的藝術思維,給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藝術碰撞出的火花。其次,泥泥狗的原始制作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保留泥泥狗的造型方式與藝術表現形式,敢于嘗試新材料、新技術,接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使傳統(tǒng)文化能夠更加高效率、高質量的傳承。
在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元素再設計時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傳統(tǒng)文化更加具有靈動性,彰顯出身后的文化底蘊。在設計中運用創(chuàng)新方法與文化創(chuàng)新意向,根據時代的需求拓展其內容、更新其內涵,打造出泥泥狗產品的行與意,使其既有使用功能又滲透著本土文化信息,達到良好的設計轉型。
2.文化內涵轉譯
文化層的轉譯使針對社會習俗、文化內涵等地域性認知特色的轉譯,這些元素包括歷史經歷、情感表達、行為習慣等。泥泥狗的文化內涵基本蘊含著圖騰崇拜、生殖崇拜、吉祥文化等。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對于宇宙自然萬物的崇拜之情,這種敬畏之情在泥泥狗的紋樣和造型中都有所體現,例如“混沌”的造型似人似鳥、似龜似獸、虛幻神秘,具有濃郁的圖騰氣息,是原始先民對天地初開,宇宙形象的浪漫想象。生殖崇拜是人們在進化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力量,進而轉化為對自我力量的崇拜。而人口的生殖與繁衍是原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關鍵,因此生殖崇拜,是對生物界繁衍能力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泥泥狗吉祥文化也能從造型中體現,例如“九頭鳥”造型是鷹媽媽的兩翼上面有四只小鷹,再加上母鷹總共有九只,而“九”欲指“多”的意思,寓意多子多福。泥泥狗作為伏羲廟會的圣物,寓意著平安吉祥、人丁興旺,人們在參加廟會時都會購買,攤販的叫賣、家人的相贈都使人們感到心靈慰籍和精神滿足,表達了人們對于生活吉祥幸福的渴望和對生命的敬仰。
文化內涵的設計轉譯可以通過對泥泥狗的“吉祥文化”進行挖掘,祛災避邪、納福迎祥、喜慶祝壽等,將蘊含的吉祥文化內涵與本土產品相結合,既可以增添視覺吸引效果,同時又將所要傳遞的文化內容與思想得到完美的展示與延伸。
3.哲學思想轉譯
精神層面的轉譯是針對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下來的哲學思想、表達寓意、情感寄托等方面的設計轉譯,文化的精神層沒有具象的形式表達,是以抽象、寫意、隱性的方式存在,需要真正對文化親身的體驗、深入地了解,才能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內核。泥泥狗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五行之術”“天人合一”。首先,“五行之術”在泥泥狗的色彩元素中有顯著的體現,泥泥狗的色彩正是華夏民族五行五色,有著“五行相生,五行相勝”的哲學思想。在五行理論中,東為青屬木、南為赤屬火、中為黃屬土、西為白屬金、北為黑屬水,泥泥狗的造型色彩不僅是民俗文化的遺留,更是體現出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思考與哲學智慧。其次,“天人合一”更是在泥泥狗的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中有所體現。泥泥狗的手藝人們常說,“只要心中有,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睆乃嚾藗兊膭?chuàng)造行為中體現出“我心”“心源”的文化思想。莊子也曾說過:“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碧炫c人、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性都是相通的,天地萬物都是在陰陽兩極中相互作用下的產物。泥泥狗中所蘊含的生殖崇拜和圖騰崇拜,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和內在同一性。
泥泥狗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它蘊含著強烈的審美因素和巨大的精神內涵,既是民俗文化的象征和載體,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文化轉譯的方式,從物質層、文化層、精神層三個層面提取泥泥狗文化元素符號,保證泥泥狗文化從外延文化到內涵文化層次解構的完整性。因此從視覺、文化、哲學等方面,將泥泥狗優(yōu)秀的文化內涵與現代設計手段現結合,提高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從而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文化遺產的巧妙運用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也為其他非文化遺產的文化傳播提供了參考,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注釋:
①楊曉坤.淮陽“泥泥狗”的民族內涵和藝術特色[J].美術,2008(1):104-107.
②姜陳.傳統(tǒng)器物元素的現代性轉化與應用[J].包裝程,2018,39(16):228-232.
③劉旭.基于文化轉譯理念的傳統(tǒng)文化APP 設計[J].包裝工程,2020,41(2):237-242.
④許杰.淮陽泥泥狗造型藝術與設計應用研究[D].西京學院,2021.
⑤李莉.淮陽“泥泥狗”本原文化探析[J].民族藝術,2013(2):159-160.
⑥彭西春.論淮陽泥泥狗的審美意蘊[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56-159.
⑦黃慧,史詩琪,鄭佳琦.以藝術符號視角探析吉祥紋樣在文創(chuàng)中的應用[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8):83-85.
⑧劉媛霞,殷俊.基于文化轉譯的桃花塢木版年畫數字文創(chuàng)設計[J].包裝工程,2021(3):3-4.